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己见,一意孤行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松石山房主人HUGH MOSS说:『所有艺术都是向经验作出的创造性回应,这应该是个最全面的定义—足以引起在不同层面热切追求艺术人士的共鸣。』然而,这个创作性回应耗费心力,却也魅力无穷。从物品制作到出售,整个过程趣味十足,对真如堂而言,寻觅,发现,品味经典并加以理解完成创作,最后经历出售的过程,知道一件器物的去向和归宿,多年以后想起,生出些许怀念,实在是件很美好的事。
  真如堂的设计理念不在于呈现一个器型、图案或是纹饰,而是表达一种风格。我们一直强调:风格永远是由品位决定的。在对经典的学习中,如何取舍并加以发挥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想做的,并且希望有所沉淀。中国的器皿沉淀是在不断的使用中完成的,单纯的个人好恶,帝王或文人审美永远会有偏差,遵从使用价值和体验,通过时间完成使用到审美的转化,才可以产生最打动人心的器物。当东西太过复杂,人们往往无法感知它真正的价值,所以简约化的处理(不是简单化)会更能将体验纯粹化,单纯的体验比复杂的外在更打动人心,明式家具如此,苹果系列产品也是如此,生活美学系列的茶器或香具等等也应该具有直指内心体验的视觉观感和使用召唤,继而打动人心。完美复制和完美创新都不是真如堂的风格,真如堂希望成为经典和先锋之间的那一种,不守旧不冒进,温暖你我。
  但凡制瓷,烧窑技术与器物的品质是硬标准,设计构思与艺术风味是软标准,也许后者更重要一些,不易掌握,也学不来,华丽并不是杯子上画满十八罗汉,清雅也并非勾线细致敷色浅淡,创作艺术品拼到最后无非读书习字,访友游历,和技术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将艺术作为投资手段或工作固然很棒,但却不是其存在之真谛。要明了艺术真谛,应让其融入生活并充分享受,借由自己的艺术涵养、鉴赏眼光和生活品位去经营,没有生命的物件通过人文风味而生趣盎然,经营的乐趣正在于此。制作者永远希望货卖识家。对于制作者而言,我想,大概没有什么比每件倾注心血的作品被人真心喜爱并收入囊中更美妙的了。器以载道,双方无需多言,就能通过器物达到美学观点甚至生活哲学的共鸣,这应该是一件器物被制作出来的终极意义了吧。
  风格是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也许在明白并了解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后,才能不去在意太多的评价,拒绝那些比较,因为别人不是标杆。真如堂需要经典的力量,需要不同的观点和中肯的建议,让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但是,偏执己见,一意孤行,也许是对待艺术的不错态度。
  企业需要不断成长,所以我们愿意分享过程,也愿意分享结果。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实体的物质拥有,而转向关照心灵的精神体验的当下,如果你愿意成为真如堂作品的新主人并把玩欣赏,了解关于她的文化,让她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我们的愿望就能够实现,我们也可以安心开始下一段修行了。
其他文献
本刊应邀参加“北京茶叶流通业食品安全发展趋势高峰论坛”  2012年8月8日,由北京茶业协会和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和老舍茶馆承办的“北京茶叶流通业食品安全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北京老舍茶馆成功召开。该论坛是北京市首次茶叶行业的高层技术论坛,围绕“北京茶叶流通业食品安全发展趋势”的主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严卫星研究员就“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对食品风险的认识”、科技部中
期刊
“到底是什么让你坚持到今天?”  大约四天之前,我问郑彬。  他狡黠地说他是为了家庭,想等女儿大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上做其他的考虑。  郑彬的语速缓慢,不停地咳嗽,一边泡茶一边喝川贝枇杷露……  初次晚间8点的采访被迫在11点终止,因为正值茶博会及花车巡游项目的紧张筹备阶段,郑彬忽然接到了领导的电话。  ……  “到底是什么让你坚持到今天?”  在历时10个小时连续多日的采访之后,我依然不相信郑彬最初
期刊
社会热点、文化热点以及各种娱乐热点已和我们的商业实业领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过去那种只用一个点子、一个广告以及聘请一个代言人就给企业带来转机的故事正在成为过去式。  记得有一次,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问我:“中国茶叶企业怎么才能做大?”我脱口而出:“把茶切碎了,就可以做大,立顿不就是在卖碎茶吗?”说到把中国茶叶切碎,大多数人恐怕不会赞成,但是把它压成饼、砖、坨,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形式常见的有普洱茶。其
期刊
初次到禾祥东郑福星茶业-美学馆的人,大抵很难找对地方。因为它的门面太不像茶店了。这绝不仅是一家茶馆,一家茶会所,它是一处“美学馆”,以茶、器、花、艺、道为载体构建而成的美学馆。  始创于1919年的台湾老茶企郑福星茶业,已经在厦门开出它在大陆的第一家茶馆。坐在爵士音乐轻响的馆内,品着香茗,欣赏花艺茶器,并不觉得是在茶馆中,而仿佛置身于艺术馆。看惯了厦门街头色彩浓艳、堆金砌银的豪华茶店,郑福星茶业黑
期刊
茶叶的农残不是问题,喝茶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请广大茶友放心饮用。  今年四月份某环保组织发布茶叶农药调查报告称,抽检的国内九大品牌茶叶企业的18种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少的含有3种农残,多的有17种,总共检出的农药有29种,不少样本检测出违禁农药残留,引发社会公众“还能不能喝茶”的又一轮争议,更有甚者认为喝茶等于喝农药。茶叶的农药问题是顾客关心,也是我们茶叶营销人员经常面对、必须解答清楚的
期刊
品好茶,唇齿留香,余味不散。若要品得淳厚,终需去它生长的地方走一遭,才能真正品出那民风、民味。  走进南靖  南靖,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故乡。这里的土楼宛若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闻名天下。南靖素有生态家园的美誉,还有“梅香别有韵,林静翠无尘”的梅林生态古镇—悠长的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当然,自古好山好水出好茶,南靖有着绝佳的风景、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自然
期刊
“一壶花里听春禽”,穿越纷扰的尘世,惊过忙碌的奔波,享受五色茶香的抚慰,人生便多了些许空灵和禅意,恰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大自然造物,可谓丰富多彩,仅以茶为例,就有绿、红、白、黑、黄等颜色,有清香、醇香、果香、蜜香、花香等香型。一片细嫩的叶,以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香型,绽放在舌尖,亲近到心底。“一壶花里听春禽”,穿越纷扰的尘世,掠过忙碌的
期刊
最近两年,茶界涌现出这样一匹黑马:它用3年时间研制出了岩茶新贵——“黄玫瑰”;它用了短短5年时间发展起集茶园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加工、品牌连锁运营、文化传播及高级私人会所运营为一体的茶文化企业,并走向全国市场;它的经销商遍布北京、上海、浙江、山西、河北等地……在它5年多的历史中,它的各项荣誉接踵而至:“中国知名品牌”、“福建著名品牌企业”等,不断写就其跻身茶界高端品牌典范之列的辉煌。它,就是福建本信
期刊
在都市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却默默地追逐理想,捡拾那因中国文化而起的艺术梦想。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发现、欣赏、交流、陶醉,在不经意间串起中国文化的断层。他们,被叫做收藏家,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  大藏藏于市  初见萧圣环,发现他与我想象中的收藏家大相径庭:没有皱眉凝思、不着唐装汉服,只捧着一杯茉莉花茶,与人随意交谈。说起来,他从事收藏已经有二十年了,见过了太多的悲喜交集,早就修得一颗
期刊
虽然祁红的崛起只是徽商进取和扩张的一个注脚,但这注脚却格外浓艳和醒目。  褶皱徽州,风情祁红  祁门红茶的兴起,与徽商们游刃有余的商业推广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国际影响的茶类之一,我们宁可把祁门红茶的产生与发达当成是商业文明和自然造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描述这一概念之前,我们把目光对准皖南那一带褶皱丛生的山水,而这一地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徽州。  溯源追本,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