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这几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学困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学困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学困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学困生,针对学困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学困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我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
  1. 走近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反思一下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有没有把他们当作累赘,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他们不闻不问。要知道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与否,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带动其他学生也来关心、帮助学困生,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成为促进他们学习的助推器。
  2. 实施分层评价,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重大作用。评价学困生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着眼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心。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被赏识和重视,在表扬激励中提升学困生的自我评价。
  3. 分类指导,适当照顾,促进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转化学困生也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我的办法是:同步教学,分类指导,适当照顾。新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较多,我就事先关照好小组长,要求安排学困生参与讨论、操作,鼓励学困生作为小组代表汇报。通过这些手段,提高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而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4. 个别辅导,查漏补缺,促使学困生根本性转化。个别辅导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最有效手段。对学困生来说,学习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不仅可以对他们的知识缺漏进行补习,更是对他们行为养成、学习方法的矫治和引导。
  二、课外的辅导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点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可以解决课堂教学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课外辅导也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教学:
  (1)上课提问多采取层次化。
  (2)在作业布置上也采取层次化。
  (3)课下多辅导,以优带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班的学困生的成绩都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班就组织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回校第一时间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我要求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背诵,这样就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做一般的学生工作。每个学困生产生的根源不同,甚至有的学困生用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见效。所以说转化好一个学困生比培养好一个优秀生更重要、更光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有信心,细致地去查找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耐心地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以疑激趣: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一分试验田》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
期刊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你、爱你、敬你、信你是我多年来求索的方向。语文教学是快乐而多情的,教师不妨放下架子,领着孩子们舞动青春,充分施展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努力修炼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喷礴而出。  一、修饰外部形象,培养内在修养  学生对老师的好恶感,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外在形象。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穿着得体、干净利落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感
期刊
自主学习,就是在自主教育氛围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展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学习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体现在不墨守成规,有创造性的学习上。探索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探索
期刊
我作为一线教师,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最后悟出:寻求到一种务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才是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就“小学语文”这一块来讲,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察言观色,引领学生主动求学  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一双会说话的、善于观察的眼睛,一对灵敏、善于倾听的耳朵,还要有一个灵活、善于机变的
期刊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1. 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说,如何将他们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感用书面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重在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教给学生怎样写,还要教给学生会写、写好。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兴趣。如三年级训练题目《小制作》,它要求按制作的先后顺序写,把制作的过程写具体些,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为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
期刊
我们在工作时经常会听见同事大发感慨:这个知识点我讲了很多遍,这些孩子真没记性;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我真是没辙了;看,我嘴都出泡了,嗓子也哑了,可孩子们就是不入耳,唉……。不难看出,这些老师很有责任感,对工作也认真负责,可结果不尽人意。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我觉得是教师教学艺术性不够,教学理念陈旧,自己自顾自的唱着独角戏,所做的功尽是些无用功,课堂效率低。那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通过教师的
期刊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用心读书的少,表现是: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读的指导少。  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注重于形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进行下面的教学,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表演。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内在体验。情感做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在写作中注入喜、怒、哀、乐,注入情感,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  一、在观察中注入情感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如我在让学生写“雨”的作文之前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远看、近看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的方法去感受,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去发现,还要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而作文又体现了学科知识综合性的特点,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情况,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教师多年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在此,我也来谈谈十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摸索的一些经验,和老师们一起来探讨。  一、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  1. 向课本多学习积累。《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文本”。很多课文都有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