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路推进中提高思辨能力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课:陆锋磊 点评:储建明
  教学流程
  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大家想必看过其中一两部。前阶段对于电影《小时代》的批判可谓白热化,而《小时代》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你怎么看這个现象?
  生:我很不喜欢《小时代》系列电影,我觉得很烂。
  师:“烂”是缺少理性的判断,请你谈谈怎么个“烂”法。
  生:电影没有什么思想,演员除了颜值高没什么演技,郭敬明只是把粉丝拉进了电影院……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很活跃,但这位同学的发言存在两个问题。其一,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不是怎么评价电影《小时代》,而是怎么看待《小时代》票房超过10个亿这一现象。其二,不喜欢的原因谈得比较空泛,缺少聚视角、探因果、析表里的理性思辨。我们的议论分析,首先要直击对象,其次要学会思辨,再次要阐明道理,避免在活跃的思维中交杂混乱与偏激的看法。
  生:《小时代》将90后作为主要受众,它的票房神话应该归功于精准的市场分析。导演郭敬明在一次采访中说,没有一个著名导演比他更理解90后的心理。我们这群多愁善感、易于沉迷的90后少年,本就是网络文学、电视剧最重要的热血粉丝,却从没有一部电影是认认真真为我们而拍摄的。我们看的电影,从儿童作品直接跳到了主旋律电影、西方大片。
  生: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郭敬明将小说《小时代》的百万粉丝带进了电影院。一切都为青春定制:物质享乐、金钱至上是青春的幻梦;华丽的场景彰显唯美主义的倾向;聘请偶像教母柴智屏作监制,推出了一批颜值高、个性酷的年轻演员,而超越功利的友情是每个人的青春时代最温馨最难忘的记忆——郭敬明为90后精心编织了一场华丽虚幻的梦。
  师:第一位同学在票房现象背后发掘出“精准的市场分析”的原因,第二位同学能进一步推论,围绕市场定位,分解内容、主题、风格、演员四个因素,两位都有着一定的逻辑分析。当然,每个问题都可以有多重解读,我更希望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认为“市场定位”是《小时代》票房成功的因素,但也是《小时代》在思想上失败的因素。电影大量表现了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的风尚,青年们脱离生活实际的物质追求是一场苍白而不切实际的幻梦,郭敬明对当代物质社会的价值观没有批判,反而是推波助澜。
  师:不能转移话题,不是谈《小时代》的思想缺陷,而是谈思想贫弱但仍赢得票房神话的现象——
  生:我想说,对于商业电影而言,票房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但是,商业电影既是商品也是艺术作品,它是否也应该有一份社会责任的担当?所以我认为《小时代》不能算成功的作品,它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掌声)
  师:好!同学们能在熟悉的人和事之中勤于思索,敏于发现,不仅初步摆脱了人人皆知的“俗”和缺乏自我主见的“庸”的思维,而且初步省察了“日常生活”中的写作意义。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出了“《小时代》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的精彩论断,掌声表达了我们的认同。《小时代》系列正在筹拍下一部,你能为下一部影片的拍摄提一点合理的建议吗?
  生:应该提高艺术水准,而不是靠演员的颜值、唯美的画面来吸引粉丝。
  生:应该有点思想内涵,不要简单迎合观众的口味。
  生:电影作品应该发挥正能量,不仅仅把票房作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
  师:哈,咱们的建议提得软塌塌的,“线性思维”方式是窄化思想的桎梏。我们先退一步,谈谈其他人的电影,或许能让咱们的思想走出“孤岛情境”,变得厚一点,广一点。周末晚上,年级统一观看了哪部电影?
  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导演。
  师:那就一起来谈谈李安的电影吧。你们看过——
  生:《卧虎藏龙》《断背山》《饮食男女》……
  师:《卧虎藏龙》中真正应对的是人心里潜藏的那条龙;少年漂流获救后失声痛哭,在经历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患难与共之后,他思索着人与动物的微妙关系。老师这番话的目的不是推荐李安电影,而是希望培养“比较”“联系”的思考习惯。在郭敬明与李安电影的比较中,你的思路能否有进一步的推进?(课堂有了较长时间的沉静思考,之后有学生要求发言交流)
  生:李安可以看作电影界的林语堂,他用西方的光影技术,让全球不同文化的人领略东方哲思。日本从来不模仿好莱坞,但是他们的电影永远受好莱坞尊重。
  生:美国商业片善于表达一种“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例如个人英雄主义对国家的巨大贡献。郭敬明的商业片,能否传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
  生:从艺术角度看,郭敬明电影走的是唯美路线,然而掩盖不住思想的苍白,这就像六朝的骈文,追求声律辞藻的华美,却言之无物,这就是后来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原因。我不反对唯美,但美应该扎根于生活,并承载时代思想,否则,我们的时代就是“娱乐至死”的时代。
  师:很高兴三位同学有这样的思考。他们都用了比照分析的方法,在类比中发现共性,在对比中剖析优劣。他们提出了“商业电影要有文化根基”,“影视之美应扎根于生活,承载思想”等建议。尤其要称赞的是第三位同学,提出了“娱乐至死”的理性反思。那么,能不能谈谈“娱乐至死”呢?
  生:我看过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他认为当今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艺术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许多精彩的言论我背不出了,震撼我的是,波兹曼认为有两种情况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舞台。(掌声)
  师:谢谢这位理性思辨的同学。思考问题时,如果能恰当联系哲人智慧,就能使咱们的思考更具理趣,思路向更深处推进。咱们对《小时代》系列下一部作品的建议,能提升理性和走向深入吗?
  生:首先我认为刚才的批判反思很有价值,其次我认为我们对于《小时代》的批驳有一个漏洞,那就是我们忘了商业电影的定位。我认为如果仅以“思想价值”为唯一准绳来约束商业电影,可能会发生“道德绑架”。我们可以联系后现代主义美术风潮来思考,达达主义对于《蒙娜丽莎》等艺术经典的娱乐化乃至颠覆性再现,引发了后来者对于艺术创新的新的探求。在思想上,它可能是令人讨厌的,但是我们难道因此而无视它在艺术上的创新?我想,郭敬明如果能勇于创新艺术表现,这也是一种精彩。(课堂再次沉默)   生:娱乐时代的商业电影也应该有它的操守。诸如时代精神、艺术创新、价值批判、文化传统等,有良知的导演,对于票房的追求应该和以上的要素相結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
  陆锋磊老师的这一堂写作教学指导课,以“思想—思路—思辨”为一个综合体,着力于建议类议论文的“思路”推进,兼顾“思想”和“思辨”的优化协调,成功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1.思路推进需要有明确而鲜明的指导思想
  我们从陆老师的课上发现,他的教学意图更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对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真实而富有思考力的写作个性。
  课上首先有一个小引,请学生们对《小时代》电影票房突破10亿发表看法,然后针对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在小引之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自然过渡到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整理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首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背景,做好“开源”工作,打开生活的视野,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比较丰富的资源库,才能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让学生明白堆积在身边的材料就是一个宝藏,作文不过是用普通话写日常生活之中有意义的东西而已。
  陆老师的这一堂写作教学指导课,重点就是解决这个构思能力问题。
  怎样才能让学生根据主体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加工、比较筛选并给予适当的组织安排,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细致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整堂课的写作教学指导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小时代》电影突破10亿,你怎么看?娱乐时代需要怎么样的娱乐精神?整个过程从思路指导到精神引领,收放自如,条理清楚,这是一种契合学生情感心理、审美情趣的写作指导。
  2.思路推进需要有明白而清晰的指引路线
  陆老师的写作指导始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进程,先是在追问中探究因果,继而在对比中比较拓展,后是在联系中提升理趣,从《小时代》电影的市场评论到社会评判,到商业电影的精神品质,一步步打开了学生写作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在这样的思路之中逐步放开了手脚。
  写作指导课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学生开始构思的时候,教师绝对不能放弃指导,必须密切注意学生构思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保持良好写作习惯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在构思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思想情感,联系自身状况,在特定的写作情境中体验生活和回味生活。
  3.思路推进需要有道德和智慧的精神觉醒
  有了思想的丰富性和明确性,就会有精神的觉醒和品质的提升。
  课堂上陆老师经常性地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思考状态,特别是在青年群体面对《小时代》所产生的思想矮化、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时不是强制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给学生以橄榄枝,从青年人的心灵趋向和时代现象上加以思辨质疑;为了让学生对此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陆老师又特意指出了一种思维的孤岛情境,引导学生走出这片孤岛,用联系和比较的手法来看待商业片,通过借鉴使得思辨更具哲学的意味。陆老师还着力抓住了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加以引申,既体现了思路指导的路线方向,又体现了思想指导的智慧艺术。
  教学到最后一个阶段,陆老师从写作思路上留下了有关娱乐时代影视文化的操守问题,许多内容甚至是空白的,让学生有自己的发挥空间。
  如果一定要提一点建议的话,我想,写作教学既然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那么,严密、固定的写作结构还是不能表现出写作能力的多样化、个性化,只有培养学生自内而外的多维的意识倾向,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才能让作文更加丰富多彩。如果能够在原来学生表现的写作思路上进行改造和推进,产生新的能力构思,前后照应,或许更有创造力。总之,一堂成功的写作教学指导课,要有思想,有思路,有思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预备铃打过,我夹着书本走向教室,还未到门口,朗朗读书声已传来。领读员带领大家在读书,读了一遍古文,又合上书开始了背诵。背诵结束,上课的铃声响起。  一上课,我们便进入小组竞赛学习。以前一直感到古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孩子们记得多,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孩子们总是唉声叹气,说古文学习太枯燥。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想到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孩子们好胜心强,竞赛又带有一些游戏性质,孩子们的兴趣就被
期刊
去年11月,大市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选取了一篇刚发表的文章——《难得心里有团圆》。这是旅美华人蔡维忠先生写的一篇思乡主题的文章,2015年11月6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由于这篇文章刚发表没几天,所以教师手头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网上也没有相应的解读和鉴赏文章。面对这样一篇陌生的文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又不乏个性的文本解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走进作者的内
期刊
编者按:上期“动向”栏目分析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书写”的特殊意义,这一期则着眼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精神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容易被忽视的是,将二人深刻联系起来的纽带不仅在于“复调”这一形式,还在于二者在精神追求方面的类同——他们同为灵魂拷问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不吝于承认俄罗斯文学传统对她的滋养,她将白俄罗斯作家阿达莫维奇引为导师;她也乐
期刊
散文自由活泼,素有“文学的轻骑兵”的称号,它可以写人叙事,可以写景状物,可以抒情,可以说理,但无论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变的,即“形散而神不散”。近日再读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一文,对散文的特点感受更深。全文选取了金岳霖先生平日的琐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真实的“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的形象,可谓人物传记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人物传记性
期刊
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此次公布的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减少了三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了7个。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介绍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期刊
宗璞,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原名冯钟璞,常用笔名宗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与散文家。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还有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她因发表于1957年第7期《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红豆》而出名。这篇作品适逢“反右”的政治运动,被指认为表
期刊
作文评改: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过程  写作教学是一个真实的活动过程。作文评改的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习作成品为媒介,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完整而真实的。  那么现状是什么呢?大多的情形是,学生完成了作文的习作之后,评改完全交给了教师,这其实是一个并不完整而且低效的过程。批阅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教师累死累活地批改完作文,当作文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关注的不是老师的
期刊
为便于学生明确选材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将自己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进行作文训练。下面以此题为例,谈谈选材上的问题并小议对策。  一、挖掘素材价值  很多作文这样开头:“初二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在教室里期待着新语文老师的到来。这时,一个小巧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她便是我们的汪老师。”作文后面便是泛泛而谈老师的特点或是与老师的交往。问及都写初次见面情景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情
期刊
世界经典名著《百年孤独》开篇有一段非常迷人的描写,神秘的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神奇魔力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贵在唤醒,唤醒的不只是文本中文字的“视觉色彩”,还有潜伏在文本中的“情感姿态”。  《蔚蓝的王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两三笔一勾勒,大自然就散发出芬
期刊
这里的“写作评价”专指应试作文一类所谓不自由写作,并不包括学生的文学习作等自由写作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指对文章的描述性评语,也包括分数或等级评价。  说到写作评价,师生皆憷。老师发憷大多因劳动量“不堪负荷”;学生发憷是因为每次的评价(分数、评语)都“生死难卜”,而结果往往又“出人意料”。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存在种种误区,如,有的有分数无评价语,学生不知优劣何在;有的评价语语焉不详;有的评价忽视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