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精神在中学生思想深处扎根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培养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关键,需要各学段、各学科齐抓共育。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很多与劳动精神密切相关,教师要做一个崇尚劳动的有心人,积极创设劳动情景,因材施教,助力中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是价值引领,激发“爱劳动”的热情。纵观现在有些中学生,集六亲宠爱于一身,养尊处优,不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以笔者所在高中为例,多数学生的脏衣服是周末拿回家,其中有不会洗的,也有不愿意洗的,还有认为家人代劳是理所应当的。让中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劳动、价值上认同劳动,是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所在。
  破解不爱劳动的难题,先要改造中学生的价值观。只有让中学生明确劳动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其为爱劳动找到充分理由。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对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透过各类具体商品,关键要素是“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这是引发中学生对劳动价值观深度思考的总开关。也就是说,人们花钱购买的商品,首先是劳动产品,自然物品因“人化”的劳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包括货币(钱)本身所代表的价值,也是劳动的体现。以此拓展开来,告诉中学生若想过上富足生活,前提是付诸行动,才能享有社会给予的待遇。这就激励着当代中学生奋发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劳动潜能。
  二是尊严驱动,调动“想劳动”的愿望。好逸恶劳、不愿劳动是当代中学生潜在的另一种“个性”。经过走访调查,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劳动意识淡漠,认为劳动有好坏之分。不少城市学生认为,他人(家人)代劳,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自己動手劳动,则有失尊严;还有不少心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或表现在生活中,或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中。
  不少中学生对《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的“新时代的劳动者”中“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太理解。很多中学生认为就业太过保守,创业才算时尚,因为在他们看来创业可以当甩手掌柜或一夜暴富。这些片面的认识根源于中学生未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体现了他们内心排斥艰辛劳动的意愿。基于此,在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除了明确就业的竞争性和多种方式外,更要强化自主择业观,帮助其树立自力更生意识,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未来新生活;还要引导中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三是成果激励,激发“肯劳动”的动力。深究中学生不想劳动的根源,有其家庭和社会因素。诸如有些富二代,他们有相对优越的家庭背景,学习上得过且过,行为上懒散不羁。却不知,未曾清贫难成人,从来富贵入凡尘,不肯劳动的新一代岂能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家长的期盼、个人的幸福终因不愿劳动而一场空。
  劳而有获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体现。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劳有所获,多劳多得,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这就倒逼着当代中学生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培养劳动技能,摒弃懒惰习性,做一个肯劳动的有用之人。“劳必有获”是法律授予劳动者的正当权益。《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表明,在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这不仅表明了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更表明国家将下大力气构建公平、平等的劳动就业环境,为当代青年施展才能提供大好机遇。
  四是文明传承,保持“勤劳动”的本色。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中有大量图文资料,无论是彩陶青铜、茶叶丝绸,抑或“四大发明”,还是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接续奋斗的可贵品质。这感召着当代中学生,唯有传承勤劳精神,才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做好文明文化的传承者、接班人。
  幸福源自奋斗。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劳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青年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这些劳动感言成为一种无形精神财富,激发一代代青年人智慧立业、勤劳创业。
  五是实践参与,培养“会劳动”的技能。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是当代中学生劳动教育的最大困惑。要破解这种劳动难题,除了要打通其思想观,更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劳动机会,教其劳动技能和方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之一的公共参与,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劳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适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家庭劳动、公益劳动、集体劳动以及社会实践,以达到深化认识、提升技能的双赢效果。如,《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中“价格变动的影响”,可以让中学生参与家庭购物,当他们有了货比三家、讨价还价的购物体验时,就能更加真切地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学习《文化生活》第十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可以组织“义务植树”“环保见行动”等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护环境观念,将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劳动精神。播撒劳动精神这粒种子,精心培育合格劳动者,必然助力中学生收获幸福人生。
  【陈治儒,陕西省宝鸡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手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围墙被打破,学校教育不断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与影响。手机媒体给现代家校关系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全体教育者共同去面对。  一是家校互动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家校关系发生在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中,例如家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走进学生家庭中,传递的是关心和爱护,维系的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
信念是道德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道德信念在個体身上发挥着强大的精神动力,维系个体的德性。没有信念,道德的遵守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道德信念影响个体的决策、日常行为和生存方式,中小学时期是道德信念教育的黄金期,而学校文化是影响个体道德信念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具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父母应该发挥人格的力量对子女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和老师
摘 要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专业道德的意涵。师德“高标化”与“底线化”存在“两难”困境:教师面对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教师专业道德,道德楷模形象被过度拔高,使其背负起沉重的“道德枷锁”;现实中发生的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也体现了一些教师希望挣脱“圣人”道德形象的桎梏,师德标准逐渐下移。应从正当与高尚、职业与个人、目的与义务三
我校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是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制高中。全校学生近四千人,其中约有一半来自于都匀市,其余来自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其他十一县市。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学校学生在适应住宿生活、与家长沟通、与同伴交往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急需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我校在2014年接触到“共创成长路”这门课程(下文简称“共创课程”)后,于2015年将其引入作为校内班主任
摘要 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学的燃眉之急,但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居家时间过长,日益暴露出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换、线上学习效果欠佳导致成绩下滑和态度懈怠、情绪波动异常导致压力增大等心理健康问题。诘究本末,其原因归为疫情外部环境压迫、学生信息辨识能力欠缺、关怀情感缺失和主体抗压意志薄弱。因此,需要多方主体从提高学生的心理防控能
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开展禁毒教育主题活动参观展览室时,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在国旗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有学生心猿意马;开展法制教育知识竞赛时,个别同学随便应付……针对部分学生对仪式类活动不感兴趣的现状,红岭中学在“成长至上”的理念指导下,另辟蹊径,设立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从只顾自上而下的培养,到兼顾自下而上的托举;从重视共性的培养目标,到关注个性的发展差异,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德育之路。
近日,法国教育部长让-米歇尔·布朗凯宣布法国文化部和教育部计划为3—18岁学生提供连贯的艺术教育。从2019年开始,这一政策将在法国10个城市进行试点。在小学,将对学生进行每周两个小时的艺术教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艺术,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艺术创作、加入学校唱诗班练习歌唱或者与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等活动。初中生每周增加半小时的艺术实践课程,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对于高中生,除了每周放映一部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应明确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鼓励学生通过自荐、无记名投票等形式选拔班干部,把轮岗制度与竞争制度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中小学校班干部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方法:任命制、轮换制和竞选制。班干部竞选制作为班级民主管理的一种制度设计,旨在通过班干部岗位的竞选和担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一种育人的制度。这一制度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积
只有轻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说真言真语,这里的轻松不仅是指教师的轻声慢语、生发共情,更是指课堂教学要真正了解学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直面他们的道德困惑。只有打破传统“一团和气”的局面,迎来民主的“竞相开放”的真表达,我们才能观照理论与现实,引发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说真话作铺垫。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的课程,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发符合儿童道德认知成长所需的课程素材与资源
本研究以“目的性抽样”为原则,选取41位在北京工作的中学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质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构成。研究表明,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构成要素包括对教育的热爱、成就感和责任感。首先,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主要表现热爱教育教学、热爱所教学科、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其次,教师普遍能从教师职业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成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两个方面。最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