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深入和普及,我们普遍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在学习了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论之后,我尝试着以“手脑并用”理论为抓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解放其大脑和双手,使之能想、能做、能创造。
  【关键字】 环境创设 解放 创造力 手脑并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们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解放幼儿”。
  一、解放双手,关注幼儿与墙饰的“对话”
  班级主题墙是根据幼儿现阶段学习的主题内容而设计的墙面环境,其作用是引导幼儿探索学习,梳理、记录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发现和获得的经验,反馈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
  (一)注重生成,给予幼儿操作机会
  主题墙是不断变化着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展开,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引伸出新的内容,当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提供支持时,师幼双方就会在认知、情感、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进活动的开展。
  在《逗蚂蚁》主题中,幼儿随着体验过程的不断深入,兴趣点也在不断地转移,一个个新的生成活动不断地出现。孩子们有的用画画表达想法;有的三五结伴去找蚁穴;有的进行喂食观察,并认真地做着记录......
  活动中,我尽量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促使他们在操作中学会多思,进一步发现、思考、探索、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示。墙饰中展示的内容不再是幼儿作品简单的堆砌,不再是教师精美的装饰,而是反映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和清晰的内在发展脉络。同时,一个动态变化的主题墙在孩子们的操作与想象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无限创意。
  (二)尊重幼儿,鼓励他们参与创设
  孩子有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幼儿一起设计、制作墙饰。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意愿,又在解放儿童双手的同时也培养了参与意识,发展了创造力。
  如:在进行主题活动《太阳星星月亮》时,贝贝小朋友把太阳都涂成了黑色,“贝贝,你怎么涂成了黑色?”“晚上了,我画得是晚上的太阳公公。”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嚷开了:“我也要画黑色的太阳,我也要画......”这样,“黑色的太阳”成了主题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俨然,一个有生命力的主题墙给幼儿开辟了发挥无限畅想的空间。
  陶先生说:“我们今天所谈的解放双手,不是传统意思说的以机械代替双手,将双手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救出来;而是让孩子的双手有事可做。”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操作,才能物化,也只有通过一系列尝试操作,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加符合现实、更具有实际效果。
  虽然,主题墙面的创设没有教师布置的美观,但这些琳琅满目的画面是幼儿全程参与,动态的展现了他们的学习轨迹。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创意与想法,真正解放了儿童的双手,让主题墙变成“会运动的生命体”,成为展示幼儿风采,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平台。
  二、解放大脑,尽显“小区域”的魅力
  陶行知先生说:“今天我们所说的解放头脑,不是解放脑力劳动,而是让孩子的脑子动起来。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幼儿可以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自由交往,“随心所欲”地探索、创作。活动中幼儿会有更多机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
  (一)释放孩子,享受参与创设的乐趣
  尽管我们强调区域环境是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有准备的环境”,但并不是说就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与幼儿无关。聪明的教师会巧妙地把布置环境的过程转化为幼儿学习的过程,尽量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幼儿学习的任务,真正体现幼儿是主人的观念,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发展。
  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并设计区域规划;或者用绘画的方式,或者组织展览和讨论,最终由幼儿决定方案。当然,除了规划之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共同设计有创意的图示,既要有幼儿能理解的符号,又有相关的文字表达,图文并茂,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新材料到来之后,投放在哪个区域、和什么材料放在一起,可以怎么使用……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交给孩子自己讨论决定。例如:师幼一起设计和张贴标签,可以是数字、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这样既能根据标签找到相应的材料,又使材料有序呈现,区域环境整洁美观,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二)激发孩子,展现环境创设的自然美
  自然角做为区域活动内容之一,它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饲养动物的探索机会。教师应借助方寸世界,以问引问,以思引思,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将原有经验和获得的新知整合起来,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主题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时,我们在自然角里投放了几只蜗牛,第二天,孩子们发现吃了青菜之后,蜗牛解出的粪便颜色是绿色的,很是惊讶。大家以为是蜗牛生病了,忙着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蜗牛生病了,解了绿色粪便。”“是吗?真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发现过吗?”“没有!”……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会不会吃了绿色青菜解绿色粪便呢?”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立马引起大家的注意,“对呀,快去试试红色的西瓜。”于是大家又忙开了。当发现没有黄色的蔬菜,就催促老师帮他们去食堂取些过来。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找食物、有的观察、有的记录……谜团也正被层层剥离,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的探索之旅精彩而丰富。
  幼儿正是在“做”的过程中探索、思考、并用喜欢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他们的想象发挥的淋漓尽致,个性得到了发展。陶先生说:“儿童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而丰富,“六大解放”理论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教育之路中走得更远。解放孩子,但不放纵孩子,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能积极地探索未来的世界。。
  【参考文献】
  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 6月
  董旭花 《幼兒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年3月
其他文献
中学生关于金钱和财富的概念大多来自家庭和社会,在学校里较少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中学生通常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压岁钱或零花钱,根据笔者对周围同学的观察,有一些人从小养成追逐潮流,享乐消费的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有一些人想从父母那里争取更多的零花钱,以获得经济上自主支配的权利。此次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中学生零花钱使用的现状怎样,他们的消费行为的特点。此次调研给一七一中学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学生
期刊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霜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曲问含蓄生动问在此而意在彼,大大增加了思维容量。巧妙运用曲
期刊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教学,以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努力营造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通过合理有效的问题方式,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创设 捕捉 尝试 实践 合作  有效的数学课堂问题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现代教学实践追求的模式,在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注重把有效教学
期刊
【关键词】信息技术;写作教学;支架  写作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但有许多学生害怕甚至逃避写作,举笔艰难,半天也写不出个所以然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使写作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它在写作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框架、支撑、扶手、借力点,极大地强化开放写作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激发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使他们主动参与,打破写作课堂的沉闷、乏味气氛,从而
期刊
[摘要]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在传授知识之中渗透。小学语文學科是基础性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也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育 渗透 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的德育工作仍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
期刊
摘要:  当前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多为隔代教育,加上在农村由于存在素质差距,孩子的素质教育欠缺,形成不良的坏习惯,同时孩子这个阶段在生理变化极大,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在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期刊
摘要: 高三复习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在对基本知识复习时,认为这些都已经学过,只是简单地重复或罗列一遍;在习题讲解过程中,重量轻质,即化大量精力和时间给学生演示问题的解答过程,轻视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过程。  关键词: 知识结构现状;优化和重组知识结构;问题的阅读理解;辩证的认识问题;解题方案设计;数学表达能力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是每个高三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任何一节课总是有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所构成的。
期刊
摘要: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怎样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探索和追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教室布置为学生营造活动氛围;二、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三、多样活动让孩子获得情感体验。真正让有效化教学活动为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活动 生活 情感  正文:  从2016年开始,小学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改为《道德与法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普遍性的认识到亲子教育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亲子教育的实践先于概念的形成,以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很规范、统一的概念。通过笔者对亲子教育的研究,对亲子教育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亲子教育中亲情教育和亲职教育两大功能的发挥,阐述了亲子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而对现代社会在亲子教育的认识上所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亲子教育的着眼点,它是促进幼儿身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要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就要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塑造等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科学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