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里强调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重要性。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效把握动态生成呢?
一、创设~拨动“动态生成”之心弦
1.创设民主氛围,在平等对话中生成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让学生倾听老师、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课堂几乎是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学生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教学也顾及不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平等对话是彼此心灵沟通、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它可以提升数学的生命质量,实现学生智慧的灵动并发。所以,它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以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兴趣激发兴趣、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思想点燃思想、以民主造就民主,让学生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和精神交流的兴奋愉悦。
2.创设游戏情境,在趣味活动中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灵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生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中有一个由法国人尤嘉发明的移动“诺哈依之塔”的数学游戏,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教材中举例:在一块木板上钉了A、B、C三根小木棒,在A棒上由上到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放着两个小圆片,现要从A棒移到C棒,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片,而且移动时不能把大圆片放在小圆片的上面(移动时可借助B棒),问该如何移动,至少移动几次?教学中可让学生用几本大小不同的书来代替圆片,一起玩如果是三个圆片的,最少要几次?学生在玩的过程获得充分的数学体验后,教师问:如果圆片是4个、5个、6个~又该如何移动?至少要移动多少次?这样游戏难度较高,学生再次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不少同学是把圆片移了过去,但他们并不知道所移的次数是否最少。鼓励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要想把四个圆片移到C棒,必须把上面三个圆片移到B棒,根据上一个游戏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把三个圆片从A棒移到另一棒上,至少要7次,也就是上面三根小棒从A棒移到B棒要7次,再把第四个圆片移到C棒上,最后又要用7次才能把B棒上的圆片移到C棒上,这样一共用了7+1+7=15次。依此类推,5个圆片至少要用15+1+15=31次;6个圆片要用31+1+31=63次,向学生的智力潜能又一次发起挑战。
二、交互~奏响“动态生成”之乐章
1.经验与未知交互,生成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中,可能已经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才能对学生拥有的直接经验的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搭配》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做搭配题目时不时会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那天教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牛奶豆浆面包馒头汉堡请问你能搭配出几种早餐出来(每次只选两种食物一点心一饮料)学生有用表格,也有用线路搭配法进行解答。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口述,自己则选择多种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弧线搭配。当教师画完最后一条线时,班里的孩子几乎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老师,你画了个漂亮的贝壳呀?五颜六色的!”“我觉得像两道美丽的彩虹!”是贝壳也好,是彩虹也好,孩子们展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而让教师最为高兴的是以后的搭配题目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借助彩色笔完成解题,不少学生还能绘声绘色地向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编的小故事呢。这也让教师对板书与彩色构图一种全新的认识,它也是我们与孩子们沟通的无声的语言。
2.认知与实践交互,生成操作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注重实践活动,既是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在认知的基础上,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操作实践,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事和物。通过实践,不仅生成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球的认识”一课中,探究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关系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猜测圆柱上下两个面可能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猜测圆柱上下两个面可能一样大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得出了不同的验证方法:用尺子量;把圆柱一个面画在纸上,另一个面拿去比较;把茶叶罐的盖摘下来,跟底面比较;借助第3个面比较……这样,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生成这么多的验证方法,说明了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完全有可能成为探索者。也正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我们的数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开放~催开“动态生成”之奇葩
1.开放教学空间,在解除束缚中生成
弹性预案的设计,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想像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大门。动态生成不仅需要开放性的物理概念上的空间,更需要思维层面上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插秧式的座位编排并不适合每一节数学课。有时需要四人家庭式的合作氛围,有时需要多人团体性的探索群体,有时需要个人冒险家式的单刀直闯。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差异,开放思维空间,教师可以开辟如聊天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聊天式的对话中,生成新知,建构新知。当然,动态生成的空间还包括知识起点到目标间的空间、环节与环节间的空间、环节内问题呈现给学生的空间。这些空间都应向学生开放,切不可由教师包办代替,否则就相当于在课中给学生织了一张无形的天网,将学生五花大绑,也就谈不上什么动态生成了。
2.开放教学形式,在体验生活中生成
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可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实施“大课堂”教学,即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或集体教学与实地考查相结合,或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生成灵感生成问题。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受教材的约束,不受课堂的局限,自主生成知识,自主体验成功。
总之,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创设的、交互的、开放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是新课标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枝奇葩。
一、创设~拨动“动态生成”之心弦
1.创设民主氛围,在平等对话中生成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让学生倾听老师、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课堂几乎是教师唱独角戏和教师中心,学生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教学也顾及不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平等对话是彼此心灵沟通、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它可以提升数学的生命质量,实现学生智慧的灵动并发。所以,它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发言,以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兴趣激发兴趣、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思想点燃思想、以民主造就民主,让学生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和精神交流的兴奋愉悦。
2.创设游戏情境,在趣味活动中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灵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生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中有一个由法国人尤嘉发明的移动“诺哈依之塔”的数学游戏,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教材中举例:在一块木板上钉了A、B、C三根小木棒,在A棒上由上到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放着两个小圆片,现要从A棒移到C棒,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片,而且移动时不能把大圆片放在小圆片的上面(移动时可借助B棒),问该如何移动,至少移动几次?教学中可让学生用几本大小不同的书来代替圆片,一起玩如果是三个圆片的,最少要几次?学生在玩的过程获得充分的数学体验后,教师问:如果圆片是4个、5个、6个~又该如何移动?至少要移动多少次?这样游戏难度较高,学生再次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不少同学是把圆片移了过去,但他们并不知道所移的次数是否最少。鼓励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要想把四个圆片移到C棒,必须把上面三个圆片移到B棒,根据上一个游戏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把三个圆片从A棒移到另一棒上,至少要7次,也就是上面三根小棒从A棒移到B棒要7次,再把第四个圆片移到C棒上,最后又要用7次才能把B棒上的圆片移到C棒上,这样一共用了7+1+7=15次。依此类推,5个圆片至少要用15+1+15=31次;6个圆片要用31+1+31=63次,向学生的智力潜能又一次发起挑战。
二、交互~奏响“动态生成”之乐章
1.经验与未知交互,生成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先设计中,可能已经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只有在与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才能对学生拥有的直接经验的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搭配》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做搭配题目时不时会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那天教师在黑板上出了道题:牛奶豆浆面包馒头汉堡请问你能搭配出几种早餐出来(每次只选两种食物一点心一饮料)学生有用表格,也有用线路搭配法进行解答。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口述,自己则选择多种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弧线搭配。当教师画完最后一条线时,班里的孩子几乎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老师,你画了个漂亮的贝壳呀?五颜六色的!”“我觉得像两道美丽的彩虹!”是贝壳也好,是彩虹也好,孩子们展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而让教师最为高兴的是以后的搭配题目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借助彩色笔完成解题,不少学生还能绘声绘色地向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编的小故事呢。这也让教师对板书与彩色构图一种全新的认识,它也是我们与孩子们沟通的无声的语言。
2.认知与实践交互,生成操作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注重实践活动,既是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在认知的基础上,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操作实践,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事和物。通过实践,不仅生成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球的认识”一课中,探究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关系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猜测圆柱上下两个面可能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猜测圆柱上下两个面可能一样大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得出了不同的验证方法:用尺子量;把圆柱一个面画在纸上,另一个面拿去比较;把茶叶罐的盖摘下来,跟底面比较;借助第3个面比较……这样,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生成这么多的验证方法,说明了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完全有可能成为探索者。也正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我们的数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开放~催开“动态生成”之奇葩
1.开放教学空间,在解除束缚中生成
弹性预案的设计,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想像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大门。动态生成不仅需要开放性的物理概念上的空间,更需要思维层面上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插秧式的座位编排并不适合每一节数学课。有时需要四人家庭式的合作氛围,有时需要多人团体性的探索群体,有时需要个人冒险家式的单刀直闯。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的思维差异,开放思维空间,教师可以开辟如聊天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聊天式的对话中,生成新知,建构新知。当然,动态生成的空间还包括知识起点到目标间的空间、环节与环节间的空间、环节内问题呈现给学生的空间。这些空间都应向学生开放,切不可由教师包办代替,否则就相当于在课中给学生织了一张无形的天网,将学生五花大绑,也就谈不上什么动态生成了。
2.开放教学形式,在体验生活中生成
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可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实施“大课堂”教学,即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或集体教学与实地考查相结合,或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生成灵感生成问题。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受教材的约束,不受课堂的局限,自主生成知识,自主体验成功。
总之,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创设的、交互的、开放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是新课标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