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送之篇 见情见志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酬送诗词是高考频繁考查的一类诗词。读懂这类诗词难不难?有什么好的方法?这里我们结合2008年高考中所考查的酬送诗词题,来进行一番分析总结。
  所谓“酬送”,指的是酬答和送别两个方面。酬答诗词,多是一些唱和之作,是朋友之间的一唱一和,唱和是紧密相连的。要读懂它,一般不仅要看和作,还要看看唱作,只有唱和结合起来读,才能完全读懂。如朱庆馀的《闺意上张水部》和张籍的《酬朱庆馀》,就是此类诗词的典型例子。退一步,如果没有给出唱作或和作,那一定得给出相应的注解,根据注解知道未出现的唱作或和作的内容,也能破解此类诗词。
  送别诗的数量很多,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要解答好这类试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我们要大致知道送别诗词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领域广泛。有以亲情、爱情为主要内容的送别诗词,如杜甫的《新婚别》、孟郊的《古别离》、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等等;有以友情、同僚情为主要内容的送别诗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梓州李使君》、李白的《送友人人蜀》,等等。二是手法多样,情深意长,有直抒胸臆的,如高适的《别董大》;有借景抒情的,如李白的《送汪伦》等。三是伤感旷放,各有千秋。四是境近意远,言浅情深。
  其次,要懂得送别诗词大多都是抒发离情别意的,正如古语所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当然,有的也在离情别意之外,显示了作者的志向。
  有鉴于此,解答这类诗词题目的时候,抓住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作者的大志,是答好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们结合高考真题具体分析解读。
  1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2008年高考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人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排遣。
  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读诗之后再读读注解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帮助的。顾炎武是个什么样的人,注解已经注明。联系了注解,答第(1)问和第(2)问不难。至于第(3)问,要联系杜甫。杜甫的诗风,高中生早已学过:沉郁顿挫。再联系整首诗感觉,题目就“豁然开朗”了。
  
  参考答案
  (1)A(“是日”并非只指日月)(2)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3)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重庆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
  读题目,抓住其是首送别诗。上片是写送别的眼前景,下片是想象朋友的去处。至于“新丽”的特点,要抓住其一个比喻来谈,就是把美丽春光写成了一位佳人。紧扣以上理解作答,答题就能完满了。
  
  参考答案
  (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2)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湖北卷)
  
  临江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解析
  同样的道理,理解这首词也要先看看题目所提供的写作背景。联系“写作背景”,再返回去读原诗,仔细琢磨,词的内容、意义就逐渐清楚了。不过,你平时要有“蟾宫折桂”的知识积累,才能明确“只疑远赴蟾宫”的句义。
  
  参考答案
  (1)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义: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提升演练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
  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2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济水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你能说出带“故园”二字的鲁迅的一句诗吗?
  (2)解读这首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参考答案
  1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2 (1)“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自题小像》)。(2)作者在异乡漂泊两年,现在又逢秋天,此刻正泊舟于远离家乡的济水之边;他忽然见到菊花开放,引起无限惆怅,他想到明天家乡的亲友,要欢度重阳节了!从而抒发了客居他乡逢佳节而产生的怀乡之情。
其他文献
我总觉得钓鱼与写作是一回事。  钓鱼须先准备好充足的鱼饵,鱼饵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所钓之鱼的多寡大小。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大作家与好钓手一样,均会时时留意身边之“钓饵”,并注意收集。待意欲垂钓之时,则不会出现手忙脚乱、临时抓瞎之窘境。鹰隼欲奋翮高翔,必先敛翅蓄力,此乃自然之理也。  钓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因为很少出现一下饵垂竿便有鱼儿上钩的情形。往往是一竿下水,半天浮子
期刊
另一曲舞蹈之歌  [德国]尼 采    “最近我凝视你的眼睛,哦,生命啊:我看到黄金在你的夜色昏暗的眼睛里闪闪发光,——我的心由于这种快乐而停止跳动了:  ——我看到一条金色的小船在夜色昏暗的水面上闪闪发光,一条下沉、浸在水里而又露出来招手示意的、金色的、摇荡不定的小船!  你对我那痴迷于舞蹈的双脚瞥了一眼,欢笑的、若有所问的、使人要融化的、摇摇荡荡的一瞥:  只要你用小手敲打两次响板——我的舞
期刊
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作者从引述一封匿名读者的来信切入,接着谈了对这封信的感受,然后由此及彼,由信中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生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为名利而终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说的“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
期刊
[2008年高考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
期刊
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有“国色天香”之称,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牡丹之所以被称为“牡丹”,须从“牡”、“丹”二字的本义说起。自古至今,“牡”都表示兽类的雄性,“牡牛”即公牛,“牡马”即公马。左边的“牛”并不仅仅表示牛这种特定的畜类,而是泛指各种畜类。而之所以以牛表意是因为牛在古人的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农耕中是人类的主要帮手,在祭祀中则为祭牲的第一等级,所以它可以被
期刊
真题回放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一考生    清晨,微风拂煦,晨光初露,我迎着这和煦的清风开始了一天的晨练,这是我与大自然的又一次亲密接触。  人类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我于咖啡中看见  福建一考
期刊
记叙能力是写作中最基本的一种功夫,它最能见出写作的功底以及对事物、语言的感觉。它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具体。如果说“准确”着眼的是词语表意方面的“恰切”与“独致”,“具体”在词语达意的层面之外,则还有整体呈示清晰、可感的要求。目前许多同学在记叙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蹈虚”,即空泛。  请先看一段文字:  春天的风把我从睡梦中吹醒,不知何时学校变得非常美丽了,校园里增添了假山、喷泉,使我们感受到校园的诗
期刊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试题为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情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在前面有一段引导的话:“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息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这道试题的导向性是非常明显也是非常及时的。写自己亲身感受的生活本应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们往
期刊
真题回放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佳作示例一 不要轻易说“不”  广东一考生    带着一颗快乐的心,我们会处处感到愉悦;拥有一颗宽厚的心,我们会时时觉得温暖。人生难免会受到伤害,只要我们勇敢、坚强地面对,它就会成为难得的精神财富。旅途难免会历经坎坷,只要我们不轻易说“不”,它就会变为岁月和历史的丰富内容。  乌江边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