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标志着我们伟大祖国从此告别落后屈辱走向繁荣富强,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迈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六十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引领当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道路。共和国六十年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六十年团结奋斗,我们将几代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了”到“举足轻重”。中国的国力从来不曾如此强大,百姓的生活从来不曾如此富足,亿万人民的精神面貌从来不曾如此昂扬奋发。共和国六十年辉煌历程和光辉业绩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丰碑。
  振兴中华,赶上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纵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的六十年前承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后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变革与创新,凝结亿万中华儿女一个多世纪以来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开创了现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灿烂前景。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间,中华民族走过了历史长河中最为屈辱的一段。抵御外侮、变法图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面对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的悲惨境遇,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上下求索,进行了反压迫、反奴役、反侵略的英勇斗争,书写下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悲壮一页。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神圣使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几十年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使人民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使社会主义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中国六十年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六十年光辉历程,凝聚成宝贵的历史经验,启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光明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目睹我们国家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航程,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亿万人民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崭新篇章。
  
  新中国的六十个印迹
  
  六十年,无数片段编织成了中国人的回忆。六十年来的几代人都在为着解放富强民主文明而不断努力着。我们有幸生于这样的盛世,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让我们在共庆欢乐的日子,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六十个时刻。
  开国大典(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汽诞生(1953年):1953年7月15日,长春孟家屯,毛泽东亲笔题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被安置在“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仪式”的中心,孟家屯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大喇叭反复地播放,“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规模空前的建设工程开始了!”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在1958年5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乘坐5月12日试制成功的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
  万隆会议(1955年):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第一个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当时,与会的大部分国家对新中国还抱着疑虑甚至恐惧的心态冷眼旁观,一些国家在大会发言中甚至造谣攻击新中国。大会第二天,中国总理周恩来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坛、从容不迫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周恩来的推动下各国代表增进了解和尊重、同情和支持,成为中国的朋友。这次会议最终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即《万隆宣言》,这次会议的健康精神又被称为“万隆精神”。
  简体字(1956年):从1956年1月份起,《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接踵出台。简体字的推广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进步之一。因为有了简体字,使得中国文盲的人数迅速下降,让人们识字、认字方便了许多。
  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第一座长江大桥,之前火车都要拆散上轮渡过江,最快也需五个多小时。
  中科大成立(1958年):建国之初急需大批尖端科技人才,特别是新兴边缘科学技术领域。1958年初,北京地区一些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为基础,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创办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都表示赞成。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等系。
  大庆油田(1960年):铁人王进喜一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感动、激励了几代人。当年轻的共和国经济建设急需石油的时候,以王进喜为代表大庆石油人凭借着“大庆精神”开发建设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油田。之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相继开发,彻底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四个现代化(1963年):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它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基本实现小康。如今我们的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
  原子弹爆炸(1964年):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的一声巨响,美国被迫接受了一个新的核大国已经崛起的事实。
  牛胰岛素(1965年):1965年9月17日中国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1+2”的哥德巴赫猜想(1966年):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氢弹(1967年):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一架小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一个降落伞,当降落伞下降至距地面约3000米高度时,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中国有了氢弹的消息震惊世界!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
  第一条地铁(1969年):1969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下铁道正式开工。1965年1月15日,有关部门正式向中央呈报了《修建北京地下铁道的报告》。不久铁道兵、铁道部地铁工程局、北京城建局共4万多建设者聚集北京,投入修建地铁的大工程。
  成昆铁路(1970年):1970年7月1日,在四川西昌北部23公里的小镇——礼州,从昆明北上和从成都南下的铁轨对接成功,建设了12年的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这条铁路贯穿了中国西南部地势要险、资源丰富的省份,从四川成都到云南昆明,全长1083.3千米,是中国铁路网中重要的干线。为西南的加强民族团结、经济和国防提供了保障。
  东方红一号(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时间先后,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工程师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安装了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让全世界可以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
  重返联合国(1971年):1971年10月25日对于中国意义深远。联合国大会以七十六票赞成、三十五票反对、十七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议案,即联大第2758号决议。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着中山服到达纽约,出席15日的联合国大会。
  尼克松访华(1972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应邀来访,当他抵达机场与与周恩来握手时,周称“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28日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中美关系解冻。此事件在世界上亦引起很大震动。
  马王堆汉墓(1972年):1972-1974年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中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
  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73年):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研究环保问题,提出设立环保机构,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环保行政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若干问题(试行草案)》。环保法在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仅颁布的纯环保领域的法律就达八部之多。
  兵马俑(1974年):秦始皇陵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数以千计的形态逼真的陶俑和种种珍宝,让参观者仿佛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直面秦始皇所创造的中国史上第一个大帝国。这是最广为人知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兵马俑的出土,被誉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一艘核潜艇(1974年):1974年8月核潜艇交付海军正式使用,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登顶珠峰(1975年):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顶。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该数据就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权威高度。
  恢复高考(1977年):1977年,尘封了11年的高考考场大门向全国五百多万考生打开,最后二十七万多人成为幸运儿。春天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严冬里开始了。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978年8月,中国外交部长黄华与日本外相园田直在北京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为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产到户(1978年):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社员不想再贫穷下去了,他们主张把队里集体的土地分到家庭,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一年省委书记万里来到小岗视察,批准严俊昌领着这十八家包产到户干三年。安徽成了第一个在全省搞联产大包干的省,中国广大农村也从此逐渐步入春季。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还在徘徊中艰难前进的局面,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事”的错误方针。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同时也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折,三中全会上所确定下来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影响深远。
  中美建交(1979年):1978年12月13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美方谈判代表伍德科克,使中美建交谈判在数日内一锤定音。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深圳特区(1980年):1980年5月中央和国务院发出41号文件,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特区建设,并将1979年定下的“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
  第一枚运载火箭(1980年):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中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一国两制(1981年):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用以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制度设想。1997年和1999年,闻一多笔下七子中的香港和澳门基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回归祖国,保持着原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2006年11月,金门“县长”李炷烽提出将金门规划为“一国两制”试验区,这是全台湾首位县长提出赞同“一国两制”的主张。
  女排夺冠(1981年):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并以七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夺得大球项目的世界冠军。
  五笔字型(1983年):王永民和五笔字型把汉字带入了计算机,计算机把中国人带入了21世纪。
  第一届春晚(1983年):1983年的除夕,CCTV播出了春节晚会,晚会上邀请了来自香港的歌星张明敏。春晚后,张明敏还有其他演员,都成了观众家的“熟客”。CCTV此后形成定规,年年除夕给全国人民送上一顿年夜饭。
  “小平您好”(1984年):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如此问候国家领导人:只叫了他的名字,没有职务;只是问了一声“您好”,没有“万寿无疆”。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庆典上。第一个发出这一问候的群体,是北京大学,这里是近百年来中国历次思潮的滥觞地。从1977年起,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和研究生招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行城市改革开放,主张生产力是衡量国家与制度是否优越的基础,在他力主下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参加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国落杉机,新中国首次参加了奥运会。在苏联抵制这届奥运会的情况下,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中获得十五枚金牌、三十枚奖牌,也成为中国体育迈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
  激光照排(1987年):1987年,世界上第一张采用由中国人设计、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经济日报》面世了。从此,中文的传播与计算机紧密地联系起来。
  聂卫平(1988年):1985年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聂卫平作为主将出战,应战小林光一九段。他连战连胜,终于打败了日本主将藤泽秀行。
  香港基本法(1989年):1989年1月9日至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八次全体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2月15日到21日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提到香港基本法,有几个词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智慧,它们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
  北京亚运会(1990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四十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中国运动员获得全部金牌的五分之三。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为中国的大熊猫,取名“盼盼”。
  邓小平南巡(1992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10月,十四大召开,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汪辜会谈(1993年):1993年4月27日至29日,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四十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
  三峡工程开工(1994年):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堡岛上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中国互联网起步(1995年):1995年深秋,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1996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有十五万。预计到2009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达到三亿多。
  杂交水稻(1995年):1995年8月,袁隆平宣布:中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王军霞5000米夺冠(1996年):1996年7月28日,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获女子五千米冠军。冲过终点后,王军霞身披国旗、面带笑容,绕场飞奔的画面,从此成为人们记忆当中的经典。
  香港回归(1997年):1997年的香港回归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济软着陆(1998年):通过四年有力得当的宏观调控,朱镕基成功完成了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任务,抑制住了国家经济增长过热的现象,实现了“软着陆”。
  澳门回归(1999年):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由葡萄牙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澳门由1887年开始的100多年的殖民历史。
  入世(2001年):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家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决定。
  申奥成功(2001年):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点整,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最终的当选城市:BEIJING!千里之外的华夏大地顿时一片沸腾、烟花满天。北京宣布计划投入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到2008年,奥运会一直是中国宏观景气持续上扬的重要投资拉动和心理期盼因素之一。
  上海申博(2002年):2002年12月3日下午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在此投票选举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上海从5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南水北调(2002年):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五千亿元,工期十五年,每年向北方调水四百五十亿立方米,等于一条黄河的水量,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杨利伟(2003年):2003年10月15日9时至10月16日6时30分,杨利伟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个身高1米68的解放军上校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西方媒体根据中文“太空”的发音,新造了“Taikonaut”一词,专门用来指代杨利伟。继美、俄后,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时中国的自信,在诚实中彰显。
  刘翔(2004年):2004年8月27日深夜,来自上海的80后男生刘翔获得了110米栏金牌,把亚洲人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尴尬远远甩开。
  农业税免收(2005年):2005年12月29日,绵延2600年,从无中断的中国农业税收史画上了句号,国税皇粮从此消失,之前的农业税无起征点,无免征额,无论自用或外销,均全额征税。免除农业税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一次胡连会(2005年):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到大陆访问,29日,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见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时隔60年,两党的手又一次握在一起。媒体称此次会见为第一次胡连会。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正式的胡连会又进行多次,为海峡两岸关系开路。
  青藏铁路通车(2006年):从西宁到拉萨,二十五个小时的路程,青藏铁路的修建者们用了五十年,甚至更久。修一条铁路,通到西藏去,是从孙中山就开始了的国家梦想。直到2006年7月1日,这份考验终于有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这份答卷上,有最高的国家梦想,有悲壮的个人牺牲,也有穿过铁路动物通道时藏羚羊的脚印。
  嫦娥一号(2007年):嫦娥一号(Chang'E1)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物权法颁布(2007年):在中国大陆,这是第一部表明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法律的制订者们斟酌再三,终于没有在私有财产上加上“神圣”二字,以示私有财产在意义上与公有财产的区别。
  北京奥运会(2008年):2008年8月8日,倒计时终于结束了,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西方媒体用“Coming Out Party”(亮相晚会)描绘奥运。中国的亮相可谓成功,开篇布局有高达95%的民众支持率,中盘有众人齐赞的开幕式,最后还有一个金牌榜冠军完美收官。奥运期间,北京水更清,天更蓝,外国记者采访自由。鸟巢和水立方,至今还是游人参观的热点。
  
  统一伟业谱华章
  
  六十载风雨历程,六十载壮丽诗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创造性的大战略,推动祖国统一进程迈出历史性的大步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中华民族洗刷百年屈辱,“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两岸关系从隔绝、对峙走向交流、对话,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掀开和平发展的历史新页……在迎来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中华儿女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1842年8月,懦弱无能的清政府在炮口下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祖国的神圣领土——香港岛被割让。此后,九龙、“新界”又相继被割让和租借。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同昂扬的号角,香港回归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开始了一个更加团结、更加辉煌的新时代。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反抗、斗争,捐躯、流血……直到爱国主义的旗帜被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中华民族才找到了实现国家统一和强盛的必由之路。在民族危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迈出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性一步。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冷静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收回香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民族振兴的象征,是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因此要用和平方式解决。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鲜明提出了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中国政府明确宣布:“香港、澳门这类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邓小平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伟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略,就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运用,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提供了崭新思路。从这一构想出发,中国政府提出了12条对港方针,并以此为基础,与英方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近两年半之后,1987年4月,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零点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确保了香港、澳门平稳过渡,实现了香港、澳门顺利交接,进行了开创性实践,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按照“一国两制”方针管理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确定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祖国统一的风雨历程,生动诠释着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儿女对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梦想之火才能灼灼燃烧,照亮如日升腾的民族复兴壮美画卷。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站在全民族的立场上思考、谋划统一大局。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吹响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号角。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次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对台工作新主张,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作为,推动两岸关系逐步迈入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
  在党和国家对台方略引领下,经过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对峙走向交流对话,克服艰难险阻,沿着和平稳定的方向不断前行。
  随后,国共两党持续交流对话,两党有关方面多次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摆脱危机,实现历史性转折,迈入和平发展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文化交流已遍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文物、民俗等各个领域,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2008年北京奥运,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同赴一次美丽的相约,同书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共襄盛举,共享荣光。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台湾“莫拉克”风灾等危难时刻,两岸同胞守望相助、风雨同心。“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胡锦涛同志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在海峡两岸深入民心。
  展望未来,胡锦涛总书记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胜利前进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五十六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辽阔的中国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合力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建设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历史。
  六十年前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翻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回首六十年,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历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六十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大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日益深厚牢固,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六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是成功的,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对这些实践证明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把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切实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使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为此,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奋力开创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线,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民族问题实际,既坚持和发扬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突出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文明风尚,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要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弘扬典型,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作用,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大的组织人才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责任制,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推进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总之,要通过全党全国不懈努力,努力使民族工作更加有效、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形成促进祖国繁荣昌盛、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伟力。
  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我们:团结统一,是各族人民之福;分裂动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新的起点,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灿烂。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启示我们,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现在中国比以前强大多了,但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困难,还有很多很多棘手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依然需要帮助,需要支持,尤其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
其他文献
本报讯刚刚受邀参加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归来,梁平“民间数学家”佘赤求依旧沮丧:自信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没能在大会上得到数学家们的鉴定,而此前,他他为成果鉴定先后三次起诉国家数学所。  他不知道,身患癌症的自己,能否盼到一个科学的鉴定,“哪怕结论是否定的”。  57岁的佘赤求是梁平县福禄镇中学教师。1977年,被冤为反革命关进监狱。一天放風时,他捡到一张《人民日报》,看见《
期刊
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年轻的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60年的风雨征程,让世界见证了一个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中国,一个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中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中国,一个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中国。  新中国的60年,是高举
期刊
摘要: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多少昔日风光无限的企业经受不住突来的考验,接连出现财务困境,甚至“室息”倒闭。现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越来越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所关注。文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以香港佑威服装有限公司财务困境案例为依托,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U-right佑威 财务困境 成因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国至今,新加坡的政治发展道路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特色。文章拟从政治发展的前提、政治发展的栽体、政治发展的首要目标、政治发展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来分析新加坡政治发展道路所呈现出的独特特点,并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该特点的因素:从国际因素来看,主要是当时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从国内因素来看,则主要是经济、文化、社会和领导者个人等因素。  关键词:新加坡 政治发展 特征 动
期刊
摘要:薪酬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以及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的关键。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并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需要的薪酬体系,对每个组织来说是一个全新而十分重大的课题。文章试图从薪酬概念的梳理开始,整理薪酬理论的发展脉络,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薪酬 薪酬剖析 薪酬理论    薪酬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留住企
期刊
摘要:文章在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根据1978-2006年浙江省数据,分析了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并揭示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浙江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导致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的拉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受到压抑,消费结构也远不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一方面是由于收入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消费市场不发达。  关键词:城乡 收
期刊
摘要:从我国著作权保护滞后的现状和著作权立法体系的不合理来看,我国有必要建立著作权间接侵权体系。著作权客体可大致分为固定作品和网络作品。这两类作品的间接侵权在不同情况下,根据侵权行为的危害性和权利救济的便利性,或定性为独立侵权,或定性为共同侵权,并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关键词:著作权间接侵权 独立侵权 共同侵权 归责原则    在英国版权法上,侵权工具提供者、公共娱乐场所的所有人、播放设备的所有
期刊
摘要:文章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数学工具,实现了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道路条件各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下驾驶员的道路安全感进行定量描述与评价的方法,并建立了驾驶员道路安全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推导了驾驶员道路安全感水平的量化评价指标IPS。  关键词:军车驾驶员 道路安全感 模糊评判    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军交运输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用车辆装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军事行动和作战保障中发挥的作用越
期刊
摘要: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英国国内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出现了新组织形式——商业公司,它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运动和商业扩张,同时政府通过它们获得税收,积累了国家财富,使英国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文章试图通过对英国政府与商业公司之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双方共赢的基础。  关键词:商业公司 重商主义政策 制度增强    英国国内商品经济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开始发展,出现了新组织形式——商业
期刊
摘 要: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当下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在间接对施工技术提出要求,而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建筑的质量。本文立足高中生角度,通过阐述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分析研究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日中天。人们对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