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设置的作用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unfe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念”是指欣赏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或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期待心理。“悬念”设置的好,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中心、主人公的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人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谈谈感想。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课文分析,第二课时分析写作特点,后者为教学重点。上课我就布置学生按各小组分段读课文(如第一、二小组读1~19段),找出有关写于勒的词语,借此理清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开头(第四段)写道:“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故事的开端,描写菲利普一家人焦急万分地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这么迫切地盼望于勒归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迫使读者不得不往下读。同学们说,菲利普一家对于于勒的夸赞促成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于勒“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赚了点钱,大家都认为他“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信上说“我发了财就会回来”,全家就能“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母亲说“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二姐的婚事成功,是因为看了于勒的信……二姐婚礼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旅行,才有了菲利普一家遇见于勒的机会,把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高潮。在船上父亲认出了于勒。我见父亲“向那个衣服褴褛的老年水手走去”;我端详那个人“又老又脏,满脸皱纹”;船长冷冷地回答:“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叫于勒”;付牡蛎钱时我看他的手“满是皱纹”、“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是故事的高潮,写巧遇于勒。“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写躲避于勒。至此,小说的主线就十分清晰了:盼于勒(开端)——夸于勒(发展)——遇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巧妙地設置了悬念,不仅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了,而且将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
  这些基本要素理清了,大家就轻而易举地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小说记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变化,刻画出他们自私虚伪、贪婪势利、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作特色是构思精巧,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设置”的写作方法,行文波澜起伏。于勒出场前菲利普一家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就设置了悬念,这样布局非常合理又恰到好处。于勒的两封信,使全家处于兴奋状态,菲利普夫人夸于勒;当穷困潦倒的弟弟突然出现时,这对虚荣心极强的夫妇则从幸福的高峰跌入现实的痛苦深渊,于是全家为躲避于勒,改乘海轮回家。
  假设,不改动小说原文一个字,只有一个记叙顺序,把第33段挪在文章开头,使于勒这个法国老流氓早早现出原形,以他的本来面目出场与读者见面。小说中“盼于勒”、“夸于勒的戏还能演出来吗?自私、虚伪、贪婪、冷酷的菲利普夫妇,给自己的亲弟弟的只能是仇恨、谩骂。这和早已泄了气的皮球不能再跳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既然“盼于勒”、“夸于勒”没戏了,那小说的前两部分(1~19段开端、发展)的这些文字就无用了。没有了这些文字,文章原来的立意就不成立了,整篇小说不就废了吗?再从字数说,小说全文总共三千多字,前两部分一千五百多字,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种种理由足以说明“设置悬念”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谓“悬念设置”的经典之作了,一篇好的文艺作品是少不了这种方法的。
  悬念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
  如何设置悬念呢?
  无巧不成书。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的于勒,竟然在船上不期而遇,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作出适当的夸张。例如《变色龙》,文章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事件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閱读兴趣,激起了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奥楚蔑洛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是什么使他变来变去?……
  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例如《荔枝蜜》,文章开头说“我”并不喜欢甚至讨厌蜜蜂,然后写“我”参观“养蜂大厦”,亲眼目睹了蜜蜂的辛勤劳动,还喝到了又香又甜的荔枝蜜,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禁不住赞美起蜜蜂来了。作者又由蜜蜂想到了千千万万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的劳动者。作者对蜜蜂的喜爱甚至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梦里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三中学(733000)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与同年级的张冬梅老师签订了“师徒合约”,师傅为“蓝”,徒弟为“青”,并创立了“一课双构”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一课双构”呢?就是同一篇课文由两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分别授课,但是这两次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完全不同。然后在同一班级各自教授一遍。师傅教时,徒弟听课;徒弟教时,师傅评课。  在“双构”教学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月迹》这篇课文。  一、“青”课堂实
期刊
对于被唤之日益风干,学生渐成木偶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但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单靠外部施加压力是不能实现的,只有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积极思考才能有效的实现。因为在兴趣的诱发下,学生会更加干劲十足地学习,他们的感知会更敏锐,想象力会更丰富,我们整个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
期刊
何谓“写景”?笔者以为就是将眼中之景真实而又艺术地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单纯地流于描形摹态,更应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让笔下之物着作者之色彩,让作者情感的活水渗透其间,使得描摹之物不仅有鲜明的外在特征,更有“我之色彩”。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可动人心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以为可
期刊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其宗旨就是关心人类幸福。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思想。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期刊
文本细读源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流派——语义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文本细读就是读者徜徉在语言的途中,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自在地散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细读这一媒介,它能够激发学生语文课堂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笔者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谈谈对文本细读粗浅的见解。  一、把握文本,捕捉文本切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当学生阅读时,他与文本的交流便开始了,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风光旖旎的山水、睿智独到的观点无不渗透进学生的脑海,形成学生对文本初步的认知。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学情而盲目开展教学,势必会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精铺:精设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谈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  1.品味  品味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懂得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才能在今后的阅读中懂得
期刊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是舒乙先生的一篇随笔。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传达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问题,更是提醒人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文本解读要关注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文章本身的语言、手法和情感。带着借鉴,笔者再读《都市精灵》,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不仅有富于表
期刊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龄30余年,再主持一个“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回望他的教学历程,他一定有很多精神上的坚守,如敬畏自然和文化,仰望大家,不排斥书卷气质,不随波逐流,追求理想和时尚又不被时尚所湮没,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了解和热爱自己生活的国家、城市、学校、家人……因为坚守,他一定有一种庆幸的快感。  这样的教师对自己“坚守”的精神内涵可能还很模糊,我最近连续写了“ 教师追梦”系列诗剧——“ 追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