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当谢驭飞在德国法兰克福第一次碰到一群非洲人打着鼓唱歌跳舞,他本能地觉得“这种状态真好”。他是个画家,平时的职业是为报章杂志做插画和漫画,用图像妙解那些针砭时弊的言论。有了法兰克福和非洲鼓的邂逅,谢驭飞又发现了文字、绘画外一种新的语言—鼓语。
其实在现在的非洲遗留部落中,非洲鼓仍可用来传递信息。不同的力度和音色,不同的节奏和鼓点,可以做为语言传递不同的信息。曾经,非洲鼓可用来做为躲避、对抗入侵者的信号,也可用作人们参加劳动、聚会的号召。
当时的北京已有人在玩非洲鼓,但水平都不高,甚至有的人连非洲鼓的样子还不是很清楚。按谢驭飞的说法,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瞎打,只知道有高低音的区分,一个简单的节奏可以玩上半天。但谢驭飞已开始张罗鼓聚,像国外的爱好者一样,以鼓会友。当时的教材也很少,所有人基本靠自己琢磨,鼓聚的乐趣在于集体敲响一个简单节奏带来的快感。
凭有限的翻译资料做为教材,鼓友们把鼓玩得有声有色。他们在地坛的鼓聚也成了一景,既吸引路人好奇的目光,也会引来健身大妈们不解的眼神。
慢慢地打鼓的圈子形成了,也有了一些固定的积极分子。谢驭飞取了漫画《七龙珠》中人物的名字,创办了“魔人布欧俱乐部”,推广、普及西非鼓乐。他们把国外的大师请到中国演出,也出国拜访几内亚大师玛玛迪·科塔(Mamady Keita)。他们还在“大声展”等艺术活动、商业活动中演出。
俱乐部每周固定聚会,参加的成员进进出出,以有文艺情结的白领们为主。一些人因工作关系疏于练习,水平不见提高,终于厌倦、放弃。推广的工作很难,虽然非洲鼓的消息开始出现在网络和媒体中,但在中国知道非洲鼓的人还是少数,能理解它的人更少。
但谢驭飞眼里的非洲鼓不仅是乐器,它就是一种语言,打鼓者拥有的是人鼓对话带来的精神享受,让人对生活有无条件的乐观和热情。而在鼓友聚会之时,每打一段solo,都是和其他人的一种语言乃至精神的交流。
尽管不很喜欢商业味儿很浓的演出,但谢驭飞也开始尝试把非洲鼓引入大型企业,做为其员工拓展培训的内容。“我们把他们的员工分成几组,给他们鼓、铃还有其他打击乐,每组人练习一个节奏,再一起合奏,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对企业来说员工也会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交流的成果。”
不过更平常的普及工作还是鼓聚和演出。俱乐部的老师向科塔学习归来后,开始计划在郊外向鼓友们传授所学。他们还考虑开设课程,讲授非洲鼓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很多鼓友希望能配合吉他或者其他流行乐器演奏,如果这样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非洲鼓,我们也很乐意去做,”谢驭飞说。
玩非洲鼓你要知道的
1.要学非洲鼓,在网上看视频是学不会的。视频中讲的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你开始一定要手把手教学,把基础打好。
2.挑鼓不要贪便宜。一些乐器大品牌也做非洲鼓,但只是公司业务中的一种,质量会打折扣。卖给游客的工艺鼓就更不用说了。最好还是当面挑选,感觉它的材质、制作工艺还有音色。
3.国内关于非洲鼓的教材仍有限。不过在魔人布欧俱乐部的微博上,鼓友会从国外整理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上传,基本上是国内较齐全的非洲鼓资料汇集。俱乐部自己也录制教学视频。
融合意餐
撰文 | 本刊记者 熊寥
一个国家饮食的美味程度大抵和历史长短成正比,只有丰富的文化才能孕育出美味的菜品。盛产时装、歌剧的意大利,同样亦以美食见长。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以佛罗伦萨城为首的王公贵族们,纷纷以研究开发烹调技艺及拥有厨艺精湛的厨师来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权力,并以此为尊贵和荣耀。因此,当时一般的平民百姓认为只要能成为烹调料理的高手,就有置身贵族圈的机会,以至全国上下弥漫在烹调技艺的研发乐趣之中,顺势将餐饮业发展推向鼎盛时期,进而奠定出“西餐之母”的神圣地位,并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被誉为“欧洲大陆烹饪之始祖”。
所以意大利人太爱做饭了,以至于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麦迪奇下嫁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带了30位厨师前往,这样经过了融合,才有了法餐。但后者的辉煌不能抹杀的事实是,还是意大利人发明了餐用叉子,从此西餐才也开始有了些形式感。
的确,相比于法国菜,意大利的菜式更加丰富多样,当然你一定要准备好钱包和时间。北京华茂丽思·卡尔顿酒店巴罗洛餐厅厨师长吉安卢卡·维萨尼(Gianluca·Visani)在菜品中极力展现出意大利菜的这种特性,他喜欢用西红柿干,因为这样可以丰富整道菜式的颜色,而鲜西红柿他是绝对不用的,因为那太简单了,食客自己在家就可以制作。意大利菜是复杂和不吝惜食材的,比如用龙虾做出一口毫不起眼的棕色酱汁。
海鲈鱼意饺
这是意大利传统食物,像是不会包饺子的人做的“太阳”。奶酪味道浓厚,配菜的酱汁来头不小,黄色的由香槟和藏红花制成,棕色的则是龙虾汁。摆盘的绿色叶子则是烤罗勒,以此达到“好吃又好看”的效果。
慢炖和牛颊
极其耗费时间的菜品。牛颊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熬煮,非常的柔软,一定要趁热吃,否则就会丧失口感。味道上则突出纯正的牛肉味,没有调料喧宾夺主。摆盘依然体现了丰富性:润滑的香芹酱,不过估计不爱吃芹菜的人无法接受这种奇怪的味道,还有酥炸什锦蔬菜。大厨表示,除了颜色多样,他还希望每一道菜的口感丰富。
嫩叶沙拉
内容丰富的混合沙拉,包括烟熏鳕鱼,芦笋,马铃薯,樱桃番茄。鳕鱼是由餐厅自己制作,用牛奶、香料慢慢熬煮制成,口感柔软。芦笋则非常清脆,看上去像辣椒的是西红柿干,经过处理之后,酸味非常强烈。再加上用蜂蜜和芥末酱调的汁,是一道非常清淡但会带来饱腹感的菜。
巴罗洛经典提拉米苏
对,这不是一幅画传统提拉米苏中一定要放泡过咖啡或朗姆酒的拇指饼干,还要加入产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Marsala酒。唯有食材正宗,才能保证口味。维萨尼的创新则是加入外面的脆壳,给提拉米苏带来新的口感,而且可以蘸旁边的香草酱,在咖啡的苦味之外又加了一点甜美味道。
作为北京华茂丽思·卡尔顿酒店巴罗洛餐厅的厨师长,吉安卢卡·维萨尼希望能在一道菜中体现多种风味。
其实在现在的非洲遗留部落中,非洲鼓仍可用来传递信息。不同的力度和音色,不同的节奏和鼓点,可以做为语言传递不同的信息。曾经,非洲鼓可用来做为躲避、对抗入侵者的信号,也可用作人们参加劳动、聚会的号召。
当时的北京已有人在玩非洲鼓,但水平都不高,甚至有的人连非洲鼓的样子还不是很清楚。按谢驭飞的说法,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瞎打,只知道有高低音的区分,一个简单的节奏可以玩上半天。但谢驭飞已开始张罗鼓聚,像国外的爱好者一样,以鼓会友。当时的教材也很少,所有人基本靠自己琢磨,鼓聚的乐趣在于集体敲响一个简单节奏带来的快感。
凭有限的翻译资料做为教材,鼓友们把鼓玩得有声有色。他们在地坛的鼓聚也成了一景,既吸引路人好奇的目光,也会引来健身大妈们不解的眼神。
慢慢地打鼓的圈子形成了,也有了一些固定的积极分子。谢驭飞取了漫画《七龙珠》中人物的名字,创办了“魔人布欧俱乐部”,推广、普及西非鼓乐。他们把国外的大师请到中国演出,也出国拜访几内亚大师玛玛迪·科塔(Mamady Keita)。他们还在“大声展”等艺术活动、商业活动中演出。
俱乐部每周固定聚会,参加的成员进进出出,以有文艺情结的白领们为主。一些人因工作关系疏于练习,水平不见提高,终于厌倦、放弃。推广的工作很难,虽然非洲鼓的消息开始出现在网络和媒体中,但在中国知道非洲鼓的人还是少数,能理解它的人更少。
但谢驭飞眼里的非洲鼓不仅是乐器,它就是一种语言,打鼓者拥有的是人鼓对话带来的精神享受,让人对生活有无条件的乐观和热情。而在鼓友聚会之时,每打一段solo,都是和其他人的一种语言乃至精神的交流。
尽管不很喜欢商业味儿很浓的演出,但谢驭飞也开始尝试把非洲鼓引入大型企业,做为其员工拓展培训的内容。“我们把他们的员工分成几组,给他们鼓、铃还有其他打击乐,每组人练习一个节奏,再一起合奏,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对企业来说员工也会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交流的成果。”
不过更平常的普及工作还是鼓聚和演出。俱乐部的老师向科塔学习归来后,开始计划在郊外向鼓友们传授所学。他们还考虑开设课程,讲授非洲鼓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很多鼓友希望能配合吉他或者其他流行乐器演奏,如果这样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非洲鼓,我们也很乐意去做,”谢驭飞说。
玩非洲鼓你要知道的
1.要学非洲鼓,在网上看视频是学不会的。视频中讲的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你开始一定要手把手教学,把基础打好。
2.挑鼓不要贪便宜。一些乐器大品牌也做非洲鼓,但只是公司业务中的一种,质量会打折扣。卖给游客的工艺鼓就更不用说了。最好还是当面挑选,感觉它的材质、制作工艺还有音色。
3.国内关于非洲鼓的教材仍有限。不过在魔人布欧俱乐部的微博上,鼓友会从国外整理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上传,基本上是国内较齐全的非洲鼓资料汇集。俱乐部自己也录制教学视频。
融合意餐
撰文 | 本刊记者 熊寥
一个国家饮食的美味程度大抵和历史长短成正比,只有丰富的文化才能孕育出美味的菜品。盛产时装、歌剧的意大利,同样亦以美食见长。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以佛罗伦萨城为首的王公贵族们,纷纷以研究开发烹调技艺及拥有厨艺精湛的厨师来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权力,并以此为尊贵和荣耀。因此,当时一般的平民百姓认为只要能成为烹调料理的高手,就有置身贵族圈的机会,以至全国上下弥漫在烹调技艺的研发乐趣之中,顺势将餐饮业发展推向鼎盛时期,进而奠定出“西餐之母”的神圣地位,并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被誉为“欧洲大陆烹饪之始祖”。
所以意大利人太爱做饭了,以至于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麦迪奇下嫁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带了30位厨师前往,这样经过了融合,才有了法餐。但后者的辉煌不能抹杀的事实是,还是意大利人发明了餐用叉子,从此西餐才也开始有了些形式感。
的确,相比于法国菜,意大利的菜式更加丰富多样,当然你一定要准备好钱包和时间。北京华茂丽思·卡尔顿酒店巴罗洛餐厅厨师长吉安卢卡·维萨尼(Gianluca·Visani)在菜品中极力展现出意大利菜的这种特性,他喜欢用西红柿干,因为这样可以丰富整道菜式的颜色,而鲜西红柿他是绝对不用的,因为那太简单了,食客自己在家就可以制作。意大利菜是复杂和不吝惜食材的,比如用龙虾做出一口毫不起眼的棕色酱汁。
海鲈鱼意饺
这是意大利传统食物,像是不会包饺子的人做的“太阳”。奶酪味道浓厚,配菜的酱汁来头不小,黄色的由香槟和藏红花制成,棕色的则是龙虾汁。摆盘的绿色叶子则是烤罗勒,以此达到“好吃又好看”的效果。
慢炖和牛颊
极其耗费时间的菜品。牛颊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熬煮,非常的柔软,一定要趁热吃,否则就会丧失口感。味道上则突出纯正的牛肉味,没有调料喧宾夺主。摆盘依然体现了丰富性:润滑的香芹酱,不过估计不爱吃芹菜的人无法接受这种奇怪的味道,还有酥炸什锦蔬菜。大厨表示,除了颜色多样,他还希望每一道菜的口感丰富。
嫩叶沙拉
内容丰富的混合沙拉,包括烟熏鳕鱼,芦笋,马铃薯,樱桃番茄。鳕鱼是由餐厅自己制作,用牛奶、香料慢慢熬煮制成,口感柔软。芦笋则非常清脆,看上去像辣椒的是西红柿干,经过处理之后,酸味非常强烈。再加上用蜂蜜和芥末酱调的汁,是一道非常清淡但会带来饱腹感的菜。
巴罗洛经典提拉米苏
对,这不是一幅画传统提拉米苏中一定要放泡过咖啡或朗姆酒的拇指饼干,还要加入产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Marsala酒。唯有食材正宗,才能保证口味。维萨尼的创新则是加入外面的脆壳,给提拉米苏带来新的口感,而且可以蘸旁边的香草酱,在咖啡的苦味之外又加了一点甜美味道。
作为北京华茂丽思·卡尔顿酒店巴罗洛餐厅的厨师长,吉安卢卡·维萨尼希望能在一道菜中体现多种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