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几点建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组织管理中要注意树立教师威信,制定必要规则,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还要指导探究的方法,要科学的管理实验器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内容,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同时要管理好课堂纪律,机智的处理偶发事件。
  【关键词】科学课 探究 课堂组织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些表述传达了新科学课的一个重要理念:“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小学生又多处于一个主观能动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的阶段,他们容易被一些新奇事物吸引,思维也容易受环境影响,从而忘记自己此时的学习目标。这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这样的课堂将是“十分活跃”的课堂,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将充分展现,课堂将很容易出现“混乱”,学生各行其是。那么作为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者,教师应注意些什么呢?如何才能保证科学课堂“动而不乱”、“动而有果”呢?
  一、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权威,否则便无法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任务也难以完成。这里的权威不是指教师利用某种权利去威慑学生,使学生害怕。而是指教师建立崇高的威望,使学生信服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教师渊博的知识,亲善的形象,适度的关爱,适当的距离和一定的威严。在学生心中,老师是他们心中的崇拜者,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与肯定,这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先天优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树立威信,这种威望越高,学生就越易受老师的管理,教师对课堂秩序的调控就越容易成功。
  二、制定必要規则
  科学课虽然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他不等于学生可以任意自由化、活动化。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规则对于规范和培育良好行为,维持课堂秩序,促进课堂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课堂的规则必须要民主、平等,教师不能只单方面考虑自己的需要,还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学生与老师才会相互理解与信任,学生才会遵从,课堂的管理才是和谐的,是平等民主的,学生的心智和情感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自律、自立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既保持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一般来说,这些规则是很有必要的:1. 专人负责材料(学生小组推举);2. 实验中得到“开始”指令后再动手;听到“结束”马上停止;3. 教师讲解和别人发言时注意听;4. 发言要举手;5.实验材料轻拿轻放,注意安全;6.实验中绝不与人争抢;7.意外事故要宽容。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违反规则的及时制止和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习惯成自然,师生之间就会形成默契,以后只需教师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学生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三、科学的管理实验器材
  科学探究活动都离不开材料,面对几十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材料往往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走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当然好不起来。因而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发放也是科学课课堂组织的重要环节。
  1.强调材料的安全使用
  教师在给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时,首先要注意好实验材料的安全性,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浅,对于很多新奇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忍不住会用各种危险的方法去尝试,作为一名老师,要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实验前一定要特别强调安全事项,防止意外发生。
  2.合理安排实验材料的发放时间及顺序
  教师最好不要在课前把本堂课所要用的实验材料一次全摆在实验桌上。以为可以节省上课时间,其实不然。有些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只要材料一摆到桌上,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不自觉的去摆弄,有时甚至用材料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从而忽视教师的讲课,最终使教师难于驾驭课堂。在合适的时间发放材料,减小材料对学生的刺激,再结合课堂规则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就可以轻松的驾驭课堂,实现有序探究。如在上《碘酒与淀粉的反应》时,为避免学生胡乱使用材料,可以先只发放米饭,让学生品尝探究之后才发碘酒,做好了米饭与碘酒的实验之后再发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让学生滴加碘酒观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个实验的现象,课堂不至于杂乱无序。又如上《观察油菜花》时,为了避免学生盲目解剖油菜花,可以先发放大镜和油菜花,要解剖时再发镊子。这样做看起来有些麻烦,但效果很好。避免了可能影响课堂的一些因素,使探究活动得以有序进行。
  3.要完整回收实验材料
  实验完要保证实验器材的完整性,无损坏和丢失现象,教师要强调学生科学使用实验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内容
  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调整好学习进度及内容。课堂上存在很多不定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或者教师先前的备课超出了学生的接收能力,或者学生对某一现象表现出格外的兴趣,教师要依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情况适时调整,不要一味的盲目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课堂上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时就是由于教学活动过于乏味、单一,教师在讲解时投入的精力过多或讲解过快、过慢,使得学生失去兴趣,变的焦虑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懂得调整教学进度,使得学生能够最大限度接受学习。
  五、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
  科学课堂经常需要进行学习合作,与人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学中,根据需要,我们把4到6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组内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得出结论。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利于学生突出特长,减少磨合扯皮,容易形成组内成员之间的默契,对课堂上有限时间内的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在教学初期,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作意识和合作关系,培养合作方法,要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感觉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学习小 组稳定了,教师组织活动就轻松多了。
  六、管理好课堂纪律,机智的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纪律管理一直是教师感到头疼的难题,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破坏课堂秩序,而且干扰教师教学。我们可以课前进行一定的守纪教育,并做好上课的计划和组织工作,采取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措施。对课堂学生出现违纪现象不严重,不影响教学进程时,暂时忽视,对一些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和肯定,来影响违纪的学生。它的效果主要看教师的控制能力和技巧。
  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这种事件的发生其影响效果是非常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你整堂课无法进行。如课堂上发生争吵、打架事件等,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盲目的批评学生,这样只会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处理的结果一定是要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教师威信的树立,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处理中教师要当机立断,做出判断,同时教师要满怀爱心,实事求是,正确的进行教育。
  总之,科学课课堂的组织,要实现的是有序的探究,既要保证学生旺盛的探知欲望,又要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有序的情境,组织和管理好学习的课堂,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其他文献
探究式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等
课改以来常听一线的老师们说新教材的《约分与通分》这一教学内容教得挺累的,学生掌握得也特糟糕。如今笔者本人正好结束这一教学任务,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快速的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约分与通分这一知识点掌握得非常好。为什么大部分老师都反映这一内容教得辛苦呢?我与教师们仔细聊过之后,发现大部分老师的教法都没有问题,而且他们自己也认为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很认真,那么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几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2010年四川省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经过暑假的省级培训和国家培训以及将近一年的实践,对新课程改革逐渐有了一些认识,其中课前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
“后进生”、“问题生”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一大头疼事,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行为习惯好、成绩优异,能让自己愉快、轻松地工作。但事实上,从学校到班级,学生的品行、成绩总是良莠不齐,其中学习行为习惯差、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就是常说的“后进生”让许多老师哀声叹气、牢骚满腹。如何对待、转化后进,现成了老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易处理好的工作。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认为对非智力因素的“后进生”,一旦出现
【摘 要】成功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种能力组成,而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正是这三种能力之间平衡的过程,因此运用成功智力理论可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成功智力 阅读教学 实效性    一、什么是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是由美国学者斯腾伯格提出的不同于传统智力的新概念。传统智力指智力测验产生以来所定义的无法习得的智力,主要指人的分析能力。而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个人获得成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于探索这些误区的表现形式,以期初中政治教师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误区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偏差,使初中政治教学能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误区 初中 政治教师 消除  广东省各地区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历了约10 个春秋。在初中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走在教育前线的一线教师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教学模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模式,
【摘要】文学本文作为文学解读活动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解读学研究的焦点。而自从这一问题提出开始,对于文学的存在形态,也就是文学的内在结构进行论述的理论不在少数。本文就将这一主题,比较主要的结构模式理论划分的不同点,进而为阅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本构成模式理论    “文学本文作为主体心灵世界及其所折射的客观世界的物质对应物,它的构成并不像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只是所谓的内容和形
摘要:学校只有重视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使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发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教育   近年来,由于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婚姻观念也有了转化,使现实中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导致学校单亲家庭子女人数的日益增多,据对我校一年级一个班的人数调查统计,有八位学生的父母离异,如果按这个比例来统计,目前
研究性学习作为新世纪的教育新课题,主要目标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语文教学甚至整个基础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然而,这门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给了教师自主权的同时,却也让大多数教师犯了难。由于一些教师不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内涵,他们有的把这门课上成了活动课,有的单纯地让学生去做一些超过其学习能力的研究性论文……这些做法严重脱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