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形象丰满,巧用描写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丰满”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关记叙类文章的要求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情地跃然纸上,丰满可人,呼之欲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肖像描写,凸现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就是对富有特征的外貌(包括容貌、身体、姿态、服饰)的描写。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一肖像描写,把祥林嫂因丧夫失子及受鲁四老爷等人的严重打击后,精神完全麻木的形象凸现了出来。
  二、语言描写,活现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对话或独白的描写。它也是展示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描写四个青年妇女寻夫前在水生家里的一段对话描写:
  甲:“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乙:“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丙:“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丁:“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段描写把第一位精明细心,第二位胆大爽朗,第三位谨慎小心,第四位天真温顺的特点活现出来。人物形象鲜明。
  三、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具体行动过程的描写。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老头生动精确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守财奴形象,当看到金梳妆匣时,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弥留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这里的“一纵”“一扑”“一抓”等动作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四、心理描写,彰显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特定情境下的感情、情绪、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如莫泊桑在《项链》中描写路瓦栽夫人向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出席晚会而如愿以偿时的心理活动,就借助了动作描写,来刻画她欣喜若狂的心态。文中这样描写:
  “她跳了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这“一跳”“一搂”“一亲”“一跑”的动作,使她欣喜若狂的形象再现在读者面前。
  五、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就是对现实生活中本不引人注意的细微末节的描写。它是展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写水生嫂听说水生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时的心理反应: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一细节,就把水生嫂听到丈夫参军时的复杂心情及急于掩饰的心理展现在读者面前。
  六、情景描写,渲染人物形象
  情景描写就是通过对一定场所,一定环境的描写来达到以景衬人的作用的描写。如高考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作者一开始就营造了深深的庭院、迷茫的灯光、扑火的飞蛾这样一种压抑的情景,而“就在这时……昭君走了出来,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这样,昭君为国献身的形象就突显出来。
  七、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就是把描写的对象对准其他的人或者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人物,以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的一种方法。如乐府《陌上桑》中为突出罗敷的美貌,不是直接描写罗敷如何漂亮,而是寫行者、耕者、锄者等看到罗敷后的美貌后的举止表现,从侧面把罗敷的美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细观描写之工,方知绘人之道。欲使“形象丰满”,巧饰“描写之工”,足矣!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上学积极,到校后却不爱学习呢?为什么現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呢?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农村家庭孩子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我们经常看到授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教学情境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而是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的同时,又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真正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为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高中标准》的核心概念,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体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语文素养的含义  何为素养?
期刊
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一视同仁为社会各阶级服务;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如何实现寓艺术于课堂,使单调的语言更有情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课题。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远离语文
期刊
细节,就是细小的事件、细小的情节、细小的环节。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细节的描写,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细腻的情感表达,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震撼人心的场面。要写好细节我们也要学会借力。  一、向经典借力  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比知识、能力的作用更重要,更具有实用性、持久性,更
期刊
语文学科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一些课文直接或间接的蕴涵着许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在教学课文《赤壁赋》中,针对班上学生的畏难、害怕挫折的现状
期刊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徐志摩的《翡》是大家公认的美文,江苏省把它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散文选读》(选修)。对该文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诗的语言”,“音乐的旋律”,“辞藻华美流畅,色彩浓丽繁复”,“节奏跌宕起伏,汪洋恣肆”……不过,多是大而化之的赞誉,不便于中学生学习。笔者不辞知识浅陋,试对《翡》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和优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该文优美的语言,逐渐养成下苦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躍,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要么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要么写些假话、套话、空话。  情境作文的出现,有如一阵春风,吹皱了作文教学中死水一潭的局面。因为情境作文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作文教学变为
期刊
诗趣,就是诗歌情趣,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情趣。做个有诗趣的语文老师,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教育教学的内容或目标,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形成更加有品味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我们生活和成长于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的成就和辉煌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企及的,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特征和骄傲,也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作为这个时代的语文教育者,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