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汉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一代“烟王”“橙王”的人生悲喜剧终于完美谢幕。
   褚时健的名字是他在历尽千辛万苦而终于获得读中学机会时所起的,源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不妨把他人生追求称为“时健”精神,我想人们在了解了他的人生历程后,一定能够感受到这种精神的特质。这种精神小而言之铸就了褚时健的辉煌人生,大而言之可以折射出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褚时健的传记作者,将他定位为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我想这个显然太低调了,因为我读完传记后,一个名词——“硬汉”跳入我的脑海,我以为“时健”精神的内核就是“硬汉”特质。褚时健一如海明威笔下的老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中国式硬汉。桑迪亚哥说:“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倒。”褚时健也说:“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他用一生验证了这个承诺。从本质而言,褚氏之“硬”还超越了桑迪亚哥,被外力打倒而坚强站立起来这是硬汉的共性特质,而被自己打倒又年近耄耋,还能触底反弹再创辉煌,可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也将褚氏中国式真硬汉的特质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他的好友王石引用巴顿将军之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来表达由衷的敬意。
  我们不妨循着他的人生軌迹对硬汉的特质做一番梳理。
  硬在命运
   芸芸众生中,褚时健的生命确有其奇特之处,以俗言来看就是他的命很硬,他出生在两个哥哥都不幸夭折之后,集家族希望于一身的他不负众望,一反家中其他孩子的羸弱而特别健壮,而且天赋异禀,少年练就不少高强的生活技能,这使他在父亲早亡后以孩童的身份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尤其是劳动量极大,技艺要求很高的家庭烤酒工作,由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全部承担,其间的艰辛难以想象,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以说苦难的童年练就了他坚硬的个性基质。也正缘于此,在九死一生的人生境遇中,每一次他都能化险为夷,打成右派发配农场劳动,在湍急的江流中捞木材遇险,凭着对妻儿的责任感而迸发身体最后的能量终使他侥幸逃出漩涡;感染疟疾,自己都感觉奄奄一息而又无人问津时,恰好是自己曾出手施救过的医生来巡诊,才使他得到医生珍藏的奎宁而获救。因此他的命之所以硬也不尽然是偶然。
   求学时就深得师生信任,在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困境中,被推举为伙食委员,学校食堂管理得到效益最大化,令人信服;中学毕业后参加革命,打过游击,练就神枪手,深得游击战的精髓;在解决征粮难题中又初步显示出他的平衡术;在区长位置上办事求实,讲究情理,这种求实之秉性正是缘于他的硬汉特质,却也使他被打成右派成为必然。
   成为右派,分配山中,无论是农场、牧场,还是糖厂,在所有的艰难困境中他都以超级硬汉的形象承受苦难、战胜苦难,所到之处,工作成效卓著。
   平反后,他去了玉溪卷烟厂,当年他51岁。这是一个逐渐收缩的年龄,但对于褚时健这个硬汉来说,光辉岁月才刚刚开始。当过军人的褚时健上任之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鼓励多劳多得,一种属于硬汉的精神气质被塑造出来。短短十年,异军突起,一枝独秀,他让烟厂成为亚洲第一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在执掌玉溪卷烟厂18年间,他为国家创造了991亿元税收,竟然占全国利税的六千分之一。褚时健因此创造了红塔神话,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教父,他的硬汉特质成就了人生的一度辉煌。
   但就在最风光的时候,褚时健被实名举报贪腐,最后获判无期徒刑,而此前其妻和女儿一道入狱,其女在狱中自杀。作为一个硬汉,平时对妻儿的歉疚是不言而喻的,他甚至因为工作情绪怒掴女儿嘴巴,而在见到女儿骨灰的那一刻,褚时健,这个被女儿称作“从来不软弱”的硬汉,流下了从不轻弹的眼泪。
   三年后,褚时健保外就医,人生七十古来稀,女儿惨死,无期徒刑,众叛亲离,谁也想不到命运仍然没有击倒这个老人,他以年近八十的高龄,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梅开二度,成为“橙王”,所以,褚橙不光是一个“励志橙”,更是一个“硬汉橙”!
  硬在情怀
   这是一种心中有人的悲悯情怀,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他都能以高超的平衡协调的能力处理好各种棘手问题,体恤民情,热心公益,这样的基因源自母亲在他童年时的一次教育。父亡后家境窘迫起来,面对流浪汉的乞讨,他很不友好的态度被母亲制止了,看着母亲将手中的米饭送给乞丐,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这种善良的传承应该就是文化的力量,内化在褚时健一生之中。在褚时健的管理哲学中,“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必须抓住“人”。在他的管理实践中,其他所有的成本都是下降的,只有“人”的成本是上升的。在他看来,“人”不仅是管理的工具,更是目的,这使他能以一种举重若轻、驾轻就熟的状态管理着他的企业,信手拈来、闲庭信步,再大的麻烦他也能应对自如、巧妙化解。
   这种悲悯情怀深深影响他的世界观,成为一种生命情结,他在创造企业辉煌时,视烟草、果树为灵性生命,常常一个人悄悄与之对话,观察研究到痴迷的程度。
  硬在担当
   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儿子、丈夫、父亲……和企业家。从童年在家的摸鱼、烤酒支撑家庭,到读书时做伙食委员以及投身革命后的所有经历,无不显示出他的硬汉式的铁肩道义。褚时健说:“我这一生就讲一点,要负责任。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价值。”更为可贵的是作为硬汉,他用一生践诺。
  硬在执着
   他对自己的事业追求,一以贯之的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褚时健自己晚年曾有过总结:“要说我一生的追求,我想很简单,不管是给国家干还是为自己干,我都有一个不变的追求: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大事小事都一样。我有过失败,有过教训,能走到今天,还是个性使然。我这个人的性情就是不服输,用句时髦的话说:看重自我价值的证明。我希望对我的家乡、对我的民族、对我的国家做点贡献,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种大的责任感。干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追求。” 他一直在做从少年时就认定的自己,走自己的路。一路走来,摸爬滚打,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活着、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三重意义,这实在是这种硬汉特质的突出表征。
  硬在品位
   人生如果想要提升硬度,无疑需要学习思考。把自己多年的苦难经历变成一次次学习的机会,这是褚时健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他极善于学习,他曾说:“一个人,只要不满足现状,就需要学习,你满足了或者消沉了,就不会去学习了。”他的一生都是带着思考去劳作。年少时的烤酒实践就让他懂得,烤酒要追求效率,那就要讲技术,干事情要有效益。而后他对“烟草”“橙子”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一般专业科技人员,成为行业内真正的行家里手,堪称大师。要知道他的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得都是源于他凡事亲力亲为,边做边学,本来的基础是一张白纸,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学习精神正是源于他的硬汉特质。
  硬在尊严
   褚时健是个高傲的人,他内心强大到不能容忍别人的同情。在他处于人生低谷时,他不喜欢别人带着同情怜悯的神情走进他的家门,更不打算把过往的教训当成一个大包袱扛一辈子,而是要吸取教训,着眼未来。他坚信,给他一个舞台,他能演出最精彩的大戏,他从不做梦,只相信行动。他的自信和踏实勤奋构筑了硬汉的尊严大厦。
  硬在境界
   少年从军开始的报国强国之志一直是他内心深处坚忍不拔的追求,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烙印、一种情结,这种情结就是强国。从鸦片战争到他这一代已经一百多年,弱国心理和强国情结一直在激励着每一代人。正如他所说:干什么都想着这个国家。他所创造的实业辉煌,以及做实业的社会价值、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为人处世的担当等这些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宝贵的贡献。他常常谈起自己对这块土地的眷恋与深情,他用九十一载的脚步丈量了家乡的热土,甘洒热血写春秋,可以说每一株烟草、每一粒橙子都凝聚了他作为铁骨铮铮的硬汉的报国情怀。
   时健已去,硬汉精神长存!
   [作者通联:安徽天长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高考情境任务型作文发端于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小陈举报老陈”, 2020年高考全国卷的5道作文题均采用这种题型,预计往后几年,这种题型还是会占主导地位。与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相比,情境任务型作文的文体更加难以把握:前者只要求“明确文体”,即选定写作哪一种文体,文章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即可,例如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题“对战机的防护”;而后者大多在要求写作某种实用类文体比如演讲
期刊
生活和未来,都源于你的热爱。  春节档期《飞驰人生》“杀”入了全国人民眼中,成为“爆破大片”。影片讲述了一代车神张驰因五年前深夜飙车事件被禁赛又经历千辛万苦复出比赛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不得不感慨沈腾大叔的幽默感简直是天下无敌,正如预告片中所说的一样“上一秒笑翻,下一秒超燃”。就是在这样一部喜剧类的电影中,我看到了千万人的模样。  主角张驰是一个有极高驾驶天赋的人,因为小时候偶然看到的赛车拉力赛,从
期刊
写一篇谈论英雄的文章,张贴于闹市通衢,未必有多少人有兴趣静心细读;但《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可见,同样是谈论英雄,换一种形式后,艺术效果便大为不同。  【名著节选】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
期刊
南宋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此诗抒发诗人心中的惜春之情。春天是美好的,能引发诗人万千感慨,古今中外盼春、咏春、赞春、惜春、伤春的诗句不胜枚举。春风浩荡,阳光明媚,多少人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不负春光,辛勤耕耘;又有多少人荒废春风,虚度光阴。女诗人灯灯对春天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从春风切入,写成《多少春风尚未使用
期刊
“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刻拢集过来/树木房屋山峦,又是老一套幻觉。/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蒙塔莱《也许有一天清晨》,黄灿然译)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最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之一,与夸西莫多、翁加雷蒂并列为
期刊
站台是车站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用的平台,也称月台。这里有离别的泪花,这里有情感的风雨,许多故事在这里上演,许多悲欢在这里开始。歌手刘鸿在《站台》里演唱:“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长长的列车,载着我短暂的爱……”歌手汪苏泷在《站台》里演唱:“这个送别的站台,是我们生命里默认的留白……”站台是情感的风雨台,是离别的记录台。女诗人宫白云在《站台》里,收敛住感情的泪珠,生发出理性的思考——   有时候,喧
期刊
细读完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后,我笃信这篇经典绝非止步于居易同情琵琶女,感己自悲这般简单。  一、识见琵琶女前的描写与叙述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地点、时间与季令都一一点出。“头”作“边”解,“瑟瑟”虽有“碧绿”之义,此处宜解为“风拂叶花之声”。“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法,即“主人与客人一同下马登船”,不宜拆解,否则将很难理解后文中“主人忘归客不发”“满座重闻皆掩泣”等语句。“
期刊
【真题回放】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全国卷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
期刊
“纯洁、活泼、美丽,它今天∕是否将扑动狂醉的翅膀,撕破∕这被遗忘的坚湖,百霜下面∕未曾飞翔透明的冰川,在那踯躇!∕旧日的一只天鹅想起自己∕曾那样英姿勃勃,可如今无望逃走∕因为当不育的冬天带来烦恼的时候∕它还没有歌唱一心向往的天地。∕这白色的飞鸟痛苦不堪∕它否定太空而成囚犯,∕它抖动全身,却不能腾空飞起。∕它纯净的光辉指定它在这里,∕这幽灵一动不动,陷入轻蔑的寒梦,∕无用的流放中天鹅拥有的轻蔑。”(
期刊
冯娜出生在高原,在强紫外线的光照下生活长达二十年,直到外出读大学至今,辗转蛰居于平原雨林十来年。从云南到岭南,浓厚的阳光到丰沛的雨水,都是一种浓度极高的自然之境。由此生养出来的性格中,也必定有其浓烈的成分,无法消化的时候,文字充当了最合适的过滤介质。滤下来的那部分成诗成文,成为诗人呼与吸之间最活跃的符号,也即诗人观照己身及周身的最好明证。   我们的诗人向来对空间转换带来的微妙变化有着敏锐的觉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