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画笔 画学语文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栩栩如生、色彩绚丽的图画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翻开语文课本,那赏心悦目的背景图让孩子爱不释手,他们仔细地观察图画,尽情地欣赏图画,认真地读好图画背后的故事。教师应该把握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把绘画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欣赏绘画美的同时,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体验思想情趣的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绘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找春天》一课时,不用急于让学生去读课文,而是提前留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公园、田野;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上课时,我让每位同学先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发现的春天画下来,然后用一句话讲给大家听。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生机的,充满春天气息的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有的说:“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还有的说:“春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到公园放风筝。”……孩子们举起自己的画,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发现的春天。与大家一起体验发现的快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同学们,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并把它画了下来。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发现了什么?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好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于是,大家纷纷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绘画,让古诗通俗易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图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弄懂诗句大意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诗中所展示的画面。如在讲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借助简笔画,让学生弄清诗人住的草堂的位置。通过学生绘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意,用得既传神又耐人寻味,给人以窗外景物尽收眼底之感,有的同学还把整首诗所描写的画面都用水粉画了下来,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象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透过窗户,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青、白”学生通过自己稚嫩的小手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一边欣赏学生的绘画,一边吟诗,不仅使我们感受到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对诗人描绘的优美意境而陶醉,更激发了学生吟诵诗圣其他诗歌的兴趣和愿望。
  三、运用绘画,引导学生亲临文字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把绘画引进课堂,就是让学生读课文,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艺术语言表现力。
  语文课堂教学时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阅读的段落,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不仅体现了自主学习,还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出现了倭瓜、黄瓜、玉米,我简单地教给学生倭瓜、黄瓜、玉米叶的画法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一画这充满自由的园子。画中,玉米已经与白云牵手为伴了,倭瓜不仅上了架,还爬上了农家小院的房顶,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着……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尽收眼帘。学生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氛围里学习语文,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四、运用画图,开展学习中的自评、互评,传递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的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将教学手段稍微加以改变,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全盘调动,而绘画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平台。同学们上课表现特别好时,老师在黑板的右上角画上一张笑脸作为鼓励,学生必定喜在心头;某位同学作出发言精彩时,在黑板上画一颗大大的发光的钻石作为奖励,那喜悦之情绝对不亚于得到一颗真钻石。
  在进行小组评价时,引导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给同伴评价,比如:太阳代表真棒!花儿代表鼓励!夸张的大拇指代表向你学习等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定能发掘他们内在的潜能。慢慢的,孩子们也创编了不少其他类型的简笔画,这些都变成了孩子们之间特有的语言,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实践中我感受到这种方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获益匪浅。
  美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绘画作品总是运用无声却又机智闪光的艺术语言去打开欣赏者的天窗,焕发动人的余韵。而在语文学科的使用中,一定要遵循简单明了的规则,过于复杂的画面就失去了绘画教学的意义,也不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逐步形成好的个性和优秀的品格,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形成好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摸索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好初中语文教材,实现审美教育。教师应该重视总结一些先进的经验教训,重视形成自己的理解。  一、运用好的媒介,创造美的环境  文学作品存在好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放眼世界,正视现实,要想让教育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让多媒体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呆板教学模式,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考试的主要考查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只能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时,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进入到自觉学习的状态中去,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形成阅读期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所
期刊
进入初四,在中考的压力下,学生表现出迥乎不同的精神状态。有的同学为了追寻梦想,如饥似渴的学习,再苦再累从不叫一声。而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上课会周公,下课似猛龙。更有甚者,自己学不进去,又无事可做,于是不停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扰乱得大家都无法安宁,整个班级都被这几个人弄得乌烟瘴气。他们似乎总想搞出点什么状况,来吸引师生的眼球。老师想管教他们吧,又担心浪费宝贵的时间,不理他吧,又实在
期刊
改革后的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是,实践过程中,农村中 学的许多教师都反映: "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农村中学 很难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 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传统基础教育课程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以下特点:①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 授;②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
期刊
众所周知,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兼有毕业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项功能。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常常扮演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因而备受关注。要想中考语文考出好的成绩,就必须在作文训练上下大力气,下足功夫。那么,应当如何去实际操作呢?  作文应在平时训练中打牢基础,并辅以专题训练技巧。  让学生学会赏评美文、好文。“你现在可以不会炒菜,但至少要能分辨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
期刊
能听得到花开的声音是幸福的一种极致。作为老师,我见证着花开的过程,我欣喜的看着我面前朵朵花儿在舒展着枝叶慢慢地开放,聆听着天籁般美妙的声音,并为此深深陶醉……  ——写在前面  “王浩,怎么分到了我们班!”看到分班名单的时候,我惊恐的大喊。  “不行,不行,我要求调剂王浩。”我急匆匆的去找级部主任。  “名单已经公布了,不能再做更改!”级部长坚决的一口回绝了,不论我怎么软磨硬泡都无济于事,也只好悻
期刊
“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持久的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确立的大语文观,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很重要,可以这样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就没有生活,就没有完美的人生。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应注重课内阅读的点拨方法,并在课外为学生精选有益的读物,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课外阅读是认识生活的钥匙  现代社会,信息是载体。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最便捷、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
期刊
《关雎》流传两千余年而不衰,是一首对后世文学和爱情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古老恋歌。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歌,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位女子时的心情,反映出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纵观全诗,真切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因此,作品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特点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那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能合理引导学生解决此重点,成了课前
期刊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些年来在中考中,一套试题有三分之一的题目均是阅读分析题,分值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由此可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一、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教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