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融入瑶族民歌,让二者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瑶族民歌用于诗歌课堂导入、吟唱方式、背景介绍、品味手法、拓展迁移等环节,能够聚焦语文课堂、营造情境、深入文本,有助于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瑶族山歌文化。
关键词:瑶族民歌 诗歌教学 营造情境 拓展迁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融合瑶族民歌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结合了瑶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更贴近瑶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不断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瑶歌导入,激发兴趣
瑶族民歌曲调多样,主要以喜、怒、哀、乐几种最具代表性。有的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能使人精神振奋;有的衬词丰富、节奏高低强弱突出、极具节奏感;有的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此外,还有的曲调庄严、沉重,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诗歌主题、感情基调、风格等相近的瑶族民歌进行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感和心理上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课堂当中,将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接下来的课文学习。
比如在教学《短歌行》时,可以播放瑶族的《酒歌》进行导入,它的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其感情基调与《短歌行》慷慨激昂的思想情感相一致,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在教学《琵琶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的《拉发歌》进行导入新课,学生对诗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描写有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感,接着过渡到下面所要学的课文中。通过以歌曲导入的方式来聚焦课堂,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感受其情境氛围。
二、吟唱瑶歌,体悟诗意
瑶族传统民歌不仅曲调多样,唱法更是形式各异,主要分为唱歌、喊歌、讲歌三种,由于曲调风格的不同,所使用的唱法也不一样。唱歌主要是用唱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其旋律跳跃活泼、欢快热烈,富有流动感,个性鲜明。喊歌是一种呼喊式的演唱,既是喊又是唱,它类似于北方的号子,节奏自由,旋律简单。讲歌是一种具有叙述性和吟诵性格调的唱腔,它的节奏比较自由。
在诗歌教学中融入瑶族民歌的演唱方式,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瑶族民歌唱歌、喊歌、讲歌的演唱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提高背诵诗歌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以模仿瑶歌“喊歌”的方式进行,借助其抑扬顿挫、上下起伏的旋律中来吟唱《长恨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吟唱唱、学生个别吟唱唱、全班一起吟唱唱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熟练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吟唱方式。教师选择吟唱方式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讲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演唱只是为了使诗歌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它起到的是一种辅助作用,教师还是要将讲授的重点放在诗歌的相关知识上。
三、瑶歌背景,助读诗文
瑶族民歌的题材背景内容十分广泛,且富于哲理,寓教于乐,按照所演唱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古歌,主要叙述民族的起源、变迁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二是宗教祭祀歌,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祭祀,多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中演唱;三是情歌,这类民歌占的比重较大,易学易唱,常常以生活中的各种自然景物放入歌中做比喻,有表达爱慕之心、抒发忠贞之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情歌;四是劳动歌,主要是反映狩猎和农耕文化生活的。
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诗歌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诗歌创作的时间较久远,学生与课文存在历史距离感,并且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积累以及情感积淀,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与本文主题相近的瑶族民歌题材背景内容,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去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就会容易得多。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了统治地位,形成了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因此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由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所限,他们难以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瑶族民歌《吉冬诺》反抗封建婚姻、追求爱情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民间故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写作背景。
四、凭借瑶歌,品味手法
瑶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修辭手法是展现其语言艺术的最重要形式,它运用了比兴、对偶、夸张、双关、排比等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其艺术魅力,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瑶族民歌在表达瑶民的生活、劳动等方面的感情更加的生动形象,使得瑶族民歌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表达。
教师在讲授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时,可以结合瑶族民歌的特点进行讲解,在教学《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时,结合瑶族的《蝴蝶歌》进行解释,瑶族民歌吸收和借鉴了《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例如《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由此引出下文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由芦苇想象到了佳人,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因此可以与《蝴蝶歌》中以“雨、风、云”起兴相结合品析其艺术手法。《诗经》在写景状物时,通过描绘色彩、模拟声响来展示景物的情状形貌,比如用“灼灼”形容桃花的艳丽、“依依”形容杨柳的姿态、“漉漉”模拟大雪纷飞的形状等。同样瑶族的《蝴蝶歌》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用“嗡嗡”“沙沙”“叽喳渣”等形容声音,因此在讲到《诗经》的叠词运用时,可以与《蝴蝶歌》中的叠词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赏析。
教师在进行诗歌艺术手法时,通过与瑶族民歌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赏析,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瑶族民歌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瑶歌写作,拓展迁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指出:“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撰写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学完一篇诗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撰写评论的作业,让学生学习瑶族民歌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创作风格等方式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写作。教师选取一些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这些同学的作品好在哪里,使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诗歌教学的拓展迁移环节,让学生学习瑶族山歌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有助于丰富语文诗歌课堂的内涵,提高语文课的文化素养。
在诗歌教学中融入瑶族民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瑶族民歌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听、说、读、写相融合,在重视瑶族民歌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时,也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瑶族学生熟悉的民歌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当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民族地区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对课程改革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也是瑶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彭兆荣,邵志忠,黄蔚.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韦蕊.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研究与运用——以广西贺州、金秀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瑶族民歌 诗歌教学 营造情境 拓展迁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融合瑶族民歌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结合了瑶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更贴近瑶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不断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瑶歌导入,激发兴趣
瑶族民歌曲调多样,主要以喜、怒、哀、乐几种最具代表性。有的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能使人精神振奋;有的衬词丰富、节奏高低强弱突出、极具节奏感;有的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此外,还有的曲调庄严、沉重,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诗歌主题、感情基调、风格等相近的瑶族民歌进行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感和心理上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课堂当中,将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接下来的课文学习。
比如在教学《短歌行》时,可以播放瑶族的《酒歌》进行导入,它的曲调粗犷、高亢、浑厚、短小精悍有力,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其感情基调与《短歌行》慷慨激昂的思想情感相一致,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在教学《琵琶行》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曲调以优美、抒情、柔和、婉转为特征的《拉发歌》进行导入新课,学生对诗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描写有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感,接着过渡到下面所要学的课文中。通过以歌曲导入的方式来聚焦课堂,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感受其情境氛围。
二、吟唱瑶歌,体悟诗意
瑶族传统民歌不仅曲调多样,唱法更是形式各异,主要分为唱歌、喊歌、讲歌三种,由于曲调风格的不同,所使用的唱法也不一样。唱歌主要是用唱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其旋律跳跃活泼、欢快热烈,富有流动感,个性鲜明。喊歌是一种呼喊式的演唱,既是喊又是唱,它类似于北方的号子,节奏自由,旋律简单。讲歌是一种具有叙述性和吟诵性格调的唱腔,它的节奏比较自由。
在诗歌教学中融入瑶族民歌的演唱方式,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瑶族民歌唱歌、喊歌、讲歌的演唱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提高背诵诗歌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以模仿瑶歌“喊歌”的方式进行,借助其抑扬顿挫、上下起伏的旋律中来吟唱《长恨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吟唱唱、学生个别吟唱唱、全班一起吟唱唱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熟练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吟唱方式。教师选择吟唱方式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讲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演唱只是为了使诗歌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它起到的是一种辅助作用,教师还是要将讲授的重点放在诗歌的相关知识上。
三、瑶歌背景,助读诗文
瑶族民歌的题材背景内容十分广泛,且富于哲理,寓教于乐,按照所演唱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古歌,主要叙述民族的起源、变迁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二是宗教祭祀歌,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祭祀,多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中演唱;三是情歌,这类民歌占的比重较大,易学易唱,常常以生活中的各种自然景物放入歌中做比喻,有表达爱慕之心、抒发忠贞之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情歌;四是劳动歌,主要是反映狩猎和农耕文化生活的。
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诗歌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诗歌创作的时间较久远,学生与课文存在历史距离感,并且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积累以及情感积淀,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与本文主题相近的瑶族民歌题材背景内容,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去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就会容易得多。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了统治地位,形成了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因此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由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所限,他们难以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瑶族民歌《吉冬诺》反抗封建婚姻、追求爱情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民间故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孔雀东南飞》的写作背景。
四、凭借瑶歌,品味手法
瑶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修辭手法是展现其语言艺术的最重要形式,它运用了比兴、对偶、夸张、双关、排比等大量修辞手法来提升其艺术魅力,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瑶族民歌在表达瑶民的生活、劳动等方面的感情更加的生动形象,使得瑶族民歌形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表达。
教师在讲授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时,可以结合瑶族民歌的特点进行讲解,在教学《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时,结合瑶族的《蝴蝶歌》进行解释,瑶族民歌吸收和借鉴了《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例如《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由此引出下文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由芦苇想象到了佳人,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因此可以与《蝴蝶歌》中以“雨、风、云”起兴相结合品析其艺术手法。《诗经》在写景状物时,通过描绘色彩、模拟声响来展示景物的情状形貌,比如用“灼灼”形容桃花的艳丽、“依依”形容杨柳的姿态、“漉漉”模拟大雪纷飞的形状等。同样瑶族的《蝴蝶歌》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用“嗡嗡”“沙沙”“叽喳渣”等形容声音,因此在讲到《诗经》的叠词运用时,可以与《蝴蝶歌》中的叠词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赏析。
教师在进行诗歌艺术手法时,通过与瑶族民歌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赏析,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瑶族民歌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瑶歌写作,拓展迁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指出:“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撰写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学完一篇诗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撰写评论的作业,让学生学习瑶族民歌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创作风格等方式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写作。教师选取一些优秀作品在班上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这些同学的作品好在哪里,使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诗歌教学的拓展迁移环节,让学生学习瑶族山歌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有助于丰富语文诗歌课堂的内涵,提高语文课的文化素养。
在诗歌教学中融入瑶族民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瑶族民歌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听、说、读、写相融合,在重视瑶族民歌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时,也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瑶族学生熟悉的民歌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当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民族地区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对课程改革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也是瑶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彭兆荣,邵志忠,黄蔚.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韦蕊.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研究与运用——以广西贺州、金秀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