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画报”之八 《星期画报》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印的《清代报刊图画集成》(2001年)、《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2003年)、《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2003年)陆续刊行,中外学界对于晚清画报的了解日渐深入,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唯一的缺憾是,“集成”太依赖国家图书馆一家的收藏,没能放眼海内外并博采旁收,故留下很多遗珠——现藏日本东洋文库的《星期画报》,便是其中之一。
  光绪丙午年(1906)八月创办于北京的《星期画报》(图1),起码坚持到了1908年4月间。我见到的最后一期是第67期,刊行于光绪戊申年(1908)三月初四,此后有无续出,不得而知。报馆地点先署“总发行处北京琉璃厂东北园口内自怡悦斋”,后改署“总发行北京琉璃厂东北园口内路东星期画报馆”,或周刊,或旬刊,每期十二页,前几期署鹏秋或杨寿龄作,后多为杨采三演说,顾月洲、孙月樵绘图。
  此画报的宗旨,见第三期上的《本馆附启》:“本馆同人创办此报,志在开通风气,择紧要新闻排印在前,掌故、历史、科学、说部,捡有庇(裨)时局者,挨次附列于后,加注浅说,即妇女小儿,听人讲解,自能明悉。前两期业蒙阅报诸君许可,复添首尾二页,并不加资。首页新闻,末页小说,总期精益求精,以供众览,诸君当共赏之。”所谓“小说”,并非长篇连载,而是如本期之介绍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点缀性质。画报的主体部分,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当下发生在京城里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其新闻眼光与写实笔法,使得后世读者可借此了解那个光怪陆离的过渡时代。
  这里选几幅有趣的图文,略加评说。
  第二期《星期画报》上,有一《京张铁路开车》(图2),讲的是刚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八月十三日,京张铁路由京西丰台到京北南口,第一天开车”,铁路总办派人在南口车站设茶会,邀请诸多官商士庶前往观赏,詹天佑道台等殷勤接待。“午后始散,有回京城的,还用火车送回。人人莫不夸说文明。”对中国近代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1905年9月开工修建,1909年10月建成通车的京张铁路,连接帝都北京与京畿重镇张家口,全长200公里,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筹资、勘测、设计、施工的铁路。工程分三段,第一段自京西丰台至京北南口(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地势平坦,施工相对容易;接下来的自南口至八达岭一带,地势险峻,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修建难度很大,很多外国专家并不看好。而主持此项工程的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詹天佑,设计了“之”字形铁路,完成此艰难的使命。此励志故事广泛流传,进入中小学课本,故中国人多耳熟能详。《星期画报》上介绍的是初战告捷,铁路局邀请六百人参观,既是庆祝典礼,也是为了争取各方鼎力支持。
  晚清画报中,多有火灾的报道以及关于救火场面的描述,因为如此突发事件,既有新闻效应,场面也十分壮观,绘制成图很好看。《星期画报》第20期上的《起花惹祸》(图3),讲述的是正月二十三日晚外城南下窪子城隍庙隔壁起火,原因是附近街坊放起花,落在干草垛上。起花乃爆竹之一种,《红楼梦》及《儒林外史》中均有提及。作者感叹:“巡警出过告示,严禁双响爆竹、起花等类,怎么还有偷放起花的呢?中国的官事,往往如此,这个病原,总因在上的不认真,在下的不开化,才闹成这样子呢!”北方冬天干燥,因年节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乃至闹出人命来,直到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惨剧仍不时发生。我关心的是,比起十里洋场上海来,北京的救火设施明显落后多了。此前二十年,在《点石斋画报》《沪游杂记》及《申江胜景图》中,已经多有关于“汽机水龙”的介绍与渲染,而京城救火还靠人工拉动压杆。但或许正因为技术落后,此画面保留了某种明清版画的味道,煞是好看。
  《星期画报》对刚刚出现的女学堂及女学生均持嘉奖态度,如《女学传习所开学》《女学展览》《慧仙女士遗像》《女教起点》等。这幅大兴杨采三撰稿、潞河顾明善(月洲)绘图的《女士走马》(图4),则显得有点特别。画面上,女学生骑马走过琉璃厂,引发众人关注。有人很不以为然,称女子只配管二门里头的事,不该如此瞎逞能,作者则站出来为女学生辨解:“咳,说这话的,就算顽固到家了。古人教女子办家里的事,是他的天职;没说过教女子不懂外边的事。现今盼望中国自强,女子会骑马,正是自强的苗头儿。请问当年那花木兰替父从军,谯国夫人领兵打仗,他们都不会骑马吗?”花木兰、冼夫人(谯国夫人)、秦良玉,这可都是晚清新学之士经常挂在嘴边的女英雄(参见陈平原《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历史——晚清北京画报中的女学》,《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1辑)。
  据《清实录》,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二十六日,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端方等奏:“各国导民善法,拟请次第举办。曰图书馆,曰博物馆,曰万牲园,曰公园。”其中的筹办万牲园,因无关政局,且近乎游玩嬉戏,得到了慈禧太后等的大力支持,得以迅速展开。1907年6月5日,端方出洋期间定购的动物抵达天津塘沽,随后转运北京,这批动物包括斑马、花豹、狮子、老虎、袋鼠、驼鸟等,一共装运了59笼。1907年7月19日,万牲园正式接待游客。如此新奇的“万牲园”,在引起公众广泛兴趣的同时,很快也进入了画家的视野第39期《星期画报》上《兽欺华人》(图5),便是关于万牲园(即日后的北京动物园)的详实介绍:“西直门外三贝子花园,现在改作公园,又叫做万生园。里面安放着各种猛兽,各样异禽,都是中国人不常见的动物,许各色人入内游玩。为教华人开开眼,除礼拜日期不放游人外,其余单日男子入内,双日女子入内,每人收资铜元二十枚。开办以来,游人很多。”游园规则同样见诸其它报刊,此画报的特出之处在于,追问老虎为何不咬德国饲养员,而对前来挑逗的中国人很不友好,难道真的是“兽欺华人”?同期画报还有一幅《花条马》,说的是:两匹斑马格外好看,在万牲园中独擅大名;记者因此很不服气,认为那只是皮毛而已。“窃恐怕伯乐复生,斯马必无取焉”——如此道德化的解读,未免太过迂腐了(参见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像》,《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2期)。
  无论政治立场还是笔墨技巧,《星期画报》本不擅长辛辣且刻毒的漫画(尤其是相对于广州的《时事画报》),可第40期上杨竞夫撰文、顾月洲绘制的“讥讽画”《压榨机》(图6)是个例外:“外国有种机器,名为压榨机,专用他压取果品的汁浆。现在某国政府,花费了许多银钱,把这种机器才买到手,可不用他压果品,借他的压力,好取小民的脂膏,倒也很便利。但只一样,这机器的行情,从此可大涨起来了。嗳呀,外人可肥了,小民可瘦了。”那一大盘从小民身上榨出来的脂膏,看得人胆战心惊。百年后阅读,此图还能让人浮想联翩,这很不容易。只是压榨机不仅存在于租界,小民百姓也不仅被洋债所榨取。这就说到了京城文人及画家的局限——只敢大声骂洋人,不敢嘲讽当今皇上或中国官场。
  晚清画报中,表彰新学时,多出现演说的场面。刊第59期《星期画报》的这幅《青年开会》(图7),讲述北京东单牌楼某阅报社开中国青年会,“演说的是中国少年子弟与立宪时代关系重大的意思”,作者称此乃中国自强的标志。画面上的青年(或曰“少年子弟”)神情专注,只是不够活泼,显得有些拘谨。不过,想想十年后,就在这同一座城市,大学生们奋起抗争,一举改变了中国政治及文化的格局,还是很令人神往。
其他文献
明代纸币:想印钞票,先除文盲  纸币,来自中国,公元1375年至公元1425年  “你们相信有精灵吗?快说你们信!信的话就拍拍手吧!”  彼得·潘邀请观众和他一样相信精灵的存在以拯救小仙女,这闻名于世的一幕永远都能得到观众的热烈响应。有一种本领,即说服人相信某些看不见但又让人抱有希望的事物真实存在,这种本领古往今来一直以各种形式大行其道。以纸币为例,几百年前,某个中国人在纸上印出了一定金额并请所有
期刊
2010年3月9日晚上大约8点半,韩东在给我的邮件中说:“一个不幸的消息知道了吗?张枣去世了……”我似乎有预感,因为2月26日下午梁晓明已在电话中告诉我:“听说张枣最近查出肺癌晚期,已经扩散了……”我没想到事情发生得那么突然,比我预感的要快!2010年春天是如此的不幸,一前一后,一下子就走了两位诗人,一个是梁健,一个是张枣。  我与张枣缘悭一面,仅仅通过一次电话。记得1998年我准备在我责编的“芳
期刊
在香港和上海,有先施必有永安,有永安必有先施。一百年来,两家老牌百货的商业斗争从未停止。久而久之,两家形成一个奇怪的共识——唯有两家汇聚一处,才能共同繁荣。  大百货前的穷小子  1874年的一天,香港皇后大道上行人如织,三个乡下人打扮的华人带着三分畏惧、七分好奇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他们的目光很快被一家装修富丽的商店吸引,透过橱窗,可以望见店内景象——货柜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从未见过的商品,大鼻子的洋
期刊
某种意义上,做教育是需要终身投入的。民国年间的大学校长,一做就是10年、20年、30年。蒋梦麟做了15年北大校长,张伯苓几乎是南开“永远的校长”。好的大学校长,确实跟这所大学的精神、气质、历史、传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今天没有了。  《看历史》:您曾经在《“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与老北大》一文中写道:“百年中国,有独立的大学理念,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不敢说独此一家,但蔡元培无疑
期刊
“重戴”,是唐宋文献中时或提到的一个概念,揭示着有趣的、为后人遗忘的历史细节。如果留心便会感受到,宋人笔记中不仅频频评论这一概念,且提及之时会带有一等唐人所没有的郑重。  《宋史》“舆服志”里如此解释:“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由之可知:“重戴”是唐代士大夫开启的风气。  其具体
期刊
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一书中说过:“发展是由物质环境决定的,而且这些环境在人类祖先之间的分布已不平衡。”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初始条件,在国家发展的早期,这些初始条件往往会对国家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开始看起来可能是偶然的、微不足道的,然而国家的发展路径一旦选定,就往往会受制于路径依赖的规律,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强化,最
期刊
1912年9月22日晚上10点,29岁的年轻律师弗朗茨·卡夫卡坐在他布拉格家中的打字机前开始写文章。不知不觉他写了8个小时,最后写完了一篇“判决书”。  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腿几乎无法从桌子底下挪出来,坐了这么长时间,腿都发麻了。我在打字机上写作,在此过程中我虽然觉得神经绷得紧紧的,有点担心,但同时感到欣喜。我写的文章逐渐丰满起来,让我感觉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着前进。”之后他又说,写文章时还是喜
期刊
距今1700多年前,也就是西晋武帝太康年间,一个盗墓贼在当时的汲郡(今河南汲县)挖开了一座战国墓,墓主人是一位魏国国君,这位国君一说是魏安釐王,也有学者认为是魏襄王。墓中有多少金银财宝被攫走已不得而知,最后留下来的,是数量不少据说达“数十车”的破竹简。盗墓贼不知道,这些曾被他点燃用作火把寻找宝物的竹简,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上有着何等大的价值!  残存下来的这批竹简,大致共有75篇,其中有《易经》《国
期刊
1921年5月,厦门大学成立不到一个月,学校创始人陈嘉庚就遇到了难题。经蔡元培推荐的校长人选邓萃英不愿放弃教育部的职务,因而辞去厦门大学校长职位。学校无帅,人心动荡,陈嘉庚选择的解题人,是远在新加坡的林文庆。  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  林文庆1869年10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玛彭19世纪初从福建飘洋过海南下槟榔屿,娶当地女子为妻,后移居新加坡。林文庆的父亲林天尧是家中独子,婚后育有九个
期刊
正如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斯所说的,当国王确实不错——只要不是一直当下去,而国王的童年则会是一种煎熬。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王二代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有侍卫,入有保姆。他们的王父王母则在子女养育方面诸事不管,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这些王二代深居御苑,没有机会接触其他普通同龄人。他们大部分的童年时光花在学习历史、礼仪和许多文雅的“死语言”上。  那个时候的王二代,就像是生活在各种繁文缛节桎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