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导学先行。课堂先行巧妙导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文从 “学法引领,营造认知冲突,搭建知识引桥,巧设问题式板书”四个方面用具体的例子谈笔者在导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学习目标;认知冲突;知识引桥;构建知识;梳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22-02
洋思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其本质是教师先行导学,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是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要以目标为中心,再构建特色的教学过程。如果失去目标,即使内容再多,也只是面面俱到的繁冗。有了目标的定向,学生是不是就可以自主学习了呢?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学习目标导出之后,如果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研学,课堂上虽然呈现出轰轰烈烈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成绩甚至还会下降。问题在哪儿呢?笔者通过反思,认为:虽然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但是对教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与内化,而是采用了囫囵吞枣的方法学习,其后果甚至比讲授法更可怕。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走进中学校门,生物学是新学科,几乎还不懂自学,除了明确学习目标,还依赖于教师“循循诱导”,慢慢将其带入自主学习。下面笔者用几个例子谈谈做法:
1.指导学法,有效自主学习—学法引导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导学先行也是学法先行。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一把钥匙。教师要指点科学的学法,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指导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初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节实验课,怎样导学才能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呢?设计对照实验对初一学生来说已是难点,而多组对照,更让学生‘云里雾里’,无从下手。如果只知道这节课学习目标,学生并不知如何设计这个从未设计过的实验,那么自主学习环节是低效的。这节课中,在导出学习目标后,马上追问学生:一看到‘环境’你们想到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水分、空气、温度、土壤、肥料、阳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将后面三个条件排除。教师提问:“那么有三个环境条件,你们将如何探究呢?”学生回答:“设计3组对照实验”;“探究空气与种子萌发有关吗?它的变量是什么?”学生接着说:“有空气,没有空气”;教师趁机引导:“什么情况下没有空气?水里有没有空气?……”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水里也含有少量的空气,但不充足,不能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一内容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设计实验时,学生就知道控制变量,一组要加满水,而另一组加水时要适当,不能浸没种子。
2.营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引导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既要针对学生的经验提出的问题,又要让学生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引起认知矛盾和冲突,通过积极思维激发自主学习。
教学提问要贴近学生学习经验,“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会存在差异,如果直接将新知识呈现给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被吸引。如果巧妙营造一个认知冲突氛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以往一般实验课都是教师讲实验步骤,解释为什么,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思考少,实验过程出现错误的比较多,而这次教学做了这样的导课尝试: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根尖的根毛吸收、茎中的导管把它们运输至叶片;那么植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怎么获得的呢?学生回答:“光合作用”。“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呢?是它制造的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这样就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课题导入。
教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学生:“光。” 教师:“如何设置对照。”学生:“一组有光,一组无光。”教师:“有机物有哪几类?”(注:这问题结合了课本学过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关,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学生:“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教师“根据已学知识,你会鉴定哪一种有机物?”(注:这也是学生已知的)。学生:“淀粉遇碘变蓝”。教师:“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注:学生未知的),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是我们要进行探究的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说说你的实验设计步骤。”学生:“拿两盆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用黑纸箱罩住,几小时后,每盆植物各摘下一片叶子,滴加碘液,再进行观察。”教师:“实验设计了对照组,体现了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也用了碘液来鉴定碘粉,这很好。但老师要告诉你,实验将以失败告终”。
这时,班级会有一阵骚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学生好奇心被激發出来了。老师再布置自学任务:请同学阅读课文104页,想一想为什么课本的实验步骤要这么多步呢?并提出你的疑问,然后小组讨论,尝试解决本组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过程要求每组记录员写在记录单上,最后进行汇报。
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并给出本组答案,因为黑暗处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增加试验的准确性。2、为什么要去掉叶绿素?去掉叶绿素会看得更清楚。3、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因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起对照的作用。4、不用两盆植物而用一盆植物哪个更好?一盆更能体现实验的单一变量。5、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虽然描述不是那么准确,但确实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时教师再讲解、安排学生实验。经过思考后的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到位,动起手来又快又好。后一节课进行复习巩固时,连后进生都能回答的很棒。 3.搭建知识引桥,自主构建知识—认知引导
怎样在教学中合理搭建“引桥”呢?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合理抢建“引桥”,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
例如:“藻类、苔藓、蕨类”是根据植物的营养器官来分类的,虽然内容简单,但出现了假根这个词,这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如果不明白假根与真根的区别,是搞不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的。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表格的形式来搭建这个“引桥”(如下表)。有了“真正的根和假根”的“引桥”作用,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三种植物类群的区别就容易多了。
又如“植株的生长”,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了。那种子萌发以后,新芽和幼根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继续生长’。幼苗要经历怎样的“奋斗”才能成为大树呢?这个过程就是: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
这时,如果让学生马上进入自学阶段,学生无法将前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只能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简单记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才会引起神经的兴奋,没有联系就没有兴奋点,困难增大了,学习兴趣就降低。笔者在导出本节学习目标之后,并不急于安排学生自学,而是追问:“我们在前面学习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曾学习了生长、发育这两个名词,大家想想这两个过程一样吗?它们各是细胞什么的结果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生物的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为根的生长学习做好了铺垫;“发育是由于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为芽的发育搭起了前后联系。这样旧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引桥。这时,再安排自主探学,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效果自然就好很多了。
4.巧设问题式板书,梳理知识体系—构建引导
板书设计是教学艺术,可以不断创新。问题设置体现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如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例如学习“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教师将问题设置成板书的形式,当学生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教师追问: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有哪几个?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很快能从板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为什么?因為内含多种消化液和多种消化酶。如果这节课没有老师帮助,学生自学之后,知识点是零散的,不能形成一条主线,这样的学习效果不高。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既保留了传授式课堂的优点,又促进了课堂改革,学生乐学,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附板书设计如下(根据符号和箭头进行导学提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笔者体会到:教师除了考虑怎样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还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难点,通过导学,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尽可能为他们找基础点,指明学习方法、方向,事例解释等化解难点,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桥梁,或者帮助学生知识结构梳理,学导结合,达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占华,王云泽,乔鸿鸣.当代教师修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关键词:学习目标;认知冲突;知识引桥;构建知识;梳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22-02
洋思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其本质是教师先行导学,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是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要以目标为中心,再构建特色的教学过程。如果失去目标,即使内容再多,也只是面面俱到的繁冗。有了目标的定向,学生是不是就可以自主学习了呢?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学习目标导出之后,如果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研学,课堂上虽然呈现出轰轰烈烈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成绩甚至还会下降。问题在哪儿呢?笔者通过反思,认为:虽然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但是对教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与内化,而是采用了囫囵吞枣的方法学习,其后果甚至比讲授法更可怕。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走进中学校门,生物学是新学科,几乎还不懂自学,除了明确学习目标,还依赖于教师“循循诱导”,慢慢将其带入自主学习。下面笔者用几个例子谈谈做法:
1.指导学法,有效自主学习—学法引导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导学先行也是学法先行。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一把钥匙。教师要指点科学的学法,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指导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初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节实验课,怎样导学才能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呢?设计对照实验对初一学生来说已是难点,而多组对照,更让学生‘云里雾里’,无从下手。如果只知道这节课学习目标,学生并不知如何设计这个从未设计过的实验,那么自主学习环节是低效的。这节课中,在导出学习目标后,马上追问学生:一看到‘环境’你们想到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水分、空气、温度、土壤、肥料、阳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将后面三个条件排除。教师提问:“那么有三个环境条件,你们将如何探究呢?”学生回答:“设计3组对照实验”;“探究空气与种子萌发有关吗?它的变量是什么?”学生接着说:“有空气,没有空气”;教师趁机引导:“什么情况下没有空气?水里有没有空气?……”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水里也含有少量的空气,但不充足,不能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一内容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设计实验时,学生就知道控制变量,一组要加满水,而另一组加水时要适当,不能浸没种子。
2.营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引导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既要针对学生的经验提出的问题,又要让学生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引起认知矛盾和冲突,通过积极思维激发自主学习。
教学提问要贴近学生学习经验,“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会存在差异,如果直接将新知识呈现给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被吸引。如果巧妙营造一个认知冲突氛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以往一般实验课都是教师讲实验步骤,解释为什么,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思考少,实验过程出现错误的比较多,而这次教学做了这样的导课尝试: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根尖的根毛吸收、茎中的导管把它们运输至叶片;那么植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怎么获得的呢?学生回答:“光合作用”。“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呢?是它制造的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这样就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课题导入。
教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学生:“光。” 教师:“如何设置对照。”学生:“一组有光,一组无光。”教师:“有机物有哪几类?”(注:这问题结合了课本学过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关,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学生:“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教师“根据已学知识,你会鉴定哪一种有机物?”(注:这也是学生已知的)。学生:“淀粉遇碘变蓝”。教师:“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注:学生未知的),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是我们要进行探究的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说说你的实验设计步骤。”学生:“拿两盆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用黑纸箱罩住,几小时后,每盆植物各摘下一片叶子,滴加碘液,再进行观察。”教师:“实验设计了对照组,体现了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也用了碘液来鉴定碘粉,这很好。但老师要告诉你,实验将以失败告终”。
这时,班级会有一阵骚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学生好奇心被激發出来了。老师再布置自学任务:请同学阅读课文104页,想一想为什么课本的实验步骤要这么多步呢?并提出你的疑问,然后小组讨论,尝试解决本组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过程要求每组记录员写在记录单上,最后进行汇报。
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并给出本组答案,因为黑暗处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增加试验的准确性。2、为什么要去掉叶绿素?去掉叶绿素会看得更清楚。3、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因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起对照的作用。4、不用两盆植物而用一盆植物哪个更好?一盆更能体现实验的单一变量。5、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虽然描述不是那么准确,但确实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时教师再讲解、安排学生实验。经过思考后的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到位,动起手来又快又好。后一节课进行复习巩固时,连后进生都能回答的很棒。 3.搭建知识引桥,自主构建知识—认知引导
怎样在教学中合理搭建“引桥”呢?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合理抢建“引桥”,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
例如:“藻类、苔藓、蕨类”是根据植物的营养器官来分类的,虽然内容简单,但出现了假根这个词,这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如果不明白假根与真根的区别,是搞不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的。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表格的形式来搭建这个“引桥”(如下表)。有了“真正的根和假根”的“引桥”作用,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三种植物类群的区别就容易多了。
又如“植株的生长”,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了。那种子萌发以后,新芽和幼根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继续生长’。幼苗要经历怎样的“奋斗”才能成为大树呢?这个过程就是: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
这时,如果让学生马上进入自学阶段,学生无法将前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只能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简单记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才会引起神经的兴奋,没有联系就没有兴奋点,困难增大了,学习兴趣就降低。笔者在导出本节学习目标之后,并不急于安排学生自学,而是追问:“我们在前面学习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曾学习了生长、发育这两个名词,大家想想这两个过程一样吗?它们各是细胞什么的结果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生物的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为根的生长学习做好了铺垫;“发育是由于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为芽的发育搭起了前后联系。这样旧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引桥。这时,再安排自主探学,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效果自然就好很多了。
4.巧设问题式板书,梳理知识体系—构建引导
板书设计是教学艺术,可以不断创新。问题设置体现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如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例如学习“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教师将问题设置成板书的形式,当学生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教师追问: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有哪几个?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很快能从板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为什么?因為内含多种消化液和多种消化酶。如果这节课没有老师帮助,学生自学之后,知识点是零散的,不能形成一条主线,这样的学习效果不高。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既保留了传授式课堂的优点,又促进了课堂改革,学生乐学,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附板书设计如下(根据符号和箭头进行导学提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笔者体会到:教师除了考虑怎样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还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难点,通过导学,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尽可能为他们找基础点,指明学习方法、方向,事例解释等化解难点,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桥梁,或者帮助学生知识结构梳理,学导结合,达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占华,王云泽,乔鸿鸣.当代教师修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