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5月,河南省原阳市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病例。琼脂扩散试验可见被检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形成沉淀线,并与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吻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剖检变化;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91-0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中幼雏鸡发生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1]。临床上病鸡表现沉郁,减食或不食,羽毛蓬松,排出白色稀粪或蛋清样稀粪,发生死亡。该病主要损害雏鸡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其他疾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3年5月,原阳市某鸡场3 000只24日龄蛋鸡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冷扎堆,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排白色稀便等症状,25日龄鸡只开始出现死亡。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这批鸡分别在1日龄进行了鸡马立克病免疫接种,7日龄时用新支二联油苗肌注,10日龄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24日龄时开始出现病情,鸡只出现精神较差,25日龄时发现鸡只采食减少并开始死亡。
  2 临床症状观察
  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闭目缩颈,畏寒怕冷不愿活动,鸡冠发白,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体重减轻,腹部膨胀,拉黄白色或清水样稀粪,肛门周围被粪便粘附,多于发病后3~5d死亡。
  3 剖检观察
  剖检病死鸡10只,鸡胸肌及腿肌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肌肉颜色变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有明显的出血点排列成带状,腺胃乳头无出血;法氏囊肿大为原来的3~4倍,内褶有点状出血,并有多量粘液,严重的病鸡形成黄色干酪样物,肾脏肿大呈花斑状,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输尿管扩张。
  4 实验室检查
  从疑似IBDV感染的病鸡中采集15份病鸡血,分离血清,按郑厚旌等[2]介绍的方法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用六角形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按7孔梅花图案打孔,孔径3mm,孔距3mm。将抗原加入到中间孔,周围1、4孔加阳性血清,其余孔加被检血清。将琼脂板加盖保湿,放于37℃温箱内作用72h,可见IBD阳性血清与IBD杭原孔之间有明显沉淀线时,待检血清均与抗原孔之间也形成沉淀线,并与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吻合。
  综合发病情况、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IBDV感染。
  5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切断外来传染源;保持环境卫生,对鸡舍、用具等定期消毒;鸡舍应通风良好,环境湿度和温度适宜,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供给全价饲量,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
  除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消毒外,主要是选用合适的疫苗和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提高鸡体的抗体水平。
  (1)种鸡:1日龄种鸡来自没经过活苗免疫的种母鸡,首次免疫活疫苗应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多在10~14日龄,在首免后的3周进行二免活疫苗,18~20周龄和40~42周龄时各免疫一次灭活苗,从而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
  1日龄种雏来自注射过灭活苗的种母鸡,活疫苗首免可根据测定结果而定,一般多在20~24日龄间首免,3周龄后进行二免,接种灭活苗的日龄同上。
  (2)商品蛋鸡、商品肉鸡:雏鸡来自没有接种灭活苗的母鸡群,活疫苗首免日龄确定方法同种鸡,于首免后的3周进行二免,商品蛋鸡不再注射灭活苗。商品蛋鸡、商品肉鸡来自接种过灭活苗的种母鸡群,活疫苗首免日龄确定方法同种鸡,由于肉鸡多于50日龄后出售,可不再进行二免,但如果超过60日龄出售,并饲养在高发区时则应于首免后3周进行二免。
  治疗措施:一旦发病,立即将病鸡隔离,死鸡作无害化处理,对鸡舍、各种用具以及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同时肌肉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每只鸡1mL,注射抗体时必须先注射健康鸡,然后再注射发病的鸡只,并用新霉素、强力霉素和维生素C拌料饲喂,连用4d。
  6 小结
  许多急性传染病以及接种法氏囊病弱毒苗都可能引起法氏囊轻度充血和有少量渗出物,某些健康鸡也有这种现象,对此须积累解剖经验,防止误诊。
  对于鸡IBD的免疫,确定活疫苗的首免日龄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较易推广应用的是IBD琼脂扩散法,按雏鸡总数的0.5%比例采血,分离血清后用标准血清及阳性血清进行测定。按如下结果制定活苗的首免日龄:鸡群1日龄测定,阳性率不到80%的在10~17日龄间首免;阳性率达80%~100%的鸡群,在7~10日龄再次采血测定,此次阳性率低于50%时在14~21日龄首免;如果超过50%,这群鸡应在17~24日龄接种疫苗。
  参考文献
  [1]甘孟侯,王永坤,王红宁,等.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郑厚旌,王川庆,贺清生.禽病防治新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摘 要:烟台地区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创新集成了适宜当地花生生产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涉及选择深耕、精准施肥、合理选种、种子处理、适期晚播、精细播种、精细管理、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为提高烟台地区花生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烟台地区;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69-02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期刊
摘 要:该文以本地植物资源为基础,对塞罕坝区的植物进行详细调查,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从659种植物种中,选取适合本地区栽植的园林绿化植物90种,并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为当地的城市绿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地区;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26-03  塞罕坝地区做为河北省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具
期刊
摘 要:通过初步调查及整理,结果表明:湖南省桂花共58个品种,其中四季桂品种群中有6个品种,银桂品种群中含30个品种,金桂品种群中有11个品种,丹桂品种群中有10个品种。其中整理52个品种,新记录品种6个,以及4个存疑品种。  关键词:湖南;桂花;品种分类;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 S6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88-02  随着我国桂花品种申报工作的
期刊
摘 要: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驱虫药,属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销售份额。其在农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虽然阿维菌素类药物对多种生物类群均有毒副作用,但从已发布的研究结果来看,水生生物对该类制剂最为敏感,因此仅就阿维菌素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阿维菌素;作用机理;毒性;中毒症状  中图分类号 R151.3 文
期刊
摘 要:以夏季绿肥羊屎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绿肥及其根瘤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试验设6种磷肥水平,分别为P0、P1、P2、P3、P4、P5(随过磷酸钙施入磷量分别为每kg土0、35、70、140、280、560mgP)。结果表明,适当增施磷肥能促进羊屎豆及其根瘤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羊屎豆在较高量磷肥(每kg土施入140mgP)时生长最好,养分吸收积累最多,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
期刊
摘 要:采用乙醇提取法分别对梵净山绿茶、石阡苔茶和梵净山翠峰中的茶多糖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茶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茶叶的多糖含量依次为:梵净山绿茶为4.99%,石阡苔茶为5.40%,梵净山翠峰为9.03%。由此可知,茶多糖的含量与其品种及产地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茶多糖;含量;比较分析;蒽酮-硫酸法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期刊
摘 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高州市香蕉施肥状况,分析当地香蕉生产中施肥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指导高州市的香蕉施肥、提高香蕉产量、改善香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地区香蕉平均产量约为2 134.6kg/667m2,当地蕉农施用有机肥的比例约为91.3%,主要以干鸡粪为主,但是有机肥的施用量相对较低,有机肥氮、磷、钾的投入量为0.254、0.226、0.205kg/(株·a) ,
期刊
摘 要:总结濉溪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等。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思考与对策;濉溪县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7-03  1 濉溪县美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2年10月以来,濉溪县委
期刊
摘 要:辽宁中部平原稻区,主要包括沈阳、辽阳、鞍山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根据该稻区水稻生产存在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水肥利用率较低、收获穗数不足、产量增长受限制等问题,建立了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水稻;栽培模式;辽宁;中部平原稻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19-02  辽宁中部平原稻区,主要包括
期刊
摘 要:为探明土壤深松对江淮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与不深松田间对比试验,研究深松对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根重、产量和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比未深松对照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21.4%;深松显著降低玉米的倒伏率,倒伏率比对照下降79.4%。  关键词:土壤深松;玉米;产量;江淮旱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