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牧中读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总爱回忆。
  1983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分田到户,告别了“大锅饭”,村庄喜气洋洋;二是我跳出了“农门”——考上昆明师范,全家欢天喜地;三是有了自己的假期——前几年假期可是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下户分到三头黄牛和一头水牛,假期便由我放牧,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我15岁,个头瘦小。森林茂密,高山连绵,独自上山可是要胆子的呀!吃过午饭,我带着一块塑料布以防下雨,怀着兴奋出门。“事非经历不知难”,到了山上我才知不好玩,沒有说话的伴,陪伴自己的是沉默的数不清的树木,时不时还会遇到令人害怕的蛇或听到乌鸦的怪声,心咚咚咚地跳半天。寂寞、单调不说,麻烦的是黄牛、水牛以往不在一起放牧,现让它们合成一家难以相处,黄牛喜欢跑,速度快,而水牛喜欢静,速度慢,稍不注意就各奔东西。有时也约上其他放牧的小伙伴,虽有说有笑,但牛多胆子大,更难放,加之又读不成书,所以多数时候是我独来独往,实在耐不住寂寞了才去找伴陪两天。黄牛走散丢失的事时有发生,我急得直跺脚,只得眼泪汪汪地把水牛赶到有牛的地方托付于人,自个去找。有一次是全家出动、分头行动,几乎翻遍了周围的十多座大山小山,第二天早上才在父母骂骂咧咧声中找到。在我的严加管制下,半月后黄牛听话了,我可以带上书本一心二用。一个假期,我再次读完了小学就读过的父亲的藏书《回顾长征》,伴着花香鸟鸣,沐着清风阳光,心随长征的脚步或喜或悲;晚上做梦,戴上八角帽,背着枪爬雪山过草地……
  师范四年八个假期,我大多是在一边放牧,一边读书中愉快度过的。寒假,山枯天冷,把牛赶到当阳的地方晒日光浴,自己却在树荫下读书,冷了倦了到阳光下取暖放松,之后又继续;暑假,山润雨多,山清水秀,牛儿肥壮,自个在鸟语花香中读着书既放心又自在,累了便听小鸟唱歌、拾菌子或找捆柴,晚饭全家有口福,我还有夸奖。因为恋书,趣事、险事、烦心事不少呢。一次,边走边看,踩到了一朵大鸡枞都不知道,脚下软软的才发现,可菌帽已烂,只得遗憾;一次,边走边看,不小心撞到一窝马蜂包上,等马蜂像鬼子出动,我已溜之大吉矣;一次,看得入迷,一条花麻蛇从脚边爬过都不知道,幸好是条无毒蛇,有惊无险;一次,下暴雨书湿透烂了,回校免不了被罚款;不知几次,等合上书,牛儿已不知去向,只得沿着脚印去找;有一次,水牛偷吃了茁壮的玉米,第二天主人找上门,害得我遭受了父亲的一场暴风雨……五点半左右,山林阴下来,想到村庄炊烟袅袅升起,奶奶在煮饭了,于是骑在水牛背上,唱着“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衣裳……”回家。夜幕降临,在灰黄的白炽灯下,两兄弟做作业,我忙着做读书笔记或摘抄或写读后感,父母笑逐颜开,常夸我们听话懂事。睡觉了,白天书中的人物会与我见面,书中的故事会有我在场,醒来仍流连忘返。太阳升起,或陪父母到田地耕耘,或去割牛草,或到书海遨游,还没吃饭,放牧地已在心中想好。开学了,把赶牛棍恋恋不舍地交给父亲。回到学校,到图书馆还书顺便投稿,读后感不久便在壁报上发表出来,赢得同学赞许的目光,有几个外班的学妹还打听作者后与我成了朋友,其中有一个美女虽没成红颜,却友谊长存,至今联系不断,为QQ好友。若同学知道我是在放牧中读的书,不知有多感动啊!
  翻看师范四年的三本读书笔记,边放牧边读书的幸福往事历历在目:牛儿悠闲地吃着草,放牛少年——我,或在树荫下或在山坡上捧着本书,花木为之点头,鸟儿为之歌唱,清风为之提神……文学书籍,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青春万岁》《简·爱》等;革命书籍,我读了《忆长征》《我在红军十年》《远征万里》《刘邓大军风云录》等;教学书籍,我读了《才能之花怎样开》《小学识字教学》《语文与语文教学》;科学书籍,我读过《十万个为什么》……感谢放牧时光,让我减轻了父母劳动的负担,让牛儿越长越壮,让我在书香中快乐成长,小小年纪就做起了作家梦……
  30年后,我已是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被评为“昆明市优秀读书达人”,家庭也被评为“昆明市十佳书香家庭”,不能不说是这四年铺的路啊!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一  先说两个小片段。  2009年4月,还没毕业的我刚到长沙开始实习。那时候刚刚认识如意先生,两个人都羞答答的挺不好意思。有个周末,他来到我当时住的望月湖小区,给我一个铁盒子,说这是他家里寄过来的,送给我。  ——是一盒茶叶。  他说,自己家里是种茶叶的,这是自家刚刚采下的新茶。我很欢喜地收下茶叶,然后问他,你看《红楼梦》吗?  他面露羞惭,嘟囔着说自己是纯正的理工科。  我说,《红楼梦》里有个
期刊
母亲去世几年了,每次夜里梦见母亲,伏案提笔,想写点什么,但却搁笔放下,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想要说的千言万语,历历在目浮现的往事,不知从何下笔,又怕写不好,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情。  偶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我潸然泪下,现场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情感进入了那个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斯琴高娃朗读完,也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篇我没有读
期刊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
期刊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