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探究式的应用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水平、实践能力,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变苦学,死学为乐学、易学、活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会探索科学规律,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启发 猜想 实验论证 问题解决
  
  当前,物理教学逐步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应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考试成绩为主,实践能力为辅的状况,这与新的教学要求是不相一致的,而在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中,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探究,再加上生活中的发现,有存在相关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最后加以创新。
  1问题启发
  课前教师应精心设置相关内容的问题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准备学习起来有方向,学有动力。并通过其中的内容诱发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阅读,查资料,增强上课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如:在《电功》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展示电动玩具汽车,还可以播放起重机吊起重物的幻灯片,还可以拿出一位学生的复读机等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观点,为什么它们可以工作呢?它们依靠什么来工作?课堂的气氛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不会感到上课的压抑。老师再从学生的众多观点中引导与课堂有关的观点。这样看似枯燥的物理课在学生的欢笑声中被引出来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大胆发表观点,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随意的疑问向有目的的发问发展,使提出的问题成为创造思维的源头,应培养和训练学生搜寻问题,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与学生一起设疑,并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例如:在学习滑轮时,老师可以先展示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提出问题:如何把建材提到高处?这时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如塔吊,起重机,老师又问,在修建长城和金字塔时没有这些该怎没办,学生就开始思考和讨论,用铁棍撬,用小车推,老师再展示幻灯片,学生恍然大悟。这可以使学生在下边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解惑过程。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达到开动“机器”的效果,在问题中来调动学生的心理潜力,这可见创设物理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师引导环节
  新课标理念下,力图通过在教师诱导下由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导向的控制。因为准确的师生信息反馈是理想教学的效果的前提,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应是情感交往。师生平等交往共同探讨教学,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学生这种热情是瞬时冲动,这需要教师在互动中始终获取准确信息,让这种冲动迁移到教育目标上。同学们在愉快的心态下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却能在畅通的信息中真正做到以诱达思,以导促学。例如,在探究《电功率》的教学时,学生已经认识到电流做功的多样性,老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如物体运动有快慢,不同的机械(如滑轮)做功快慢也不同,电流做功有快慢吗?学生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老师可以诱导,让说没有的举出一例证明其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加以分析,再问一些说有的学生,也让其举出一例来说明其观点。最后老师又问,电饭锅的大小是否都一样啊?电炉子的大小也都是一样的吗?老师在与学生的讨论和欢笑中循循诱导,学生最终明白电功率的概念。
  3探究环节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功能彻底改变了灌输式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突出“引”字,这种方式就是教师引路,学生自己往前走,就是要突出善引,实验激趣,学生思考,分析论证,其中心在“引”字上通过导思、用导来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落实:让学生会学、会探索、会创造、会做人。
  3.1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对科学现象大胆猜想,并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分析,作出合理的推理和解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在学生明白了电功率的概念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发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不同的电饭锅功率不同,学生在长期的物理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大胆的思考和猜想,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电阻等有关。
  3.2学生在猜想后,教师不要轻易告诉答案,应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制定实验方案,让学生用身边的物理实验器材来验证,如小灯泡的功率,用实验的方法自己去寻真理,体验发现的激情,培养科学的学习素养,教师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用器材,让学生不轻易的向老师找答案,查资料等,这样既段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体验了探究过程的快乐,也知到真理发现的艰辛。
  通过这种方法对所有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哪些假设是正确的,哪些假设是不正确的。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师生探讨分析论证
  一个好的实验或情景是能让学生能够把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通过解决本实验的问题得以掌握,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习结果的基础上和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学生在测出实验数据后,老师可以根据方案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学生在自学中不断自我评价,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而这种信心恰又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强有力的支撑点,是前进动力、是成功的源泉。例在《滑轮》一节中,通过启发→猜想→探究到最后结论,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解决——建楼房时如何把建材调上楼顶。结果在课后有大部分学生能利用生活经验、物理方面的知识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解释。并设计出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的方案,使课堂教育得到了延伸。而学生在领略了自我实现后,个性得到了发展,为终身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得出结论
  从检验假设到得出结论,还要通过一个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从而得出问题的完整结论。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通过实验得出了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而与压力的大小、材料的性质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那么滑动摩擦力究竟与这些因素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还需要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概括,才能总结出规律。总结结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的过程。
  综上分析,不难得出学生的交流与学习关系紧密,而从信息社会中,信息交流与学习有较大关系,这一状况说明探究式教育模式具有显著意义,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超越现有知识,提出新见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中外物理教育改革
  2刘力.中小学课堂技能训练
其他文献
【摘 要】 发散思维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项目。摸索、总结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对于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发散思维 可发散点 新《课程标准》 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平台,以课文阅读为基础,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思考课文内
期刊
作为学习这个完整过程的环节之一,预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预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预示着课堂教学成功的可能性。无疑,它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学习和教学的效率,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明了学习的目的和关键,从而有条不紊和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但就目前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并未重视语文预习工作,即便有预习,也往往是流于形式或
期刊
历史的长河冲刷出百世的英雄,他们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魏武帝“周公吐浦,天下归心”的壮志,清圣祖“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洒脱。这些历史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都以各自的特点屹立于时空的巅峰。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集军事、政治、文学等才能于一身,作为一代伟人,他同样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一样具有英雄的特质,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舍我其谁
期刊
说到“事”,便想起许多关于“事”的名言锦句,诸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竟成;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等等。古今中外,关
期刊
文本意义蕴含于人物、场景、语言、结构中,是客观的存在,文本的存置为学生理解文义提供了条件,也为他们体悟作者的情感奠定了基础。然而,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文本解读过程中不同个体获得的不同体验或认知,又是阅读者创造性解读的必然结果。毕竟,尽管面对着同样的文本,由于知识、经历、心境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出现认知上的差别,实在是正常的。  文本解读永远会带有阅读主体强烈的主观倾向和鲜明
期刊
因果联系作为客观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联系,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也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因果联系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由原因诸要素运动变化发展转化为结果诸要素的过程,是一种转化与被转化的关系、引起和被引起的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梯度地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理解,也要善于给学生以适当的阅读指点,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欣赏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雨说》(人教版九年级上)这首诗时,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将自己喜欢的诗句找出来,并加以赏析。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下面这样一段对话:  生1:我喜欢“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因为,这个诗句形象地写出了旗子在雨
期刊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的教师产生极大的冲击。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求,全体教师都投身于新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中来,主动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工作中实践着。现在每一位教师在谈论新课程理论及经验时都能说得条条是道、津津有味,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是有些偏差。下面就我的所见所闻列举如下:  1要积极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与一位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时,他语重深长地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舒张,教学气氛也异常活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1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提出已多年了,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因受应试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