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涉农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将云南省产品推向国际,以品牌效益,提高信誉,宣传形象,提升产业效益,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提供机遇与基础。本文将以云南省涉农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为视角,涉农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分析云南省涉农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原因,通过相关数据展现云南省涉农企业取得的成效,应用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云南省涉农企业面临的实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从而为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进一步产业化,健康、合理、有序、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咨询与便利。
关键词:涉农企业 竞争力 产业链
一、引言
涉农企业即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活动,和从事农业资料生产、销售、研发、服务活动的企业,泛指农、林、牧、渔 、果、菜、桑、茶、烟等行业企业。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 、果、菜应有尽有,普洱茶、烟草也远负盛名,然而近年来网络时代盛行,“互联网+”的思想深入人心,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云南涉农企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转机。面临生产方式仍然落后、加工技术落后、销售途径狭窄、品种单一等产业链建设与完善的问题。
本文将以云南省涉农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为视角,涉农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分析云南省涉农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以竞争力为核心出发点分析原因,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根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进一步产业化,健康、合理、有序、持续发展。
二、云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现状
1.总产值不断提高,规模逐渐扩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攀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果显著(如表1)。
从表1中看出,云南省农业总产值仍处于第一位,并不断增长。对于云南这一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尤为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云南省发展经济的基础,因而提高云南省农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已迫在眉睫。
2.增加值逐渐增长,效益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随机械化水平等的提高,节约了部分成本,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逐渐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如表2)。
通过表2得出,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逐渐增长,但增幅幅度较小,因而云南省涉农企业在加工或技术方面仍有待加强与提高。
3.机械化水平加深,效率增长显著。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农用水泵、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数量不同程度的逐年增加。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使云南省涉农企业逐渐科技化,而且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效率显著增长(如图1:单位:万台)。
图1 2010-2014云南省涉农企业农用具统计
从图1中可以清晰看出,每种农用具都在不同程度的逐年增加。映射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科技程度的改善与农业经济效益的逐渐改善。
4.进出口配额渐增长,贸易往来深入。
进出口贸易额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2010-2014年间云南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如图2:单位:亿美元)
从图2中清晰看出,云南省出口额增长率远远高于进口额增长率,出現了贸易逆差,因而如何改变当前云南省销售环节现状迫在眉睫。此外,从图中看到2012年进口额略高于出口额,出现贸易盈余,发展较好。
通过以上表1和表2,图1和图2,更加直观的了解了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状况,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虽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改善,但仍面临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加工技术不足、销售途径狭窄,进出口状况不容乐观的问题;另一方面反映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占有量小,因而如何基于产业链建设提高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任道而重远。
三、影响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原因
1.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涉农企业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 而云南作为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缺乏涉农企业规范化管理与咨询机构,导致云南省涉农企业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最典型的是云南省烟草企业,因历史原因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政企不分、自我封闭的发展状况, 成为云南省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的至关因素。
2.缺少人财物,技术能力不完备。涉农企业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农产品研发和服务质量是关键因素。而目前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人员,造成云南省涉农企业仍处于初级的现代化阶段。资金匮乏,无物质条件,融资困难使涉农企业产品单一,无创新性,企业经济实力严重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致使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极易模仿,常造成一品多牌,无序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停滞不前。归根结底,是云南省涉农企业缺乏知识的进步与管理。云南烟草企业由于缺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管理运作方面的专业人员, 造成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严重制约了涉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产品单一性,品牌效应不明显。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云南省部分企业经营者仍无品牌意识,生产、消费的品牌观念淡薄。部分云南省涉农企业存在“重注册( 认证) 轻使用”的普遍现象。此外,云南省大部分涉农企业规模小,近几年来,虽然全省涌现出不少品牌,但真正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较少。据统计,到2010 年底,全省除烟草产品外被评选为省级著名商标的涉农商标仅占总数的44.56%,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仅为全省总数的16.72%,全省4800 多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27 家单位( 或企业) 的164 个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而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也较少,绝大多数农产品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低,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4.陆路不畅通,售后服务跟不上。2014年云南等级公路仅18.95万公里,2010年底云南省运营铁路仅297.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72.8公里。因而,陆路不畅通,无法与外界沟通与交流,处于封闭的山区,导致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的销售渠道狭窄,加之缺乏现代网络的先进技术,无法实现售后服务跟踪,导致固定客户滑落。现今,“互联网+”的思想深入人心,无网络等于与世隔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发展,削弱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四、云南省涉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1.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含量”。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使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如图3: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构成图)。
如图3所示,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其核心为企业文化,生产服务能力、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为其主要因素,整个模型构成多条产业链。因而,如何对云南省涉农企业文化培育与加深,成为产业链视角下增强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2.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本质。云南省涉农企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即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如何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技术、质量、品牌信誉的竞争具模仿性,而组织能力作为一种知识的管理不具模仿性。所以,要想发展涉农企业,首先应具备组织能力,即知识的管理。没有知识,就面临着技术受阻、加工困难、销售停滞等,整个产业链将杂乱无章,更重要的是,缺乏知识,难以创新、产品单一,不能审时度势顺应市场需求,从而处于被动地位。
五、产业链建设下提升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引进技术人才,培育优良品种。政策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对企业员工要适时加强素质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努力培育优良品种,从产业链源头做好工作,抓住根源,打好基础。通过资金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引进等,加强加工环节的指导,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损耗,缩减成本,提高效益。
2.拓宽市场渠道,打造自我品牌。充分利用云南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和特色产品宣传。充分利用云南省各地以农产品为主题举办的“节”、“会”等活動广泛争取订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想,打开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市场,以品牌效应推销自己,获取利益。
3.完善相关制度,组织战略管理。相关云南省涉农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支持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探索产业链一体化扶持措施。政府应从产业链扶持和产业化应用的角度,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在技术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鼓励农业企业与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培训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结成产业链创新利益共同体,发挥农业企业在统防统治、机械化生产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领军农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当地中小微农业企业建立产业链联盟,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技术创新方面密切合作,多种形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扩散和转化。
此外,云南省涉农企业应加快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 作为现代企业家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加强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并不断激发管理创新意识,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的运用, 能够将产品、产业、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不断培养企业资本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以系统的思路、全新的观念去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从而以知识管理,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进而提高云南省涉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同山,张云华.推动涉农企业走协同创新之路.中国国情国力,2013,(6).
[2]陈念红,曹暕. 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基于虚拟组织模式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10,(17).
[3]任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0,26 ( 5) : 117 - 119.
作者简介:张君亚(1990—),女,籍贯: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涉农企业 竞争力 产业链
一、引言
涉农企业即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活动,和从事农业资料生产、销售、研发、服务活动的企业,泛指农、林、牧、渔 、果、菜、桑、茶、烟等行业企业。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 、果、菜应有尽有,普洱茶、烟草也远负盛名,然而近年来网络时代盛行,“互联网+”的思想深入人心,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云南涉农企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转机。面临生产方式仍然落后、加工技术落后、销售途径狭窄、品种单一等产业链建设与完善的问题。
本文将以云南省涉农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为视角,涉农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分析云南省涉农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以竞争力为核心出发点分析原因,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根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进一步产业化,健康、合理、有序、持续发展。
二、云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现状
1.总产值不断提高,规模逐渐扩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步,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攀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果显著(如表1)。
从表1中看出,云南省农业总产值仍处于第一位,并不断增长。对于云南这一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尤为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云南省发展经济的基础,因而提高云南省农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已迫在眉睫。
2.增加值逐渐增长,效益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随机械化水平等的提高,节约了部分成本,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逐渐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如表2)。
通过表2得出,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逐渐增长,但增幅幅度较小,因而云南省涉农企业在加工或技术方面仍有待加强与提高。
3.机械化水平加深,效率增长显著。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机机引农具、农用水泵、联合、收割机、机动脱粒机数量不同程度的逐年增加。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使云南省涉农企业逐渐科技化,而且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效率显著增长(如图1:单位:万台)。
图1 2010-2014云南省涉农企业农用具统计
从图1中可以清晰看出,每种农用具都在不同程度的逐年增加。映射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科技程度的改善与农业经济效益的逐渐改善。
4.进出口配额渐增长,贸易往来深入。
进出口贸易额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2010-2014年间云南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如图2:单位:亿美元)
从图2中清晰看出,云南省出口额增长率远远高于进口额增长率,出現了贸易逆差,因而如何改变当前云南省销售环节现状迫在眉睫。此外,从图中看到2012年进口额略高于出口额,出现贸易盈余,发展较好。
通过以上表1和表2,图1和图2,更加直观的了解了云南省涉农企业中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状况,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虽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改善,但仍面临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加工技术不足、销售途径狭窄,进出口状况不容乐观的问题;另一方面反映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占有量小,因而如何基于产业链建设提高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任道而重远。
三、影响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原因
1.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涉农企业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 而云南作为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加之缺乏涉农企业规范化管理与咨询机构,导致云南省涉农企业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最典型的是云南省烟草企业,因历史原因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政企不分、自我封闭的发展状况, 成为云南省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的至关因素。
2.缺少人财物,技术能力不完备。涉农企业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农产品研发和服务质量是关键因素。而目前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人员,造成云南省涉农企业仍处于初级的现代化阶段。资金匮乏,无物质条件,融资困难使涉农企业产品单一,无创新性,企业经济实力严重不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致使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极易模仿,常造成一品多牌,无序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使得云南省涉农企业停滞不前。归根结底,是云南省涉农企业缺乏知识的进步与管理。云南烟草企业由于缺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管理运作方面的专业人员, 造成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严重制约了涉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产品单一性,品牌效应不明显。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云南省部分企业经营者仍无品牌意识,生产、消费的品牌观念淡薄。部分云南省涉农企业存在“重注册( 认证) 轻使用”的普遍现象。此外,云南省大部分涉农企业规模小,近几年来,虽然全省涌现出不少品牌,但真正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较少。据统计,到2010 年底,全省除烟草产品外被评选为省级著名商标的涉农商标仅占总数的44.56%,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仅为全省总数的16.72%,全省4800 多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仅127 家单位( 或企业) 的164 个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而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也较少,绝大多数农产品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低,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4.陆路不畅通,售后服务跟不上。2014年云南等级公路仅18.95万公里,2010年底云南省运营铁路仅297.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72.8公里。因而,陆路不畅通,无法与外界沟通与交流,处于封闭的山区,导致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的销售渠道狭窄,加之缺乏现代网络的先进技术,无法实现售后服务跟踪,导致固定客户滑落。现今,“互联网+”的思想深入人心,无网络等于与世隔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发展,削弱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四、云南省涉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1.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含量”。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使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如图3: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构成图)。
如图3所示,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其核心为企业文化,生产服务能力、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为其主要因素,整个模型构成多条产业链。因而,如何对云南省涉农企业文化培育与加深,成为产业链视角下增强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2.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本质。云南省涉农企业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即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如何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技术、质量、品牌信誉的竞争具模仿性,而组织能力作为一种知识的管理不具模仿性。所以,要想发展涉农企业,首先应具备组织能力,即知识的管理。没有知识,就面临着技术受阻、加工困难、销售停滞等,整个产业链将杂乱无章,更重要的是,缺乏知识,难以创新、产品单一,不能审时度势顺应市场需求,从而处于被动地位。
五、产业链建设下提升云南省涉农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引进技术人才,培育优良品种。政策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对企业员工要适时加强素质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努力培育优良品种,从产业链源头做好工作,抓住根源,打好基础。通过资金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努力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引进等,加强加工环节的指导,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损耗,缩减成本,提高效益。
2.拓宽市场渠道,打造自我品牌。充分利用云南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和特色产品宣传。充分利用云南省各地以农产品为主题举办的“节”、“会”等活動广泛争取订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想,打开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市场,以品牌效应推销自己,获取利益。
3.完善相关制度,组织战略管理。相关云南省涉农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支持涉农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探索产业链一体化扶持措施。政府应从产业链扶持和产业化应用的角度,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在技术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鼓励农业企业与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培训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结成产业链创新利益共同体,发挥农业企业在统防统治、机械化生产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领军农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与当地中小微农业企业建立产业链联盟,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技术创新方面密切合作,多种形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扩散和转化。
此外,云南省涉农企业应加快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 作为现代企业家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加强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并不断激发管理创新意识,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的运用, 能够将产品、产业、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不断培养企业资本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以系统的思路、全新的观念去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从而以知识管理,促进云南省涉农企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进而提高云南省涉农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同山,张云华.推动涉农企业走协同创新之路.中国国情国力,2013,(6).
[2]陈念红,曹暕. 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基于虚拟组织模式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10,(17).
[3]任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0,26 ( 5) : 117 - 119.
作者简介:张君亚(1990—),女,籍贯: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