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话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須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一、从生活中来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理解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数学问题
  有些数学内容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但这些知识的源头来自生活,所以,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一种生活情境,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数学问题.
  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 让两名学生面对面站在教室的两头,教师告诉学生这叫“相对”. “出发!”教师一声令下,两名学生开始相向而行,并很快碰在一起. 教师告诉学生这叫做“相向而行”,碰在一起叫“相遇”. 然后再让两名同学背对背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教师又告诉大家这叫做“反向而行”. 最后,让两名同学面向同一方向,一名同学在前面走,另一名同学在后面快速追上前面的同学,教师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追击问题”. 这样,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加深了对行程问题一些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2. 创设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一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中去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带领学生到交通路口去调查各种车辆通过的情况. 开始,教师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在1分钟之内统计出各种车辆的通过情况. 在统计过程中,学生发现,由于各种车辆数量多,运行快,很难记录下来.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统计既准确又迅速呢?”经过反复讨论,学生发现了许多种记录方法,他们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记录方法最简单. 于是他们几个人一组,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教师又要求把记录结果整理出来,然而记录的资料没有条理,不便于观察. “怎么办呢?”同学们又开始讨论,很快发现了把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或者画成条形图,比较直观,这样他们又发现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的情境中发现并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到生活中去
  现实生活又是数学的归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 ”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开放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1. 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它们与数学有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去解释这些生活现象,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增加对数学价值的了解. 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后,教师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这两个性质的实际用途. 三角支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这些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推拉门、电动伸缩门等,这些都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做成的,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到生活中去,就是要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并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之后,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新建的圆形花坛前,告诉他们:“学校准备在花坛的围墙四周和上面铺上瓷砖,并在花坛的里面填满土. 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方土,大家愿意吗?”学生们一致回答:“愿意!”同学们个个情绪激昂,跃跃欲试. 可有的学生突然提出问题:“老师,怎么算?”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测绳、卷尺等测量工具提供给学生,“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好吗?”“好!”各小组同学经过短暂讨论,开始进行实际测量. 最后,各小组根据测量的结果,很快算出了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填土的方数.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我们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 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来源,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数学化;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形式为:教师课堂上讲,学生课堂上听和学;数学习题由教师布置或提出,学生解答;习题的解答过程、结果大都具有统一的程式和唯一的答案. 这样的教学无疑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深入的思考和体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探索的机会,通过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的解决,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获得研究问题的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说要创造“均衡教学”. 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也包括关注“后进生”的教育. 在关注“后进生”的教育中,教师首先应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心,并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后进生”身上,用爱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赏识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精心指导他们,帮助其养成良好
【摘要】 数学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更是初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目,相对于语文等蕴含情感的科目来说,初中数学的学习显得较为枯燥乏味,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这固然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与方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更好的锻炼与培养,却也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
初中数学教学充满了“义务教育”的色彩,而高中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一般只对常量、定量作出研究,抽象思维要求不高.而高中数学中对数学概念与原理进行了定性的研究,而且对应用性知识作了探究,不仅内容多,而且难度加大,无法像初中教学那样只要反复讲练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突然数学成绩下降,感到数学难学.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找准知识衔接点,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深感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而作业完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自己多年教学探究和学习,一直在使用面批作业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作业,感觉好处很多,构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效果很不错. 但面批作业要做到及时批阅、重视反馈、点面结合、注重成效,同时要注意方式和质量,处理得当就能全面发展.  【关键词】 面对面;点面结合;因人而异;处理得当;全面发展  作
丰子恺早年师从弘一法师,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虽然才华横溢,却为人谦虚,做事低调。有一次,他甚至偷偷躲在客人背后,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有一年,丰子恺带着自己最小的女儿丰宁馨去烟雨楼游玩。临近中午时分,丰子恺带着女儿去附近的一家茶楼吃饭。父女两人刚刚坐定,丰子恺就听到邻座的几位游客忽然提到了自己的名字,声音中带着不满,甚至还有些不屑的意味。  丰子恺听到后,示意女儿不要作
阶段性测试结束了,班上的孩子考得还不错,平均分名列年级第一. 看着孩子们的试卷,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和孩子们相处半年,经历了四次阶段性测试,我感觉孩子们一次一次地在进步,平时的学习也越来越踏实,这都是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欣慰之余,我细细阅览试卷,对孩子们的答卷进行了客观地分析. 首先,我统计了试卷中所考知识点的分布状况,寻找本次考试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我对学生答题进行了分析. 对试卷中每道
一、问题提出  1.作业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生仅仅靠课上探究和听老师讲授,是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的,必须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或补充.作业是建立在学生课堂互动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并内化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通过作业中习题的思考与解决,帮助学生内化课堂所学,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视野
一、 设计  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来自于各个学校的学习成绩中下等、甚至更差的学生,因此学生一入学即有成绩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甚至厌学等表现.为了响应教育部门开展卓越课堂建设的号召,同时通过新课改理念有效地辐射到我对学生自学探究与实践活动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学生所喜欢的形式——学生课堂实践,即上课让学生讲课,开展了有效的学生自我研究、自我展示的教学活动.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 数学方法则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重要工具.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因此,数学思想对数学课堂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观察我们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困扰时常涌向我的心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往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