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引发剂,依据学科知识、课程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问题并合理编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实现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组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推进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问题推进教学的理论支持
“问题推进”教学模式,是由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问题推进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接受学习。“问题推进”教学模式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提出假设,进行思考,得出结论。“问题推进”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这是因为:第一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第二解决问题的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目的性。
二、问题推进教学的流程
课堂教学由两个课型需要实施,分别是:自主预习课,课堂探究课。
(一)自主预习课
教師运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 完成作业,发现新问题”三个环节。
自主预习课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中心,将课本知识归纳成类、各层次具有系统性的“问题”,以“问题”进行导学,教师着重在方向上进行引导,引导的方式一般用“问题链”的方法,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设问。从实际生活情境入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4)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2.提出问题,尝试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通过创设情境,明确给出三至四个问题。“问题”呈现的办法有:一是印出学案,二是媒体,三是口述。
“问题”体现着教学的重难点,涉及到教学的成败,务必要精心设计。一个“好问题”应具有以下特征:(1)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2)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多种解决途径;(3)学生能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
3.自主释疑,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需要教师把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4.练习总结
常用形式:(1)例题变形,举一反三。(2)题组训练。
(二)课堂探究课
围绕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师生讨论为主,使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解决。即“资源共享,研讨问题 — 实际应用,深化问题—回顾反思,知识建构”三个环节。
课堂探究课流程
课堂探究课由“资源共享,研讨问题 — 实际应用,深化问题—回顾反思,知识建构”三个环节。
1.呈现目标,引领学生研究问题
首先是作业展示与交流。其次是小组交流疑难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其次集体交流,对有些重要的内容或问题,交流不能满足于一个学生的答案,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通过各抒己见丰富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课堂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内合作探究学习效果都是好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在课内探究时,教师如何把握合作探究时机、设置适宜的探究内容呢?
在探究学习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同一问题的学习,在不同时段,探究问题的设置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来合理地设置探究问题,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补充与小结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首先是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全班交流解决,学生解决不了老师解决,老师课堂解决不了课后解决。
3.学生总结
得出结论并对问题解决过程、方法进行评价,优胜劣汰,获得新结论。
4.拓展训练,迁移应用
把方法、规律应用到新知识,产生迁移。针对所学内容,精选达标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并通过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5.师生归纳、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顺问题解决思维通道,要求学生作出教学问题的学习总结
“精讲点拨”是问题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学生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技巧等。
课堂上,有时对“精讲”的尺度把握不够好,致使不能很好地落实“精讲点拨”环节。不能很好地为学生释疑解惑,甚至所提出的探究问题表述不清楚,以致学生不能带着目的而探究,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学习效果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进行,须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问题推进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只放在学会知识上,而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应该由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来组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由学生当堂完成,并做好记录进行公布表扬。
四、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推进”教学更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赶上“大部队”,使优秀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素质的不平衡,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模式。当知识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推进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问题推进教学的理论支持
“问题推进”教学模式,是由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问题推进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接受学习。“问题推进”教学模式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学生收集素材,提出假设,进行思考,得出结论。“问题推进”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这是因为:第一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第二解决问题的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目的性。
二、问题推进教学的流程
课堂教学由两个课型需要实施,分别是:自主预习课,课堂探究课。
(一)自主预习课
教師运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 完成作业,发现新问题”三个环节。
自主预习课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中心,将课本知识归纳成类、各层次具有系统性的“问题”,以“问题”进行导学,教师着重在方向上进行引导,引导的方式一般用“问题链”的方法,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设问。从实际生活情境入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4)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2.提出问题,尝试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通过创设情境,明确给出三至四个问题。“问题”呈现的办法有:一是印出学案,二是媒体,三是口述。
“问题”体现着教学的重难点,涉及到教学的成败,务必要精心设计。一个“好问题”应具有以下特征:(1)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2)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多种解决途径;(3)学生能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
3.自主释疑,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需要教师把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4.练习总结
常用形式:(1)例题变形,举一反三。(2)题组训练。
(二)课堂探究课
围绕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师生讨论为主,使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解决。即“资源共享,研讨问题 — 实际应用,深化问题—回顾反思,知识建构”三个环节。
课堂探究课流程
课堂探究课由“资源共享,研讨问题 — 实际应用,深化问题—回顾反思,知识建构”三个环节。
1.呈现目标,引领学生研究问题
首先是作业展示与交流。其次是小组交流疑难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其次集体交流,对有些重要的内容或问题,交流不能满足于一个学生的答案,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言,通过各抒己见丰富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课堂教学,并不是所有的课内合作探究学习效果都是好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在课内探究时,教师如何把握合作探究时机、设置适宜的探究内容呢?
在探究学习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同一问题的学习,在不同时段,探究问题的设置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来合理地设置探究问题,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补充与小结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首先是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全班交流解决,学生解决不了老师解决,老师课堂解决不了课后解决。
3.学生总结
得出结论并对问题解决过程、方法进行评价,优胜劣汰,获得新结论。
4.拓展训练,迁移应用
把方法、规律应用到新知识,产生迁移。针对所学内容,精选达标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并通过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5.师生归纳、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顺问题解决思维通道,要求学生作出教学问题的学习总结
“精讲点拨”是问题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学生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技巧等。
课堂上,有时对“精讲”的尺度把握不够好,致使不能很好地落实“精讲点拨”环节。不能很好地为学生释疑解惑,甚至所提出的探究问题表述不清楚,以致学生不能带着目的而探究,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学习效果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进行,须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问题推进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只放在学会知识上,而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应该由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来组成,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由学生当堂完成,并做好记录进行公布表扬。
四、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推进”教学更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赶上“大部队”,使优秀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素质的不平衡,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模式。当知识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