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理念,与语文一起成长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龄30余年,再主持一个“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回望他的教学历程,他一定有很多精神上的坚守,如敬畏自然和文化,仰望大家,不排斥书卷气质,不随波逐流,追求理想和时尚又不被时尚所湮没,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了解和热爱自己生活的国家、城市、学校、家人……因为坚守,他一定有一种庆幸的快感。
  这样的教师对自己“坚守”的精神内涵可能还很模糊,我最近连续写了“ 教师追梦”系列诗剧——“ 追梦”“德中追梦人”“追梦地平线”“群文路上的追梦者”,这些作品或用作教师合唱歌词,或在教师各种展示活动中朗诵表演;我主持的语文工作室又参加了“世界读书日·教師读书沙龙”活动,展示的主题是“ 捧一本书,守一个梦”!我们有些明白这样做的语文教师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坚守”——坚守语文人的情怀,坚守语文人的梦想!有了这样的情怀和梦想,教师与工作室都得到了成长。
  一、爱生活,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初中第一节语文课,老师为学生准备这样的学习内容“爱语文,爱生活”,要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生活是百科全书,也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热爱生活,要热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美国作家毛姆说: 尝尽生活百味,就能当一个作家。热爱生活的人既能学好语文,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无论是学生学习语文还是教师教学语文,都应该热爱生活。
  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初中语文课堂,书写神奇的“汉字”,诵读高雅的“诗词”,聆听“诸子”的教诲,探索“文化”的奥秘,体验“成长”的烦恼……语文课堂有书法的美,行文的美,声音的美,画面的美;语文课堂有作品人物的形象,有作者的身影,有老师的引领,有学生的参与!语文课看似一个“小窗口”,里面涵盖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的语文核心素养,它装着一个包罗万象的“大世界”!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肯定会喜欢!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也肯定会喜欢!
  语文教师可以创建学生社团。例如我创建了“小荷爱语社”,引导学生“热 爱母语,读经典诗文,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学生的语文活动打开一扇窗。学生在毕业册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怀念您在第一堂语文课上板书下的“爱语文、爱生活”,忘不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您向我们传输的“真”“善”“美”,“您用对文字的热爱,暖了我们的青春”。
  我很庆幸学生读懂了我。
  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语文人的情怀,语文人的坚守,并且去影响自己的同仁。例如我在教苏东坡的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学流程设计成文言版、现代汉语版、诗歌版、创意版,来突出语文课的语文特点、人文特点,突出浓浓的语文味。有了语文味的导向,青年教师执教诸如《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散步》等,课堂上也都能用足工夫呈现鲜明的语文味,着重去引领学生欣赏文字之美、领悟语句之情、鉴赏篇章之韵等。执教《春酒》能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细节之美,执教《湖心亭看雪》就会上成有语言学习、有文化知识、有文人评价、有文学鉴赏的一堂语文课!
  这些都源于对语文理念的坚持与坚守!
  二、坚守语文工作室理念
  坚守语文工作室理念:“语文教师书香气,语文课堂语文味,语文教研真问题,自助助人共同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鉴中学语文前沿观点提炼语文工作室理念。例如我主持的语文工作室理念是:“语文教师书香气,语文课堂语文味,语文教研真问题,自助助人共同体。”虽不成熟,也算是“理念先行”。工作室老师一直在坚守之,践行之,探索之,回报之。
  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要回归本真,语文教学应重视文本解读,而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则是读图多于读文,违背了语文教育特点。工作室理念就当是对教师的提醒和鞭策。
  “语文教师书香气”——有一篇文章这样形容语文老师的怪状: 不读书却在兜售阅读秘诀, 不写作却在大讲作文技巧,不反思却依然应付着新课程。语文教师要亲近笔墨纸砚,要与笔墨纸砚为友,要喜欢好书,买点好书,多读好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能在语文课堂散发出一种书香气息。多读点专业类的书,使自己更有底气;多读点哲学类的书,使自己更大气;多读点人文艺术类的书,使自己更有灵气。一个有底气、大气、灵气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定会很牛气。例如我们工作室为了营造读书氛围, 成立了“三余读书社” ,倡导师生成为有书香气的人,在应试之余、指点江山之余、游戏之余,陪你“捧一本书,守一个梦”!
  “语文课堂语文味”——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读文本,学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活动应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文学活动,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研真问题”——做人要真诚,做学问也要有求真的态度,语文教研要立足课堂教学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发现真问题,求得真答案。不求虚名,不做“假”“大”“空”。与喜欢语文的一群人,做自己喜欢的一点事,完成工作室教师的自我提升,提高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初中语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收获教学科研一点成果。
  “自助助人共同体”——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让一名教师有机会领衔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室,要胜任这个角色,领衔教师应多读书,做真学问,让自己有底气;在工作室几年时间里,能有更丰厚的学养,更过人的智慧,成为真正的名师。指导团教师应真心付出,帮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组成一个优质的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和管理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教学教研合作共同体,既自助又助人。
  三、坚守语文人梦想,与工作室共成长
  我主持工作室担任“领衔教师”,一定是有着三十几年教龄的我遇到的“第一次”。虽不是“悄悄地”来,仿佛“走着走着”就来了,忆前番似怎般让人手也忙脚也乱,但,还是踉跄地迈出去了四年!回望去还看得清起点和路径,真算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须想,须学,非领衔,且行,且做,有语文。   教师领着工作室,仿佛做了一个课题,教师与工作室一起在成长。以我主持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室”为例:‘’
  1.调研与统筹——稳起步
  理念先行,组建团队,有了一“室”(场地)、一“窗”(网页)、两社团(小荷爱语社、三余读书社)。
  2.建模与驱动——认真学
  聆听大家,拜访先贤,闻书香气,悟语文味,苦耶?乐耶?讲座论文,听课磨课,探真问题,建共同体,名耶?利耶?横批:你也试试。 听曹文轩、顾之川、余映潮、苏立康、黄厚江等专家学者的讲座,参加名师工作室论坛学习,我在学习心得《我心仰望》里这样写到:“ 我敬仰先生(江苏成尚荣先生)传达给我的学术理念: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平台,是教师成长的高地,是课程改革的制高点!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大世界,是小文章,大手笔,是永远到不了的‘地平线’,是人生意义的创造室!名师首先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一个领跑者!”我的成员老师这样写到:“ 因为热爱,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既然选择,注定了我们将会为他付出。如何付出,我们站在高山之巅,亲身丈量脚下的海拔。标尺有多高,山才会有多高。”
  3.聚焦与实践——踏实做
  第一,建好工作室平台。我承担了十几次区级讲座,多次主办区级语文教学研讨会和教师技能大赛,引领旌阳区“片段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率先参加四川省新华文轩“微课程制作”,在全国、省、市等各级教研会交流发言; “三余读书社”“小荷爱语社”负责主办了重大的学生活动如汉字听写、经典诗文朗诵、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工作室渐渐在学校和旌阳区有了良好反响,语文工作室真正成为了一个“平台”:是成员教师及其所在学校非成员教师“教研活动共享的平台”;是“小荷爱语社”学生社团活动的平台;是学校语文组开展教研的平台;是学校“对外交流展示的平臺”。
  第二,争取市教科所的平台。工作室承办了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初中组观摩研讨会,成员教师在观摩会上献课,与全国专家一起对话交流;承办了德阳市2015年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研讨会。
  第三,闯进省教科所的平台。参加了“2014年四川省教科所普教科研资助重点课题‘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子课题“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的素养的研究”在四川省作中期研究成果示范汇报和总课题结题汇报展示,子课题成果被总课题结题报告引用。 我们语文工作室站在了课程改革的制高点!
  4.分享与辐射——快乐行
  工作室成员积极、乐观,健康、团结,有任务不拒绝,有困难不畏惧,有机会要争取,有成果共分享!我们为农村学校送教、帮教、送中考模拟试卷;到凉山昭觉支教,上示范课,开讲座;主办6次教研活动带动旌阳区教研,活动主题有作文教学研讨、片段作文教学研讨、微课程教学研讨、群文阅读教学研讨、名著阅读教学研讨等;把四川省群文阅读研讨会引进家门,让全省语文同仁分享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 “群文、多元、导引、博览,单篇、同质、主导、精读——相得益彰”;提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简称为 “增加储备”“了解要素”“遵循模式”“转变操作”“区分关系”。
  工作室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领衔教师完成了自己工作室的设计与引领,与工作室一起成长, 我们工作室真正成了“自助助人共同体”。
  5.愿景与期望——贵坚守
  热爱语文,做有激情的追梦人,坚守语文人的情怀,坚守语文人的梦想,守住理念,执着追求,既是我个人的愿景,也是我们语文工作室努力的方向,希望工作室能影响更多的语文人,实现自己的语文梦,给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留下一抹美丽的彩虹!
  语文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平台,是语文教研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高地。借助语文工作室的平台,语文教师可以坚守语文教学理念,坚守语文情怀,坚守语文梦想,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中学校(618000)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生成过程,不能以教师思维或教参思维代替学生去思考、体会,也不能以个别学生的思考、体会来代替其他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解读文本”以及“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课新上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方法一——以点带面  执教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时,班级里近一半
期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与同年级的张冬梅老师签订了“师徒合约”,师傅为“蓝”,徒弟为“青”,并创立了“一课双构”的教学模式。什么是“一课双构”呢?就是同一篇课文由两名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分别授课,但是这两次授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完全不同。然后在同一班级各自教授一遍。师傅教时,徒弟听课;徒弟教时,师傅评课。  在“双构”教学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月迹》这篇课文。  一、“青”课堂实
期刊
对于被唤之日益风干,学生渐成木偶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但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单靠外部施加压力是不能实现的,只有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积极思考才能有效的实现。因为在兴趣的诱发下,学生会更加干劲十足地学习,他们的感知会更敏锐,想象力会更丰富,我们整个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
期刊
何谓“写景”?笔者以为就是将眼中之景真实而又艺术地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单纯地流于描形摹态,更应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让笔下之物着作者之色彩,让作者情感的活水渗透其间,使得描摹之物不仅有鲜明的外在特征,更有“我之色彩”。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可动人心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以为可
期刊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其宗旨就是关心人类幸福。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思想。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期刊
文本细读源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流派——语义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文本细读就是读者徜徉在语言的途中,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自在地散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细读这一媒介,它能够激发学生语文课堂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笔者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谈谈对文本细读粗浅的见解。  一、把握文本,捕捉文本切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当学生阅读时,他与文本的交流便开始了,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风光旖旎的山水、睿智独到的观点无不渗透进学生的脑海,形成学生对文本初步的认知。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学情而盲目开展教学,势必会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精铺:精设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谈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  1.品味  品味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懂得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才能在今后的阅读中懂得
期刊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是舒乙先生的一篇随笔。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传达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问题,更是提醒人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文本解读要关注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文章本身的语言、手法和情感。带着借鉴,笔者再读《都市精灵》,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不仅有富于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