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诗文的禅佛意趣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东坡人称“坡仙”,这主要是指他的诗文空灵潇洒、清旷逸放,具有浓厚的禅佛意趣。其禅佛意趣具体表现在“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随缘自适式般若之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静而达”式的自我超越。本文通过对苏轼诗文具体篇目的分析,以期深入揭示其中的禅佛意趣,从而提升对苏轼诗文赏析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苏轼;诗文;禅佛意趣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44岁,时值壮年,正如苏轼在《西江月》中所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虚凉?”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虚幻无常,在黄州过着近似流放的生活,痛苦、彷徨自在其中。“顺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痛苦的时候是佛家,苏东坡就是这样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1]P2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把目光转向了禅佛,这让他一次次从痛苦中释然,获得心灵与精神的超脱,形成了“静而达”的禅宗式人生哲学。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说:“然则子瞻之文,黄州已前得之于庄,黄州已后得之于释。”[2]P95黄州期间,也是苏轼诗文创作的“珠穆朗玛峰”,禅佛式的人生哲学无疑会渗透到其诗文的创作中,使其诗文流溢出浓厚的禅佛意趣。人教社课标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苏轼的很多诗文,其中黄州时期的占了绝大部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则全部选取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诗文。从禅佛的视角去观照解读苏轼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文,无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而大大提升审美的境界。
  一、“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三月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中调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P37
  《定风波》词牌之下,作者用一个小序说明了写这首词的原因。其中“沙湖”是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他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于是就写出了这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而又充满禅佛意趣的词。其禅佛意趣首先表现在运用了“非有非无,体用一如” 的禅佛式思维方法。
  词的下片中,“山头斜照却相迎”,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已经变晴,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变幻莫测。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得出了“如何面对现实”的答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中,作者既写到了“遇雨”、“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又写到了“遂晴”、“山头斜照”,可见既有“风雨”也有“晴”,那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呢?这里作者显然受到禅佛思想的影响。“大乘空宗中观学主张非有非无之说,认为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绝无,坚持有无一如的思想。”[4]杰出的佛学思想家僧肇“笃信‘非有非无’,坚持‘有无双遣’。”他认为“以此观照万物,动静一如,去来一如,实而不有,虚而不无;虚心冥照,妙契自然,有无均无所累,我与自然会通圆明。”[5]“非无非绝无”,“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人生体悟。“风雨”即“忧”,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喻指词人人生中的坎坷;“晴”即“乐”,既指自然界中的晴天,又喻指作者人生中的顺境。“也无风雨也无晴”乍看不合逻辑,仔细吟咏体会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妙不可言。其实此句糅合了僧肇的“非有非无、体用一如”的佛学思想,从而表现出词人“忧、乐两忘之胸怀”,彰显出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这是词境、禅境,也是独具魅力的个体人格发展的理想之境。词人将出游途中遇雨这一极其寻常的小事融进禅佛式的思维方法,升华了个人的体悟,充溢着禅佛意趣,从而使整首词闪耀着苏轼独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的禅佛意趣还表现在词人达到了禅宗所谓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顿悟式审美至境。
  禅宗所谓的顿悟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是创造性审美至境的显现。顿悟,所触及的正是时间的短暂瞬刻与宇宙、世界、人生的永恒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禅宗看来,这就是真我,即真佛性。这并不是我在理智、意念、情感上相信、属于、屈从于佛;相反,而是在此瞬刻永恒中,我即佛,佛即我,我与佛是一体。顿悟是禅的最高境界,是审美至境,是在一瞬间彻底了悟人生的本质,洞察宇宙的实相,与万法的本体冥然相合。
  通观整首词,作者“从求诸内心开始,经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道’融入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天道’,从而复归本心。心灵在一次圆融的体认中完成了审美超越。”[6]
  词的上片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著一“任”字而境界全出。“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此处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远之区”[7]P55,正因为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他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从而彰显出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也更彰显出苏轼独具魅力的理想人格之境。
  “一蓑烟雨任平生”已经具有了“任运自然”的禅意,但仍然属于“无相”之悟,看“空山无人”,听“水流花开”,这是似悟而非悟的自然本真状态,即徘徊于“看山不是山”之境。词的下片结尾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属于禅宗所谓的顿悟至境——彻悟“如相”,有相无相,有无一如;动相静相,动静一如;来相去相,来去一如;观“万古长空”,得“一朝风月”;于瞬间体验到了永恒,彻底了悟人生的本质,洞察宇宙的实相,从一体悟透了万物。无论“风雨”还是“晴”都只是一种变幻的“相”而已,只有以一种“无心之心”去观照,才能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与顿悟的禅境。“这时候,才是对自我的体认和复归,才能悟知到生命的真蕴。”[8]   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随缘自适式般若之智
  苏轼是大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散文成就最高体现者,“苏文”与“韩文”并提,号称“韩海苏潮”(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八)。其散文与诗词一样,空灵潇洒、清旷逸放,流露出浓厚的禅佛意趣。《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充分表现苏轼随缘自适式般若之智的禅意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P198
  这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是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第四年。“这篇短小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10]P415只有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境。
  周振甫先生在赏析这篇散文时,将其与唐朝作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作了对比,其中他写道:“最后写‘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也富有诗意,写出两人的闲适心情,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这也显出他同柳宗元的心境不同,他没有像柳的心境孤寂凄苦,有随遇而安的心情。”[11]P417吴小林在《苏轼散文的艺术美》中谈到这篇散文时写道:“最后抒写心情,所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云云,在随缘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情绪。”[12]P312显然,在上述赏析评论中都指明作者于文中流露出“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心境。这不正是“随缘而化”的禅佛意趣吗?
  苏轼被贬官黄州,过着近似于流放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自甘消沉,而是保持自性,随缘自适。这与他主动学习禅佛思想是分不开的,正如张岱在《西湖梦寻》中所说,苏东坡之所以文辞精妙绝伦,实源于禅宗的般若慧根。禅宗主张“见性成佛”。《坛经》中说到:“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13]P102可见禅宗认为自性之外没有别的佛性。禅宗以“无念为宗”。六祖惠能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14]P111《坛经》又说:“我本无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15]P111可见“禅宗特别强调自心的本质清净,觉悟的过程就是自性的发现与复归的过程。从这意义说,禅宗的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发现自我,找回自我。”[16]
  苏轼的随缘自适源自于他的超然物外、放旷不羁的“自性”。“苏东坡自谓‘我本浪人’,‘从来性坦率’(《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三,《诗集》卷三十九)”[17]P92林语堂先生也曾对苏轼作过客观中肯的总结性评价:“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18]P6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逐黄州是苏轼人生的第一次巨大挫折,之后他对自己的人生作了深刻的反省,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所说:“苏东坡的这种反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他,真正地成熟了。”苏轼对禅佛义理的彻悟使他能够“明心见性”,虽然身处被贬官流放的逆境,但他不对忧患烦恼“住色生心”,了悟自己,发现自己,保持“自性觉”,创造自己,“苏轼文化人格具备了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者’的所有积极特征。”[19]P92所以仍然能够洒脱放达、坦然静定、随缘自适。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突然间看到美丽的月色,于是就“欣然起行”,“欣然”凸现出作者洒脱放达的个性。在文中苏轼“只写最使他感兴趣的感觉”,“所谓‘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不足写实,是写出他着上感情色彩的感觉”[20]P417,可见苏轼当时的心境如水一般宁静,如月光一般空明澄澈。清人储欣也同样称赞此文“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全集录》卷八)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闲”字是全文的关键,是点睛之笔。一个“闲”字写出了作者坦然静定、随缘自适的心境,别具禅趣。此处的“闲”并非无所事事、闲极无聊,而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禅要在人生实际中领悟,又要贯彻到人生实际中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禅的领悟是一种默契。禅宗强调生活式的审美体验,慧开《无门关》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对生活,要持有一种满足与享受的态度,以一种闲适自足的心境去作一个“寻常无事人”。正如苏轼所说的“江山风月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充分体现了禅宗思想对其生活态度的影响。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以闲适而从容的心境去欣赏月夜的美景,才能一切“随缘而化”、随缘自适,这正是禅宗式的独特审美体验。
  四、“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静而达”式的自我超越
  “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追求思想解放,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如一条红线贯串于整个禅宗思想体系之中。”[21]那么如何实现超越呢?禅宗认为应该明心见性,向自己的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也就实现了自我超越。佛教也主张要保持“清净心”,《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即不应该对纷纭烦扰的世间万象过于执着,应该无念无系,保持一颗超越的清净之心,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性澄明,超越自我。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乐——悲——乐”的情感反复达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境,最终表现出静定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实现了自我超越。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秋天,苏轼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这篇散文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变化,呈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情感波动。夜游赤壁,饮酒赏景,诵诗高歌,乐在其中。客人悲凉的箫声使作者的情感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语说出了客人箫声悲凉的缘由。当年风云一时的曹操已经一去不复返,何况我等闲散失意之辈呢?面对广阔无垠的天地,悠悠不尽的长江,更感到人生的渺小短促,想要“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不免悲从中来。这表面上是客人的答话,实际上是苏轼自己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在政治上遭受重大挫折之后所产生的人生无常的情绪。   苏轼没有沉溺于自己内心的失意、痛苦之中,他以“水与月”来思考人生宇宙。“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2]P33水虽然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水还是水;月亮虽然时圆时缺,却始终没有增减,月亮还是月亮。这不正是“非有非无”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吗?接下来作者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审视宇宙万物。“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3]P33“心境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态度、认识,在客体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反求诸己,改变主体之观察角度、思维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看法而改善心境,获得快乐。” [24]P137“所谓解脱、超越,往往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变个思路理解对象,破执毋必毋固,从通常固有的美恶观念中跳出来,消除因事物差别而带给人心理的悲喜忧乐,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事物,从而发现事物的美,获得一份精神的愉悦。”[25]P137作者以水与月为喻,说明了“变”与“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不必羡慕江水与明月,更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从而使内心的矛盾得到化解,达到一种释然的状态。
  接下来作者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6]P33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苏轼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文集》卷十一)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穷尽的,而物对人的满足却是有限的。没有欲望,保持无住之心、“清净心”就不会产生悲情,就会无念无系。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是“无穷”的,以恬淡自适的审美心态去享用这永恒的自然风物。苏轼从风月中悟透了宇宙,于瞬间体验到了的永恒,这种永恒是冲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失意痛苦之后心灵的释然与自由,是于“明心见性”之中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瞬刻永恒,是超越时空、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
  客人的“喜而笑”,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情感表现。这一笑,实现了全文的第三次情感转折,体现了作者彻悟宇宙人生之后的静定与超然。“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时候的苏轼,心无所住,身心放松,物我两忘,可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禅境和开篇物我合一的化境既遥相呼应,又实现了涅磐之后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陈如江著.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赏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一)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袁行霈,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5]靳健.僧肇“有无双遣”方法论的哲学超越及其局限性[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6][8]张袁月.论苏轼词中的庄禅思想——以〈定风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3月第3期.
  [7]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教师教学用书[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11][20] 周振甫.古代散文十五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2]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二十四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3][14][15]谢志强.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16]迟宝东.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之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7][19] [24][25]张惠民 张进著.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8]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1]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哲学研究,1995年第三期.
  [22][23][26]袁行霈,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中日两国素有“同文”之说。如果单纯就两国具有悠久的“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及共同使用“汉字”这一点来说,似乎不无道理。但随着对日本文化诸要素的深入探讨,不难发现日语与汉语本属全然不同的语系。无论是语序、构成还是语法规则,甚至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都有很大差异。  关键词:日语;一心传心;暧昧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季风气候使大自然富于变化。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培育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细
期刊
摘 要:雷锋精神,放诸四海皆准的道德规范,经历了岁月洗礼,依然颠扑不破。在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精神,60年代是追求真善美;70年代是爱憎分明;80年代是发扬“钉子”精神;90年代是爱岗敬业,而今是返璞归真。本文从雷锋事迹中剖析雷锋精神,深入分析道德建设中典型教育弱化的现象以及它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而深层次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并结合社会需要、道德传统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建设道德文明的若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的规范标准及原则。规范标准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标准,二是文化标准,三是品位标准。规范原则主要有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实语言;规范;标准;原则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产生于网络空间环境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传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语言大有“走出网络,走进现实”的趋势。很多流行于网络的词
期刊
摘 要: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本文从分析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出发,进而对他们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做了策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支撑着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
期刊
摘 要:自柏拉图提出“命名论”以来,语言学界内的大家学者就语义的获得的问题提出了各种观点,包括指称说、概念说、观念说、用法说、行为反应说、因果说、七元论等。语义的产生其实是语言的内容(客观实在)和语言的形式(语音和符号)在人脑中发生关系,而语义的丰富则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规约而来的。  关键词:语义;形式;内容;规约  一、 语义的获得  语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发明创造的。人类语言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河南亚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针对目前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一步节能减排,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枯水期正常生产,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提出具体改造方案。  关键词:水平衡;冷却循环;反渗透    河南亚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生产企业之一。拥有500立方炼铁高炉3座、及配套132平米烧结竖炉两座、60吨顶底复合吹炼钢转炉2座及配套六机六流连铸生产线3条、650
期刊
摘 要:本文扼要介绍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典型发言、礼仪演讲等行政工作中常用演讲的有关知识和技巧。  关键词: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典型发言;礼仪演讲    行政工作中的演讲主要包括领导讲话、述职报告、典型发言、礼仪演讲四类。以下对这四类演讲的有关知识和技巧作扼要介绍。  一、领导讲话  (一)领导讲话的性质、特点  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叫做领导讲话。领导讲话的讲话稿或记录稿
期刊
摘 要: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勒认为,评价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即判断学生行为实际上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化。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步骤,与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一起
期刊
摘 要:对话不仅是一种互动,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原则。通过树立对话理念和对话意识,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等策略,构建对话语境下一种对话的、沟通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对话;师生关系;策略    对话,一个简单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然而,在教学领域里,对话却往往遭到忽视甚至漠视。尽管在孔子时代和苏格拉底时
期刊
摘 要:灯光是Maya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现实生活中电视教材做中,多媒体软件制作应用中都有Maya的身影。诸多的例子说明现在在这个突发猛进的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是不可缺少这些神奇而又专业的Maya灯光效果的。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三维世界,在我们生存的空间中,任何一个东西都有自己相对的三维值,也就是说,在我们已知空间中,大多数物质都是三维的。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的光源都是三维的。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