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欲望的延伸阅读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那本中文翻译过来应该叫做《欲望都市电影书》的电影资料大杂烩以外, 其实与《欲望都市》有关的书作还有很多。这些书上演的, 才是真正对于男女关系、欲望、爱情的完整解读。
 
  

 
  金星女火星男为什么会相撞
  这是心理学博士约翰· 格雷自《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之后, 在2008 年度推出的又一关于两性关系的力作。在这个几乎全然以工作为人生导向的世界里, 来自金星的女人和来自火星的男人不仅要承受更为繁重的生活压力, 而且在复杂的两性关系中, 他们各自对于压力和情感的处理方式也对彼此间的感情深具威胁。
  为什么男人在和伴侣争论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正确性”上, 而且没有听完就迫不及待地提供解决方案, 是因为他不在乎感情而显示出的冷漠超然吗? 为什么女人会一改亲切温柔, 发出“河东狮吼”, 是因为她对伴侣缺乏信任和感激吗? 当然不是。格雷在书中说, 男人有时候需要独处, 这是补充消耗殆尽的睾丸素、恢复身体健康的一种自然途径, 而女人经由谈话以及从伴侣那里得到的支持, 就能够制造出减轻个人压力的荷尔蒙物质和催产素。
  
  


  《Immortal Beloved》
  Carrie 靠在床上, 戴着从Mr.Big 脸上抢来的眼镜, 给他念上这一段内容的时候特别动容:“Though still in bed, my thoughts go out to you, my Immortal Beloved, now and thenjoyfully, then sadly, waiting to learn whether or not fate will hear us- I can live only whollywith you or not at all...”这段文字来自贝多芬的情书, 一共三封, 我们习惯称它作《ImmortalBeloved》。
  一个写惯了爱情专栏的文字犀利的女作家, 一个结了两次婚又离了两次的商业成功人士, 经历了各自人生路上的风浪和起伏, 见识了情色场上的光怪陆离, 也互相纠结了十年, 从爱到恨再到爱, 从年轻到成熟到沧桑, 再到此时此刻的这一幕孩童般的纯真和相互依赖——情书, 永远是情书——外表坚硬的男人打动女人的重磅炸弹。
  
  《Sexual Intelligence》
  在《欲望都市》里扮演豪放公关女Samantha Jones 的女演员Kim Cattrall 这次当起了策划人, 在老东家HBO 的扶持下试水导演了一部名为《Sexual Intelligence》的纪录片,同名书籍则由Bulfinch Press 出版。
  多了四位性学专家和七名工作人员加盟后,Kim Cattrall 的这部纪录片宗旨就是从世界各地和全国范围内抽取样本来研究展示我们在性意识里的界限和期望。影片从古代的性器官崇拜开始溯源, 探讨了当代男女潜意识里对性的幻想、态度、两性之间基于性的微妙关系以及社会道德对于性的制约。Cattrall 认为, 对性的诚实态度犹如我们对于自己的情绪、性格的态度一样,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的情感、体能和美感开放, 而性意识的理智敏锐也同样是驱动搜寻灵魂之安宁与流畅的、功能强大的引擎之一。
  
  


  《坏女人有人娶》
  本书请我们设想一下社会角色颠倒的世界是怎样的: 男人为女人下厨做饭, 收集脏袜子, 急切地盼望结婚;你的男朋友走过珠宝商店都会暗示你要不要进去看一看...... 感同身受地想想, 确实可怕。
  许多女人被教育要像藤蔓一样选择一棵大树, 孤注一掷地挑选一个男人把他抓住, 然后将自我的意志和需要附会成他的。而一个自强的女人, 或者在很多人眼里的“坏女人”,通常想的是:“和这个男人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在他身边我的感受如何?”“我又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可是有趣的事情是: 那些“不知好歹”的男人, 偏偏就容易为这些“坏女人”着迷。“好女人”们, 醒醒吧! 书里说, 假如你想与他天长地久, 你必须让他从心底里十分敬重你, 譬如才智和坚持的意志......
  
  《婚礼圣坛上的谎言》
  不管精明睿智如Carrie 也好, 平淡普通如街头那个卖菜的农妇也罢, 绝大多数女人还是对婚姻充满着期待和憧憬。作者从一个女人的视角出发, 生动地盘点了婚礼圣坛上的“十大谎言”, 并谆谆告诫女性读者对待婚姻请在婚前睁大双眼, 婚后点亮“三支蜡烛”: 爱、尊重与珍视。
  比如, 一大婚姻谎言就是: 婚姻会自动带来自尊。而真相却是: 在对方接近你之前, 你必须是健全的。书上建议说, 你可以站在婚礼的圣坛上说:“我来这里不是因为我感到被迫要来, 不是因为我没有你就活不成, 不是因为这是我最后的结婚机会, 不是因为我父母将为此而高兴, 不是因为一切已经付过费了, 不是因为我若退出就显得太尴尬。我来这里是因为我选择了你。我们, 面对面站着, 你看到我, 我看到你。而且我们说的‘同意’, 是基于对情况充分了解的、完完全全的同意。我们已选择共度人生。”听, 多好。讲真话才能有爱情。
  
  


  《Who’s your city?》
  对于如今拥有越来越多选择在哪里生活的都市人, 尤其是年轻人来说,《Who’s yourcity?》正是一语道破他们心中的那个结: 我到底应该选择在哪里工作和生活呢? 在作者Richard Florida 眼中, 通讯科技的进步加速了全球经济的流动, 但却没有把世界给变成平的。我们在哪里居住这个问题, 其重要程度恐怕多过我们本来以为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冲击中, 促使人们做出到底居住哪里的决定的却是心理因素。选择在哪个城市居住的权利并没有允许人们找到更适合他们个性和生活阶段的城市, 但却促使城市吸引更合适它们城市性格和定位的居住者。有趣的是, 书名不是《What’s your city?》, 而是《who’s yourcity?》。看来城市也和人一样, 有它们自己的脾气, 具备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还会有情绪和状态上的改变。
  
  《我的免费纽约》
  它带领读者进入纽约的心腹地带进行城市探险, 既透视经典的市政建筑仿佛时光重回, 又可出海听涛, 还醉在古老名剧中。你可以去品尝种类繁复的红酒, 可以漫步舞池,可以游历博物馆, 还可以深入当地的菜市场...... 林林总总, 体验国际都市纽约的城市风情和别致个性。最最关键的是: 它可全都是免费的啊!
其他文献
心思不可捉摸, 语言可以玩味。一部电影总有那么几句话触动人心, 让人忍不住放在MSN 签名档或博客上感慨一番。  台词塑造人物,“词”里行间总是透射着人物性格、处世作风,“词”里也总是暗示着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受思维控制的行为走向。我们请到《和谐心态是金》的作者张晓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宋振韶博士, 让心理学者给这些人物把把脉, 看看这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台词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秘密? 
期刊
一部《欲望都市》, 让我看到人在情感中四个阶段的转换: 结束单身、不如意婚姻、婚内生活、繁衍问题, 更看到人生必经的四个阶段:  Samantha 是典型的少年时期到青年时期转化的代表(15 岁-25 岁)。她无所顾虑, 行为比较放纵。处于青春期焦虑状态, 试图挣脱欲望, 但总是以失败告终。大部分人都有过这个时期, 但都成功地转化出来。  Charlotte 属于标准的青年时期(25岁-35 岁)
期刊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Carrie 吧。相对来说不大喜欢Miranda, 感觉她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通过电影你领悟到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择什么是适合你的, 这本身就可以成为你的人生经历。二三十岁或者四十岁都可以活得很好。  你觉得电影中不合理的部分是什么? 这些剧情可能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边, 但如果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想到, 我们为什么还要走进电影院呢?  如果有续集, 你
期刊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部电影有机会做下来聊天, 我们会一直以为罗美萍就是我们工作中看到的样子, 我们只会觉得她是典型的都市女性。不停下来欣赏她独立背后的故事、她的旅行、她的婚姻观, 我们会沉迷表象, 而错过一个真实的她。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没有最喜欢的, 也没有不喜欢的角色。我个人觉得自己有点像Carrie, 也有些像Miranda, 但Samantha 离我的生活比较遥远。  通过电影你领悟到了什
期刊
老板必读的人才法则文/ 汤姆· 彼得斯    1 注意无形的事物  谈到才华, 你要寻找的是什么? 我慢慢相信, 测试领导能力成熟度最大的考验, 是一个人有没有能  力应付“无形事物”, 看破“只有数字最重要”的假象。    2 改变“人资”地位  人力资源部门太常被视为技术人员, 不被当成领军人才争夺战的掌旗大将。  为什么人资不能赢? 很简单: 缺乏想象力。我很清楚有数万页琐碎的条文及规定,
期刊
普通情况下, 企业更愿意以人际关系技能良好的人来替换业务技能更好的管理者, 因为企业倾向于坚持这样的信条: 一个好经理应该能够通过某种形式改变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或不满意的下属。但是, 在短期项目中, 经理们通常没有时间帮助人们加以转变。他们更重要的是在早期就发现和认可那些更有效率的人的技能和贡献, 并让他们感到自己对该项任务负有责任。短期项目的挑战很独特, 比如负责一项业务的计划和招聘的人, 未
期刊
在华人电影导演李安的第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理智与情感》的英国首映典礼上, 查尔斯王子问李安:“How did you keep English actors in order?”不好控制的不仅仅是英国巨星,要在电影中把诸多因素控制得当, 本来就是一项管理学。    CHANGE 1    李安: 控制场景的分解学  《理性与感性》是我第一次和明星合作, 首度面对好莱坞片场, 一开始, 演员们频频提
期刊
如果Mr.Big 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话, 他一定是一个保守派, 对每一个稍有风险的决策都犹豫再三——他用了10 年时间和Carrie 恋爱, 结婚时依然不住地犹豫。这个角色和把冒险当成乐趣的我, 风格截然不同, 面对工作的时候, 我决不会像他一样逃掉!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喜欢《欲望都市》并不是因为其中某一个角色, 而是特别欣赏4 位女主角之间的友谊。她们单纯地因为对方这个人所以相互支持。比如S
期刊
投资才子王冉有一篇标题类似的博客, 讲的是在一个饭局上, 有人八卦了一则“财”子把某二线女明星从感情相当稳定的男友手中抢出来的故事, 众人议论万千。王冉评论: 有意思的不是这个故事本身, 而是在听到这个故事后在场的不同人的不同反应……    王冉写道——  男人们的反应主要有三类  ■ 有义愤填膺的“: XX无情,XX无义,所以找老婆一定不能找这个圈的。”  ■ 有深切同情的:“她原来那男朋友真够
期刊
随着《PPAPER》的发展和包益民的不断实践, 他的很多新理念和新方向正在等着和团队一起去探险; 过去, 他曾经创造了让很多人一再重复的杂志奇迹, 现在, 他试图建立一种能把创意和商业结合, 让创意在商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崭新公司形式, 他会成功吗?他如何让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梦想一往无前, 具体成真呢?    “以我这样的性格, 当然是独子。”包益民说,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不羁。  因为母亲在银行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