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武夷 香茶馈宾朋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an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必成说:“二十一世纪是武夷茶和中国传统文化风靡世界的时代,
  我要为武夷茶和传统中国画走向世界而辛勤耕耘”。
  “琴棋书画诗酒茶”,自古以来茶就和文人墨客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数千年的武夷文明史里都氤氲着浓浓的茶香。卢仝、苏轼、范仲淹、陆游、袁枚等这些曾结缘武夷的风流才子都曾在幽雅的茶香中留下许多赞美武夷茶的绝美诗篇。美妙绝伦的武夷茶为这些风流才子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今天又有一位从大山里走出的山水画家秉承中国传统文人嗜茶、爱茶的秉性,把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和武夷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武夷文人茶,他就是武夷山青年山水画家、茶人胡必成。
  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华东屋脊”黄岗山脚下有一个古朴、宁静,被原始森林和翠绿的茶园包围着的小村落,这就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关坪自然村。胡必成就出生在这个神奇美丽、生机勃发梦幻般的绿色世界里。
  必成的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生有八男一女九个孩子,必成是老五,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家里还有祖传下来的茶园,必成的父亲每年都要辛苦地做点茶,卖一些钱补贴家用。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无力继续供他读书,必成只好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做茶,共同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桐木奇山秀水里长大的胡必成,秉承了家乡山水的灵性,不仅茶做得好,还有绘画的天赋。家乡那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清澈碧透的山间小溪,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郁郁葱葱的高山茶园都犹如一幅幅隽永的山水画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中,从童年开始他就喜爱信手涂鸦。辍学后,他一边跟着父亲做茶,一边学画,陶醉在茶香与墨香之中。
  说起对画画的痴迷,还有一个小故事,必成说大概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村里从江西请来一批采茶姑娘帮助采茶,有一次他和这些采茶姑娘上山去玩,看到蓝天白云下,姑娘们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新绿的茶芽,鲜艳的野花,映衬着姑娘们的笑脸,宛如一幅恬美的画卷,美轮美奂,就在那一刻,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要当画家的念头,他觉得要把这人世间的美记录下来,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画家,这一画就是四十多年。
  在必成十八岁那年,兄弟陆续长大,家里劳力增加,家庭负担也相对减轻,痴迷中国山水画的他,按捺不住自己那颗年轻驿动的心,决定出山拜师学画。他以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打动了一位隐居在乡村的老画家,成了老画家的关门弟子。在名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潜心学习,他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创作水平迅速提高,他的写意山水多次在省、市画展中获奖,个人画展也好评如潮,不仅被推选为武夷山市美协理事,还被福建省美协吸收为会员,成为武夷山画坛的实力派画家。
  在大山里随处可见的是满地的根头树脑,如何让这些被人丢弃的废物变成有价值的宝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多才多艺的胡必成经过反复琢磨,用树根制作出了别具一格、具有浓郁武夷特色的根书作品,成为武夷山旅游工艺品中的新宠。随后他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开设了一间独具特色的山艺馆,展示、销售他的中国画和根艺作品。2003年,他在繁华热闹的武夷山度假区租赁了一个店面,把他的山艺馆搬出了大山,在一个新的天地里施展他的才华。
  必成的山艺馆与其说是一个艺术品商店,还不如说是一个艺术沙龙,几乎成了当地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这里少有讨价还价的叫卖,多有风流才子们的高谈阔论。他们一边品茶,一边切磋技艺,除了浓浓的墨香,还有让人清新气爽的茶香。必成家祖传秘制的“胡氏正山小种红茶”经过这帮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武夷山红茶界的一朵奇葩,名声大噪,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品尝购买。
  “胡氏正山小种红茶”的大受欢迎,让必成看到了一个新的前景和商机,他把兄弟几个的家族茶园汇合在一起,将原来的家庭作坊扩大为现代化的工厂,在祖传秘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加工制作手段,使祖传的“胡氏红茶”在新的时代得以发扬光大。2009年,必成正式登记注册了“武夷山必成茶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正山村”品牌。从此红茶成为山艺馆里的一个主导产品,必成也成了武夷山著名的茶人。
  随着生意的做大,必成筹措了300多万资金,在度假区的繁华地段购买了一栋总面积近六百平方米的两层店面,建起了一个武夷山度假区独一无二的集书画、根艺、茶艺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茶馆。为了回馈那片给他创作源泉的山水和手把手教他做茶的父老前辈,他把自己的茶馆命名为“正山村”。
  “正山村”一层为茶馆,馆内除摆设精致的仿古货架,展示产品外,还陈设有各种精美的根艺作品,张挂有他自己以及其他名人的字画。茶馆还专门设置了书画台桌,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供艺术家们现场挥毫创作,整个茶馆装饰古朴典雅。二层是展画厅,平时展示他自己的山水画作。市美协有画展活动时,展画厅又作为市美协会员的画展场所。
  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画家做茶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原则。必成说一泡好茶,除了要有好的制作工艺,关键是要有正宗的原料。“正山村”品牌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受到艺术界名流和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就是因为“正山村”红茶的原料全部采用他们家自有的茶园,这些茶园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周边都是原始森林,空气湿润,茶树终日与野花、森林相伴,与山泉、甘露为伍,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自然天成。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造就出了独一无二的“正山村”牌红茶。国际绿色生态合作组织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授予“正山村”茶园为“国际绿色生态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正山村”系列产品为“国际绿色生态合作组织推荐产品”。
  作为文人茶,“正山村”品牌的各种红茶名称与其他品牌的红茶具有显著的不同,每一款茶的名称都充满诗情画意。在必成家茶园里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的红豆杉,每年结出的果实就像那多情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他把在红豆杉树下采摘的两叶一芽做成的红茶命名为相思红。相思红、十六春、留香红、一品红、潭溪红,每一款都那么富有诗意,让人尚未品茶,就已浮想联翩。
  随着“正山村”品牌知名度的广泛提高,正山村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知名艺术家前来品茗交流,切磋技艺,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政要名人和茶叶权威人士。崔洛廷教授就专程到正山村,与胡必成共同探讨。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女士也对“正山村”系列产品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俄罗斯和韩国环保主席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参加世界环保组织会议期间,品尝“正山村”红茶后,也成为“正山村”的铁杆茶友。
  天道酬勤。必成以其勤奋和智慧,取得了艺商双丰收,成为武夷山有名的茶人中的画家,画家中的茶人。对于这两个身份,必成说他都喜欢。他说:“茶画相通,茶是创作灵感的源泉,置身在山里的茶园中,一边画画,一边品茗,醇厚的茶香会让人畅想惬意,思如泉涌,妙笔生花。思绪的涌动,又会让人不断奋进,激励我去把茶做得更好。”
  春风得意马蹄疾。去年满怀信心的胡必成又在他出生的那片青山绿水间建设起一座综合性的中国画艺术中心和武夷山红茶文化展示馆。这是一个徽派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是一个在全国都少有的中国画艺术与茶文化有机结合的高雅艺术殿堂。必成说:“二十一世纪是武夷茶和中国传统文化风靡世界的时代,我要为武夷茶和传统中国画走向世界而辛勤耕耘。”
其他文献
社会热点、文化热点以及各种娱乐热点已和我们的商业实业领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过去那种只用一个点子、一个广告以及聘请一个代言人就给企业带来转机的故事正在成为过去式。  记得有一次,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问我:“中国茶叶企业怎么才能做大?”我脱口而出:“把茶切碎了,就可以做大,立顿不就是在卖碎茶吗?”说到把中国茶叶切碎,大多数人恐怕不会赞成,但是把它压成饼、砖、坨,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形式常见的有普洱茶。其
期刊
初次到禾祥东郑福星茶业-美学馆的人,大抵很难找对地方。因为它的门面太不像茶店了。这绝不仅是一家茶馆,一家茶会所,它是一处“美学馆”,以茶、器、花、艺、道为载体构建而成的美学馆。  始创于1919年的台湾老茶企郑福星茶业,已经在厦门开出它在大陆的第一家茶馆。坐在爵士音乐轻响的馆内,品着香茗,欣赏花艺茶器,并不觉得是在茶馆中,而仿佛置身于艺术馆。看惯了厦门街头色彩浓艳、堆金砌银的豪华茶店,郑福星茶业黑
期刊
茶叶的农残不是问题,喝茶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请广大茶友放心饮用。  今年四月份某环保组织发布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抽检的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引发社会公众“还能不能喝茶”的又一轮争议,更有甚者认为喝茶等于喝农药。茶叶的农药问题是顾客关心,也是我们茶叶营销人员经常面对、必须解答清楚的
期刊
品好茶,唇齿留香,余味不散。若要品得淳厚,终需去它生长的地方走一遭,才能真正品出那民风、民味。  走进南靖  南靖,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故乡。这里的土楼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闻名天下。南靖素有生态家园的美誉,还有“梅香别有韵,林静翠无尘”的梅林生态古镇—悠长的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当然,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南靖有着绝佳的风景、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自然
期刊
“一壶花里听春禽”,穿越纷扰的尘世,惊过忙碌的奔波,享受五色茶香的抚慰,人生便多了些许空灵和禅意,恰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大自然造物,可谓丰富多彩,仅以茶为例,就有绿、红、白、黑、黄等颜色,有清香、醇香、果香、蜜香、花香等香型。一片细嫩的叶,以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香型,绽放在舌尖,亲近到心底。“一壶花里听春禽”,穿越纷扰的尘世,掠过忙碌的
期刊
最近两年,茶界涌现出这样一匹黑马:它用3年时间研制出了岩茶新贵——“黄玫瑰”;它用了短短5年时间发展起集茶园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加工、品牌连锁运营、文化传播及高级私人会所运营为一体的茶文化企业,并走向全国市场;它的经销商遍布北京、上海、浙江、山西、河北等地……在它5年多的历史中,它的各项荣誉接踵而至:“中国知名品牌”、“福建著名品牌企业”等,不断写就其跻身茶界高端品牌典范之列的辉煌。它,就是福建本信
期刊
在都市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却默默地追逐理想,捡拾那因中国文化而起的艺术梦想。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发现、欣赏、交流、陶醉,在不经意间串起中国文化的断层。他们,被叫做收藏家,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  大藏藏于市  初见萧圣环,发现他与我想象中的收藏家大相径庭:没有皱眉凝思、不着唐装汉服,只捧着一杯茉莉花茶,与人随意交谈。说起来,他从事收藏已经有二十年了,见过了太多的悲喜交集,早就修得一颗
期刊
虽然祁红的崛起只是徽商进取和扩张的一个注脚,但这注脚却格外浓艳和醒目。  褶皱徽州,风情祁红  祁门红茶的兴起,与徽商们游刃有余的商业推广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国际影响的茶类之一,我们宁可把祁门红茶的产生与发达当成是商业文明和自然造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描述这一概念之前,我们把目光对准皖南那一带褶皱丛生的山水,而这一地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徽州。  溯源追本,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
期刊
水松石山房主人HUGH MOSS说:『所有艺术都是向经验作出的创造性回应,这应该是个最全面的定义—足以引起在不同层面热切追求艺术人士的共鸣。』然而,这个创作性回应耗费心力,却也魅力无穷。从物品制作到出售,整个过程趣味十足,对真如堂而言,寻觅,发现,品味经典并加以理解完成创作,最后经历出售的过程,知道一件器物的去向和归宿,多年以后想起,生出些许怀念,实在是件很美好的事。  真如堂的设计理念不在于呈现
期刊
近期,某国际环保组织屡屡检测出知名茶品牌包括全球最大品牌“立顿”茶叶农残超标,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整个茶行业受到比较大的震荡。本期,本刊请到了几位资深武夷茶人,共同探讨武夷岩茶的农残控制问题。  主持人:最近,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茶叶“农残超标”调查报告,在中国茶行业掀起了一场“风暴”。多家知名茶企的产品被曝“农残超标”,这些产品涉及到绿茶、花茶和铁观音等多个茶类。在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