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都市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却默默地追逐理想,捡拾那因中国文化而起的艺术梦想。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发现、欣赏、交流、陶醉,在不经意间串起中国文化的断层。他们,被叫做收藏家,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
大藏藏于市
初见萧圣环,发现他与我想象中的收藏家大相径庭:没有皱眉凝思、不着唐装汉服,只捧着一杯茉莉花茶,与人随意交谈。说起来,他从事收藏已经有二十年了,见过了太多的悲喜交集,早就修得一颗平常心:“你急没有用,愁也没有用,人和宝贝间,得讲一个缘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
已届耳顺之年的萧圣环,从小在北京长大,肚子里装着半个世纪的历史,可以从东华门一直说到地安门。但他最怀念的,始终是幼年时那个古朴又充满人情味的北京:“那时候,我父亲因为留过学、会手艺,经常被人请去修各种各样的机器,所以我们家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而我父亲生性洒脱,修完了若是对方手头不方便,他也绝不追着要,倒是对方先不好意思了,就会给一些家里的老物件相抵,这样一来二去,竟然得了些好东西,连带着我们这些个孩子,也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回忆小时候,他记得年长自己十来岁的大哥,经常带着几个弟弟去古董店和委托商行看古玩,这使还在念小学的萧圣环,心里既赞叹又惊讶:“都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真是名不虚传!”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萧圣环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后的种种动荡与波折,在个人命运上,也有不少起伏。1975年,他结束了插队知青的生涯,回到北京工作,在每天上下班的途中,都要经过地安门,这让他萌生了新的念头:“那时候从1976年开始,地安门桥附近有家老古玩店,开始收一些瓷器,主要是各种千秋瓶、喜字瓶,收完了进行外贸出口。那时候刚刚结束‘文革’,国家经济匮乏,老百姓兜里也没什么钱,所以那些瓷器的价格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上好的瓶子才十块钱,最完美的也才二十块钱。我当时才二十岁出头,就动了自己收藏的念头,但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一说,却遭到了反对,我大哥更是说得明白—你看咱家经济还没缓过来呢,哪有那实力!说是这么说,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真正开始收藏的时候,我大哥比我还积极,因为他小时候受的影响更深,个人的古文化功底也更深厚。所以他收到的东西,精品更多。我呢,把最开始收的一些东西,像宋代和唐代的瓷器,都让给了别人,从2000年开始转为收藏古玉,主要是高古玉,再后来又涉猎了青铜器,这一下就不可收了。”
说到古玉和青铜器时,萧圣环开始滔滔不绝,为我讲述珍宝背后那些动人心魄的经历。首先他解释了什么是高古玉:“高古玉一般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就只能称为古玉了。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历来千里挑一,因为其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研究价值也非常高,一直受到我们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萧圣环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捧出了几件宝贝,打开来展示和讲解,“我们的玉器是从商代开始,雕刻得越来越漂亮,那时候基本是象生风格的东西,写实的特别少。一直到两晋以后,玉器的风格转向实际,人们做什么东西也都以实形出现了。”
说到玉,就不得不提中国的士大夫文化。千万年来,中国人崇玉、爱玉,曾经到了无处不用玉的地步。天子的玺印要用玉雕;天子上朝和大臣朝贺时,手上捧的、腰上挂的都是玉;皇家祭祀时,陈设、悬挂和礼神的器具是玉;日常生活时,贵族身上佩戴的、士大夫文房陈设和把玩的也是玉。在此风潮下,连庶民百姓也往往要寻一件玉器件来装饰自己。这也就难怪玉字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石用一根细绳穿起来,意即“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相通。而我们古代的先贤,像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管仲说玉有“九德”,许慎说“玉有五德”,仁、义、礼、智、信等等,这就把玉上升到一个极高的社会文化层面了。因此种种,玉器实际上具有了身份、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在广泛层面上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习俗、道德、伦理等密切相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萧圣环坦言,自己在收藏古玉的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交过学费,但最终凭着孜孜不倦的自我学习,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其实我们要说收藏,摆正心态是最重要的,千万别只从经济回报的角度去做这件事,要多看书,多看一看博物馆里的藏品,科学考古出土的文物,还有民间大藏家手里的东西。要收到好东西,就必须眼勤、腿勤、手勤,从朝代、材料、器形、做工、沁色、包浆以及玉石上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综合分析。急功近利是收藏的大忌,我所了解的收藏行家,都是名符副其实的文化爱好者,是把收藏艺术品当成了自己养生怡情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这样倒反而会有收获。”
人与人之间要讲缘分,人与藏品之间同样要讲缘分,这是萧圣环始终恪守的信念,所以即使他再中意一件宝贝,也不会表现得急切,因为这都是随缘的事。曾经有一次,他为了一块偶然相遇的战国玉璧,在古玩市场和玉贩来回拉锯了7个月,直到以自己的心理价位收入。这块玉璧的直径有二十几公分,璧上浮雕刻着战国人的生活情景,可谓栩栩如生。在得到这块玉璧后,萧圣环幸福了很久,他在那时才深深感觉到,自己从事收藏的意义:一辈子专心致志,既追求了自己的兴趣,又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其乐无穷。
茶中千千情
作为北京人,萧圣环从小喝茶,最爱的就是那一壶茉莉花茶。而过去在老北京的胡同街巷里,无论冬夏,无论人们的生活贫富,茉莉花茶的香气总是萦回于老北京人的舌间。老北京喝花茶有个缘由:原来在有自来水之前,北京人喝水都是喝井水,而井窝子里的水大多是苦水,再好的茶叶用这种水冲泡,也会黯然失色。何况当时的交通极不发达,往往南方在清明前采摘的茶叶,运到北京需要数月,结果采摘下来炒制好的茶叶,经长期储运后经常出现变质的情况,所以就只好用茉莉花给它重新加工、熏制,以去除茶叶里边的霉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北京人喝花茶的习惯。
“我对喝茶不刻意,其实是有什么喝什么,随遇而安嘛,你说中国那么多的名茶好茶,其实很难分出高低,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情去感受和品味。我个人不追求形式上的东西,只要自然就好。”萧圣环微笑着,拿出一件宋代的兔毫盏告诉我:“你看这是我们宋朝的人,在斗茶时经常用的茶具,它黑如漆器般的釉面上现出丝丝黄褐色的自然纹理,使人们得到一种极大的视觉享受。”宋代大名士蔡襄在其《茶录》中,论述了这一器具的概况:“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之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代的建安就是现在福建省的建阳县,而烧造年代不会晚于北宋雍熙年的黑釉“兔毫盏”就出自建阳水吉镇的池中、后井二村的芦花坪大路后门和源头坑等处。
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因其工艺高低所致出毫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其中以“银兔毫”最为名贵。在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兔毫盏,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一见倾心。
“再说唐代茶碾的兴起,是因为当时的人喝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细末,才能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所以它是煎茶常用的一种器具。唐代茶碾一般是用坚硬细密而又没有异味的木材制成的,其最佳的材质是橘木,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等。这种木制的茶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碾盘,另一部分被茶圣陆羽称为‘堕’。碾盘的外形四四方方,中间剜空成槽,可以容下‘堕’的一半。”萧圣环兴致勃勃的讲述,为我翻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页。
一直醉心于收藏的萧圣环,最大的心愿是成立一个纯民间的收藏艺术博物馆,他想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展示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文化是根,文化也是魂,中国人之所以能承受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走到现在,就是因为有世世代代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就想做好这一件事,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到中国文化上,这样的我,很快乐,也很知足。而我希望将来,会有那些更年轻、更蓬勃的新生力量,为保护中国古文化的事业添砖加瓦。”言之凿凿的萧圣环,喝下一大口花茶,笑容无比明朗。
大藏藏于市
初见萧圣环,发现他与我想象中的收藏家大相径庭:没有皱眉凝思、不着唐装汉服,只捧着一杯茉莉花茶,与人随意交谈。说起来,他从事收藏已经有二十年了,见过了太多的悲喜交集,早就修得一颗平常心:“你急没有用,愁也没有用,人和宝贝间,得讲一个缘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
已届耳顺之年的萧圣环,从小在北京长大,肚子里装着半个世纪的历史,可以从东华门一直说到地安门。但他最怀念的,始终是幼年时那个古朴又充满人情味的北京:“那时候,我父亲因为留过学、会手艺,经常被人请去修各种各样的机器,所以我们家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而我父亲生性洒脱,修完了若是对方手头不方便,他也绝不追着要,倒是对方先不好意思了,就会给一些家里的老物件相抵,这样一来二去,竟然得了些好东西,连带着我们这些个孩子,也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回忆小时候,他记得年长自己十来岁的大哥,经常带着几个弟弟去古董店和委托商行看古玩,这使还在念小学的萧圣环,心里既赞叹又惊讶:“都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真是名不虚传!”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萧圣环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后的种种动荡与波折,在个人命运上,也有不少起伏。1975年,他结束了插队知青的生涯,回到北京工作,在每天上下班的途中,都要经过地安门,这让他萌生了新的念头:“那时候从1976年开始,地安门桥附近有家老古玩店,开始收一些瓷器,主要是各种千秋瓶、喜字瓶,收完了进行外贸出口。那时候刚刚结束‘文革’,国家经济匮乏,老百姓兜里也没什么钱,所以那些瓷器的价格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上好的瓶子才十块钱,最完美的也才二十块钱。我当时才二十岁出头,就动了自己收藏的念头,但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一说,却遭到了反对,我大哥更是说得明白—你看咱家经济还没缓过来呢,哪有那实力!说是这么说,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真正开始收藏的时候,我大哥比我还积极,因为他小时候受的影响更深,个人的古文化功底也更深厚。所以他收到的东西,精品更多。我呢,把最开始收的一些东西,像宋代和唐代的瓷器,都让给了别人,从2000年开始转为收藏古玉,主要是高古玉,再后来又涉猎了青铜器,这一下就不可收了。”
说到古玉和青铜器时,萧圣环开始滔滔不绝,为我讲述珍宝背后那些动人心魄的经历。首先他解释了什么是高古玉:“高古玉一般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就只能称为古玉了。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历来千里挑一,因为其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研究价值也非常高,一直受到我们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萧圣环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捧出了几件宝贝,打开来展示和讲解,“我们的玉器是从商代开始,雕刻得越来越漂亮,那时候基本是象生风格的东西,写实的特别少。一直到两晋以后,玉器的风格转向实际,人们做什么东西也都以实形出现了。”
说到玉,就不得不提中国的士大夫文化。千万年来,中国人崇玉、爱玉,曾经到了无处不用玉的地步。天子的玺印要用玉雕;天子上朝和大臣朝贺时,手上捧的、腰上挂的都是玉;皇家祭祀时,陈设、悬挂和礼神的器具是玉;日常生活时,贵族身上佩戴的、士大夫文房陈设和把玩的也是玉。在此风潮下,连庶民百姓也往往要寻一件玉器件来装饰自己。这也就难怪玉字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石用一根细绳穿起来,意即“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相通。而我们古代的先贤,像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管仲说玉有“九德”,许慎说“玉有五德”,仁、义、礼、智、信等等,这就把玉上升到一个极高的社会文化层面了。因此种种,玉器实际上具有了身份、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在广泛层面上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习俗、道德、伦理等密切相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萧圣环坦言,自己在收藏古玉的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交过学费,但最终凭着孜孜不倦的自我学习,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其实我们要说收藏,摆正心态是最重要的,千万别只从经济回报的角度去做这件事,要多看书,多看一看博物馆里的藏品,科学考古出土的文物,还有民间大藏家手里的东西。要收到好东西,就必须眼勤、腿勤、手勤,从朝代、材料、器形、做工、沁色、包浆以及玉石上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综合分析。急功近利是收藏的大忌,我所了解的收藏行家,都是名符副其实的文化爱好者,是把收藏艺术品当成了自己养生怡情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这样倒反而会有收获。”
人与人之间要讲缘分,人与藏品之间同样要讲缘分,这是萧圣环始终恪守的信念,所以即使他再中意一件宝贝,也不会表现得急切,因为这都是随缘的事。曾经有一次,他为了一块偶然相遇的战国玉璧,在古玩市场和玉贩来回拉锯了7个月,直到以自己的心理价位收入。这块玉璧的直径有二十几公分,璧上浮雕刻着战国人的生活情景,可谓栩栩如生。在得到这块玉璧后,萧圣环幸福了很久,他在那时才深深感觉到,自己从事收藏的意义:一辈子专心致志,既追求了自己的兴趣,又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其乐无穷。
茶中千千情
作为北京人,萧圣环从小喝茶,最爱的就是那一壶茉莉花茶。而过去在老北京的胡同街巷里,无论冬夏,无论人们的生活贫富,茉莉花茶的香气总是萦回于老北京人的舌间。老北京喝花茶有个缘由:原来在有自来水之前,北京人喝水都是喝井水,而井窝子里的水大多是苦水,再好的茶叶用这种水冲泡,也会黯然失色。何况当时的交通极不发达,往往南方在清明前采摘的茶叶,运到北京需要数月,结果采摘下来炒制好的茶叶,经长期储运后经常出现变质的情况,所以就只好用茉莉花给它重新加工、熏制,以去除茶叶里边的霉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北京人喝花茶的习惯。
“我对喝茶不刻意,其实是有什么喝什么,随遇而安嘛,你说中国那么多的名茶好茶,其实很难分出高低,关键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情去感受和品味。我个人不追求形式上的东西,只要自然就好。”萧圣环微笑着,拿出一件宋代的兔毫盏告诉我:“你看这是我们宋朝的人,在斗茶时经常用的茶具,它黑如漆器般的釉面上现出丝丝黄褐色的自然纹理,使人们得到一种极大的视觉享受。”宋代大名士蔡襄在其《茶录》中,论述了这一器具的概况:“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之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代的建安就是现在福建省的建阳县,而烧造年代不会晚于北宋雍熙年的黑釉“兔毫盏”就出自建阳水吉镇的池中、后井二村的芦花坪大路后门和源头坑等处。
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因其工艺高低所致出毫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其中以“银兔毫”最为名贵。在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兔毫盏,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一见倾心。
“再说唐代茶碾的兴起,是因为当时的人喝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细末,才能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所以它是煎茶常用的一种器具。唐代茶碾一般是用坚硬细密而又没有异味的木材制成的,其最佳的材质是橘木,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等。这种木制的茶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碾盘,另一部分被茶圣陆羽称为‘堕’。碾盘的外形四四方方,中间剜空成槽,可以容下‘堕’的一半。”萧圣环兴致勃勃的讲述,为我翻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页。
一直醉心于收藏的萧圣环,最大的心愿是成立一个纯民间的收藏艺术博物馆,他想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展示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文化是根,文化也是魂,中国人之所以能承受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走到现在,就是因为有世世代代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就想做好这一件事,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到中国文化上,这样的我,很快乐,也很知足。而我希望将来,会有那些更年轻、更蓬勃的新生力量,为保护中国古文化的事业添砖加瓦。”言之凿凿的萧圣环,喝下一大口花茶,笑容无比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