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本土建筑文化的中国画教学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党中央发出了“文化强国、文化兴邦、文化自信”的号召。中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汇聚了中华思想、中华智慧和独特技法。美术课程资源不会自觉进入课程领域,它需要师生合力进行探索、开发和利用,而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镬耳屋”就在我们的身边,以此为契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掘本地建筑文化资源,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的主体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宣传岭南建筑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爱国;人文景观;岭南建筑;镬耳屋;中国画;美术教学
  一、在中国画的教学中研究“镬耳屋”的活动目的
  何谓爱国?如何爱国?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知道我国景观文化的独特性,带领学生领略本土特色人文景观资源,如,“镬耳屋”村落;带领学生与本土人力资源进行互动,如,本土顺德水乡画家。与此同时,将这些教学资源引入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充分利用当地文化、人力资源进行美术教育活动。让学生乐于自主研究本土文化,由心出发,敬佩与爱戴祖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本领。从而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合作研究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适合本土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国画创作意境与“镬耳屋”特点
  中国画创作既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意境是创作的第一要素。中国水墨画最吸引人、最能使人欣赏的往往是画中的干干湿湿、浓浓淡淡、黑黑白白的有趣对比。对岭南建筑特点进行研究,并得知岭南建筑有节奏的变化,如,“镬耳屋”造型有国画般的韵律感和节奏,黑白相间的线脚颇为清新亮丽。顺德“镬耳屋”村落的人间烟火味十足,让人“触景、生情、比兴、意会、通融”勾起感情,有感而画,有感而抒。
  “镬耳屋”作为广府村落的古老大屋,两侧上高高耸起的“镬耳”如同乡村灶头炒菜用的大铁镬耳朵形状的防火墙,体现了善良的人文关怀。“镬耳屋”的内部格局是传统岭南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其两侧为居室,中间为厅堂。而天井两侧的房屋是“廊”。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立足本土,把富有建筑特色的“镬耳屋”作为题材,以中国画教学创作为手段。让学生创作时,有感而发地用具体的形象把对本土建筑的热爱和美好愿望创作出来,把中国的东方韵味与岭南建筑相结合,表现出岭南建筑所包含的本质与内涵,创作出具有乡情的中国画作品。
  三、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本地建筑文化
  中学生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时期。身边的环境与教育对塑造观念有重大的影响。美术学习应视为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要有“文化强国、文化兴邦、文化自信”的力量。“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涉及美术课程与顺德水乡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本土建筑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对该领域进行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顺德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更加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如,在校本课程《岭南民居》一课中,笔者的课程设计以“镬耳屋”为主题,贯穿中国画表现、综合材料运用等形式,表达岭南的建筑文化,让学生感受到“镬耳屋”的建筑结构特色、中国画的独特技法。
  学生运用了岭南建筑布局规律,用中国画及点线面的方法,表现了“镬耳”防火墙,三间两廊等“镬耳屋”的特色。
  用多种材料、与国画工具结合等的方式来探索艺术创作活动(图二),让学生知道顺德“镬耳屋”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表现时根据立意之所需、意像之所求,或取舍、或强调大小、或宏观、或微观地把立意与形式技法浑然一体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以及激发学生关注身边一切事物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对生活有了浓厚兴趣与感情,便觉得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入画、值得画,而且会越画越有兴趣。
  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用中国画形式表达顺德“镬耳屋”具体做法
  虽然本地建筑貌似一样,但似与不似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此外,中国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探究教学方式方法,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笔墨意识和写生观察能力,以能够更好地实现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
  中国画学习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艺术造型体验,学生可以使用中国画工具与材料完成“造型与表现”活动,表达自身的见闻和感受。“造型·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涉及各种综合性问题,其教学方法也呈现出综合性强、灵活度高的特点。所以,在实施融入本地建筑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可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一)观察法的应用
  “镬耳屋”根据不同主人的爱好,样式是有所差异。所以,在观察前,学生可以自主拟定问题大纲,如,从外形、屋檐装饰,到内部布局及文化内涵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样的风景。有的学生在观察时发现“镬耳屋”的墙身基底都是由花岗岩构成,但有的是两层、三、四层。后来到图书馆翻查资料才得知是身份的区分,一般人家为两层基石,官宦和大户人家为三到四层。学生最后还写了文章并配上了“镬耳屋”的插画在校刊上发表。这一系列的观察写生活动,体现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更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美育工作:实地考察,有目的、有差别地深入观察。
  (二)发现法的应用
  “造型·探索”学习领域的活动内容充满探究性,很多具体的课程都是以问题的形式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为了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把“镬耳屋”还原,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提供使用发现法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又有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岭南版八年级上册《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的第三课时,笔者拓展到了《岭南民居——镬耳屋》这一课。在教学时,笔者运用了学·导·练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镬耳”防火墙应该用何种笔法作为表现形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后发现问题:要根据画面的实际需求;对问题进行探索:古人是怎么表达居住的房屋?岭南的建筑是怎样的;学生进一步思考,观察古画得出结论: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居住环境,古人对房屋的画法已经有了总结。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创作练习,以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对顺德人文环境的研究,从而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尝试法的应用
  在“造型·表現”学习领域的许多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答案”,或者“唯一的答案”。所以,学生的尝试也许会得到非常丰富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法。那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尽管都是向学生教授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但因执教年龄不同,引导手法也会不一样。如,七年级学生喜欢用国画白描的形式来表现“镬耳屋”,着重表现线条的变化。八年级学生有更好的控笔能力,所以喜欢在描绘外形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
  用中国画的形式创作“镬耳屋”题材,在情感上,更多地寄予对家乡的热爱,且在这过程中体验亲切熟悉的生活所带来的畅快和自由。因此,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发掘和认识本土文化,发展本土特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能够设身处地、亲身参与地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领略本土建筑的奇妙力量。通过以中国画的形式学习本土建筑文化,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是文化强国,并增强学生的文化兴邦意识,使学生拥有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班杜拉认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自身形成和实施要达到的既定学习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构成个人动因的关键因素。初中后进生群体学业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对自己、对班级整体成绩影响甚大。笔者总结自己在班主任工作期间提升后进生群体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有三点在实践中比较有成效:一是小组合作学习,结对帮扶,树立其信心;二是鼓励竞争,宣读挑战书,激起其斗志;三是家校通力合作,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品牌学校培育工作推进方案》的精神,大力实施学校品牌强校的战略目标,使学校走出了一条“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出“立美教育”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和谐发
【摘要】信息技术凭借其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的特点,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作为全面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教研员,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小学数学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呢?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指导;电化教学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实施思路、支持方向、工作重点,推進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助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文件要求,要强化“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地方开展省、市、县、校级培训,实现全员培训、全面提升。要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规定使用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文件要求各地
【摘要】阅读滋养底气,实践造就灵气。智慧型成长阅读不断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海量阅读,增加对语言文字的输入。在教育戏剧研读文本,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又不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工与输出。在语言文字的输入与输出的加工过程里面,学生对阅读的需求不断的增强,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驱动学生自我提升,丰实和完善自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学生深度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教育戏剧的展演中,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天河区渔沙坦小学足球梯队建设家校结合的经验措施,为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社会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关键词】校园足球;家校结合;策略  2010年4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强调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性。同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长期发展方案》制定完成并发放到学校开展实施,依据全国青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发布,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陈式华正高级教师主持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策略研究与实践”、吴有昌研究员主持的“初中数学‘自学—抽象—深评’螺旋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项成果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由教学教材研究室施美彬高级教师参与的“基于学科素养的中学
【摘要】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高中政治新授课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本文试从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新授课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即学案导学,自学导图;创设情境,探究导图;交流互动,释疑导图;训练落实,构建导图进行总结与反思,探寻高中政治新授课课堂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政治课堂。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授课;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一直都在呼唤高
信息现代化时代,必然要有相应较高素养的人才跟进。学科核心素养就在这种环境中“萌芽而扎根生成”。一个初中生是否具有核心素养,是左右其未来发展的重大要素。如何利用有限教学资源,立足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是语文教师需要践行的重要“课题”。在新时代教育下,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如何从七年级开始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实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本文作了以下研究。  一、确定七年级
【摘要】计算机思维作为学生适应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思维方式。计算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程序设计教学内容的方式,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作为依托工具,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本文在Scratch教学设计过程中融入计算思维的六要素,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思维。  【关键词】计算思维;Scratch图形化编程;六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