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次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從出生开始,伴随着他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洗脸、第一次穿衣服……这些代表成长迹象的瞬间,感动并温暖着每一位家长。还记得您家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次发生了哪些趣事吗?走进本期微访谈,和育儿专家一起来谈谈孩子第一次做某事的收获与成长吧!
  
  【家长记录篇】
  
   蛋蛋妈妈:孩子第—次坐飞机我家蛋蛋第一次坐飞机,还是那次全家去兰州。当时他虽然人小,但也按半价算,因为超过两岁且也占了一个位子。初次乘飞机旅行,蛋蛋异常兴奋。看到漂亮的空姐他还主动要起饮料来,可能是想起我之前告诉他“飞机上有姐姐给倒饮料”之类,等拿到饮料,他还高兴地唱起了儿歌。显然,第一次坐飞机的蛋蛋是完全不懂得害怕的,吃饱喝足玩够之后,他就靠在我身上安静地睡着了,直到飞机降落。
  小暄妈妈:孩子第—次看电影我家小暄第一次看的电影是《加菲猫》。一开始,小家伙还很专心地看加菲猫的表演。但大约过了20分钟吧,小家伙就开始不安分地活动筋骨了。他從我身边蹭到爸爸身边,再蹭回来。又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对前面的椅子感兴趣,只见他一下直拳,一下勾拳,椅子很快成了他游戏的靶子!我见状赶快把他制止住,不料这位被束缚住双手的“小淘气”,又要挣扎着從我身E滑下去,说想到过道中间去;留达。结果呢,我是电影没怎么看,光看他了……
  杨洋妈妈:孩子第一次洗衣粉今天杨洋看见自己的衣服泡在盆里,就说自己也要洗衣服。这可是她第一次对洗衣服感兴趣啊,当然要鼓励她去做。于是,杨洋就蹲在那儿,像个大人一样,学着我们的样子用手搓起衣服来。虽然,她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连身上穿的衣服也打湿了,但她一点也不在意,依然兴致勃勃地把衣服搓了又搓,最后还把衣服拿起来,用两只手挤挤压压。哈哈,肯定是想学大人拧干衣服,瞧她这架势还真是有板有眼呢!
  
  【专家点评篇】
  
  儿科专家李医生:学龄前的孩子坐飞机是可以的,但在飞机起降期间,家长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的照顾,如在飞机起落时最好给孩子吃点东西或让孩子张开嘴,这样可以帮助减轻空气压力变化对孩子耳鼓膜的影响。
  心理专家王教授:孩子3岁左右,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电影院看电影。但除了要教好孩子遵守公共场合的礼貌规范外,家长还要小心,即使电影的内容不可怕,黑暗的房间和巨大的屏幕,也有可能让孩子感到害怕,同时黑暗的光线也潜藏着意外伤害的风险。而对于爱动好玩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先试着给孩子看一部完整的卡通片,观察孩子的观看反应,如注意力、耐心等,再决定带不带孩子去电影院。早教专家李博士:“倒垃圾”、“洗衣服”等这些普通的家务事,能锻炼孩子的组织、思考、观察和执行能力。“家”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堡垒,让孩子学习分担家务事,可以有效培养孩子对家庭的“向心力”、“归属感”和做事的“成就感”。聪明的家长要会利用身边的家务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性。
  责编 盛晓芳
其他文献
儿童心理学认为,0至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抓住这一时期进行培养,孩子到6岁以后,就容易表现出自如与和谐。这个暑期,家长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让孩子做事情越来越有条理:  穿衣脱衣学先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游戏来帮助他分辨什么是先、什么是后,让孩子寻找出一种自我顺序感。比如把为孩子穿衣、脱衣的全过程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贴在醒目的地方,还可以将穿衣脱衣的顺序编成儿歌,录
期刊
从前,我不太会主动地要求孩子认字写字,认为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以我小时候的模式,是进入小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的。所以,对孩子,我一直不会要求他坐下来好好写写数字,认认生字。直到幼儿园老师来家访之后,我才渐渐改变观念。  我孩子石小跳的老师也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所以我在与她的交流上,比较能产生共鸣。她赞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现今小学的教学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与其将来孩子“跟不上”,不如现
期刊
父母为何犯了难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心思的高手。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看一会儿电视,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父母不愿意总扫孩子的兴,更不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大恶人”。但是,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许多家长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后,自己总是事倍功半
期刊
学龄前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孩子身体的各项指标在不断地发展,各种能力和习惯也都在看似无忧无虑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完善;家长们更是怀着满心的爱意和美好的期望,丝毫不敢懈怠,以便让孩子的童年不留下遗憾,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所以,安排和筹划孩子学龄前阶段的生活,让孩子做哪些事情,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和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热谈:入学前,应让孩子做哪些事?  在家长眼中,有哪些事情
期刊
心理研究表明,4岁是培养孩子乐观品质的最佳时期。对于孩子来说,与乐观相关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依赖想象力和对未来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适应;听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劝告,调整自己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败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例如,孩子的求知欲很强,遇到新奇的事物和活动就想探个究竟,却无奈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生活经验不足,不能熟练地操作玩具和游戏,于是产生挫折感。
期刊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总有着许多让孩子感到害怕的东西。3、4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黑暗和未知的东西,怕动物、怕孤独;5岁的孩子仍然怕黑,不愿一个人睡;6、7岁的孩子会害怕妖魔鬼怪、害怕找不到家;大多数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害怕雷电、狂风和大火等自然界的现象。  其实,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是其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内容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    孩子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与孩子
期刊
《巴巴爸爸系列》图书是法国的一部系列图画书,第一本书《巴巴爸爸的诞生》出版于1970年,刚一问世就获得了英国文艺评论界权威的赞誉,并在同年的博洛尼亚书展上受到广泛好评。于是,《巴巴爸爸系列》很快风靡整个欧洲。    《巴巴爸爸的诞生》    巴巴爸爸出生在弗朗斯瓦家的后院里,他的生长过程像土豆一样可爱,因为弗朗斯瓦给了他充足的水分,他便迅速成长起来。那么庞大的巴巴爸爸并没有吓到弗朗斯瓦,他们俩成了
期刊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应给予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    英国人
期刊
摔跤了自己起来,不去扶    从洋洋会走会爬,有了摔跤的可能性之后,这个观念我就一直实施着。在洋洋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洋洋摔跤了洋爸也不去扶,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回国的时候也告诉我们国内的亲人们不要去扶。所以洋洋摔跤了,不会哭,会自己爬起来。有时候我也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内心纠结挣扎,想要上去扶,可是洋爸一副“坚定不移的冷血模样”:  “不能去扶,这样会让他产生依赖和软弱的心理。”于是,洋洋摔跤,
期刊
对于那些想把孩子培養成音乐家的家长们来说,每一个成功者的经历,都有一种示范效应。打开郎朗这本书,真正具有教科书意义的,其实是他的父亲郎国任。那么,年轻的钢琴家郎朗是在他怎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呢?    第一招:树榜样    郎国任认为,孩子刚开始学琴,目标定得高没有什么坏处,不管专业还是业余,一起步就要冲着钢琴家、艺术家去,有的孩子一开始不喜欢弹琴,要启发他,为他树立崇拜的偶像,谁成功看谁。  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