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的变化:联系生活 形式丰富 注重体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教育内容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再次出现。“生活教育”一词揭示了教育的务实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根据这一理念,我来谈谈近几年小学数学教材的变化点滴。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首先,新教材中设有单独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如,六年级下册教材上就有这样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测量物体的体积”“面积的变化”和“实际测量”。其中,“实际测量”一课,教材一开始就说明了这节课与生活的联系: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架桥铺路、建造房屋都需要测量土地。说说你所知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然后教材提到了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卷尺,测绳和标杆。还安排了学生测量自己的平均步长,用自己的步长去操场上实际测量一下操场的长和宽。这些内容都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书本知识后,教材编排了一些正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是恰到好处,妙到巅毫。这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价值和成功的乐趣。教材这样的变化,非常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中所讲的教育内容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思想。除此以外,教材还增加了“计算器的学习,比较哪个商店的物品便宜、怎么打电话更便宜”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我们的数学更加實用,更加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即实用性和工具性。
  教材除了增加了联系生活的素材,同时还删减了一些复杂的繁琐的知识,例如“带分数的计算”等,把学生从繁琐而无用的计算中解放出来,避免留给学生数学学习是繁琐、枯燥而又无用的负面印象。
  新教材内容上的这些增减,都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要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这一真谛。这也更让我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这一理念的高屋建瓴,意义非凡。
  二、教材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记得以前老教材上的数学题目,基本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计算题,应用题,图形题比较少,而如今的新教材,数学题目的呈现更加丰富:用表格来呈现数学信息;用情境图来表达数学题目的信息;用人物的对话来表述数学题目的信息。对于这些在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所进行的修改,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学更加生活化的一面,通过一幅生活场景图的出示,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中去。
  例如,低年级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内容时,教材就先出示了这样一幅主题图:“妈妈带着小朋友去超市购物,然后看到单价××15元,××单价18元,××单价22元……”通过这样一个有关超市购物的熟悉的生活主题图的呈现,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例如,六年级上册,在学习有关打折的问题时,教材又出现了一幅书店销售的主题图:“图中描绘了书店搞打折促销的活动,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然后两个小朋友在互相对话,一个说我买一本《趣味数学》用了12元,另一个说我买一本《成语故事》用了10元4角。”这样一幅主题图的呈现,真切呈现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景,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内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供了一次模拟“考试”。从这些年来数学教材的改变上看,我发现我们的教材更加务实,更加合理,更加体现了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本质。
  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教育内容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再次出现。陶行知先生的经典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材的变化提供了经典的诠释。
  三、教材的细节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的反馈
  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结束时的“整理与练习”中,除了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这三个环节外,最后还安排了“评价与反思”这一环节。例如,六年级在学完“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教材编排的“评价与反思”具体内容是这样的:1.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思考☆☆☆☆☆☆2.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在交流中有所收获☆☆☆☆☆☆3.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4.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结果是否合理☆☆☆☆☆☆。这一环节的编入,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对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真实的评价,切合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此外,在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的最后阶段,教材还编入了这样一些完全生活化的问题:1.住房的变化。统计几年来我国人均住宅面积的变化,我们每个学生家庭人居住房面积的变化。2.旅游费用的预算。计算全家人出游几天的旅游费用的预算。3.绿地面积。计算我国人居绿地面积变化情况。4.保护水资源。计算一个滴水的龙头一段时间内流失的水量。这些完全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内容安排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作为压轴之用,我想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重要意义已经非常明显。这既是对我们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升华,又是对未来继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铺垫。
  “数学内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正是我们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老师教数学的指导思想。新教材的编写使这一理念体现得更加完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辨明数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有用的依据,使我们可以在教与学中去除不合理的内容,选择合理的符合生活意义的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更加合理,学习就会更加高效,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有质的飞越。
其他文献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国《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加德纳首次提出了智能多元论,驳斥了智商决定一切的观念。提出的八种智能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八种智力要素组成,这八种智能同等重要,智能无优劣之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观,多元智能指
"世界文学出版社"和"教育人民委员部戏剧处"的命运其实影射着这些在意识形态胁迫下从事翻译的小说家和诗人的命运。所谓翻译的"特权",实质上受到意识形态的严密规控和严格限制,并且
运算能力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素养之一。数的运算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目标方面,明确提出了“四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习数的运算,培养和发展运算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系到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数
课堂练习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环节。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科学地选择课堂练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从目的性、代表性、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几个原则出发。  教育部于2009年4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随后各省、市
中国古代诗歌,绵历数千年,作者之多、作品之富、题材之广、技巧之高,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学课堂不是大学讲座,一节诗文课,如何能够让孩子有所得又不觉得枯燥乏味
活动的组织准备: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组织是教师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在课程游戏化的教育背景下,提倡幼儿一日活动的“游戏性、适宜性、自主性”的原则,教师如何更好地将教育融入幼儿生活,如何营造“自主、开放”的环境,顺应幼儿发展的天性,在实践中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是这次半日活动观察的目的。  观察重点:时间节点的安排、区域游戏的组织、活动流程的衔接  活动跟踪前,老师们对班级的区域、主题墙进
苦涩的日本:从“赶超”时代到“后赶超”时代,徐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堪称一部复杂的经济赶超史,也是一部艰难的经济转型史。在其“赶超”以及向“后赶超”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先发国家的“异质”样态。其中,既有赶超的“两难”性,也有转型的“脆弱”性,可谓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日本恰似“赶超”和“后赶超”的“试验场”。读罢新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苦涩的日本:从“赶
话说那个“刻舟求剑”的痴人,来到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来到了我们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
孩子们的作文难是很多家长都曾遭遇过的教育难题。幸运的是,我在不经意之间搞出的一个“小发明”,竟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长期困扰众多家长的“魔咒”。这个小发明就是——“家庭出
卧室,睡觉的地方嘛,还能是什么?NO,换个角度,卧室也能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