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味道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记事起,父亲的味道就是鱼腥味儿。
  等我稍大一点儿,父亲就带我一起打鱼了。村旁的河流,时而在大山脚下汇成一汪汪深潭,时而在大小石头上形成湍流。傍晚,父亲抬上一只竹排,放在水潭里。“坐稳,开船啦!”父亲拉我上了竹排,他一边下网,一边用竹竿划竹排。
  “靠山的一边,岩石下有许多洞,大鱼都在那里躲着。”父亲告诉我,晚上鱼儿出来找吃的,要在必经之路布下一套网。
  白天,父亲打鱼使用飞网。在一段湍流里,小鱼时常来回游动。父亲卷起裤脚蹚到河中央,一条飞网的纲绳子套在左手腕上,把收起来的飞网再折叠几层,留有底部一米长的时候,从网兜撩起三分之一的网,钩挂在左手肘上,剩下的一分为二,左手抓一半,右手抓一半,往前用力一甩,飞网在空中张开呈一个圆面落到水里,被网住的鱼儿翻身挣扎,发出一个白色或红色的点。父亲拿着收拢的网到岸上一放,有的鱼儿没有卡在网眼儿里,立即落在地上,我赶快抓起来。
  鱼腥味儿是很臭的,打一次鱼父亲身上的腥味儿就会有几天遗臭。
  父亲也有很香的味道,这个香味儿是独特的,是全村人没有的,那是一种清新的油香味儿。这种油香,是缝纫机的润滑油。上世纪70年代的小山村,缝纫机是个稀罕物,整个村子就我家有一台。父亲非常爱护,用完一次就给缝纫机的那些运动部位滴一次油,油装在一个漏斗型的铁皮瓶里,按一下平的顶部,油就从长长的漏管滴出来,父亲常用手指去接还没有吸收而外滴的油,满手油香味儿。
  這台缝纫机是父亲在大队部里当干部,争取到的一个指标,120元买的,花掉了大姐几个月的工资。父亲学会了缝纫机的使用和保养技术,有空就自学裁缝技术。村里孩子的新年衣服,大部分是父亲帮忙免费缝制的,大人破烂的衣服,有部分是父亲帮忙缝补的。在那个以妇女做针线活儿为主的年代,父亲一个大男人的手艺,让那些大力士“爷们儿”羡慕,也让那些心灵手巧的“娘们儿”嫉妒。
  父亲知道量体裁衣的重要性,在给男人和孩子裁缝衣服前要先测量,但给妇女量尺寸,总是招来异样的目光。有一天,寡妇阿花带着儿子过来,要求父亲给她和儿子缝制新衣服。量完了孩子的身体,父亲难住了。帮她量吧,男女授受不亲,不量吧,如何剪裁布料。“按我说的做,你自己量吧。”父亲递过一条布尺子,用粉笔在布料上记录一些数据。量到腰围和胸围时,寡妇难为情了,怎么也不愿用尺子围量……村里传出了父亲的“绯闻”,此后父亲不再帮人家缝制衣服。
  我从村里到乡政府所在地读初中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村里修了一条机耕路,把那条连接外面的15公里羊肠小道拓宽了,上坡的路变成了盘山带子。村里有一个供销社,需要运输商品进村,在村里收购的土特产也需要运输出来。村里有两位从公路边的村屯来的上门女婿,之前赶过马车,父亲联合他们成立马车队,负责运输生意。
  开始时的生意不错,父亲他们每天一个乡村来回,有50元的收入。我在初中的生活费不再成问题,学校的饭吃不饱,我时常到粉店去补充一碗肉粉。当时能吃一碗米饭,算是奢侈的了。父亲时常告诫我,趁着他还健在,还能挣钱供我读书,让我珍惜机会,好好读书。
  父亲和两个叔叔,在供销社的收购部仓库装车,有橡子树皮、木耳等,装得车厢高高的。乡村的机耕路,凹凸不平,十步有七步是上下坡。在少许的平路,父亲坐在马车的左边辕木上,一手拿木条,一手抓缰绳“驾驶”马车。我坐在右边辕木的“副驾”上,很享受的样子。大白马总是跟我们逗起来,一个接一个地放屁,走一下又拉屎又撒尿,我们被熏得一身臭。
  很多时候,父亲是陪着大白马走路的。上坡的时候,父亲在马车后面推车,吃力地一点点儿挪动。下坡的时候,父亲抓住辕木,用力地往后顶,帮大白马“刹车”。
  坐马车去学校,村里十多个孩子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当时正在热播一部电影《火车司机的儿子》,我被同伴们称为“马车司机的儿子”。
  我在县里读高中时,父亲还当马车司机。只是村里有人买了拖拉机,马车的生意不好做了,但父亲还是坚守,以低价格专门拉那些油、碗等易碎物品。因为要供我读书,父亲成为马车队里的最后一个司机。
  高考后回到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要与父亲同床睡一晚。因为自从上小学,父亲就在院门楼上整理出一间小屋,安放一张小床,我从此独立睡觉了。我知道高考分数出来后,我就要真正地离开父亲了。当时我已经19岁了,父亲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我一身的马粪臭,怕熏坏你的鼻子。”
  整个晚上,我辗转难眠。
  父亲进入80岁以后,懒得换洗衣服,又懒得洗澡。他是家族里的一位元老,外出的族人回来都来看望他。家里开了一个代销店,村民有事无事常来坐坐。母亲还在的时候,督促父亲洗澡换衣服,经常吵架。两位老人一生同甘共苦,到老了却为这事儿闹得不开心。母亲走后,父亲的卫生由二姐负责,父女俩因此常骂架。
  “弟,父亲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洗澡和换衣服了,一身的酸臭,我要帮忙还挨骂。”
  “儿子,你二姐嫌弃我人老味道臭,想赶我走呢。”
  父女俩在电话里告状,各有各的道理。我回到家,直接进入父亲的卧室,一股老人酸臭味儿扑鼻而来,父亲衣服的袖子、领子上都是污渍,内衣的颜色也变黑了。
  我二话不说,打来一桶温水,把父亲的衣服脱了,帮他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带他到屋外晒太阳。“太舒服了!”父亲躺在懒人床上,慢慢享受阳光。
  “爸,这样不是更好吗?原来您真的很臭呢,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不是嫌弃您的。就像以前我们还小,您帮我们擦洗屎尿,您也觉得臭,难道您嫌弃过吗?”
  悟出了我们的良苦用心,父亲两天换一次衣服,每天睡前冲凉。我每周回家帮他洗一次澡,父亲恢复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再是个“臭老头”。
  94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知道身体状况有所不同,自己洗干净身体,换上新衣服,安然地离开了人世。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一脚跨进月牙门。  她看见我来,尴尬地微笑着,很不自然的那一种,有点儿僵。看得出,她很久很久没有笑过了,大概是从先生田常过世以来,得有五年了吧,也许她都快忘记怎么笑了。  她从屋里取出一壶茶,是她自己采制的手工茶,透过围墙可见,这茶就长在后山,层层叠叠绿透了山顶。简单交代几句,吴非就转身做面条去了。我拉开凳子坐下,烧了一壶水,兀自沏起茶来。阳光从遮阳棚顶上的一个破洞泄下来,投射到杯子里,金黄的茶
期刊
我小时候住在柳林高山地区,经常有雪,第一场雪下过后,背阴的地方,雪一直化不完,直到春暖花开。  那时候的雪很大,“好大的坨坨,像筛糠一样”。柳林人口中的“筛糠”,和词典中的“筛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形容人冻得浑身打战。柳林山高,冬天没有青草喂猪,要提前从山上捡回枯落的猕猴桃叶、葛藤叶等,晒干揉碎,筛了备用。各家各户备有几种筛子。罗筛很细,筛面粉;细筛子,眼儿比米粒儿还小很多,筛玉米面;粗筛子,眼儿
期刊
20多年前,我在县里棉织厂的织布车间做挡车工,她呢,是纺纱车间的,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最后招了谁做上门女婿。我只在棉织厂做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她。没想到,搬新家后第一次去菜市场,我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我站在墙角一隅偷偷地看她,越看越恍惚,甚至一度不确定那是不是她。是大家公认的厂花。  很多男孩儿追她,但都半途而废,因为她家无男丁,她有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入赘。这就成了很难逾越的鸿沟,不
期刊
好像蚯蚓一样,冰凉感爬过你肚脯上的皮肤,钻人一个个空洞洞的毛孔,“嘶呀,嘶呀”,白雾一团团盛开。  看不出色彩的鲜艳被无限放大,脑际一片恐惧。就像一伸手,你就能够到低垂下来的一两串冰葡萄似的,死神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可以听见他微微发颤的呼吸声,可以触摸到他的鼻翼上齐刷刷列队出发的寒毛们,还有一星两星三星的汗珠,我们的鼻翼所能感应到的,那些个被倒逼出来的冰凉感。我见过黑暗中的葡萄树,两三棵,三五棵吧
期刊
缸,一大口;菜,一大堆;盐,一大包。  一位汉子,一名少年。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整洁的农家小院,照耀着这人、这缸、这菜、这盐。  漢子开口道:“今儿个你要做我的助手。”  少年回答道:“好!”  那少年便是三四十年前的我,那汉子是我的父亲。  天蓝得近乎透明,已经连续几日都是晴好。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踩腌菜,是父亲早就计划好的。大缸已洗涮干净,菜已晾晒得恰到好处,盐已准备充足,只等父亲一声令下—
期刊
读初三那年,原来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因患贫血症请了长假,庄老师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便成了我们班新一任语文老师。他个儿高、消瘦、清俊英气,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讲话的声调很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缓慢而顿挫”。因为他长得有点儿像我远房的一位表哥,第一次见到他,便有几分亲近感。  庄老师人如其名——庄重严肃,富有才华。他的作文课别开生面,据说他在大学里发表过许多诗文,令我刮目相看。第
期刊
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口地窖,这是我在乡下行走时看到的情形。屋内的火笼旁,或屋外背风向阳的偏僻处,都隐藏着这样一口口深不可测的地窖,大小不一,深浅各异,裁量标准自然由农人拿捏,依据地里的收成而定。农人们看上去纯朴憨厚的面孔,身上却隐藏着生存之道的一些绝技,他们不动声色地借助地窖,把风寒悄然地挡在外面,让红薯、芋头、生姜这些惊风怕寒之物在北风呼啸的天地里仍有一处温暖的庇护所,可以安然无虞地保持到春暖花开
期刊
这个周末,送女儿上学后,我又循着老路往公园去。雪后一周了,城市里还有遗存的雪迹。  公园里的树,很杂,阒然无人,却可以听见沙沙的声响。我放缓了步子,左顾右盼,侧耳倾听,觅到了声源,那是蘆苇在林子外面的河边“诵经”。无甚原委地,我把冬日的芦苇视为老僧。  河水泛着淡青色,映了几朵云。芦苇的影子也倒映在水中,静物一般。  2006年3月,合肥,一场浩荡的桃花雪突兀而至。  那一年,为了生计,我在正月十
期刊
福临铺,是英雄后卫师、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故乡。  仲夏时节,一个天蓝气爽的日子,明媚的阳光,洒满宽阔的乡野。黑色的柏油路面,跳跃着绚烂的光斑。走在去福临铺的平坦村路上,放眼四周,绿泛田畴,花开庭院,鸟飞丛林,渠水清悠,鸭戏池塘。望着这片青翠欲滴,五彩缤纷,人来车往,充满蓬勃生机,富饶美丽的山村景致,就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怀着敬仰之情,我来到矗立着陈树湘雕塑的文化广场。这
期刊
“麦秸垛垛——”  “麦秸垛垛——”  鸟儿们的催促让麦季变得越来越短,从去年秋天播种,种子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如今等待的就是收获。喜看稻熟千重浪啊——  麦田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田边,一个老农揪下一个麦穗,在手心里搓了搓,吹去麦糠,然后把麦子放进嘴里,立即飘散出原始浓郁的幽香。  割下麦子,运到场里,打场,扬场。  麦场里,农人们是不惜力的。  一年的收成好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