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真实存在的魔幻现实主义

来源 :东方航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谓之“山城”。
  能被称作“山城 ”,自然是与地理环境脱不了关系。外有大巴山、巫山环抱,内以丘陵、低山为主,重庆就在这重山重水间野蛮生长——结果,一不小心玩出一股魔幻现实主义风。
  山地城市,3D城市
  在没有雾的日子里,从南山的一棵树观景台望过去,渝中半岛宛如一个剔透的盆景,数百栋摩天高楼笔直插入,错落的楼体构成了跳跃的城市天际线。这是一个有无数个维度和层面的地方,当你置身其中,仿佛闯进一座立体的巨型迷宫。
  “重庆不相信地图和导航”“在重庆,描述地理方位的词有东西南北上下”“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比如二楼不一定在五楼下面”类似的吐槽在网上还有很多,不管是外来客还是重庆人,无论初来乍到还是长期居住,似乎不在重庆迷一次路就不算真正来过。众所周知,依山而建的城市都有惊人的城规作品,比如香港中环至半山的长扶梯,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建在山上的斑斓建筑,重庆也不例外。
  平行世界
  市中心的渝中半岛,由于地理原因被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上半城是以解放碑为中心的CBD,下半城依傍两江,将上半城围成一个C型。由于巨大的垂直落差,上半城与下半城在平面地图上看似相距很近,实际上需要爬坡上坎,走很长的步道才能到达。因此,重庆的高楼,十几层没有电梯是常事——因为你从街上走进楼可能直接是5楼或者7楼。这种建筑,在渝中区最普遍,又以临江门、石板坡、南纪门附近最具代表性。临江门北靠嘉陵江,南边临繁华的解放碑,在这之间是傍山而建的高楼群。从楼下进入建筑,从楼上离开建筑到另一条街道,影视剧里的穿越在这里爬两层楼分分钟搞定。还有在百米高的楼之间架起马路、天桥,甚至一栋楼被数条交通线路穿过,“平行世界”的科幻设定就这么化为重庆人的稀松平常。
  时空隧道
  作为山城,坚实的花岗岩不仅没让城市建设者望山兴叹,反倒给了他们任性的资本,比如一言不合就打洞、挖地。且看嘉华隧道,这条连接嘉陵江上的嘉华大桥和长江上的鹅公岩大桥的捷径就霸气异常,轰地一下打通了两江之间的大坪地段。当汽车在嘉华隧道里呼啸而过时,隧道上方的人来车往也凶得很。至于打洞就更凶猛了,在马家岩和高庙村站,因这两处地势较高,地铁就一头扎进地下,从站台到地铁口要爬百余级台阶——这为无暇健身的上班族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未来城市
  相比其他城市的轻轨,重庆的轻轨窗外风光旖旎,更能彰显城市特色。尤其是依山就势、滨江而建、穿越闹市的轻轨二号线,从较场口到新山村,在高架桥的帮助下,乘车人得以在蜿蜒的“上上下下”中前进,并在巨大透明的玻璃车窗内,实现对这座山水之城的“半空”观察。这种类似于“超低空飞行”般的独特体验,给这原本刚性的交通需求,带来些许浪漫的诗意。
  另一个颇具未来感的标志就是“立交桥”。和高楼、隧道、轻轨一样,重庆的立交也要应对高差的问题,即,通过“旋转”把底下江滨的车送到上百米高的桥上。所以,重庆立交通常多达三、四层,线路错综复杂,且一旦走错就可能和目的地山水相隔。即使侥幸不出错,南岸区的融侨半岛的全方位720°三层旋转立交也会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特别是经过立交最高点时,向车窗外瞟一眼都会腿软。
  地下也魔幻
  看过电影《火锅英雄》的应该对片中开在防空洞里的“老同学”火锅店记忆犹新,在电影一开场就道出这种“洞子火锅”的由来,“重庆是一座火锅的城市,也是一座布满防空洞的城市,当火锅遇上防空洞就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洞子火锅”。
  不夸张地说,重庆的地下是空的。因为整个重庆约有110万平方米的防空洞,这也是历史上最大的城市防空工程。地下的防空洞上上下下、密密麻麻,构成了不输地上的另一种魔幻景观。
  防空洞的由来
  如果追根溯源,重庆防空洞的“族谱”可以挖到古代生活在川江两岸的巴人,那些为居住而凿出的洞穴便是防空洞的雏形,而重庆的防空洞真正发展成一项世界级的都市防空工程则和战事相关。
  根据1994年公开出版的《重庆防空志》记录,“七·七”事变后重庆开始修建防空工事。最初的防空洞是在地上挖坑道,上面盖上木板,再堆上土,最后用树枝草皮伪装起来。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这种“防空坑”在面对愈发猖狂的日军空袭时显得不堪一击,这时政府下令修建“防空隧道”。现渝中半岛的很多山体都被挖成了防空洞,防空洞之间往往相互通达,到1941年这条隧道连通使用的部分全长约2.5公里。
  除了公共防空工事的修建,当时的一些殷实人家也纷纷开凿私人防空工事。在战乱与饥困中,数以万计的民众风餐露宿、肩挑背磨,一点一点挖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工程网。解放后,重庆在50年代中期设立人民防空机构,着手人防工程的建设。不过60年代中期以前人防工程建设仅限于少数大型厂矿,这也是为什么重庆许多现存防空洞分布在昔日的老厂区。
  防空洞新玩法
  在战乱年代,深入地下的防空洞给来此避难的人带来一份与地面战事隔绝的安全感,到了和平年代,安全与庇护不再是防空洞的使命,休闲纳凉、搓麻将、吃饭住宿……防空洞渐渐成了重庆人记忆中熟悉的一环。
  2006年的夏天,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持续高温近两个月,于是市政府开放部分防空洞供市民避暑纳凉。此后形成惯例,每到盛夏,人防部会在开放的防空洞内配置桌椅、提供饮水,人们在阴凉的洞内聊天、休息,就像在自家楼下乘凉般自在。
  除了《火锅英雄》里的洞子火锅,地下商场、地下旅馆、地下酒窖等也应运而生。如今的菜园坝珊瑚地下城,曾是重庆最大的防空工程。将防空洞出租做商铺,这样既增加了政府收入,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这种因地制宜的“地下商圈”也成了重庆旅游的招牌之一。
  防空洞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算不上新时代的新玩法,在《重庆防空志》里提到20世纪50年代,重庆就拟建轻轨连接菜园坝火车站和朝天门码头。后因技术、资金问题工程搁浅,但已开挖的毛洞有三分之一利用了旧防空洞。前段时间完工的解放碑地下环道一二期工程也利用了一公里多的防空洞,从而减少了施工量。   童年的游乐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很多都有儿时钻防空洞的记忆:在洞子里吃邮亭鲫鱼,在洞子里玩躲猫猫,在洞子里买打折的书,或者和小伙伴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防空洞探险,等等。这些画面霸占了不止一代重庆人的童年回忆,在他们脑海中,防空洞就是他们的游乐场。
  据老重庆人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去江里(长江)游泳和钻洞子是孩子们的两大娱乐项目,而两者相较,钻洞子更安全,也更受欢迎。不用上学的日子里,约上一帮小伙伴,带上蜡烛,在一座又一座防空洞里钻进钻出,久而久之大家把这些地下迷宫摸得一清二楚。这段和小伙伴一起大冒险的时光刺激又欢乐,洞子里有人恶作剧吹灭蜡烛营造的恐怖、走了很久终于看到洞口时的激动,零星的片断让许多人至今时想时乐。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重庆的防空洞,而防空洞不同于那些拆了又建、建了再拆的普通地面建筑,它们一旦修建完成就会一直在那里,经历和见证城市里人、事的变迁。曾经在洞中玩耍的孩子们长大了、变老了,漆黑的防空洞也装了灯光,亮堂起来,而随着对防空洞的开发利用,昔日的“游乐场”正在以更多的方式融入重庆人的日常。
  所谓“现实主义”
  在这座如此魔幻的都市里,魔幻只是表象,魔幻之下的现实主义才是立城之基,而定下这种现实主义基调的就是这里的人。
  对于一个以农耕文明而赖以生存的民族来说,重庆这块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天选之地。生在崇山峻岭之中,又有嘉陵江和长江的阻隔,耕地数量十分有限,生活在巴地的人们,怕是快乐不起来。
  “此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没有平坦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图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在这个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岩石重叠的半岛上,只有少数几条沿半山腰新修的盘山路供运输使用。”这是1942年,汉学大师费正清从飞机上俯瞰重庆时,山城给他留下的强烈印象。而就是这样一块生存环境欠佳的地方,却孕育出巴文化、码头文化、陪都文化,并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直辖市——不得不说,这像极了一句古印度箴言,“河与河交汇的地方,必有神迹”,只是这些神迹是由人创造的。
  重庆人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和自然抗争到底的决心,这份信念不形于色,只在与山与水讨空间时才露出不服输的劲儿和有些狡黠的巧思。譬如自由活泼、轻盈飘逸的吊脚楼,魔幻色彩代表的地牛角沱交通枢纽等等。这些因地制宜的建筑很像重庆的市树黄桷树,给点阳光给点空间就能恣意生长。
  说到底,魔幻其实正是现实的写照,对于小说是如此,对重庆也一样。而重庆之所以可以大玩魔幻风,是因为这里的人足够了解脚下的土地。
其他文献
2014年来了,该买的车已经买了,但没买车的还是没买车。有时候,看到别人的车,眼馋了也想来一辆。嗯,不错的想法。  但买车这件事不能盲目,新车虽好但不能乱买,特别是2014年的车,虽然很新,但4S店的维修保养还没到位,需谨慎。不过,既然还想买新车的话,就不妨看看2013年上市的,车型款式绝对不会老。因此,汽车编辑汇总了2013年的每个月,在国内几乎所有的上市车型,并择优录取找出有代表性的,指出其优
期刊
近日,备受关注的“青岛经典”旅游品牌产品首批入围产品经过十二位专家的评审初步产生。栈桥、崂山风景区、小鱼山历史文化名人街区、即墨温泉小镇、青岛国际啤酒节等48个旅游要素产品入围。  下一步,青岛旅游集团将继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与青岛的旅游业同仁一起,共同参与到“青岛经典”旅游产品平台建设中,充分挖掘青岛旅游的优质资源,发挥资源集成效应,在打造青岛旅游高端业态的同时,推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为青
期刊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这个年代,“群魔乱舞”是最贴切的一个,完全成长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们与旧的生活环境脱离,生活习惯的五花八门,观念的新奇百怪,甚至于爱好的花样迭出,虽眼花缭乱但也见怪不怪,包容是这个年代的肚量,我们正在经历并仍将继续,记忆还鲜活,想象还美好。  自媒体:晒自己,求围观  自媒体时代,晒美食,晒萌照,晒时装、晒包包,晒幸福甚至晒伤痛……在微博和微信上,你关注的人越多、朋友圈越大,你就越会发
期刊
再不吃,就老了!春打六九头,春天是吃货们开始活跃的季节。提到吃“春”,小编们搜罗了本月最适宜的菜品,前两位当属“开凌梭”和“笋”,讲究荤素搭配的三月,究竟怎么吃才不浪费?  老青岛都知道青岛有个“萃丰塘”,那可是个吃手艺的地方。从外观看,貌似没什么震撼之处,就是这样,却能勾起你吃了一次又一次,还念念不忘的,便是厨师烹饪的好手艺。  萃丰塘最早以烹制时令海鲜出名,像开凌梭、炸虾仁等菜早已成为了店里的
期刊
清晨时分,纽约第五大道上空无一人,身着小黑裙,颈上挂着假珠宝项链,打扮入时的奥黛丽·赫本独自伫立在Tiffany的珠宝店前,脸颊紧贴着橱窗,吃着牛皮纸袋里的可颂面包、喝着速溶的热咖啡,痴迷地望着蒂芙尼店里的一切……这是电影《Tiffany的早餐》中的一幕。画面中牛角面包的考究,美式咖啡的随性简约,却依然挡不住珠宝的诱惑。在由Tiffany引导的时尚年代里,珠宝之于女性就是一种精致、纯粹的生活理想和
期刊
“你来干啥呦?”出自于几年前发行的一部很火爆的电影,名为《疯狂的石头》。有多火爆呢,主演郭涛因此为大众所熟知。为纪念这一成功,儿子的昵称被取做“石头“,这是后话。重要的是,随着这部片子的成功上映,重庆方言迅速占据了人们的常用口头语榜首。除了“你来干啥呦?”外,“捡个烟屁股也捡不出个红塔山”“喊你画地图,你在搞创作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老百姓日常的用语,多年来也没有被人忘怀。  之后的“要有风,要有肉
期刊
90年代的我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  90年代的我们,穿的是棉衣棉裤和回力球鞋,也见过耐克阿迪。  90年代的我们,看着《家有仙妻》,模仿过《古惑仔》,迷恋过《还珠格格》,也追过《新白娘子传奇》。  90年代,四大天王是我们的偶像,小虎队、F4还在一起,90年代,我们玩过魂斗罗和超级玛丽。  我们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时光,经历着没有战争和饥饿的年代。其实并不是怀念那时具体的哪
期刊
重庆白象街,因一座白象雕塑而命名,也因其传奇的历史故事而闻名。  出太安门往西,奔向日益发达的码头,穿过繁荣喧闹的商行货栈,才得见百年白象街。这里的画风没有想象般的破败衰落,反而处处有喧闹的痕迹。在旅行者的想象中,这里大概就是隐居着世外高人的江湖,因为从那一栋栋古建筑上,依稀可见汪全泰号、卜凤居等字样,这是直到今天依然响当当的名字,也是重庆人的骄傲所在。  这是几年前的白象街模样了。像中国其他老街
期刊
建筑界的灵魂导师勒·柯布西耶喜欢画自画像。最有名的当属他在三十岁时亲手所作的那幅。画像上柯布西耶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仿佛可以和他清水混凝土的的“直线”线条发生几分关系。  色彩纷杂的画布上,柯布西耶像是若有所思,仿佛是在直线行走中愕然地停下,然后用目光打量着、欣赏着他眼中的世界,最终以一种几何现象在观者的眼皮底下展现出来。他眼中的岩石、真切感受到的海平线、蜿蜒的滩涂,通过其之间各种关系交织成的魔力
期刊
鸭子可谓浑身是宝,除了鸭毛,几乎都可以吃。制作盐水鸭、烧鸭之后,鸭翅膀、鸭脚,称为“鸭四件”,可以红烧;鸭舌做汤,可以清火;鸭血,南京人称为“鸭漶”,做鸭血粉丝汤,是街头一景;鸭胗、鸭肝,可以卤了吃;鸭肠烫熟后,可以凉拌;乃至鸭胰子,可以炒作名菜“美人肝”……  一只鸭子被万人喜爱,衍生出无数种吃法,当然,可能没有八百万种那么多……  盐水鸭  盐水鸭又称桂花鸭,因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