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羌族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
  时间:2008年7月26日
  地点:单向街书店北京万达广场店
  主讲人:徐平(中央党校文史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费孝通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整理:王蕾
  
  今天的题目是“最后的羌族”,这个题目有点飘渺,有点诗意,甚至还有点悲怆。拿到这个题目之后,我说未尝不可,但好像给人感觉希望小了一点。但就羌族这个民族本身来说,确实包含了一个“最后”这样的意境。羌族在今天的56个民族里面也是属于偏小的民族,只有30万人,而且这30万人很多是近十年,尤其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后突然机械性增长起来的,过去长期以来只有20万。但这个民族很特别,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族像羌族这样和一个古老的文明史相伴随,生生不息,一直流传到今天。“羌”这个名字,一直保存到今天,有三千到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进入中原的古羌人有这样几种出路,一是被周王朝分封,成为小诸侯国,比如东周、春秋的时候出现的齐国、余国、申国等等,都是羌人建的小国。还有一种是被大国吞并,最后渐渐消融在大国,如伊洛羌。还有一种就是渐渐消亡掉,比如说被秦国等灭掉的。还有更多的羌人,为了逃避战乱往西、往南、往北大迁徙,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后汉书》中就有大量关于与羌战争的记载。
  除此之外,羌人大量西迁,一直到今天的新疆,所以今天的新疆还有好多含有羌字的地名。
  还有的是向北迁,比如《汉书》记载:“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里。”这里的“羌谷水”就是今天的“黑河”,又称额济纳河。这是向北迁的一支,向北迁的这些就和其他一些民族,比如匈奴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但这些民族最后就逐渐消融了。
   但更多的是沿着横断山向南迁。
  大家知道,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是西北向东南走势,构成了河谷通道这样的特殊地形,这些西北羌人就沿着这个河谷不断南迁,到了隋唐的时候,就已经分成很多支系。这些古羌人形成了今天能够仍旧以其他的族称存活下来的若干民族。这些民族从语言上主要归属于汉藏语系。
  在我们国家,最大的语系是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各民族都和古羌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里面的羌语支。恰恰是从西北向东南大迁徙的过程中,散落在千山万水之间的羌人,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民族。
  我的老师费孝通先生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于羌族有一个专门的论述,我觉得说得最精炼:“从历史上看,作为一个保持着民族特色的集团来说,羌人和中原一直维系着密切的关系,是甘陕一带夷夏之间的强大集团。其中党项羌在1038~1227年间曾建立过西夏国,最盛时包括今宁夏、陕北和甘肃、青海、内蒙古的一部分,与辽、金先后成为与宋代鼎峙的地方政权,从事农牧业,有自己的类似汉文的方块文字。自从西夏政权被蒙古人击溃后,羌人的下落在汉文的史料中就不常出现了。可能大多数已和当地汉人及其他民族融合。羌人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似乎和汉人刚好相反。汉族是以接纳为主而日益壮大的,羌族却以供应为主,壮大了别的民族。很多民族包括汉族在内从羌人中得到血液。”
  费先生这段话,比较好的阐述了羌族的历史,也比较好的说明了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题目——最后的羌族。羌族从远古的一个东方大族,在历史上驰骋中原,然后不断地融入中原,不断地从西北向东南迁徙,渐渐在岷江上游保留了一个30万人的当代羌族。
  
  当代羌族
  
  古羌人当然是和现在的羌族有联系,而且是直接联系,但是我们不能把古羌人等同于现在的羌人,因为古羌人的后裔还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民族的支系。
  现代羌族有一个民族传说,也是他们本民族的史诗,叫“羌戈大战”,非常形象地记录了他们民族的历史,也印证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阿巴白构的羌族首领,大概两汉时期,羌人本来是在甘孜草原过着幸福的游牧生活,为了摆脱追兵的追击,不得不率领部众翻越大雪山,沿着岷江河谷向南迁徙。到了岷江河谷之后,最早从事的还是畜牧业,但河谷更利于山地农耕。在他们到来之前,已经有一支比他们更早迁来的羌人,叫戈基人,已经在从事农耕,于是羌人和更早来此的戈基羌人发生了战争,叫羌戈大战。
  羌人取胜后阿巴白构就把他的九个儿子做了一个地域上的划分,史书上有记载大儿子在茂县,二儿子在松潘,三儿子在汶川,四儿子在理县,五儿子在黑水,六儿子在汶山县的绵虒镇,七儿子在茂县的永和沟,八儿子在都江堰,九儿子在北川。这些地区恰恰是今天羌族的聚居区。
  大家都知道,羌族只有本民族语言,但是没有文字,这个史诗是口口相传的,它很好的印证了今天的羌族就是从西北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沿着岷江河谷翻山越岭而来,然后由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分布在今天羌族聚居的区域。
  今天羌族的人口与分布,刚才我已经提到了,主要是在茂县、汶川,理县,松潘,还有绵阳市的北川。贵州的石阡县、江口县也有少量分布。
其他文献
《纽约每日时报》1851年10月3日    根据政治学角度的种种表现,我在上个月的那封信中就曾大胆地预测,广州的安全形势非常令人担忧;而在目前,尽管来自前方的消息还不能确定这个事实,但是现在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这个预测变得越来越贴近现实了。确实,叛乱没能被镇压下去,也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相反的越来越有一种威胁吞噬这个帝国政治重镇和经济大都会的迹象。为了平息叛乱,皇帝派了一个又一个的将领去镇压,但他
期刊
纵使今天来看,伫立在外滩12号上的汇丰银行大楼仍然是外滩上最耀眼的建筑之一。它那巨大的希腊式穹顶正对黄浦江,吸引着过往游人的目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历史就是简明的近现代上海史。    1923年6月23日正午,上海租界万人空巷,数以十万计的上海市民潮水般地涌向外滩,争睹新建成的汇丰银行大厦的风采。这一天,隆重的落成典礼上花篮遍地,礼炮轰鸣,吸引了政府和各界要人纷纷前来祝贺。   这栋耗资1000
期刊
编译:朱岩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广岛、长崎上空核爆炸的烟云还未散去,核武器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心理威力。美国最先试制出了氢弹后,前苏联紧追不舍,试爆亿吨级的超级氢弹。送给赫鲁晓夫的报告中,狂人们不仅想建造亿吨级核弹鱼雷舰,还主张制造十亿吨级以上氢弹,丢到大西洋某处。    1960年秋天,苏联首脑尼基塔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了自己的皮鞋。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他手拿皮鞋猛击讲台,向全世界展示
期刊
我很喜欢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高凤池这段话:“我觉得社会中有三种事业非常重要。一种是银行,一种是报馆,一种是书业。这三种事业与国家社会民族极有关系,力足以移转国家社会的成败、兴衰,或进退。”陈光甫就是20 世纪中国银行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被誉为“中国的摩根”。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之所以派他前往美国借款,就是想借助他在美国金融界的影响力,他果然不辱使命,得到2500万美元可以循环使用的“桐油借款”。
期刊
张文祥刺马,是晚清第一号大案和奇案。说它大,是因为清朝分量最重的方面大员两江总督,当街被刺。说它奇,是因为凶手虽然当场遭擒,经反复审讯,案子其实并没有破,最后只得攀上莫须有的海盗,草草收场。  可有意思的是,案子出来不久,其实并不真的了解真相的老百姓,却给案子编出了一个故事,故事越编越像,最后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马新贻在参与平叛的过程中,被长毛的将领张文祥等人俘获,但是马新贻却成功地说服了张文祥他
期刊
1890年,日本设立在上海的间谍培训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因经费出现危机及对课程设置不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被骗来上海,冲突迅速演变成械斗,成为世界谍报只上罕见的间谍学潮。  经多方努力平息了学潮后,校方便开始在间谍技能之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一首贯彻该校“兴亚”思想的校歌便应运而生:  日本少年向中国远航  一百五十人弦诵一堂  若问吾辈何所思  将见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  高歌着“东亚
期刊
编译:蒲娟    运动会在古代世界意义深远,但除了奥林匹克,我们对其他古代赛事仍所知甚少,比如为了纪念奥古斯都大帝而设立的“圣巴斯塔”运动会。那不勒斯地铁修建中发现的碑文提供了有关圣巴斯塔运动会的新信息,使得“仿奥运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考古学家在奥林匹亚发现了关于“圣巴斯塔”运动会(Sebasta)的描述以来,这个盛会就一直如同掩盖在迷雾之中。那不勒斯地铁修建工程中发现
期刊
地下之火,在火井蔓延千年,而华夏历史中,“火井”对文明的影响是几乎无法用“代”来计算的了。    2006年7月,我站在了邛崃市火井镇河北街的尾端,一幢当地人称为“海屋”的高大老宅院前,这就是火井镇上乃至整个邛崃西路,上世纪中叶最富丽堂皇的宅子。几位儿童拿着当地俗称“火井发饽饽”:一种由大米、糯米混杂蒸制而成的白糕,从我身旁一闪而过,消失在古街的深处。    “新”、“老”并存的古镇    火井镇
期刊
“更快、更高”,不仅是人们在赛场上的期望,也被深圳人用于对摩天大楼不断提高中。    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游客,地王大厦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个标志,它是曾经的亚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  离地王大厦不远,是深圳另一个最不容忽视的景致——邓小平画像。  从邓小平画像到地王大厦,走路不过五分钟。画像前的那个十字路口,几乎是最具深圳特色的留影地点。每一个到过深圳的人,都试图在这里摆个姿势,第一张是
期刊
编译 笑非 王斐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简”这个连环画人物在英国军队中无人不晓。这个金发美女不仅被印在年历、打火机上,还被印在飞机、军舰、坦克上,作为幸运的标志。她的影响之大,丘吉尔曾把她比作盟军用来对抗德国的秘密武器。    英国的“美女炸弹”    1932年12日,“简”出现在一部名为《简的日记:一个聪明伶俐年轻女孩的日记》(“Jane’s Journal——the Diary 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