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既要关注幼儿需要,也要引发幼儿发展。我们在创建幼儿园公共环境时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在生活中寻找游戏环境创设的创意点,以幼儿的需求作为游戏环境创设的出发点,支持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努力打造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公共游戏环境。
关键词:游戏环境;环境创意;环境设计;环境布置;环境评价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既要关注幼儿需要,也要引发幼儿发展。我园在创设幼儿园公共环境时,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努力打造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公共游戏环境。我们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在生活中寻找游戏环境创设的创意点,以幼儿的需求作为游戏环境创设的出发点,支持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我将从“游戏环境创意——游戏环境设计——游戏环境布置——游戏环境评价”四个方面阐述我园公共游戏环境的思考与创建。
一、 游戏环境创意来源幼儿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元素,融入幼儿园公共游戏环境创设中,并用艺术的形式再现这些生活场景,能帮助幼儿在置身其中时找寻到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借助已有经验,与环境积极互动。
1. 大厅环境布置——融入艺术元素
踏进湖幼,映入眼帘的是幼儿园大厅,这里是孩子重要的游戏场所,他们在这里与“大自然”积极互动,木片、木桩上有他们留下的亮丽色彩;葫芦上有他們留下的稚嫩画作;还有用轻质黏土制成的彩色饰品……在这里,我们将艺术元素融合到游戏里,根据幼儿的兴趣,特定的社会资源,不同的年龄阶段,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自由,充满艺术情趣的游戏氛围。在自然、自主、自由中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走廊区域创设——导入生活场景
进入湖幼,宽敞的走廊环境里有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一系列角色游戏区域。小班以“温馨娃娃家”为主题,有“维尼之家”“kitty之家”等,孩子们可以随时体验为“宝宝”穿衣打扮的乐趣。中、大班以“快乐小社区”为主题有“亲亲发屋”“coco超市”“lulu 小吃”,通过社区游戏,孩子们学习与人交往、协商、沟通等,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 游戏环境设计邀请幼儿的参与
陈鹤琴先生说:“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1. 在凸显园本特色的公共游戏环境里自由创造
结合我园的办园理念、艺术特色,我们将美术教育融合到公共游戏环境里,努力使其具有艺术化、儿童化、游戏化的特性。
案例:美工室——孩子们的创意作品
七彩童话工作室是给孩子们提供无限创想的公共游戏区。在这里,孩子们尽情创作,在木盒上借形想象,用各类纸盒动手拼装;孩子们大胆创作,椅子、树枝、大缸都成了他们的游戏材料。一排排木质长颈鹿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游戏伙伴,他们在长颈鹿身上绘的色彩,绘画所想……
2. 在重视学习体验的公共游戏环境中尽情表达
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孩子来说,学习就是游戏。图书屋是我园公共游戏区域之一,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徜徉,快乐无比。
案例:图书屋——孩子们的创意图书
宝宝书香屋,是给孩子们提供知识养分的公共游戏区。在这里,孩子们遨游在书的海洋,时而聆听故事,时而自主阅读,时而交流感想。渐渐地,他们不单单满足于阅读,更产生了创作属于自己个性化图书的想法。他们和老师一起准备材料,开始自编、自绘自己的图书,一本本有趣的图书完成啦!孩子们将这些图书进行展示,看,有《小鲸游大海》《我们一家子》《多姿多彩的鱼》……
三、 游戏环境布置支持幼儿的需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精神需要,其认知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
1. 选择合适的色彩规划环境
色彩心理学告诉我们:鲜艳明快有对比的、大块高明度的色彩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我们在走廊区域环境创设时,运用不同色系,满足幼儿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的需要。如:小班,以粉色系为主,在走廊布置“温馨娃娃家”,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中班,以绿色系为主,感受朝气勃勃的生命力;大班,以蓝色系为主,感受蓝天海洋的宽阔胸怀。
2. 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环境
游戏标牌、规则提示、安全标识等都是幼儿园公共游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这些标识忽视幼儿读图的需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多采用文字形式表现。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这些标识的设计、制作与张贴改变以往,更多地关注了儿童的视角,由幼儿自主商量讨论、设计、制作,满足了幼儿参与环境表现的需要。
3. 提供多元的材料丰富环境
利用楼宇间的通道创设了一系列主题背景下的美术特色游戏区。教师根据各年龄段特征投放多元的,便于孩子取放的游戏活动材料。大量的成品结构、半结构和无结构材料,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创作空间,他们的作品又不断地丰富园所环境。
四、 游戏环境评价追踪幼儿的反应
如何评价游戏环境好不好?孩子喜欢的、愿意与之互动、并能从中有所得的,就是适合的,有价值的游戏环境。
教师在日常是怎样分析与评价环境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借助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记录下孩子在其中的探索过程及各方面的发展。针对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更换、删减、添加。
公共游戏环境的设计通过色彩、标识、材料等,有效地引发、支持着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随时随地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空间环境也潜移默化地、积极地影响着幼儿的习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他们真正成了环境的主人,成了游戏的主角。幼儿不仅自身获得了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帮助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给予自己正确的角色定位。
“以儿童为中心”的公共游戏环境滋养了幼儿,提升了教师,改善了师幼关系。让我们真正做到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提升儿童、追随儿童!
参考文献:
[1]李红雨.幼儿园环境创设[G].
[2]【美】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G].
作者简介:
钟静,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游戏环境;环境创意;环境设计;环境布置;环境评价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既要关注幼儿需要,也要引发幼儿发展。我园在创设幼儿园公共环境时,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努力打造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公共游戏环境。我们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在生活中寻找游戏环境创设的创意点,以幼儿的需求作为游戏环境创设的出发点,支持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环境创设,帮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我将从“游戏环境创意——游戏环境设计——游戏环境布置——游戏环境评价”四个方面阐述我园公共游戏环境的思考与创建。
一、 游戏环境创意来源幼儿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元素,融入幼儿园公共游戏环境创设中,并用艺术的形式再现这些生活场景,能帮助幼儿在置身其中时找寻到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借助已有经验,与环境积极互动。
1. 大厅环境布置——融入艺术元素
踏进湖幼,映入眼帘的是幼儿园大厅,这里是孩子重要的游戏场所,他们在这里与“大自然”积极互动,木片、木桩上有他们留下的亮丽色彩;葫芦上有他們留下的稚嫩画作;还有用轻质黏土制成的彩色饰品……在这里,我们将艺术元素融合到游戏里,根据幼儿的兴趣,特定的社会资源,不同的年龄阶段,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自由,充满艺术情趣的游戏氛围。在自然、自主、自由中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走廊区域创设——导入生活场景
进入湖幼,宽敞的走廊环境里有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一系列角色游戏区域。小班以“温馨娃娃家”为主题,有“维尼之家”“kitty之家”等,孩子们可以随时体验为“宝宝”穿衣打扮的乐趣。中、大班以“快乐小社区”为主题有“亲亲发屋”“coco超市”“lulu 小吃”,通过社区游戏,孩子们学习与人交往、协商、沟通等,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 游戏环境设计邀请幼儿的参与
陈鹤琴先生说:“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
1. 在凸显园本特色的公共游戏环境里自由创造
结合我园的办园理念、艺术特色,我们将美术教育融合到公共游戏环境里,努力使其具有艺术化、儿童化、游戏化的特性。
案例:美工室——孩子们的创意作品
七彩童话工作室是给孩子们提供无限创想的公共游戏区。在这里,孩子们尽情创作,在木盒上借形想象,用各类纸盒动手拼装;孩子们大胆创作,椅子、树枝、大缸都成了他们的游戏材料。一排排木质长颈鹿是孩子们最亲密的游戏伙伴,他们在长颈鹿身上绘的色彩,绘画所想……
2. 在重视学习体验的公共游戏环境中尽情表达
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孩子来说,学习就是游戏。图书屋是我园公共游戏区域之一,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徜徉,快乐无比。
案例:图书屋——孩子们的创意图书
宝宝书香屋,是给孩子们提供知识养分的公共游戏区。在这里,孩子们遨游在书的海洋,时而聆听故事,时而自主阅读,时而交流感想。渐渐地,他们不单单满足于阅读,更产生了创作属于自己个性化图书的想法。他们和老师一起准备材料,开始自编、自绘自己的图书,一本本有趣的图书完成啦!孩子们将这些图书进行展示,看,有《小鲸游大海》《我们一家子》《多姿多彩的鱼》……
三、 游戏环境布置支持幼儿的需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健康的、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精神需要,其认知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
1. 选择合适的色彩规划环境
色彩心理学告诉我们:鲜艳明快有对比的、大块高明度的色彩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我们在走廊区域环境创设时,运用不同色系,满足幼儿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的需要。如:小班,以粉色系为主,在走廊布置“温馨娃娃家”,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中班,以绿色系为主,感受朝气勃勃的生命力;大班,以蓝色系为主,感受蓝天海洋的宽阔胸怀。
2. 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环境
游戏标牌、规则提示、安全标识等都是幼儿园公共游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往这些标识忽视幼儿读图的需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多采用文字形式表现。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这些标识的设计、制作与张贴改变以往,更多地关注了儿童的视角,由幼儿自主商量讨论、设计、制作,满足了幼儿参与环境表现的需要。
3. 提供多元的材料丰富环境
利用楼宇间的通道创设了一系列主题背景下的美术特色游戏区。教师根据各年龄段特征投放多元的,便于孩子取放的游戏活动材料。大量的成品结构、半结构和无结构材料,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创作空间,他们的作品又不断地丰富园所环境。
四、 游戏环境评价追踪幼儿的反应
如何评价游戏环境好不好?孩子喜欢的、愿意与之互动、并能从中有所得的,就是适合的,有价值的游戏环境。
教师在日常是怎样分析与评价环境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借助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日活动观察记录表,记录下孩子在其中的探索过程及各方面的发展。针对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更换、删减、添加。
公共游戏环境的设计通过色彩、标识、材料等,有效地引发、支持着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随时随地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良好的空间环境也潜移默化地、积极地影响着幼儿的习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他们真正成了环境的主人,成了游戏的主角。幼儿不仅自身获得了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帮助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给予自己正确的角色定位。
“以儿童为中心”的公共游戏环境滋养了幼儿,提升了教师,改善了师幼关系。让我们真正做到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提升儿童、追随儿童!
参考文献:
[1]李红雨.幼儿园环境创设[G].
[2]【美】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G].
作者简介:
钟静,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