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来源 :学生之友·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灵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趣味性探究活动的融入和创新性改变,锻炼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实现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燃烧的具体条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尝试解释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2.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运用比较、分析、观察、归纳和实验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科学地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
  3.加深学生对燃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初中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燃烧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导入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投影中展示的图片,都是哪些现象呢?”生:“国庆节时燃放的烟花盛宴、古时的钻木取火、人们爱吃的烧烤……”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与燃烧相关的图片,初步调动学生以往在生活中对燃烧的认识。师:“这些图片的共同点是什么?”生:“有东西在燃烧!”师:“那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物质才能燃烧起来呢?”教师在导入环节给学生创设直观的物质燃烧情境,同时抛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具体的探究环节
  (1)由教师提出探究的主要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2)学生进行猜想
  生一:“需要易燃物品。”
  生二:“得有空气存在。”
  生三:“必须得达到足够高的温度。”
  (3)与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探究方案
  甲组的方案:准备一个酒精灯,把不同的物质放在上面进行加热,通过肉眼直接地观察得出哪些物质可以燃烧,最后总结这些可燃烧物质所具备的共同特性。
  乙组的方案:运用控制变量法,把可以燃烧的物品分别放置于有空气的环境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观察在哪种環境下该物质可以燃烧。
  丙组的方案:准备少量的木炭和煤块以及两个酒精灯,将二者同时放置于酒精灯上面进行加热,观察哪个物质先燃烧起来。
  ……
  在制定探究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与其他同伴进行讨论,其创造力被有效激发,教师选取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详细的探究。
  (4)小组开始动手实验
  甲组:小组成员们分工合作,生一将玻璃棒进行加热,生二将小木条进行加热,生三将小石块进行加热,生四将蜡烛进行加热,生五将木炭进行加热,在酒精灯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共同观察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乙组:乙组成员准备了两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白磷,组内又分为A、B两个对照组,A组把白磷放进了装满水的烧杯内进行加热,B组则选择用燃烧匙托着白磷进行加热,通过对比进行观察。
  丙组:组内成员提前准备好两块大小相同的木炭和煤块,将它们同时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观察哪种物质先开始燃烧。
  (5)收集信息、记录现象
  甲组记录的现象:可以燃烧的物质有小木条、木炭和蜡烛;无法燃烧的物质是小石块和玻璃棒。
  乙组记录的现象:放在水里加热的白磷没有燃烧,而在燃烧匙中加热的白磷燃烧。
  丙组记录的现象:在相同的时间内,木炭要比煤块先开始燃烧。
  (6)针对上述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甲组:通过观察物质的特性得出,小木条、木炭、蜡烛这些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可燃,而小石块和玻璃棒这两个物质没有可燃性。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物质的燃烧需要具备可燃性。
  乙组:在有水的烧杯内,白磷被水浸泡无法接触空气,没有燃烧;而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的白磷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接触,白磷燃烧。由于白磷在有空气的环境下才燃烧,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丙组: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指导木炭和煤块这两个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所以燃烧的先后时间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具备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必须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三、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堂导入环节采用了展示与燃烧有关图片的形式,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一些刺激,而后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燃烧条件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在教学过程部分始终贯穿了探究式教学,给学生营造了小组互动的合作情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同时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们不慌不忙、有理有序地进行探究,展现了他们自信的一面,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通过多种创新性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现象,从而获取化学知识,使其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物质燃烧所需的具体条件,通过自主探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在化学方面的潜在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怡.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28+130.
  [2]文翔凯. 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对于家庭教育向来是十分关注的。历史上也早已形成了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出现了不少的名人、典故及家规、家训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形成的,孩子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从这里萌芽和滋长。接受家庭教育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复杂、开放的教育系统中,虽然家庭教育仅是非学校教育机构的一个分支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數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本文就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做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趣味;
期刊
摘 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培植真情实感,释放心灵之音,是写好作文的根本;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用笔将自己现有的生活写出来,并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愉快地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观察体验生活;培植真情实感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作文的源泉来自生活,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的燃烧,是对真、善
期刊
摘 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首要目标,人才的培养是多方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二者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特性,以促进孩子发展为中心,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丰富合作的内容,拓展合作的领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小學阶段的数学知识是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十分关键,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性,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准备,因此数学教师在此阶段教学中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逐渐褪去了稚嫩的脸庞以及改变了形象思
期刊
摘 要:民族地区家长学校的学生是家长,每个家长来源于每个学生家庭,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最后的归属,是学生成长的根,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和紧迫,在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心理健康  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最后的归属,是学生成长的根,家庭教育的优劣和效果,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质量;开办家
期刊
摘 要:在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幼儿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的家长从小就给孩子报一些有趣班,认为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就代表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现在的很多小朋友越来越不喜欢和人交流,从小就恐惧与人沟通,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音乐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培养,让幼儿在音乐课堂上逐渐让自己变得活泼起来,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促进孩子
期刊
摘 要:“国家兴衰,在与教育”,近年来我们进入了一个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时代,我们教师肩负着培养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这也是我们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因而我们教育者需大力研究“教学方法”。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一、发现教学法  (一)发现教学法的发展阶段  最早的发现教学法是“苏格拉底法”,成功使用了“问题归纳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初中教育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初中语文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在不断涌现,其中情感教学至关重要。这种教学方法和理念能够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落实到教学效果的提升上,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情感教育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在
期刊
摘 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学生年龄特征,浅析家长如何正确管理和教育子女,改变有些家长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或朝令夕改等不良的教育方式,让你的孩子坚持始终如一,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培养教育子女;对子女要有信心;培养良好行为  一、对子女要有信心,要让她们看到希望  1、有句话讲:“树起大拇指唤醒孩子,拿起食指逼坏孩子”。  就拿我们家长来说:假如你在某工厂上班,有个零件厂长让你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