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应加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教育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y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觉得地球正在“变小”,时间正在“加速”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就象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一样。“地球村”“全球意识”“全人类立场”不仅成为科学家们的宠儿。就是忧郁的先知者、精神的守望者、地球人更把人类问题思考当作自己的使命,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道德律令,对世界,乃至全球有着终极关切。正如他们所言:“我是地球人,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确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交往空间正在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国际化。中国现已加入WTO,作为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全球意识”教育。
  从根本上来说,全面渗透“地球村”意识教育是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精神的需要。面向世界就是要求我们放眼世界搞教育,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发展教育,教育学生确立全球意识,是“三个面向”的要义之一。只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的发展,世界先进国家技术的发展程度,我们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以及形成原因等,才能让学生对“面向世界”有深切的感悟,而且只有让基础教育充分实现“面向世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宽阔的胸怀,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才能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时时想到未来,紧紧抓住当前。
  “全球意识”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的策略之一,也只有对学生进行“全球意识”教育,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内容更趋完善。那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地球村”意识教育呢?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基础教育中渗透“地球村”意识,应是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应侧重于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语文教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语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文字教学,而语言文字是一个种族自诞生起的自然积累。母语教育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根基深浅,对其一生都回产生影响,它不仅可以作为未来学习外族文化的参照系,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了个人价值观念的塑造。注意语文教学民族性,并不是“闭关锁国”,事实也是锁不住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比任何时期都更具“世界性”。即更多地吸收先进的世界文化、教育理念和更好地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比以前更方便地运用世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解决我们的教学实际问题。
  二、将“全球意识”溶入学科教学
  首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国际意识和国际主义观念,强化为人类多作贡献的教育。为此可寻找、搜集各种有关国际国内形势、国际重大事件背景分析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等渗透于日常教學之中,进一步充实、完善现有教材中国际知识、国际形势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抓好语、数等学科努力渗透“地球村”意识的同时,应侧重于在外语、史地等学科教学中充分展示若干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风土人情、物产资源等,适度介绍各重要国家建国背景和国别史等。再次,应强化科普教育,筛选重大科技事项作为施教内容,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军事天地、科技发明等方面的新动态、新发展,对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技科普教育,狠抓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知识教育。还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等开展“地球村”方面知识的宣传,千方百计地加大“国际意识”的力度教育。
  三、将学校教育溶入社区活动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意抓好科普、科技、人文类报刊的订阅。组织师生收看电视,关注新闻联播、军事天地、人与自然、焦点访谈等节目。组织学生学报用刊,开展时事评述等活动。抓好开放式办学,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师生调查研究当地环境污染、生态保护情况。组织师生参观科技展览,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有目的地安排师生接触企业家和金融家等,培养他们与国际友人的交往能力。
  四、努力向学生渗透三种基本观念
  第一,确立“屹立东方”的观念。要让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必须有先进的思想武器、先进的科教事业,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有发达的经济、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所有这些从长远来看都要靠青少年一代确立国际观念,树立为祖国多作贡献的意识,都要靠青少年掌握最尖端、最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富于创造发明的思想方法。第二,确立生态环保的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深切理解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全局性、全球性、整体性,应引导学生做保护生态的先锋,当保护环境的模范。第三,确立“合作、协作”的观念。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人类面临众多共同发展问题,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休戚与共”,交流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应只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技能,更应教给学生与他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本领及观念。
  总而言之,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渗透“全球意识”教育具有着前瞻性、必要性、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新课预习、讲读课文,还是提问讨论、练习巩固,无论哪个环节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而要达到这一成功,没有学生自始至终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的。  
期刊
对于初中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政治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总是给人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为此,笔者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点滴尝试。  一、运用名诗名句,让政治课道理通俗化  古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名诗常常寓意深刻,給人启迪,令人深思,把这些诗句运用于政治课教
期刊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融入“教书”之中。  我从教二十多年常常听到身边的老师这样说:“我不是班主任,只要上好课就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关我的事”,言下之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期刊
2013年10月30日,尚志市希望中学举行尚志市“四研互助式”高效课堂开放日活动,初一、初二共20个班级全部开放,参观者走班听课,第二节、三节课是语文和数学“四研互助式”高效课堂过关展示课,在五楼西大教室进行。我在第三节听了希望中学数学教师葛忠才数学课,他执教的课题是《一元一次方程》。课后,希望中学两位同年组数学教师做了简短评课,而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邀评课。我走出课桌,站到了听课者的对面,开始
期刊
在我繁忙的工作中,教育一直是我潜心思考的东西,我的工作平凡,正是有了我平凡的工作,才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欣喜和感动。我作为二年五班班主任,一个有一点特殊的班级的班主任,我知道,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我班有个学生叫石鲡鸿。我刚接这个班时,她上课精力不够集中,要么搞一点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家里几乎不管这个孩子,不懂的也不辅导,家长振振有词的说:“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应该负
期刊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一直以旗教研室“学得好、学得快、学得乐、学得牢”的十二字方针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来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工作。综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学的辛苦,教师教的疲惫,学生没有相应发展,感觉教学时间不少,但却效率低,效果不尽人意。”根据以上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我校决定实施“构建快乐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研究,对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高效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不知从何时开始,课件已成为课堂中必备的元素。当我们不断沉醉于那些绚丽多彩的精美图片和精彩纷呈的动画演示中时,似乎对课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恋,仿佛离开了它便无法上课。而我们却忘记了,课件其实只为了辅助教学,不能将其余教学手段取而代之,而用于辅助教学的媒体还有很多。  教学媒体是指老师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如教科书、挂图、实物、模型、参考书。一类是现代教育媒体,如:
期刊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师之魂。师德的内涵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在于渊博的学识,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作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师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师德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  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
期刊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对于学生而言,是走上成功殿堂的阶梯。如果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当中有许许多多形形式式的东西,有对青少年有用的,有对青少年有害的,这些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都息息相关。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锻炼坚强的意志对青少年的成长更是必不可少。有人说“掌握电子计算机
期刊
当下中学美术课程大部分都仅仅局限于绘画,学生学起来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限,坚持美术教学多样化的原则,在吸引学生关注、适应学生现实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的内容上,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欣赏、绘画以及工艺课程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发展眼光重新定位自身,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的适用于学生的美术技能与知识,让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容长盛不衰,生机勃勃。中学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