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一直是令人头痛的事情。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但是,中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难免会触难而退。如何让他们消除畏惧心理,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孩子们逐步喜欢上作文。
一、给作文起个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并不容易。我们在平常的习作中,这样的题目比比皆是:《我熟悉的一个人》、《我第一次……》、《我敬佩的一个人》、《我和××》、《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春游》……小學生以写记叙文为主,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冠以“难忘”“有意义”,什么人都是“高尚”、“敬佩”,就让学生写起来无从下手。他只能绞尽脑汁去搜罗词语,读起来索然无味。《课标》提出:“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写自己喜闻乐见,感受最深的东西,他才会觉得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在给作文命题时,我们不妨把文章题目写小一些,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些。如写人的文章,题目可以让孩子们变换为《淘气的小弟弟》、《爱哭鼻子的妹妹》、《唠叨的妈妈》、《爸爸是个大力士》……学生写的时候既能突出人物特点,又感觉很有趣。
二、让作文贴近生活。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以“热爱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为主题。因为今年开学比较早,春天来得相对迟一些。所以学完这个单元后,让孩子们马上去写这样的文章,聪明的孩子会仿照课文写,可对于感受不到春天的孩子来说,他会面露难色。“老师,现在我感觉还是冬天啊。”我没有强求他,就让他写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但叮嘱所有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变化。一个星期后,天气渐渐变暖了,柳枝发芽,桃花吐蕊了。我让学生修改上周的写景作文,把自己看到的真实的春天认真记录到作文中。这一次,没有人抱怨了。不管是动植物的变化还是人们的活动,在孩子们的笔下,都是那样的充满生机。他们不再觉得春天离自己遥远了,他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由此他们就可以写出很多与春天有关的作文。《春天的脚步》、《柳树醒了》、《美丽的花坛》、……此时,你再去读他们的文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景物,那可都是孩子们用心观察得到的佳句啊。
每一个节日,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快乐的,不需要提太多的要求,只需要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刘一乐的《春节到了》、蔡丽琪的《春节游园》分别从家庭和公园两个角度描绘春节热闹祥和的画面,表现了家乡过年的风俗。
三、善于欣赏鼓励孩子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中年级是学习习作的开始,不要在这起步阶段就让孩子觉得作文是一个拦路虎,对作文望而生畏。而要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关键就在于让孩子觉得习作并没什么难,甚至能从习作中找到乐趣。而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受到肯定,得到赞赏。
“引导、激励”能开启学生习作的心灵之门,能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习作的心灵之门常开,习作之泉充满生命力,才能写出优美的篇章。班级里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写作基础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程度也不同。看到词句根本不通的文章,有些老师只得连连摇头,“他怎么一点悟性都没有了。”性子急躁的可能当场就把文章给毙了,撕掉重做。即使把人叫过来,遇到那孩子有许多字不会写,指导了半天,他也只能憋红了脸站在那儿。最后的结果是老师让他照抄一篇文章了事。孩子出了办公室会长长地吐一口气,“妈呀,总算让我过关了。”可下一次,到办公室来的人中可能还会有他。这样做对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我常常在课堂上鼓励作文基础差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佳句,都会大声赞赏。老师的肯定就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信,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他会坚信自己完全可以写出棒棒的文章来。对于进步大的,我还鼓励孩子们积极写电子稿,把文章发到我的邮箱中。我把收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打印出来,张贴到教室后墙的板报上,贴上奖励标志,和学生共同分享这份荣耀。改变作文难写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老师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的学生总有一天会写出满意的作文。
总之,中年级是孩子们习作的起步,也是激发他们对习作热爱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对孩子引导得当,相信孩子们对习作不再会是“怕”,而是“爱”。用童心去发现,去感悟,与孩子们一道共同感受习作的快乐,是我对习作教学的一种探求和实践。
一、给作文起个好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并不容易。我们在平常的习作中,这样的题目比比皆是:《我熟悉的一个人》、《我第一次……》、《我敬佩的一个人》、《我和××》、《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春游》……小學生以写记叙文为主,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冠以“难忘”“有意义”,什么人都是“高尚”、“敬佩”,就让学生写起来无从下手。他只能绞尽脑汁去搜罗词语,读起来索然无味。《课标》提出:“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写自己喜闻乐见,感受最深的东西,他才会觉得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因此,在给作文命题时,我们不妨把文章题目写小一些,更贴近孩子的生活些。如写人的文章,题目可以让孩子们变换为《淘气的小弟弟》、《爱哭鼻子的妹妹》、《唠叨的妈妈》、《爸爸是个大力士》……学生写的时候既能突出人物特点,又感觉很有趣。
二、让作文贴近生活。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是以“热爱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景”为主题。因为今年开学比较早,春天来得相对迟一些。所以学完这个单元后,让孩子们马上去写这样的文章,聪明的孩子会仿照课文写,可对于感受不到春天的孩子来说,他会面露难色。“老师,现在我感觉还是冬天啊。”我没有强求他,就让他写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但叮嘱所有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变化。一个星期后,天气渐渐变暖了,柳枝发芽,桃花吐蕊了。我让学生修改上周的写景作文,把自己看到的真实的春天认真记录到作文中。这一次,没有人抱怨了。不管是动植物的变化还是人们的活动,在孩子们的笔下,都是那样的充满生机。他们不再觉得春天离自己遥远了,他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由此他们就可以写出很多与春天有关的作文。《春天的脚步》、《柳树醒了》、《美丽的花坛》、……此时,你再去读他们的文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景物,那可都是孩子们用心观察得到的佳句啊。
每一个节日,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快乐的,不需要提太多的要求,只需要他们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刘一乐的《春节到了》、蔡丽琪的《春节游园》分别从家庭和公园两个角度描绘春节热闹祥和的画面,表现了家乡过年的风俗。
三、善于欣赏鼓励孩子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中年级是学习习作的开始,不要在这起步阶段就让孩子觉得作文是一个拦路虎,对作文望而生畏。而要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关键就在于让孩子觉得习作并没什么难,甚至能从习作中找到乐趣。而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受到肯定,得到赞赏。
“引导、激励”能开启学生习作的心灵之门,能激活学生的习作之泉。只有让学生习作的心灵之门常开,习作之泉充满生命力,才能写出优美的篇章。班级里几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写作基础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程度也不同。看到词句根本不通的文章,有些老师只得连连摇头,“他怎么一点悟性都没有了。”性子急躁的可能当场就把文章给毙了,撕掉重做。即使把人叫过来,遇到那孩子有许多字不会写,指导了半天,他也只能憋红了脸站在那儿。最后的结果是老师让他照抄一篇文章了事。孩子出了办公室会长长地吐一口气,“妈呀,总算让我过关了。”可下一次,到办公室来的人中可能还会有他。这样做对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我常常在课堂上鼓励作文基础差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佳句,都会大声赞赏。老师的肯定就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信,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他会坚信自己完全可以写出棒棒的文章来。对于进步大的,我还鼓励孩子们积极写电子稿,把文章发到我的邮箱中。我把收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打印出来,张贴到教室后墙的板报上,贴上奖励标志,和学生共同分享这份荣耀。改变作文难写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老师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的学生总有一天会写出满意的作文。
总之,中年级是孩子们习作的起步,也是激发他们对习作热爱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对孩子引导得当,相信孩子们对习作不再会是“怕”,而是“爱”。用童心去发现,去感悟,与孩子们一道共同感受习作的快乐,是我对习作教学的一种探求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