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 “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我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思考。
实践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他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有了一些体会。
1.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学生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感受和习得。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2.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在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实践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情境要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出学生的既有经验,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设计好这一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例如,在教“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教师很神秘地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教师紧接着问: “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呢?还是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当学生观察7/25与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奇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2却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学生又说分母应是偶数的分数,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25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为什么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数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认知又激起了新的冲突,进而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参与一种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实践三:倡导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具体有如下几种做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活跃学生息维,使其乐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
(2)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3)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几年来,笔者经历了洗脑、充电和反思,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冲击,真切地感悟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感与鲜活,听到了学生的自主辩论与争鸣,看到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索,让笔者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有了更加强烈的憧憬与渴望。
实践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他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三维目标的落实有了一些体会。
1.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学生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感受和习得。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2.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在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实践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情境要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出学生的既有经验,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设计好这一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例如,在教“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教师很神秘地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教师紧接着问: “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呢?还是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当学生观察7/25与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奇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2却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学生又说分母应是偶数的分数,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25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为什么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数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认知又激起了新的冲突,进而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参与一种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实践三:倡导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具体有如下几种做法: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活跃学生息维,使其乐于发表意见、大胆创新。
(2)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3)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几个年头,几年来,笔者经历了洗脑、充电和反思,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冲击,真切地感悟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感与鲜活,听到了学生的自主辩论与争鸣,看到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探索,让笔者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有了更加强烈的憧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