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思索的芦苇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uyu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我走上语文教师的工作岗位已有十个春秋。刚上班那几年,热情无限,努力不断,从“基本功不错”到“教学成绩优秀”,再到大大小小的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我在不断成长中增强了专业信心,提升了专业能力。但近两年,感觉自己停在一个无比宽大的平台上,无论往哪个方向努力,都登不上前进的阶梯。看到身边的同事们每次研讨课都有新的突破,我心急如焚,却又无限迷茫。
  直到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匠人与大师》。梁衡先生在文中把匠人与大师进行对比,深刻揭示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内心强烈的震撼,让我瞬间变得清醒。反反复复读过几遍之后,有一个来自心底的响亮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匠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
  难道不是吗?工作多年来,我虽然勤恳虽然好学,但却不善于思考和创新。每有名师讲课或出书的消息传来,我就和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无名小卒一样趋之若鹜,“抢”不到便为痛失学习的良机而懊恼不已。从魏书生、余应潮、李镇西到窦桂梅、王荣生、朱则光,学习并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效仿他们的教学风格,已成了我教学工作中的习惯。不可否认,阅读名师的教学专著、观看名师讲课的视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只是盲目地借鉴,而不去思考、提炼、沉淀,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也就不可能摸清语文教学的规律,自己也就得不到提升。学了这个学那个,到头来,还是个没有风格的教书匠。
  意识到这一点,我突然觉得很可怕,学生又不是木头,不是铜铁,不是任何僵死的东西,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面对着这一个个有思想、有朝气、有个性、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学生,我怎么能做个只会机械重复、模仿的教书匠呢?我不能。我不能扮演一辈子的教书匠,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的课堂、昨天的自己,那样会害了学生,也误了自己。那么,不做教书匠,做什么呢?
  正在我苦苦思索时,意外邂逅了它——管建刚老师著的《不做教书匠》。一见书名就立即被吸引住了,这不正说出了我的心愿吗?管老师能用这几个字做书名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系统的阐释。怀着这份期待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在悠闲的长假中细细品味管老师的每一句话,随着阅读的深入,困扰我许久的心结逐渐被解开了,我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迪。
  “一个教师肯读书,善读书,再加上善于思考,思考教育现象,从教育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没有思想,教师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只能称之为教书匠。”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语句。是啊,不常读书,不善于思考,没有思想,怎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呢?而这一点,恰恰是我所欠缺的。反思自己工作这些年来,每年的读书量越来越少,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写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而自己常常把原因归咎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忙也确是事实,但时间要挤总还是有的,只是很难坚持。
  那么,读什么书呢?管老师告诉我们,除了文学作品、教育著作外,也要读得杂一点。就像人要吃杂粮,才能更强健一样。科普、天文、音乐、体育,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都要读一点。读书就是练内功,只有修炼出属于自己的、从自己心灵深处滋生出来的、与自己浑然一体的理念,才有衍生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而只是一味学习模仿别人,那些理念就相当于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不是从我们自己心底长出来的,就不会被那个外加的理念自然指挥,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会被约束。
  我每天拧紧了弦去赶工作,把那些活于完,一件一件地摆到那儿好像很有成就感,若是闲着就会觉得浪费了时间,而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老黄牛似的工作方式已经让我丧失了思考的习惯。书中写道:“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徒劳;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傻,人高于动物的最本质的一点就是精神就是思想啊,我竟然将它当做不重要的东西弃之不用,久而久之,思考的功能渐渐退化。
  “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不动笔、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浮光掠影的,写作的好处在于能强迫人静下心来把模糊变成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它促进入把观点表达得更科学更经得起推敲;写作是一趟深层的思考之旅。”终于找到自己理论水平低的根源了,由于读书少,不思考,自然缺少写作的灵感和动力,语言也越来越贫乏。即使偶尔写了一点,总是先被自己否定,后来索性就不写了。
  感谢管老师写了这样一本好书,在这样炎热的夏季,那娓娓道来的富于哲理的文字仿佛如一股股清泉,洗去我内心的浮躁;又如一盏盏明灯,让久已迷失了方向的我重新找到奋斗的航标: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持之以恒地读书、思考、写作,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真正的专业的教师。那将是一个全新的我,一个褪去了匠气的我,一个边走边思索的语文教师。
  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作结:“让我就做一根芦苇吧,在思想的湖畔迎风而立,并吟唱着思想的歌谣……”
  参考资料: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福建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养成,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亦是如此,而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也不是一件易事。本文将以“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启示与思路”为题展开讨论,帮助教师在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中有效地展开劳动教育活动,并根据所获得的启示来丰富进一步的探究思路。  关键词: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启
诗歌教学是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古诗文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诗歌篇幅短小精悍,意象、意境模糊跳跃,诗歌文字含义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等等特点,都让诗歌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视诗歌鉴赏为畏途。每年高三语文复习的诗歌鉴赏部分往往要一个半月时间,但高考试卷中7分的诗歌鉴赏题,本校学生实际得分平均不过3分左右。而且有资料显示,每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学生平均得分基本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增长,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茶饮行业开始依托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来打造独特的品牌,增加茶饮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中国茶文化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为了适应节奏工作和生活的新式茶饮,更是发展迅猛。要想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加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精神、心理、物质等多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品牌;视
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凸显创作意图,往往借助孩子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寄希望于孩子,让他们承载作家的光荣与梦想、在他们身上寄托憧憬与美好。  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我”是一个“少小离家中年回”的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因生活原因,必须回家卖掉老房子,接走自己的母亲和侄子“宏儿”,就这样与闰土哥不期而遇。闰土在“多子、饥荒、兵、匪、官、绅”的多重压迫下,由过去的“小英
[摘 要:英语学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阅读,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对提升英语水平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任务型教学法是督促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英语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存在意义,最后探究如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英语;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在语文新課程中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阅读教学,其语文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需明确重视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此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时让学生学会精读、读好、读会、读顺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品质形成阅读习惯。本文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策略
[摘 要:我国高校在进行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时候,要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只有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才能够促进计算机教育的顺利开展。不仅如此,还能够培养一些专业性的高素质人才。并且还会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效果,保障为我国企业输送一些专业人才,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学生信息素质]  我国高校是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应该要提高计算机这
[摘 要:审美鉴赏与创造涉及语言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当前高中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力不足,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一、高中语文核心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自诗骚起,诗歌传统历经两千余载而不绝。今天,我们徜徉于古诗词的艺术天地,仍会为传统诗词言之精、情之深,以及所蕴含的历史韵味、人生感悟而沉醉神往。  进入20世纪,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中,充斥着“旧诗必亡”“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柳亚子语)等言论。但正如新加坡诗坛泰斗潘受先生所说:“中国古诗是打不死的神蛇。”八十年代,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各地诗社词社“你方唱罢我登场”,
摘 要:管育并重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常用的重要德育教育手段,要保证管育并重模式充分在中职班主任的工作中发挥性能,服务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是目前班主任需要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任课老师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管理思维、管理制度上将教育养成与班主任管理结合起来。中等职业院校的班主任管理中,需要重视管育并重,在一定条件下,就要将管理和教育并重的理念充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