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意识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41-01
随着医学的发展,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许多严重颅脑创伤的病人虽然保存了生命,但丧失了自我生存的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处于持续的植物状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率,颅脑外伤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31例,经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31例,年龄16~84岁;重度颅脑创伤、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6例;严重脑干损伤4例;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11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3分4例,4~6分16例,7~9分11例。
1.2方法
1.2.1早期康复护理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5d,病情趋于好转,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1年为训练评价阶段。
1.2.2评价标准 ①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语言、思维恢复正常,肢体活动无残疾,已经恢复工作。②轻残:生活可以自理,但语言、思维运动迟缓,肢体活动存在不协调等残疾。③中残:生活自理需要别人帮助,协助进食,能做简单的语言交流及肢体无阻力运动。④重残:持续植物状态。
2结果
本组31例病人中,恢复良好13例,轻残6例,中残7例,重残5例。
3康复护理
3.1知觉训炼
3.1.1昏迷期:听觉是人体最后丧失的功能,有作者认为,在病人昏迷期间,视其为清醒者进行对话,呼唤病人的名字及做解释工作。做各种操作时都主动与病人交谈。打针时说“某某,你忍一下,打针不会很疼的,它就像是蚂蚁叮的一样”;吸痰时说“我准备给你吸吸痰,请你坚持一下”等等。鼓励家属与病人交谈,呼唤他“醒一醒、睁开眼”等鼓励性、刺激性话语、给其听受伤前喜欢的音乐、广播等,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语境中,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达到自身调节而加快意识恢复。
3.1.2苏醒期:在病人意识的恢复中,使用语言的暗示或实物做视觉、味觉、听觉的刺激。清醒后让病人张口,将舌尽力外伸舔涂有蜂蜜的上下唇及口角,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咀嚼,以锻炼颊肌。使用鼻饲管的病人,如吞咽功能恢复,及早拔除胃管,经口进食,以促进味觉及咀嚼能力的恢复。早期饮食以流食为主。昏睡及嗜睡病人,应多鼓励,予一定的刺激,使其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下进食。
3.2触觉训练
昏迷期,在做护理操作时,要用手轻轻地为他翻身拍背,触摸一下病人的皮肤。指导家属每日6~8次拉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的脸。另外,白天反复给予适当冷热、疼痛、抚摸等不同的刺激,使其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他时间让患者安静休息,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人为地创造觉醒睡眠周期以促进触觉的恢复。
3.3视觉训练
3.3.1昏迷期 采取光照刺激,每天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病人,一方面起到观察瞳孔的作用,另一方面让病人对光产生反应。
3.3.2恢复期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病人坐于病室内不同位置,或者让病人收看电视节目,以动态的画面训练病人视觉的适应能力。
3.4运动训练
3.4.1昏迷期 病人大脑皮层受损,常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这种姿势将加重病人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恢复期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应保持肢体处于良肢位摆放。每日进行四肢肌肉的拍打、揉、捏,以防止肌肉萎缩。肢体被动运动对大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帮助病人苏醒和预防关节挛缩。护士站在病床一侧,从近端至远端进行四肢关节无痛范围内的屈、伸、内旋、外展的被动运动。
3.4.2恢复期 鼓励病人床上活动,对肢体各个关节以手法施加阻力锻炼,加强肌肉收缩力。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先作站立练习时,开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墙、扶拐等,每次10min~20min;指导坐站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肌力,可协助病人抬腿、迈步、转弯等。同时从生活中每个环节,如穿衣、吃饭等方面进行肢体精细动作的训练,尤其是偏瘫患侧肢体的练习,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开始学习用手提物、放下,逐步提放较大和较小物件。练习各种捏握方法,学习使用匙、梳、刷子等。在学好抓握基础上练习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澡。
3.5语言训练
3.5.1昏迷期 使用语言刺激,积极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
3.5.2恢复期 ①强化口语训练。指导病人先学会噘嘴、鼓腮、叩齿、弹舌、舌舔上腭的运动,再教其学习发“啊”“喔”等单音字、数数字、念自己的名字及一些简单的会话,注意语言、表情、目光的交流诱发其发声说话,由词、词组、句到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对于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指导其看训练者的口型和声音联系,并配以物和图,以达到理解的目的。②强化读写训练。让病人写亲人姓名、住址,并编小故事以恢复记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图片、字片、实物等强化病人的记忆。个体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每隔2~3d检查训练效果,记录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大部分病人可恢复语言功能[2]。
4小结
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某些神经通路中断不能再通,功能的恢复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代偿不会自动发展,有赖于学习和训练。颅脑损伤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对唤醒和强化病人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早期性:康复护理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开始;②适量性: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在病人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③持续性:康复训练须长达数年之久不间断、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④培养自我独立性: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一定要让其自己独立完成;⑤心理支持:去除不良焦躁情绪,以饱满的态度积极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谈伟岚,丁红,王燕,等.颅脑外伤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1):98-99.
[2]王秀葵.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J].广西中医药,2005,(28)3:6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41-01
随着医学的发展,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许多严重颅脑创伤的病人虽然保存了生命,但丧失了自我生存的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处于持续的植物状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率,颅脑外伤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1]。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31例,经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31例,年龄16~84岁;重度颅脑创伤、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6例;严重脑干损伤4例;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11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3分4例,4~6分16例,7~9分11例。
1.2方法
1.2.1早期康复护理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5d,病情趋于好转,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1年为训练评价阶段。
1.2.2评价标准 ①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语言、思维恢复正常,肢体活动无残疾,已经恢复工作。②轻残:生活可以自理,但语言、思维运动迟缓,肢体活动存在不协调等残疾。③中残:生活自理需要别人帮助,协助进食,能做简单的语言交流及肢体无阻力运动。④重残:持续植物状态。
2结果
本组31例病人中,恢复良好13例,轻残6例,中残7例,重残5例。
3康复护理
3.1知觉训炼
3.1.1昏迷期:听觉是人体最后丧失的功能,有作者认为,在病人昏迷期间,视其为清醒者进行对话,呼唤病人的名字及做解释工作。做各种操作时都主动与病人交谈。打针时说“某某,你忍一下,打针不会很疼的,它就像是蚂蚁叮的一样”;吸痰时说“我准备给你吸吸痰,请你坚持一下”等等。鼓励家属与病人交谈,呼唤他“醒一醒、睁开眼”等鼓励性、刺激性话语、给其听受伤前喜欢的音乐、广播等,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语境中,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达到自身调节而加快意识恢复。
3.1.2苏醒期:在病人意识的恢复中,使用语言的暗示或实物做视觉、味觉、听觉的刺激。清醒后让病人张口,将舌尽力外伸舔涂有蜂蜜的上下唇及口角,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咀嚼,以锻炼颊肌。使用鼻饲管的病人,如吞咽功能恢复,及早拔除胃管,经口进食,以促进味觉及咀嚼能力的恢复。早期饮食以流食为主。昏睡及嗜睡病人,应多鼓励,予一定的刺激,使其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下进食。
3.2触觉训练
昏迷期,在做护理操作时,要用手轻轻地为他翻身拍背,触摸一下病人的皮肤。指导家属每日6~8次拉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的脸。另外,白天反复给予适当冷热、疼痛、抚摸等不同的刺激,使其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他时间让患者安静休息,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人为地创造觉醒睡眠周期以促进触觉的恢复。
3.3视觉训练
3.3.1昏迷期 采取光照刺激,每天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病人,一方面起到观察瞳孔的作用,另一方面让病人对光产生反应。
3.3.2恢复期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病人坐于病室内不同位置,或者让病人收看电视节目,以动态的画面训练病人视觉的适应能力。
3.4运动训练
3.4.1昏迷期 病人大脑皮层受损,常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这种姿势将加重病人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恢复期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应保持肢体处于良肢位摆放。每日进行四肢肌肉的拍打、揉、捏,以防止肌肉萎缩。肢体被动运动对大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帮助病人苏醒和预防关节挛缩。护士站在病床一侧,从近端至远端进行四肢关节无痛范围内的屈、伸、内旋、外展的被动运动。
3.4.2恢复期 鼓励病人床上活动,对肢体各个关节以手法施加阻力锻炼,加强肌肉收缩力。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先作站立练习时,开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墙、扶拐等,每次10min~20min;指导坐站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肌力,可协助病人抬腿、迈步、转弯等。同时从生活中每个环节,如穿衣、吃饭等方面进行肢体精细动作的训练,尤其是偏瘫患侧肢体的练习,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开始学习用手提物、放下,逐步提放较大和较小物件。练习各种捏握方法,学习使用匙、梳、刷子等。在学好抓握基础上练习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澡。
3.5语言训练
3.5.1昏迷期 使用语言刺激,积极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始终保持在其熟悉的语言环境中。
3.5.2恢复期 ①强化口语训练。指导病人先学会噘嘴、鼓腮、叩齿、弹舌、舌舔上腭的运动,再教其学习发“啊”“喔”等单音字、数数字、念自己的名字及一些简单的会话,注意语言、表情、目光的交流诱发其发声说话,由词、词组、句到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对于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指导其看训练者的口型和声音联系,并配以物和图,以达到理解的目的。②强化读写训练。让病人写亲人姓名、住址,并编小故事以恢复记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图片、字片、实物等强化病人的记忆。个体训练与集体训练相结合,每隔2~3d检查训练效果,记录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大部分病人可恢复语言功能[2]。
4小结
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某些神经通路中断不能再通,功能的恢复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代偿不会自动发展,有赖于学习和训练。颅脑损伤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对唤醒和强化病人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早期性:康复护理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开始;②适量性: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在病人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③持续性:康复训练须长达数年之久不间断、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④培养自我独立性: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一定要让其自己独立完成;⑤心理支持:去除不良焦躁情绪,以饱满的态度积极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谈伟岚,丁红,王燕,等.颅脑外伤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1):98-99.
[2]王秀葵.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J].广西中医药,2005,(2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