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导学先行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导学先行。课堂先行巧妙导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文从 “学法引领,营造认知冲突,搭建知识引桥,巧设问题式板书”四个方面用具体的例子谈笔者在导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学习目标;认知冲突;知识引桥;构建知识;梳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22-02
  洋思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其本质是教师先行导学,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是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要以目标为中心,再构建特色的教学过程。如果失去目标,即使内容再多,也只是面面俱到的繁冗。有了目标的定向,学生是不是就可以自主学习了呢?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学习目标导出之后,如果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研学,课堂上虽然呈现出轰轰烈烈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成绩甚至还会下降。问题在哪儿呢?笔者通过反思,认为:虽然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积极,但是对教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与内化,而是采用了囫囵吞枣的方法学习,其后果甚至比讲授法更可怕。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走进中学校门,生物学是新学科,几乎还不懂自学,除了明确学习目标,还依赖于教师“循循诱导”,慢慢将其带入自主学习。下面笔者用几个例子谈谈做法:
  1.指导学法,有效自主学习—学法引导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导学先行也是学法先行。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一把钥匙。教师要指点科学的学法,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指导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初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节实验课,怎样导学才能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呢?设计对照实验对初一学生来说已是难点,而多组对照,更让学生‘云里雾里’,无从下手。如果只知道这节课学习目标,学生并不知如何设计这个从未设计过的实验,那么自主学习环节是低效的。这节课中,在导出学习目标后,马上追问学生:一看到‘环境’你们想到什么?学生自然会回答:水分、空气、温度、土壤、肥料、阳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将后面三个条件排除。教师提问:“那么有三个环境条件,你们将如何探究呢?”学生回答:“设计3组对照实验”;“探究空气与种子萌发有关吗?它的变量是什么?”学生接着说:“有空气,没有空气”;教师趁机引导:“什么情况下没有空气?水里有没有空气?……”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水里也含有少量的空气,但不充足,不能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一内容学生就能真正理解。设计实验时,学生就知道控制变量,一组要加满水,而另一组加水时要适当,不能浸没种子。
  2.营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引导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既要针对学生的经验提出的问题,又要让学生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引起认知矛盾和冲突,通过积极思维激发自主学习。
  教学提问要贴近学生学习经验,“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会存在差异,如果直接将新知识呈现给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被吸引。如果巧妙营造一个认知冲突氛围,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以往一般实验课都是教师讲实验步骤,解释为什么,然后就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思考少,实验过程出现错误的比较多,而这次教学做了这样的导课尝试: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根尖的根毛吸收、茎中的导管把它们运输至叶片;那么植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怎么获得的呢?学生回答:“光合作用”。“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呢?是它制造的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这样就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课题导入。
  教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学生:“光。” 教师:“如何设置对照。”学生:“一组有光,一组无光。”教师:“有机物有哪几类?”(注:这问题结合了课本学过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关,学生可以轻松回答)。学生:“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教师“根据已学知识,你会鉴定哪一种有机物?”(注:这也是学生已知的)。学生:“淀粉遇碘变蓝”。教师:“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注:学生未知的),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是我们要进行探究的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说说你的实验设计步骤。”学生:“拿两盆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用黑纸箱罩住,几小时后,每盆植物各摘下一片叶子,滴加碘液,再进行观察。”教师:“实验设计了对照组,体现了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也用了碘液来鉴定碘粉,这很好。但老师要告诉你,实验将以失败告终”。
  这时,班级会有一阵骚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学生好奇心被激發出来了。老师再布置自学任务:请同学阅读课文104页,想一想为什么课本的实验步骤要这么多步呢?并提出你的疑问,然后小组讨论,尝试解决本组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过程要求每组记录员写在记录单上,最后进行汇报。
  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并给出本组答案,因为黑暗处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增加试验的准确性。2、为什么要去掉叶绿素?去掉叶绿素会看得更清楚。3、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因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起对照的作用。4、不用两盆植物而用一盆植物哪个更好?一盆更能体现实验的单一变量。5、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虽然描述不是那么准确,但确实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时教师再讲解、安排学生实验。经过思考后的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更到位,动起手来又快又好。后一节课进行复习巩固时,连后进生都能回答的很棒。   3.搭建知识引桥,自主构建知识—认知引导
  怎样在教学中合理搭建“引桥”呢?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合理抢建“引桥”,降低了理解难度,学生容易进入自主学习。
  例如:“藻类、苔藓、蕨类”是根据植物的营养器官来分类的,虽然内容简单,但出现了假根这个词,这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如果不明白假根与真根的区别,是搞不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的。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表格的形式来搭建这个“引桥”(如下表)。有了“真正的根和假根”的“引桥”作用,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三种植物类群的区别就容易多了。
  又如“植株的生长”,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种子萌发的条件,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了。那种子萌发以后,新芽和幼根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继续生长’。幼苗要经历怎样的“奋斗”才能成为大树呢?这个过程就是: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
  这时,如果让学生马上进入自学阶段,学生无法将前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只能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简单记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才会引起神经的兴奋,没有联系就没有兴奋点,困难增大了,学习兴趣就降低。笔者在导出本节学习目标之后,并不急于安排学生自学,而是追问:“我们在前面学习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曾学习了生长、发育这两个名词,大家想想这两个过程一样吗?它们各是细胞什么的结果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生物的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为根的生长学习做好了铺垫;“发育是由于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为芽的发育搭起了前后联系。这样旧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引桥。这时,再安排自主探学,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效果自然就好很多了。
  4.巧设问题式板书,梳理知识体系—构建引导
  板书设计是教学艺术,可以不断创新。问题设置体现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如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例如学习“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教师将问题设置成板书的形式,当学生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之后,教师追问: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有哪几个?主要的消化器官是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很快能从板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为什么?因為内含多种消化液和多种消化酶。如果这节课没有老师帮助,学生自学之后,知识点是零散的,不能形成一条主线,这样的学习效果不高。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既保留了传授式课堂的优点,又促进了课堂改革,学生乐学,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附板书设计如下(根据符号和箭头进行导学提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笔者体会到:教师除了考虑怎样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还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难点,通过导学,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尽可能为他们找基础点,指明学习方法、方向,事例解释等化解难点,或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桥梁,或者帮助学生知识结构梳理,学导结合,达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占华,王云泽,乔鸿鸣.当代教师修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弹性进行分析,并对心理弹性与青少年的成绩关系做出探讨,然后对青少年心理弹性教育干预进行研究。  关键词:优势视角;心理弹性;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37-0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从消极心理转向了积极心理。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从积极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考也发生了改变,这使得在高中教育上也要做出 相应的改变。而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困扰,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课程,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本文就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使我国高中生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个人生涯规划,并为之努力,最终实现生涯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新高考背景;生涯规划课程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是中考当中占据分值较多/难度较大的一门科目,化学教师们在带领学生备战中考的时候,则可以尝试引入化学实验的方式提升其中考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养成较高化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0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
期刊
摘 要:散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很大的比重,此文体由于语言精练、行文隽永、手法巧妙等,便容易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但也因为其“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教学时却不太容易领会表现手法把握主旨。要想教好散文,教师就应不断总结散文教学方法,应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深入引领学生涵泳赏析,把握文脉,习得语言。同时,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散文的表现技巧及领会文章的意境 ,进而领悟思想感情。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下学习方式是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继承、延续与创新,原有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都是可扩展的、可选择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是未来学习的主要发展方向,对终身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应在了解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基本观点下,把握原有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信息化下学习方式转变主要内容及大致方向,并积极创新学习方式的培养途径,达成学习目标,实现学习高效优效。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心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体验式团辅活动、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内化应用、课外实践活动和心理社团等体验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体验式活动;心理课程;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33-01  体验式活动是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交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创设新课导入情境时用幽默可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助目标内容的习得。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巧妙铺垫、幽默故事、他人之石、角色扮演、自我解嘲和诙谐解读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导入环节用幽默进行情境创设。  关键词:幽默;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42-01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营造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天职。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教育;创建;书香班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32-01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使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互联网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同时,网络又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生;健康上网;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期刊
摘 要: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让每位孩子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让教育的幸福培育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以创建环境优美、安定有序、尊师重教、充满动力、诚信公正、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校园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课堂、课程、评价等,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文化;幸福课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 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4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