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家底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参观了故宫的台湾学者李敖“忏悔”道:“过去我说大陆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我认为我错了,要为此忏悔。”
  在1924年清逊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时,宫内许多最珍贵的文物被溥仪带走,并就此流失。此后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地区时,存放在南京的许多故宫南迁文物精品被运往台湾也早已是尽人皆知。有些国家领导也曾经问过,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宝贝到底哪个更多?时任郑欣淼院长认为,总体上,还是我们的多。但他强调:“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非要两岸故宫博物院比出一个高下,而是要弄清楚故宫的旧藏,搞清我们的家底。”
  其实早在“清室善后委员会”开始直至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就开始边对外开放边清点文物藏品,同时整理出版藏品目录。1930年3月基本清查结束后,当时编纂的6编28册《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总共登记了117万余件物品。除了1949年运往台北的故宫南迁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后来还收集了5万多件文物,总数达到了65万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虽然有65万件,但其中38万件是故宫的院藏清宫档案,17万多件是旧版图书。”经过郑欣淼这样解释.台北故宫博物院除却档案和图书之外的文物应该在10万件左右。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后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先后接受了大量国家机构和个人的丰富收藏。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也从其他博物馆和文物部门调来了不少文物,其中不乏珍品。“比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新中国成立前流落在东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辽宁博物馆收购,价格好像才6万港币。后来一纸调令,从辽宁博物馆调到故宫。至今《清明上河图》上还有辽宁博物馆的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文物的流动其实是个双向的过程。肖燕翼说,“在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和国内其他一些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都有大量故宫文物被调拨去充实馆藏。”1973年10月肖燕翼被分派到故宫工作,11月院里派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随车押运故宫调拨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文物。
  “那个时候承德正在恢复,基本没什么东西。当时运输文物还是用的老式大卡车,一路颠簸需要8个小时。我们有个老院长杨伯达,他负责挑选文物,我只是点数和装箱。”肖燕翼说,“你现在看到的承德(避暑山庄)陈列的文物都是从故宫调拨过去的。因为在过去,无论紫禁城还是避暑山庄,都是皇帝的家,许多文物当时本来就是调来调去的。”
  由于宫廷藏品及遗物繁杂的数量,存放的杂乱以及藏品不断流动和增加,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清理工作至今仍在继续之中。20世纪80年代,原明清档案馆部划出了800万件档案给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
  这栋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就在西华门内的故宫西墙内,正面临被搬离的探讨。数百万件清代文档中的绝大多数在20世纪初几乎要被化为纸浆。完全是因为许多社会有识之±的强烈呼吁,才最终得以保留。不过除了图书和档案之外,故宫上百万件馆藏文物在数量上还是远远超过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故宫不少专家试图澄清长久以来的一个误解,那就是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文物往往被认为是古玩。過去故宫大量重要的宫廷藏品和档案从未被列为文物。郑欣淼认为,这个文保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狭隘观念多年来带来了很多教训。
  “比如故宫图书馆善本特藏已建账图书有19.54万册,此外还藏有20余万块珍贵的印书用书版,这40余万件本来应该全部列入文物账目进行管理。故宫至今仍有10余万件被称为‘文物资料’的东两,比如2.6万件清代帝后书画,过去一直被认为量大质不高而被列为‘资料’。还有清代‘样式雷’制作的‘烫样’(建筑模型)。这些宫廷藏品不但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故宫未来的修复也起到重大作用。此外还有皇帝的头签、皇后字画等,过去都没有列为文物,而是作为宫廷遗物。现在我们对文物的观念已经扩大到文化遗产,因为它们也是历史的见证物,也应该保留。”
  郑欣淼特别提到故宫一件荒唐的历史并感到惋惜,“有一件事情说起来很典型。过去故宫有一个乾隆皇帝的马鞍子,上面镶有一个精美的钟表。后来我们把钟表挖下来安置在钟表馆,然后把马鞍子扔掉了。”
  “过去故宫不重视古代宫廷文化。以前院里在账文物有90多万件,对外号称百万件。现在终于开始对宫廷文化重视起来(过去叫作宫廷物品)。这样算起来,一下子就多出来50万件文物。”肖燕翼说。
  虽然故宫文物的数量多于台北,但是精品是否真的都在台北呢?有趣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早已评出了院藏“十大珍宝”,此外,网络上由观众评选出的民选“十大珍宝”也已出炉。
  而正如肖燕翼所言,故宫至今没有评过所谓的十大国宝。“我们按照新《文物保护法》,将文物分为四级。一级文物就是通常说的国宝了。但是我们这里国宝级文物太多,的确很难挑出所谓十大。”
  郑欣淼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其中的困难:“比如我们馆藏有15000多件青铜器。可以说全世界出土的青铜器,十分之一都在故宫,就在这里面挑出10个都很困难。”
  摘自《故宫观止》
其他文献
结束了第一场签售,回到家稍做休息。见朋友,做午餐,整理书桌。然后就要开始下一场签售。  给窗外的无花果树修剪树枝时,我把剪下的冗枝拿回来。树叶会散发淡淡的无花果味道,空气里都是果实浅绿色的香气。这气息和熟透的无花果一样甜一样软。  朋友说晾干的无花果叶可以用来炖排骨汤,我就把树枝放到通风的地方。下一次签售会回来,就可以喝到美味的无花果味道的汤。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给自己做咖啡。在咖啡的香气里熨
期刊
法国的拉布吕耶尔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即出版于1688年的《品格论》。这本书出版了多次,每次再版,作者都要完善和修订,至他去世前,已由薄薄一册变为折合汉字40多万字的大书。无论是伏尔泰还是夏多布里昂,都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伏尔泰认为它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会被遗忘”;夏多布里昂认为他“是路易十四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没有一个人的文笔能够比他更加丰富多彩”。  拉布吕耶尔只活了短短的51年
期刊
我愿陪坐在身边,  唱歌催人入眠。  我愿哼唱著摇你入睡,  睡去醒来都在你跟前。  我愿做屋内唯一  了解寒夜的人。  我愿梦里梦外  谛听你,谛听世界,谛听森林。
期刊
择一事,终一生。一个人能找到终身奋斗的目标,是幸福的。  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初,那些大多从城市来到大漠的青年画家、学者,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恶劣的沙尘天气、缺水缺电缺生活必需品,极端贫瘠的物质条件,似乎在考验他们的忍受极限,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洗澡简直太奢侈,就连报纸送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也已成“历史”……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无疑很苦,可是在他们眼里,对大漠深处的数十年并不感到煎熬,而是甘之如饴
期刊
玛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女老板。她今年四十岁了,有两干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没有玛莎小姐这么优越的条件。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破旧,有几处补丁,而且宽松皱褶。但是,他外表整洁、很有礼貌。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两个。他从来不要别的
期刊
我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很快随着我重返工作岗位而消散。我仍然用着去年的日历,无论撕掉哪页,以前标注的预产期都会赫然映入眼帘,痛失的孩子和腹部的伤疤如潮水般席卷我的回忆。只要一走进医院,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参观一座纪念馆。正是这个我日夜工作的地方,见证了我不小心失去的一切。在自己曾居住的病房查房时,我总是惊异于这里从外面与从里面看起来如此不同。我在候诊室里与患者家属们沟通,当初我的家人也是在这里焦急地等待着
期刊
那是三声叫卖。  第一声是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午后已深,阳台敞开着,微风带来一股苦涩、坚硬而尖锐的香气,几乎让人鼻子发痒。有人路过:穿着飘逸浅色衣服的女人;男人,有的穿著黑色闪光棉布或者淡黄色丝麻西装,有的穿着褪色的粗斜纹布短上衣,怀里抱着空午餐篮,下班回家。就在这时,几条街之外,扬起“康乃馨!康乃馨!”的喊叫,声音稍显嘶哑,应和着叫卖的声音,那种尖锐的香气,打开阳台时微风带来的苦涩、坚硬的香气,与
期刊
节日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新的一年對你来说才刚刚开始。或许就是这一刻,在零时零分我们都做着同样的事情,认真地倒数时间,给你最重要的人来自第一时间的祝福和问候。  在静默的空气中,用心凝视自己,在一个时间的起始点与自己对话。每天都被很多最流行的元素包围,却很少停下来与自己交谈。过去的一年我们对自己满意吗?对未来还有多少期待仍没有实现?而就在这一刻,我们又有机会做出新的决定,这个决定也许是用更幽雅的表
期刊
[摘 要]受佛经母题和外域传闻启发,《聊斋志异》的断首、换头叙事可分主动式、被动式。主动式的断头重续故事,带有巫术性内核,基本属原生态的传闻,体现个体生命内在张力的顽强信奉。被动式的“斩首不死”,则为次生态的传闻,将美好的愿望寄寓不可知的神力,达到对不幸者的同情。断首、换头叙事在明清小说中构成互文性传统,《聊斋志异》也注意采集南方传来的东南亚奇闻,又将本土古老神秘医术等,熔铸到当下瞩目的新闻事件中
期刊
朱元璋一个要饭的,风云际会,做了皇帝,别的不讲,对自己家人,可是另眼相待,好得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倒也理解,不过像朱元璋这样先往上封了七代,都算是“皇帝”,实在不多见。  其实,一个叫花子出身的人,祖先是哪个,根本不会那么清楚,这不要紧,搞不清楚,就胡编。  更要紧的,是对朱家的子孙好。别看朱元璋疯狂杀功臣,但对自己家的子孙好得不行。凡是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所有的大臣无论地位多高,都得以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