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画有所了解过的人都知道有关“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它更多的是为中国国画所服务。其实这个理论对油画方面也很适用。现在有关油画的绘画理论有很多。而我们所接触到的油画多少都有西方油画的理论影响,随着中国式油画地发展我们也在寻求和西方不同的绘画理论来为我们的油画发展。中国国画是国粹,但我们在研究国画理论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西方的绘画理论和国画理论是有所相通的。西方的艺术最初发展是为了追求人体比例的美,以写实为主,以及绘画的体积,透视,明暗和空间。跟中国画不同的是,我们向来以文人情怀为主,表达作者的情感,以空为主的画面效果表现等等。现代西方绘画正是因为看到中国画的意境情怀而对我们的中国画赞赏有加,以意象或是以空为主的表现方式更是逐渐越来越流行,这两种绘画史可以相互结合,理论也是可以相互贯通的。
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中西方绘画理论也是可以在一起作研究的。这些就为我所研究“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作了依据,也为本章的论述奠定了的基础。
美术作品在艺术语言中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绘画作品当然也会有这些分类。“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其实就是对这些艺术语言的一种评价方式,当然这也没有规定专属于哪一种艺术语言,这一绘画理论本身的存在也是绘画多元素的表现,不同的画家所处于的环境,时代背景以及接受教育不同等给绘画带来了多元化的必然性,这就为“似与不似”提供了基础,因为也正是“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而造就了“似”或“不似”和为了“不似之似”而坚持钻研的创造者。
(一)“不似之似”
说起“似与不似”,应该先说一下“不似之似”,因为“似与不似”这一绘画理论是“不似之似”的衍生。最早提出“不似之似”的是明初以画竹闻名的画家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说到:“今人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颜琐,动日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鸟可同年语哉!”再后来的八大山人、石濤、吴冠中和齐白石等都对此理论有所完善和实践。尤其以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理论为大家所共识,齐白石是国画大师,他的这一绘画理论一直在国画方面被后人所推崇。他在作画时及其的认真,对所画的对象会仔细观察其特征,很多学习画画的人都会借鉴,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包含了齐白石一生画画的心血,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世人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探究本质的东西。
(二)中国画中的“不似之似”
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最早可以追溯到苏东坡的诗文题跋,他认为士人画应注重“意气”,而在当时的画工又太过注重形似。他还这样赋过一首诗: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赋诗并此诗,定知非诗人
他认为如果画面人物太过于追求形的相似,那就跟儿童画一样了,他主张“不似”。这在当时影响着绘画品评,他还以不俗和丑怪为美,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
笔墨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手段,没有笔墨也就没有了中国画。也正是因为这点,西方画与中国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别。墨本身只有黑色,却在文人的笔下细细地分为了五种颜色,刚好显示出了“不似之似”。“不似”属于国画中的大写意风格。
中国画向来都是往以线和面为主的意象模式发展,“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是国画中的最高境界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来看,山水和花鸟,线和面表现的人物等一直是以画家的心境为主的,国画本身就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心境。“似与不似”正好符合。西方绘画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也逐渐将原本所追求的客观世界的画面发展到现代风格多样的绘画派别,我们会常看到那些把“似与不似”与画面相结合的西方绘画。
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的提出更是奠定了“似与不似”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他这一绘画理论应该分开来看,“不似”的欺世之画,“太似”的媚俗之画以及“似与不似之间的”妙画,当然他所认为的妙画是中国画和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语言完美地表现,其实细细看来这也是现代绘画的一种最高境界。
(三)“似与不似”表现在油画方面
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一直在影响着中国国画品评方面。前面说过绘画理论都是相通的,而这样的理论其实也适用于油画方面。
“似与不似”是属于对绘画作品地鉴赏性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有具象的,意象的和抽象的,油画也是这样。对于具象的油画作品人们总是比较容易看的明白,而对于抽象和意象却有的是无法理解,因为抽象或意象已经和现实所看到的少了些许联系,进而被大多数的人所排斥。
波兰尼的著名理论“默识”曾提出过三种观看模式:“艺术的观看”、“自然的观看”和“人工的观看”。“自然的观看”就是欣赏者真实看到描绘的对象是由我们身体感知的,眼睛看见的。“人工的观看”是欣赏者注重了画面的笔法,笔墨和色彩等,属于欣赏者再加工的过程。“艺术的观看”是前两种观看模式的结合,先看到实在的是什么,再加工后怎么产生的和再想象的过程,自身与画面相结合的观看模式不光能感受作品也能感受画家的状态。
我们“像”与“不像”的绘画评价就是“自然的观看”和“人工的观看”,看到的绘画作品是什么样子和看到的绘画作品怎么表现,知道了看到什么是具象的画面所感受的“自然观看”,看到了画面的色彩或是笔法进而用手段的方法进行观看,也许画面本身没有任何具象的东西,这就是属于抽象画的“人工观看”。而介于这两种之间的意象画就是用“艺术的观看”模式来进行观看的,也正是这种的观看模式也为“似与不似”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西方的绘画艺术语言来讲,把齐白石的绘画理论拆开,“太似”的媚俗之画属于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具象艺术,而“不似”的欺世之画属于什么都不像的抽象艺术,但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对西方绘画中外在存在事物的“写”,要么是真实所表现自己所看到的,要么就是表现自己所看到事物后自己内心的世界,而这两种都达不到意义或是意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国画中的意象之美,它超过了事物存在的本身,但又不完全脱离事物。
“似”很简单好理解,就是我们所谓的绘画基础,基本的结构,基本的造型,基本的色彩组成等等。似乎就是我们所说的“像”。而其中的“不似”就是画家对于物象自己的表现,这其中包括形的不似,色彩的不似,空间的不似等等。通过这些“不似”来更好的表现出物象的特点,达到画家所想表现的“似”,既我们所说的“不似之似”。
“似”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画面的统一和谐,可以认为是“像”,油画人物肖像特别需要这个方面,如果画的一点都不像那又何来写生一说,当然这里说的像也并不是绝对的像,这也是艺术的复杂之处。在肖像当中“似”是对物象绝对的把握,也是画家对物象最基本的理解,是画家将自己对物象的感受连同内心精神世界一起展现在画面中。
说到“不似”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为“不像”,而是更高一层的“似”,这种在肖像画面的“似”是一种有生命感的“似”,有着画家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技法表现。如形的“不似”,画家有时侯会强调所写生对象的某一突出特点,并将其夸大,再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时画面把对象特点夸大的视觉冲击感,感觉画的很像写生的对象,但又好像画的过了些,这就是“不似之似”。
作者简介:
张彤,男,汉族,安徽省合肥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具象油画。
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中西方绘画理论也是可以在一起作研究的。这些就为我所研究“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作了依据,也为本章的论述奠定了的基础。
美术作品在艺术语言中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绘画作品当然也会有这些分类。“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其实就是对这些艺术语言的一种评价方式,当然这也没有规定专属于哪一种艺术语言,这一绘画理论本身的存在也是绘画多元素的表现,不同的画家所处于的环境,时代背景以及接受教育不同等给绘画带来了多元化的必然性,这就为“似与不似”提供了基础,因为也正是“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而造就了“似”或“不似”和为了“不似之似”而坚持钻研的创造者。
(一)“不似之似”
说起“似与不似”,应该先说一下“不似之似”,因为“似与不似”这一绘画理论是“不似之似”的衍生。最早提出“不似之似”的是明初以画竹闻名的画家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说到:“今人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颜琐,动日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鸟可同年语哉!”再后来的八大山人、石濤、吴冠中和齐白石等都对此理论有所完善和实践。尤其以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理论为大家所共识,齐白石是国画大师,他的这一绘画理论一直在国画方面被后人所推崇。他在作画时及其的认真,对所画的对象会仔细观察其特征,很多学习画画的人都会借鉴,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包含了齐白石一生画画的心血,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世人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探究本质的东西。
(二)中国画中的“不似之似”
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最早可以追溯到苏东坡的诗文题跋,他认为士人画应注重“意气”,而在当时的画工又太过注重形似。他还这样赋过一首诗: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赋诗并此诗,定知非诗人
他认为如果画面人物太过于追求形的相似,那就跟儿童画一样了,他主张“不似”。这在当时影响着绘画品评,他还以不俗和丑怪为美,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
笔墨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手段,没有笔墨也就没有了中国画。也正是因为这点,西方画与中国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别。墨本身只有黑色,却在文人的笔下细细地分为了五种颜色,刚好显示出了“不似之似”。“不似”属于国画中的大写意风格。
中国画向来都是往以线和面为主的意象模式发展,“似与不似”的绘画理论是国画中的最高境界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来看,山水和花鸟,线和面表现的人物等一直是以画家的心境为主的,国画本身就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心境。“似与不似”正好符合。西方绘画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也逐渐将原本所追求的客观世界的画面发展到现代风格多样的绘画派别,我们会常看到那些把“似与不似”与画面相结合的西方绘画。
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的提出更是奠定了“似与不似”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他这一绘画理论应该分开来看,“不似”的欺世之画,“太似”的媚俗之画以及“似与不似之间的”妙画,当然他所认为的妙画是中国画和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语言完美地表现,其实细细看来这也是现代绘画的一种最高境界。
(三)“似与不似”表现在油画方面
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一直在影响着中国国画品评方面。前面说过绘画理论都是相通的,而这样的理论其实也适用于油画方面。
“似与不似”是属于对绘画作品地鉴赏性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有具象的,意象的和抽象的,油画也是这样。对于具象的油画作品人们总是比较容易看的明白,而对于抽象和意象却有的是无法理解,因为抽象或意象已经和现实所看到的少了些许联系,进而被大多数的人所排斥。
波兰尼的著名理论“默识”曾提出过三种观看模式:“艺术的观看”、“自然的观看”和“人工的观看”。“自然的观看”就是欣赏者真实看到描绘的对象是由我们身体感知的,眼睛看见的。“人工的观看”是欣赏者注重了画面的笔法,笔墨和色彩等,属于欣赏者再加工的过程。“艺术的观看”是前两种观看模式的结合,先看到实在的是什么,再加工后怎么产生的和再想象的过程,自身与画面相结合的观看模式不光能感受作品也能感受画家的状态。
我们“像”与“不像”的绘画评价就是“自然的观看”和“人工的观看”,看到的绘画作品是什么样子和看到的绘画作品怎么表现,知道了看到什么是具象的画面所感受的“自然观看”,看到了画面的色彩或是笔法进而用手段的方法进行观看,也许画面本身没有任何具象的东西,这就是属于抽象画的“人工观看”。而介于这两种之间的意象画就是用“艺术的观看”模式来进行观看的,也正是这种的观看模式也为“似与不似”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西方的绘画艺术语言来讲,把齐白石的绘画理论拆开,“太似”的媚俗之画属于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具象艺术,而“不似”的欺世之画属于什么都不像的抽象艺术,但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是对西方绘画中外在存在事物的“写”,要么是真实所表现自己所看到的,要么就是表现自己所看到事物后自己内心的世界,而这两种都达不到意义或是意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国画中的意象之美,它超过了事物存在的本身,但又不完全脱离事物。
“似”很简单好理解,就是我们所谓的绘画基础,基本的结构,基本的造型,基本的色彩组成等等。似乎就是我们所说的“像”。而其中的“不似”就是画家对于物象自己的表现,这其中包括形的不似,色彩的不似,空间的不似等等。通过这些“不似”来更好的表现出物象的特点,达到画家所想表现的“似”,既我们所说的“不似之似”。
“似”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画面的统一和谐,可以认为是“像”,油画人物肖像特别需要这个方面,如果画的一点都不像那又何来写生一说,当然这里说的像也并不是绝对的像,这也是艺术的复杂之处。在肖像当中“似”是对物象绝对的把握,也是画家对物象最基本的理解,是画家将自己对物象的感受连同内心精神世界一起展现在画面中。
说到“不似”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为“不像”,而是更高一层的“似”,这种在肖像画面的“似”是一种有生命感的“似”,有着画家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技法表现。如形的“不似”,画家有时侯会强调所写生对象的某一突出特点,并将其夸大,再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这时画面把对象特点夸大的视觉冲击感,感觉画的很像写生的对象,但又好像画的过了些,这就是“不似之似”。
作者简介:
张彤,男,汉族,安徽省合肥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具象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