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答谢中书书》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以期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陶弘景,曾经担任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因看透了人世的黑暗,便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可见,山林成了陶弘景心灵寄居之所。当然,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文本都折射了古代文人的这份“山水情结”。
  一、山水中寄托着隐逸情怀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文学家吴均写的一篇山水小品,寄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节选。吴均先后担任过郡主簿、记室、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等,因私自撰写《齐春秋》,触怒梁武帝,书被焚,自己也被免职。不久之后又奉命编撰《通史》,未及成书就去世。纵观他一生的浮浮沉沉,就不难理解他的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了。《与朱元思书》中,吴均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正可谓“居山不作出尘想,邻水只贪垂钓闲。”山水中寄托着他的隐逸情怀。
  再如唐代诗人常建与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但是他长期仕途失意,耿直,交游无显贵,多来往山水名胜处,过着长期的漫游生活,后隐居鄂渚鄂的西山。因此他的诗中也有着对山水的一份独特的依恋,字里行间流露出隐逸的情怀。比如最为有名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看似悦的是“鸟性”,实则是“人心”。无论是山光还是潭影,都能让诗人暂时忘却俗尘的烦恼,内心变得空灵澄澈。一个“空”字既是潭水的清澈透明,又是人心的一尘不染。此时此境,诗人感受到的是“万籁此俱寂”,“俱寂”指“一切烟云”都消散净尽,“寂”则是心静如水,只能听到钟磬音。可见,诗人在山林中寻找的是一份独特的“静”。
  当然,“山水”不仅折射出一种隐逸情怀,有时透露的则是一种反抗的决心和不屈的斗志。
  二、山水中折射着不屈斗志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初涉宦海,而立之年的他在登临飞来山时,写下的《登飞来峰》则展示了那份坚定的决心。在飛来山上的千寻塔上,王安石看到了旭日东升的磅礴画面,心中激情澎湃。尽管在未来的变法路上困难重重,但是那些“浮云”于自己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因为身在最高层。可见,登山望远中寄托的是王安石的决心与信心,被看作是变法的前奏;可见,山因为它的巍峨,也带给了文人这种进取的勇气和不屈的意志。
  柳宗元的《江雪》也是如此。“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渲染的是一幅冰天雪地的图景,人鸟绝迹,其实这样一幅冷峻的冰雪图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追溯柳宗元的生平经历,不难发现,从小便受到了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受到了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少年得志的他,二十岁便考中了进士。经过十多年的官场生活的历练,对腐朽的政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萌发了革新的想法,即后来的“永贞革新”。可惜革新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也因此被贬到永州任司马达十年之久。而被贬期间的柳宗元并没有消极颓废。本诗就是创作于这一背景之下。虽然很多诗词中都将“渔翁”当作隐逸者的形象,这里却是一个不屈的斗士。“独钓”就是一种坚守,就是一种不屈的斗志。当然,像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有这种情怀。
  当然除了通过山水来寄托这份不屈的斗志,有时还寄托着诗人的家国情怀。
  三、山水透露着禅意
  《论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王维就是这样一个仁者和智者。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在开元、天宝年间极富盛名,以山水田园著称,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的诗画一直都有着山水的烙印。早年的王维在政治上是想有所为的,随着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例如,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可见作者中年就很喜爱佛教,晚年才把家安在终南山下脚下。一个“颇”字展现了作者的虔诚之心。“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兴来”“独”可见诗人的那种洒脱随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走到水的尽头,坐看闲云升起,可见此时的诗人心无杂念,已经达到了空灵之境,在云水间感悟禅心。
  当然,古代文人文章中的山水寄托着隐逸情怀,折射着不屈斗志还透露着空灵禅意,这些都跟当时的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以及个人的遭遇经历有关。作者会将自己那种无法明说的特殊心境寄托在山水之间,因此,在阅读这类诗词文言时一定要反复研读,透过文字去还原生命的真相,去洞悉作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26661)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真谛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写作恰好是训练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最好方式。但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作,究其原因,是积累不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不知如何下笔。提倡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练笔,丰富学生的日常积累,为学生“储米”,如此,在写作中学生才能文思如泉,让作文妙笔生花。  一、课堂中练笔,掌握方法  “天下文章一大抄”,此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仔细品味,却也有几分道
期刊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不仅文章内涵好,语言表达以及写作技法也堪称经典样本,教材的写作部分注重单元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点的切分和选择,在单元课文内容和写作上进行了有机配置。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依托文本,读写结合,对该单元文本内容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亮点进行精巧点拨,体味作家写作上的巧妙之处,有意识地强调学生要积极地学习借鉴和模仿化用,依托文本教写作,可以突出随文学习的实效性,以此来渗透
期刊
继“教案”“学案”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学历案”,是对之前教学方案的有效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提升,让学生们经历深度学习后达到“学会”的目的。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基本框架包括“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作业、学后反思”等几个基本要素。下面以学历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结合课文《故宫博物院》来谈谈基于“学历案”的教学究
期刊
朗读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要在朗读中学,在朗读中悟,就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教师的指导要讲求方法,以篇定法,以学定法,抓住时机,适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从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技巧掌握法,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读好重音。课文的写作有目的,体现在句中;句子的表达也有目的,表现在词语中,所以重音就体现了句子的目的,要能准确地读出重音,才能正确地理解句意。重音的类型有并列性重
期刊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不同,是小说,可当作记叙文教学。小说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开头写父亲如何力大无比,壮实如牛,篇末写父亲腰也闪了,连挑水也不能胜任了。父亲终年辛苦,舍不得破费一星半点,连洗脚也是一年才洗一回,父亲这辈子过得异常艰难!小说深沉地叩响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
期刊
传记文学怎么读,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提倡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盲目读和应付读中游走,只求“读了”而不求“读好”,这明显与我们所希望的读书要求相背离。新课标强调,真正的名著阅读应培养學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通过概括、比较、分析、推理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整本书阅读应该培养学生找寻关键信息、质疑探究和拓展阅读的能力。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发问并寻找答案的能力是整本书
期刊
一、明确方向,策略为先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起点,为教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笔者在教学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中,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写作导学稿,以搭建作文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自我对话平台。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整理加工的;教学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教育过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写作
期刊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卷三。部编教材选入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章以精练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这篇短文共194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却写得精彩绝伦,趣味盎然。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6版)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中生阅读鉴赏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应给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明确阅读鉴赏基本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验证机会,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支持。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技法传授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如何实现教学操作的主体诉求,这是
期刊
托尔斯泰认为:“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语文课堂的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然而笔者在教学与调研中发现,部分课堂看似热闹,然而细思冥想,不少对话浮于表面,非但不能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相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对话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  伪对话现象。课堂上部分教师掌控提问,以师生的问答为主要形式,集中表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