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悟言语生命之秘妙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此次磨课,我深刻体悟找准文章语言的秘妙、巧悟言语的秘妙、活教言语秘妙,将课堂理念落实并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处理,才是理念光环折射整个课堂的关键之处。注重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会熠熠生辉,焕发生命的光泽。
  【关键词】研究报告;教学案例;《触摸春天》;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语言文字是富有生命和情感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引领孩子去触摸语言文字的心跳,颖悟语言文字的秘妙,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佳妙。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勾写出一篇篇言语佳作,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孩子通过课堂明白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颖悟言语形式表达的佳妙。这样的阅读课堂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效地得到提高。一直我们的语文课堂只关注了文本写了什么,我们的阅读课堂成了平移式的教学活动,文本写了什么学生一目了然,却整堂课都围绕写了什么反复地无效教学,对孩子的写作、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效果。写作本位理念下的阅读课堂教学并非割舍内容乏味地、枯燥地、理论化地讲文本形式,我们的课堂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关注文章的内容,而是将文本的形式融合在内容中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感受作者的写作和言语的心跳。
  教学目标:
  1.正确体悟“流连、穿梭、悄然合拢、流畅”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研读安静的行为背后的意义,体会安静的内心世界。
  3.颍悟作者的表达形式,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去体会作者怎么写的。
  教学研究: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简洁的语言,隽美的意境将生命的意义阐述透彻。篇幅短小精悍,含义深刻,从语言文字中感悟文本传达的深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课堂上我引领孩子在对话中、在情境中学习体会文章的构思、作者表达文本的形式以及在具体情景中领悟安静的内心世界去体悟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本文是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的融合,在本堂课中我引领孩子在学习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深刻含义的对话中、活动中将体悟文本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其中,整堂课围绕中心句展开了四个环节的学习活动: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入境学文,提领中心
  设置情境,激活孩子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情境中一开始就提领中心,整堂课围绕中心展开学习,让孩子潜移默化中明白整篇文章的文字都是围绕“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主题展开写作的。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欣赏一段录像,请用心感受,仔细体会。
  (学生观看千手观音录像)
  师:《千手观音》这完美的舞姿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一群聋哑人完成的,(学生发出惊叹声)他们做到了正常人才能做到的事,听了这些,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太神奇了!
  生:真的是个奇迹!
  师:你们内心都充满了惊讶,《触摸春天》中作者面对一个盲童女孩创造的奇迹也同样发出了和你们一样的感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读读文中作者看到盲女孩的举止对生命感悟最深刻的话语。
  (学生自发读起文中那句中心句。)
  师:是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生齐读此句。
  板书:缤纷世界
  第二环节:围绕中心,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盲童安静八岁的春天,这个残疾女孩创造哪些属于她自己的缤纷世界。请拿出笔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安静在触摸春天中创造了哪些属于她自己的缤纷世界?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师:恩!盲童拢蝶。还有吗?(板书:悄然拢蝶)
  生:在花丛中穿梭,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师:恩!穿梭走动,还有吗?(板书:穿梭走动)
  生: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师板书:放蝶张望)
  师:文中的安静太了不起了,竟然能创造这么多缤纷的世界,这些都是正常人才能做到的,有的甚至正常人都做不到。此时你内心的感触是什么?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引导全班齐读此句。)
  第三环节:围绕中心,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师:让我们细细品味,细细感受,安静创造的哪处缤纷世界拨动你心中的那根弦,请做一做批注,等一会我们请你说说内心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并做批注)
  师:安静创造的缤纷世界哪处让你很有感触?
  ①穿梭走动
  生:我感触很深的是安静是个盲人却能在花丛中穿梭走动,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师:是这一段吗?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安静是个盲童可怎么走路像个正常人。
  师:哪几个词让你感触很深,让你感觉她这个盲童像个正常人的?
  生:穿梭走动,没有一点磕磕绊绊,很流畅。
  师:怎么样的走才叫做穿梭走动,谁来示范一下。
  (学生到上面来回很流畅的走。)
  师:这样的走动就叫
  生:穿梭走动、走得流畅、没有磕磕绊绊。
  师:可安静是个盲童呀,按理盲童是怎么走的?谁来示范?
  (学生闭眼走路,走得磕磕绊绊,差点摔倒。)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他走得怎样?
  生:要绊倒似的,走路很不稳当,要用手摸摸旁边是否有障碍物。
  师:可安静呢?   生:穿梭走动,没有一点磕磕绊绊,走得很流畅。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太令人惊讶了,简直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师:带着你的惊讶读读此句。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太神奇了,简直不能相信。
  师:带着你不能置信的心情再读读这句。
  师:安静是个盲童,却能像正常人一样穿梭走动,太不可思议了。带着你们的惊讶、不可思议的心情我们一起读。(全班读安静穿梭走动的句子。)
  师: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能那么厉害,怎么能像正常人那样穿梭走动呢?联系上下文赶紧读一读,找一找。
  师:什么原因安静能像正常人那样穿梭走动?
  生:因为他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流连这个词用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安静很喜欢外面的世界,她舍不得回家。
  师:能给流连找找伙伴吗?
  生:流连往返。
  生:恋恋不舍。
  师:从“流连”这个词你看出安静的内心怎样?
  生:很乐观。
  生:很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感受自然。
  师:你读懂了安静的内心世界,请你来读读这句。(一名学生读)
  师:“整天”这个词你读得又重又长,让我看到这盲女孩活泼天真的画面。
  师:还有哪位也读懂了这位乐观开朗的盲女孩的内心世界?
  (生举手,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的朗读声让我仿佛也置身花丛舍不得回家。
  师: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客观、开朗、喜欢待在外面世界的女孩,我们一起把你此刻感触融进去读出来。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②悄然拢蝶
  师:刚才我们学过的这段中还有哪里也让你感触深刻的?(课件返回第三自然段)
  生: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哪个词让你体会很深?
  生:极其准确。
  师:什么叫极其准确?
  生:非常准确,没有一点偏差。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读一读。
  (一学生朗读)
  师:极其准确读得特别好,听出了安静的举止让你感到惊讶。
  师:还有谁能自信得读得更加准确的?
  (指名一学生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浮现一个小女孩慢慢小心翼翼伸出双手的画面,特小心,为什么那么小心?
  生:怕折坏花草。
  师:你真会读书,能读懂简单语言背后的意思。
  师:盲女孩竟然能极其准确地把手伸向月季花,我们把自己的感受也送进去读一读。
  (全班齐读)
  师:还有哪些缤纷世界也让你感受深刻的?找找语句。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师:“悄”在这个词里要读第三声,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
  师:盲人怎么能拢住蝴蝶?安静悄然合拢竟然就抓住了,谁来学着安静来做做这个动作。
  (学生上来示范)
  师:说说刚才这个同学怎么拢的?
  生:慢慢地。
  生:悄无声息的。
  师:这样慢慢地,悄悄地,悄无声息地,我们就叫做——
  生:悄然合拢。
  师:我们一起也来做做。
  (学生齐做悄然无声的动作)
  师:这个动作太普通,太平凡了,大家都能做到,但你们这样做抓住过蝴蝶吗?
  生:没有。
  师:说说你的感受,你抓的时候为什么就抓不住?
  生:蝴蝶会飞,我只会跑,追不上它。
  生:蝴蝶很机灵。
  师:我们正常人都抓不住蝴蝶,可这只睁着眼睛的蝴蝶却被盲童安静拢住了,太不可思议了。用课文作者的话说就是
  生:真是一个奇迹!
  师:作者在这句话后面家了什么符号?
  生:感叹号。
  师:带着你对安静此举不可思议的感受谁能读好这个感叹号?
  (一名学生读)
  师:拢得不够轻,不够慢,要吓跑蝴蝶的。
  师:还有谁也能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好这个感叹号?
  (指名所有男同学读)
  师:你们的朗读中这个感叹号在此句中的味道我感受到了,太令人惊叹不已了!女同学也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好这个感叹号。
  (女生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中悄然拢合一词加了重音,感觉到安静行为的神奇,太不可思议了,太令人惊讶了。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安静,感受她的内心世界,此时你就是安静,请你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拢蝶,此时在经历着什么请用心感受。(老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请学生闭眼拢蝶。)
  师:同学们请用笔写下此刻你拢蝶后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当蝴蝶在你指间扑腾,你的内心感受到了什么?
  生:啊!这是什么?我怎么把它给抓住了。
  生:啊!它在我的手心扑腾,这是一个生命,这就是春天的生命,自然太神奇了。仿佛这只蝴蝶就是春天跳动的音符。
  师:同学们你们的感受太丰富了。安静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
  蝶吗?
  生:对生命的热爱。
  生:感受跳动的生命。
  生:拢住了生活的希望和快乐。
  师引读:是的安静拢住的是一个春天跳动的脉搏,对她来 说—生齐读: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师:是的,安静拢住的是她对生活的希望,对她来说——生齐读: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③放蝶张望
  师:蝴蝶带给她春天,带给她生命的气息,带给她春天跳动的脉搏,如果你是安静会怎么对待这只蝴蝶?
  生:放了它,因为它也有生命。
  生:不放它走,因为好不容易才拢住的。
  师:文中的安静怎么做了,请自由读读第六自然段。
  生:放了它。
  师:安静不喜欢这只蝴蝶吗?赶紧到课文里找找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喜欢蝴蝶,我从许久感受到。许久不放是因为她舍不得放它走,想放手心再多感受一阵子。
  师:是的生命是可贵的,即便安静多么喜欢这只蝴蝶她也敬畏生命的可贵放走了它。
  师:你们还可以从哪个词感受到安静喜欢这只蝴蝶可又敬畏生命的可贵而放走了它?
  生:张望,我感受到安静虽然看不到蝴蝶,但是他舍不得很想再次张望它,看到它。
  师:张望,盲童怎么能张望呢?你觉得这个词用这里对吗?
  生:我觉得她的眼睛虽然张望不到,但是她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心却能让她张望到。
  生:我觉得她能张望到,因为她用心感受着自然和世界。
  师:是的,现实为安静关闭了她的双眼,可同时也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那就是心灵之窗。让我们一起祝愿安静,祝愿她能张望到这美好的世界。
  (配乐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第四环节:围绕中心,前后呼应,深化主题
  师:这只蝴蝶在安静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美丽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我们相信这只蝴蝶同样在我们每个孩子的心中划过了一条优美的曲线,把你此刻心中涌动的感慨快点在脑海中理一理,说一说。
  生:生命无价,加以珍惜疼爱,就会绽放光彩。
  生:无论谁都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很美好,只要我们向自然向世界敞开心扉。
  师:作者也有许多感慨,赶紧读读这段。作者感触最深的语句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学反思:
  (一)篇章秘妙——巧
  语文教育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我们要让语文走回家的路,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很多老师只片面理解成课堂中多注重字词教学,有的甚至只知道字词句机械训练。语文的本味不是仅仅简单地让孩子掌握一些字词句,而是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渗透,让孩子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怎么写”,让孩子感悟作者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这就是篇章的“秘妙”。第二个片断中导入一开始通过《千手观音》录像引孩子进入学习情境,等孩子内心和作者有类似情感储备时,我再让他们到文章中找出作者感悟最深的那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从学习课文一开始让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后找出这句话,使孩子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潜移默化感受到作者写了那么多的缤纷世界,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教孩子这是中心句,整篇文章都围绕这句话来写,我们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在诗意的课堂中去感悟去体验,不留痕迹地渗透。整堂课我都从文中中心句提到的“缤纷世界”为切入口,而且这个体法贯穿始终,为的就是让孩子结合那句中心句感悟文章结构,感悟作者“怎么写”。并且最后整篇文章学完,我又引领孩子回到那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从而让孩子在精品课文后再度感悟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首尾呼应的感悟,给了孩子一个完整地渗透。
  (二)句段秘妙——准
  潘新和老师以及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读写互动观念中也一再强调要让孩子不仅从文章整体感知作者怎么写,更要把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渗透期间,让孩子感受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从而达到阅读为写作服务的目的。教学中围绕整体切入口——“缤纷世界”准确抓住了重点句段,让孩子从篇章整体感受作者怎么写,更是再度深化从篇到段再到句感悟作者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承载具体的写作内容。如教学中“早晨,我在绿地里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些都是描写安静创造缤纷世界的语句,这些都是围绕文章秘妙语句展开的具体写作。在教学的呈现中学生找到了这些关键语句,我先呈现段,再呈现句,从而深化体悟。高段的文章不可能每句话细细地教,文章语句一部分为安静的行为,一部分为作者的感悟。依据那句文章秘妙语句,教学要围绕缤纷世界展开,安静行为的体悟才是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体会了安静的行为,作者的感悟也就内化成了读者自己的感悟。
  (三)文字秘妙——活
  王崧舟老师强调:“我觉得,‘言语秘妙’是实现读写互动的一个支点。作为阅读,要理解‘言语秘妙’;作为写作,要运用‘言语秘妙’。”王崧舟老师提到的秘妙是文章语句和字词的秘妙、情趣、神奕。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孩子理解“言语秘妙”?该如何活鲜“言语秘妙”词句之生命?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语文是以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她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卷,读起来是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我们要咬文嚼字地品,创设情境地悟,不是理性的分析。在教学中“穿梭”、“流连”、“悄然合拢”、“张望”等词的教学在具体情境感性化下体悟。如教学中“悄然合拢”一词,我先让孩子们做做体会此举的简单容易,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是否也用这个动作拢住过蝴蝶,紧接着我让孩子们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读“拢蝶”的课文第四自然段。创设情境让孩子置身花园中感悟安静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写作用词的妙处。
  此次磨课,我深刻体悟找准文章语言的秘妙、巧悟言语的秘妙、活教言语秘妙,将课堂理念落实并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处理,才是理念光环折射整个课堂的关键之处。注重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会熠熠生辉,焕发生命的光泽。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邵成智在《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7期《控制论视域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一文指出,教师和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控制力,它的作用形式虽是双向的,但始终要由教师来主导和掌控。教师的教育控制力是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但控制的本质是对关系的控制而非对人身的控制,亦即教师不是要控制学生本身,而是要控制师生关系以及处于关系中的学生的越轨行为。  但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警惕自身控制力的放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经典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语文学习中越发重要。随着文言文进入小学课堂,教师若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在小学的课堂冠以传统初高中的教学方法和超过学生水平的内容,让学生不能踮踮脚摘到果子,他们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对文言文会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小学生产生兴趣,就应该探求文言文最本初的状态——读,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以王崧舟老师的《天籁》为例,寻求文言文教学的本源。  【关键词】文言
【摘要】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风格轻淡闲适。周作人对四方食物的描写以及研究体现出他的人生品味和苦味;汪曾祺在对日常生活的冲淡平和的抒写中透着一种士大夫的优雅。  【关键词】闲适散文;苦涩;优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闲适散文”一说始于中国现代文学,周作人、林语堂、梁遇春等作家都是写作小品文的“圣手”,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坛上蒙田、兰姆等人是他们极力引介推崇的。在历史上,闲适散文
企鹅虽然长着鸟一样的头和喙以及一对翅膀,却不能飞行。这是为什么?   有科学家指出,企鹅不会飞的原因是潜水能量消耗远低于飞行的能量消耗而做出的最优选择。   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北部的海鸠是一种和企鹅非常类似的海鸟,不同的是它们仍然保留了飞行能力。在测试海鸠飞行、潜水两种运动状态的能量消耗后发现,其潜水时所需的能量远低于其他鸟类,仅次于企鹅潜水的能量消耗。但是,海鸠飞行时所需的能量不仅是飞行鸟类中
加涅对教学目标曾经有一个阐述:“虽然目标在陈述方式上可能不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那就是学习者应当知道、应当会做或应当体会到的东西。”[1]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将教学达成目标分为知识的、技能的、体验的,这与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相通的。时至今日,在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惟知识取向的书面呈现可能已不多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强化“知识”目标的现象仍然顽固存在,这类课堂所失落的其实是语文教学的灵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阅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间接交流工具,其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性心理历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不断加工、处理各种视觉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人文性熏陶,促使语文阅读向悦读转变。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阅读教学现状,深入探究促使语文阅读向悦读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高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首位,可见听的重要性。倾听是获取、提炼各种信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也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重视孩子们的倾听意
吹泡泡的活动总能吸引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时,户外场地上大大小小的泡泡漫天飞舞,到处是欢声笑语。此时,孩子们因离家而产生的焦虑就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他们对由吹泡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开学初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我们请每个孩子从家里带来吹泡泡的玩具。孩子们带来了造型各异的吹泡泡工具,还有的带来了可以打出泡泡的电动泡泡枪。  教师手上的大泡泡枪吸引了所有
【摘要】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概念——“文本细读”。细读文本,需要教师对教学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文本拓展,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文本拓展;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几个年头,在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逐渐丰富起来,教学方法也越发灵活。小学语文教学在几年的摸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