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工作,一个是事业”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30日、31日,四川音乐学院上演了一系列特别的音乐会——“‘马拉松’式原创无伴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四部作品《琴思》《琴趣》《琴韵》《琴缘》分为四场音乐会,演出总时长将近十一个小时。为什么会想到创作一套规模如此庞大的小提琴独奏曲,并以“马拉松”音乐会这样新颖的形式呈现呢?作品的创作灵感是否来源于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和常规音乐会相比,“马拉松”式音乐会的意义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这套作品的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先生。
  林戈尔,国家一级作曲、博士生导师,创作了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千余部(首),主要作品包括音乐会歌剧《娥加美》、民族歌舞剧《九寨仙踪》、民族歌剧《薛涛》《卓文君》《杜十娘》、交响诗《梁山音画》《吕梁印象》、管弦乐套曲《风花雪月》《故乡回望》、弦乐套曲《康巴风情》、民族器乐合奏《藏区小景》、钢琴曲《峨眉晚钟》《金顶佛光》等。
  林戈尔教授告诉我,自己创作这套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的缘起其实非常偶然。“习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的口号,我便梳理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看看还有什么事儿没做。我突然发现,小提琴独奏曲我一首都没写过。”原来,作曲家林戈尔是拉小提琴出身。“我十来岁的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父母被关起来了,我便想着学个手艺,找个饭碗,以后可以自食其力。”于是,他花了二十一块钱,买了一把当时最差的小提琴,找了老师学起了小提琴。有一次,小提琴老师让林戈尔演奏一首老师创作的作品,但是技巧太难了,林戈尔拉不了,当时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写一首拉起来顺当一点的小提琴曲。后来,林戈尔走上了专业作曲的道路,写过歌剧,写过交响曲,写过钢琴曲,甚至也写过弦乐重奏,但就是没有写过一首小提琴曲,因此,他决定重拾“初心”。
  林戈尔从2017年暑假开始创作这套由《琴思》《琴趣》《琴韵》《琴缘》四部分组成的小提琴作品,到2017年底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作为一个有着繁重行政任务在身的院长,这样的创作速度实在让人惊叹,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对此,林戈尔笑称自己实际上是“业余作曲”,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下班后,甚至是在飞机上完成的。“飞机上是最适合作曲的时候,因为在办公室里随时都会有人找你,打断你的创作思路。而飞欧洲、美国,动辄十几个小时,没有外来的干扰,很容易静下心来作曲。”对林戈尔来说,作曲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我真没觉得作曲有什么困难的,我要是觉得困难我就不写了”。
  与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中的多声部复调音乐相比,林戈尔的小提琴作品以主调音乐为主,由六十二首独立的小提琴独奏曲组成。从体裁上来说,作品分为音乐会练习曲、变奏曲和随想曲三大类。从技巧上来说,作品基本上涵盖了小提琴所有的演奏技巧,包括各种弓法、指法、快速走句等。与一般意义上演奏知名作曲家某种形式的全套作品,比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那样的“马拉松”音乐会不同,这次林戈尔的音乐会不但作品是完全原创的,而且演奏家也全部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师和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演奏员,“这是四川音乐学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比起实际演出质量,林戈尔更看重给四川音乐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这对学校的学术活动、音乐创作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都是一次很好的检验”。
  那么,身兼作曲家和四川音乐学院的院长,林戈尔是如何平衡繁忙的行政事务与作曲之间的关系的呢?他的回答简单明了:“一个是工作,一个是事业。在工作时间干工作,在其他时间追求事业。”除此之外,林戈尔还有一个身份:教师。他结合自己长期的管弦乐配器经验,编写了一本《管弦乐法基本原理》教材,其中使用的所有谱例都是他本人的作品。“‘文革’时,没有书,我就问别人借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法》来抄,抄的时候就是精读。”几十年后,他终于也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管弦乐法”教材。
  林戈尔曾经表示,四川音乐学院不能只是专业排在全国前列,在社会认知度上也要走在前面。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句空话。2018年底,占地四十二亩、投入二十几个亿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成都市政府与四川音乐学院深度合作的结晶。从最初的筹备,到音乐厅的设计,再到未来的经营管理规划,林戈尔都深入参与其中。据他介绍,成都城市音乐厅是一个四合一的场馆群落,其中包括四个剧场——歌剧厅、音乐厅、戏剧厅和室内乐厅,以适应不同的演出需求,“四个主题场馆四个主色调,形成四个厅的区别和冷暖色搭配”。在林戈尔看来,成都城市音乐厅将为川音的师生们营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学术氛围,“音乐厅就在音乐学院旁边,你只要步行过去,就可以领略世界一流的演出了。”雄心勃勃的林戈爾还透露道,以后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国产进口品牌”的概念——“演出重要的歌剧时,我们可以外聘指挥和主演,但管弦乐团、其他演员和合唱团都可以由川音来提供,这将是川音师生艺术实践的最高平台”。
其他文献
2018年5月16日,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与法国钢琴家达尔贝托(Michel Dalberto)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曲目是法国与中国的艺术歌曲,上半场有福雷、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人的歌曲,下半场则是从黄自、丁善德一直唱到叶小纲的作品。起初我担心,艺术歌曲音乐会本来就带点曲高和寡的意味,这套作品还完全避开热门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歌曲,这样一来,上座率如何?听众的反应
期刊
2011年7月,第二屆夏季音乐节的志愿者团队里来了一个还在读大学的上海小男孩,讲话柔声细气,交流起来却有难得的沉着和专注,当时的MISA工作团队决定安排他协助接待那年第一次来上海的大指挥家巴伦伯依姆。  2016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偶然地翻看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代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被其中贯穿全片的音乐瞬间圈粉。MISA这些年引进了不下十部国外电影交响制作,何不自己制作一部?走访美影厂后,我
期刊
2018年5月16日,我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创演的歌剧《马可·波罗》,赞叹之下感慨颇多。作为一部以一带一路实例内容为特点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可谓独辟“新境”,它做到了很多人所期待做到的东西,达到了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表现效果。  我观《马可·波罗》,觉得它是一部将东西方文化和历史进行深入嫁接的作品。此外,它在创作技术、创作经验以及“履行”歌剧思维观念方面,都有
期刊
2019长江钢琴代言人薛汀哲巡演发布会有“演”有“料”引爆乐展  2018年10月11日,上海国际乐器展“长江钢琴大师中国巡回之旅——薛汀哲发布会”成功举行。会上,薛汀哲携手长江钢琴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钢琴家、教育家李名强教授亲笔题词——“2018薛汀哲长江钢琴全国巡演圆满成功”,并与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雅玲小姐、吴天延先生以及“钢琴魔指”薛汀哲先生共同盖章,纪念这一难忘时刻。  在
期刊
如果不是在这次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节目册上看到了《天书奇谭》的名字,我可能很少再有另外的机会在大荧幕上重温这部少时的动画经典。  在《天书奇谭》(1983)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经成功地制作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1961-1964)、《哪吒闹海》(1979)、《九色鹿》(1981)以及《三个和尚》(1981)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不仅将中国的电影动画制作水准推向了
期刊
《欢乐的夜晚》由胡登跳先生创作于1979 年,作品巧妙地运用了五件民族乐器特殊的演奏技法,逼真地模仿了戏曲音乐中的锣鼓点等音效,展现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该作品中特有的创作手法更是为我国民族室内乐多元化进程开辟了新道路。中西融汇视角下的丝弦五重奏  小型器乐组合古已有之,亦是中国民族室内乐的滥觞。先秦时期的《韶》,秦汉时期的“乐府”,隋唐的“燕乐”,均一脉以贯之。二十世纪以降,先辈们上承古
期刊
伦纳德·伯恩斯坦(L eona rd Bernstein)的朋友们常称他为莱尼(Lenny),似乎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加使人感到亲切。这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成名于美国的音乐家是二十世纪美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帅气迷人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不同于大部分欧洲指挥家的细腻优雅,伯恩斯坦“哈佛口音”之下的睿智与才华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伯恩斯坦  2018年是伯恩斯坦诞辰一百周年。据伯恩斯坦办公室(Leo
期刊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音乐会中只要有马勒的作品就会十分卖座,听友似乎对马勒的音乐十分买账,老中青三代人皆十分受用,以至于马勒的音乐会一票难求。马勒的作品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时间我也难以参透其中的奥妙。  马勒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如同其他伟大作曲家的标准履历那般,自幼展现出音乐的才能,儿时已经参加不少音乐比赛并获大奖,少年时代进入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对音乐有崇高的追求等等。如果这仅是马
期刊
01远处的白色帐篷便是音乐节举办交响音乐会的场所基顿·克莱默的“剑走偏锋”  拥有俄罗斯血统的耶胡迪·梅纽因出生于美国,成长于英国,逝世于德国,这些都已广为人知了。然而,他曾经安家在瑞士的那一段经历,却似乎一直鲜为人知。02(从左至右)梅纽因,布里顿,皮尔斯、让德龙,摄于1957年  1957年,梅纽因被格施塔德宁静、迷人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举家迁往这个瑞士山区定居下来。同年的8月4日和6日,在梅
期刊
Naxos发行的这张唱片中收录了一系列小提琴小品,由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钢琴大师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创作。这听起来是挺跨界的一个组合:钢琴家创作小提琴作品。不过,作为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戈多夫斯基从来没有被人当作一位单纯的钢琴大师。若论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他根据肖邦的二十六首练习曲(Op.25,No.7这首没有被改编)改编的五十三首练习曲。作为钢琴技艺的一座高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