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电场中能量概念的讨论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静电场理论分别对静电能、自能、互能以及电势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本质上描述出静电能、自能、互能以及电势能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使得读者对与静电场能量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静电能 自能 互能 电势能
  一、带电体系的静电能与自能
  静电能即为电场的能量。移动一个带电体系中的电荷,就要抵抗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做一定的功δA从而带电体系的静电能将改变δW,二者的关系是:
  δA=δW (1)
  这里δA和δW,都是可正可负。例如把同号电荷移近时,δA>0,δW>0即静电能增加;把异号电荷移近时,δA<0 ,δW<0即静电能减少。
  上面说的只是静电能的变化,静电能本身的数值是相对的。要谈一个带电体系所包含的全部静电能有多少,必须说明相对于何种状态而言。我们设想,带电体系中的电荷可以无限分割为许多小部分,这些部分最初都分布在无限远的位置上,通常规定处在这样的状态静电能为零。
  设带电体系由若干个带电体组成,带电体系的总静电能W由各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W互和每个带电体的自能W自组成。即为
  W=W自+W互 (2)
  把每一个带电体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各个带电体从无限远移到现在的位置所做的功,等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把每一个带电体各部分电荷从无限分散的状态聚集起来时所做的功,等于这个带电体的自能。
  二、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能
  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电场力,当电荷之间相互位置发生变化时,电场力要做功,而且,这种功与变化的路径无关,这表明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能(电势能)。带电系统所以具有电势能,是因为任何物体的带电过程都是电荷之间相对迁移的过程,在迁移电荷的过程中,外界必须消耗能量以克服电场力做功。例如,用电池给电容器充电时就消耗电池中的化学能,根究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外界所提供的能量转化为带电系统的静电能。当带电系统的电荷减少时,或改变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静电能就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当以充电的电容器放电时,它储存的电能就会转化为热、光、声等形式的能量。下面先讨论点电荷组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
  (一)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设带电体系由两个点电荷q1和q2组成,它们之间的距离是r12。在计算功w时,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首先把q1放置在它应在的位置上固定下来,然后再把q2由无穷远处搬来,放到与q1相距r12远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进行,结果是一样的。
  现在采用第一种方法,在搬用q1时体系中没有其他电荷电场,因而不须做功。搬用q2时,它已经处在q1的电场中,因而须抵抗电场力F12=q2E1做功:
  (3)
  其中 (4)
  它是q1在p2点产生的电势。
  同样也可以证明,以第二种方法搬用,须要做的功为
  它是q2在p1点产生的电位。
  可见两种计算方式所得结果一致:
  如上所述,这个A就等于q1,q2之间的相互作用能W互,把它写成对于q1,q2对称的形式,则有
  (7)
  (二)多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我们设想把n个点电荷q1,q2......qn依次由无限远的地方搬用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根据场强和电势叠加原理不难看出,搬运n个电荷的功用通式来表达
  (8)
  (9)
  Uji代表第j个电荷在第i个电荷所在的位置上产生的电位。因此建立这带电体系的总功为:
  (10)
  可以证明,建立多个点电荷组成的体系时,总功A与搬运电荷的顺序无关。为此只须证明A的表达式可以写成对电荷标号i、j完全对称的形式
  (11)
  由于式中距离rij与rji显然相等,所以式中qiUji可以写成:
  (qiUjt+qjUij) (12)
  因而A可以改写成
  (13)
  其中
  三、 连续分部电荷系的静电自能
  一个带电体所带的电量Q,可以看成是在无限远处,处于分散状态下的无限多 聚集起来形成的。聚集过程中克服静电斥力作正功,所以“消耗”的能量转化为静电自能 ,式中的u是带电体出dq外,其它电荷在电荷元dq处产生的电势。若这个带电体的体密度是ρ,那么静电自能可以有如下的表示 。显然把带电体Q看作是由无限多的dq所组成,静电自能也叫物体的固有能,其实也是物体相互作用能的一种体现。
  四、 电荷在外电场中的电势能
  当一个电荷放在外电场中,则这个电荷就有一定的电势能。例如对一个电子加速器两电极产生的电场对电子来说是外电场,则从阴极K到阳极A外电场对电子所做的功为AKA=-eUKA,这就是电子在外电场中的点位能差WKA,普遍的说,一个电荷q在外电场中P、Q两点中的电位能差为WpQ=APQ=qUpQ。若取Q为无穷远点,并令U(∞)=0,W(∞)=0,则电荷q在外电场中的P点的电势能为W(p)=qU。
  对于孤立的带电体显然也可以说为互能,但习惯上常把若干个不连续的点电荷组成的体系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或若干个不连续的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能称为互能,而对于一个孤立带电体常说它的自能,电势能或静电能。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对静电场的能量所涉及到静电自能、互能、电势能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描述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初学者对这些概念的本质有更深刻更清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2]张郁.对静电能有关问题的探讨[J].1987年9月.
  [3]孙皆宜,刘敏.静电场中的电势能、相互作用能及静电能的联系与区别[J].2005年第6期.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尽快融入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这一环节,便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课堂导入 教学情境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期刊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能一步登天,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写作中积累语言。通过引导学生积累,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劝学篇》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今日学,明日学,日日学,才能成其渊博。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阶段,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创造能力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展开想象、发表见解、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造能力  开发人的创造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
期刊
[关键词]教学模式 高效 以趣激疑 探索 发现 创新  教学模式是一种稳定的、可操作的、有序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程序。它包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环节应当完成的任务。它的可操作性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自然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兴趣,自主的学习。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教学模式的新型课堂目标。  当前倡导的“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
[摘要]师生互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与行为交换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师生互动还有助于拓宽教师的业务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师生互动 学生能力 教师业务  小学数学教学有三大任务,即基础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其中,能力培养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而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
期刊
[摘要]自学能力就是学生个体在教师的必要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素养等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学能力 自学兴趣 学法指导 自学探究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
期刊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义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情,报恩于意,谢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超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  感恩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人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大胆创新,提高艺术表现力,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课堂这一平台,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挖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再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得以展示,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为最终目的。小学音乐教学四部曲,阐述了如何使学生在小学艺术教育之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期刊
小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写作,对写文章往往觉得非常困难,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将很难入门,即便入门也很难顺利地发展。因此我格外重视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利用各种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积累,为运用打好基础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