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更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關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人们的住宅面积大了,档次高了,对楼房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满足于简单的挡风遮雨,尤其对安全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勘察、设计、施工、自然环境等,都将最终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但工程施工质量可以说是诸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百年大计的基础。
一、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总包、分包、综合和专业的施工质量控制;二是施工阶段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即除了承包方的施工质量控制外,还包括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以及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控制职能。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质量控制行为不规范。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律的不断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由于行政力度的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建筑质量等方面的行政规定和管理要求贯彻的还很不到位,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因此,虽然法规很健全,但如果真正落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时给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落实也带来了很大难度。
2、竞争导致质量控制意识淡薄。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显著特点。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手工作业和简单的辅助工具就可以完成,其市场准入标准很低,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缺少资本的小企业和个人大量涌入,至使行业内形成了过度的竞争,直接导致投标报价上过度压价,各种附加条件繁多,如垫资多少,回扣多少,在标底基础上再低多少等。
3、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多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并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有些甚至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建设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指定材料供应商、分包单位工程等,致使工程质量下降,质量控制形同虚设。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事前阶段、事中阶段、事后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1、事前阶段。
1.1对施工项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把关,原材料是整个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严禁偷工减料、贪图小利选用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等情况出现。其控制重点为:一是明确施工要求的材料质量以及技术标准,将施工有关材料进行重点控制把关;二是对关键施工材料须严格检查出厂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复验报告等资格,对进口施工材料需要检查其商检报告并进行分析其化学成分,对没有相关资格证明或者检验不达标的施工材料不采用。
1.2对施工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进行严格调查分析,按照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规模,需要根据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坐落方位及占地面积,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施工项目部对施工前准备工作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及设备,发挥其整体优势。
1.3做好施工设计技术交底、会审图纸工作。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设计工程图进行掌握与审查,然后再进行会审。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图进行详细严谨的分析,根据施工现实情况与施工质量对图纸提出改进建议。
1.4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与标准:一是对国家与各级政府制定的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的规定内容以及验收标准进行全方位了解与把控,二是明确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质量管理制度的设立标准、问题处理要求等,以便施工中遇到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
2、事中阶段
2.1施工单位严控质量关:一是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自我质量检测系统作用,保证该系统良好的运行。二是针对重要工序控制进行完善,将影响工序质量的不定因素纳入控制范围。三是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进行加强控制。
2.2严控工程变更与图纸修改流程。在施工中很难避免图纸的修改以及工程量的变化,对施工造成很多的阻碍。因对重点工程进行工程量与图纸改变时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讨论确认后才能发布更改的指令。
2.3质量监控控制,一是重点监控施工前准备阶段对不利因素做出的安排在施工阶段是否会发生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二是对工序交接进行严格审查与监控。三是对于重点工序与工程应该及时检查,对质量要求达标情况进行确认后再开始下一步。
2.4严控验收检验,一是对于较为重要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器具以及设备等验收实行现场验收模式,如产品涉及安全性能的应按照规定进行复检且通过监理工程师认可。二是对工序产品进行验收检验时,根据相关自检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提交验收单给监理工程师,在收到通知后,监理工程师应按照合同规定期限检查工序质量,确认合格后,签发验收单,然后进入下步工序。
2.5权责分明。对项目管理部设立责任制、考核制,将项目工序以及岗位责任分担到个人,控制项目风险。
2.6采购产品控制。采购产品质量控制是指对采购的产品质量以及供货方资质进行严格控制过程,在采购前应该要制定采购产品标准与要求,确认供货方相关资质。
2.7重视重点检查事项。重点检查事项一般包括施工前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复工检查、相关工种交接检查等。对已经出现质量问题与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整体施工质量的达标。 3、事后阶段
3.1进行分项、分部验收。对施工项目进行分项、分部的中期验收,完成驗收后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分项、分部的等级评定。
3.2组织竣工验收。对于单项工程以及整个项目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应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监理方申请竣工验收。
3.3对不达标的项目及时整改。对于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如经过有资质检测单位进行检测鉴定,还不能达标时,应该与设计单位共同制定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案。
3.4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顾客意识的培训教育,以及相关技能技巧培训,让员工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施工任务。
四、提高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只是对在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因此施工人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有效提高建筑整体质量,保证建筑行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琴.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1,(2):98.
[2]胡佐立.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J].西部大开发,2010,(7):45.
[3]郑了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与工程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27-129+139.
【關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人们的住宅面积大了,档次高了,对楼房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满足于简单的挡风遮雨,尤其对安全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勘察、设计、施工、自然环境等,都将最终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但工程施工质量可以说是诸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百年大计的基础。
一、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总包、分包、综合和专业的施工质量控制;二是施工阶段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即除了承包方的施工质量控制外,还包括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以及在施工阶段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控制职能。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质量控制行为不规范。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律的不断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由于行政力度的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建筑质量等方面的行政规定和管理要求贯彻的还很不到位,不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因此,虽然法规很健全,但如果真正落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时给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落实也带来了很大难度。
2、竞争导致质量控制意识淡薄。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显著特点。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手工作业和简单的辅助工具就可以完成,其市场准入标准很低,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缺少资本的小企业和个人大量涌入,至使行业内形成了过度的竞争,直接导致投标报价上过度压价,各种附加条件繁多,如垫资多少,回扣多少,在标底基础上再低多少等。
3、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多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并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有些甚至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建设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指定材料供应商、分包单位工程等,致使工程质量下降,质量控制形同虚设。
三、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研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事前阶段、事中阶段、事后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1、事前阶段。
1.1对施工项目所需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把关,原材料是整个项目质量保证的基础,严禁偷工减料、贪图小利选用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等情况出现。其控制重点为:一是明确施工要求的材料质量以及技术标准,将施工有关材料进行重点控制把关;二是对关键施工材料须严格检查出厂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以及复验报告等资格,对进口施工材料需要检查其商检报告并进行分析其化学成分,对没有相关资格证明或者检验不达标的施工材料不采用。
1.2对施工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环境进行严格调查分析,按照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规模,需要根据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坐落方位及占地面积,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施工项目部对施工前准备工作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及设备,发挥其整体优势。
1.3做好施工设计技术交底、会审图纸工作。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设计工程图进行掌握与审查,然后再进行会审。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图进行详细严谨的分析,根据施工现实情况与施工质量对图纸提出改进建议。
1.4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与标准:一是对国家与各级政府制定的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的规定内容以及验收标准进行全方位了解与把控,二是明确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质量管理制度的设立标准、问题处理要求等,以便施工中遇到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
2、事中阶段
2.1施工单位严控质量关:一是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发挥自我质量检测系统作用,保证该系统良好的运行。二是针对重要工序控制进行完善,将影响工序质量的不定因素纳入控制范围。三是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进行加强控制。
2.2严控工程变更与图纸修改流程。在施工中很难避免图纸的修改以及工程量的变化,对施工造成很多的阻碍。因对重点工程进行工程量与图纸改变时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讨论确认后才能发布更改的指令。
2.3质量监控控制,一是重点监控施工前准备阶段对不利因素做出的安排在施工阶段是否会发生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二是对工序交接进行严格审查与监控。三是对于重点工序与工程应该及时检查,对质量要求达标情况进行确认后再开始下一步。
2.4严控验收检验,一是对于较为重要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器具以及设备等验收实行现场验收模式,如产品涉及安全性能的应按照规定进行复检且通过监理工程师认可。二是对工序产品进行验收检验时,根据相关自检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提交验收单给监理工程师,在收到通知后,监理工程师应按照合同规定期限检查工序质量,确认合格后,签发验收单,然后进入下步工序。
2.5权责分明。对项目管理部设立责任制、考核制,将项目工序以及岗位责任分担到个人,控制项目风险。
2.6采购产品控制。采购产品质量控制是指对采购的产品质量以及供货方资质进行严格控制过程,在采购前应该要制定采购产品标准与要求,确认供货方相关资质。
2.7重视重点检查事项。重点检查事项一般包括施工前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复工检查、相关工种交接检查等。对已经出现质量问题与事故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整体施工质量的达标。 3、事后阶段
3.1进行分项、分部验收。对施工项目进行分项、分部的中期验收,完成驗收后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分项、分部的等级评定。
3.2组织竣工验收。对于单项工程以及整个项目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应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监理方申请竣工验收。
3.3对不达标的项目及时整改。对于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如经过有资质检测单位进行检测鉴定,还不能达标时,应该与设计单位共同制定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案。
3.4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顾客意识的培训教育,以及相关技能技巧培训,让员工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施工任务。
四、提高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提高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这里只是对在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因此施工人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有效提高建筑整体质量,保证建筑行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琴.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1,(2):98.
[2]胡佐立.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J].西部大开发,2010,(7):45.
[3]郑了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与工程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27-1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