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处理的各个层次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广大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新设主干课程,是对广大高校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平台。在教学活动中,要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必须处理好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老师需要重点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关键词】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层次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必修的思政理论课程之一,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老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教学方式与手段,创设新型的教育体系,做到充分发挥该项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妥善处理历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与感染力,为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发挥课程的功能性奠定良好的准备基础。
   一、正确处理历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近现代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概况及其革命的历史阶段,探究其中的具体规律,明确我国国情、历史,突出“四个选择”。它与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样也有明确的差异。它的教学功能性相较历史课程而言较为丰富,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课程教育的有机结合,与传统的历史教育相异,它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剖析,来更深刻地突出我国人民是在怎样的坚持下选择了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了迈向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开放的改革,选择了我国共产党。
   由于此项课程有强烈的历史特点,不少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较易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而一味强调历史课程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注重了历史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历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既不能偏离历史教授的实际,同样也要突出其政治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与解读,在课程教育中必须以“四个选择”为教育导向,以四个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解与支持,提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而在整体上提升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正确处理历史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的关系
   社会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同时教学活动也是迅速更新与进步的。要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需要做到正确处理历史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关系,力争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样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学生的思想同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将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学生变化中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现实相联系,历史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新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历史知识不同的社会内涵,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当前我国国情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要提升课程教育的有效性,老师在将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过程中还需融入历史观点的阐述,正确的历史观点是历史课程教育的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这同样也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理清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正确处理好历史知识与现实实践的关系,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
   三、妥善处理好教育对象主体与老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老师通常作为课程的主导者,知识的垄断者,一般采取灌输式、权威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而言,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在课堂讲授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同样需要创新其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讲授方法,弱化自身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的过分关键的地位,妥善处理好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之间的关系,转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现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将课程知识灌输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直观能动性,深化其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与掌握,创新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打破历史教材内容的限制,扩大纲要教学的外延,综合当前的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讲授,更多地从学生的方向去考虑,设计、规划教学的内容,构建相对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思想问题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更多地融入针对性观点与内容,提高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蕴含丰富思政教育内涵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而言,要提升其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老师必须妥善处理好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历史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的关系,处理好教育对象主体与老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讲授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历史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全面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亦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04).
   [2]陈勇.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把握的九大关系[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5).
   [3]刘国军,张桂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幼儿园的全面普及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27-01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教学形势走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教学中存在着失效和失信的困境,教学质量遭到了人们普遍的质疑,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上课时心不在焉。对于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本文从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入手,以活教活学为基准,探寻有效的语文教学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有效途径活教活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42-02  长期以来,语文课教学中存在着失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和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分析与引导教材,还要不断促进师生间情感互动。本文从师与生、生与文两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求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4-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各个地区的语文教材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动,引来了不少的争议,而多数的争议是围绕一些经典教材是否应该被删;“定篇”从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些经典著作,如何选择和运用国内外的经典进入语文教材,本文以“定篇”为例,从“定篇”的选择、运用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运用,以期能够解决教材选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材定篇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让新课改真正的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60-02  新课改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新课改的精神充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
期刊
【摘要】在倡导人文性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初中教育无论在改革还是创新的道路上都进行了诸多尝试,故处于新课改前沿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打造初中语文人文性课堂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时刻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作为自己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语文新课改的道路上提出新的想法。  【关键词】人文性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是二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因地制宜的设计了教学活动,通过同学与同学交流,教师与同学之间交流的形式,分享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学生不但体验到在生活中探究学习的乐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的情感。  【关键词】因地制宜体验乐于探究自豪感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76-01  现代的孩子由于父母的期望高,“望子成龙”的心情导致很多家长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品行教育,造成幼儿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任性等品行缺陷,这样“高智商低情商”的一代很难承载家庭的希望,更别说担负社会的重任。怎样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已成为我们现在教育一个
期刊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系统误差影响而使性能急剧下降,因此稳健的波束形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回顾了稳健波束形成的模型及其算法,针对窄带和超宽带(UWB)模型,讨论了方向矢量有误差和数据快拍有限情况下的稳健波束形成: 1.针对自适应波束形成在假定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和实际的导向矢量失配时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基于导向矢量的不确定集(椭圆或球体集)作为约束条件和最差情况下的性能最优化等稳健波束形成技术,以上算法最后都归属于对角加载系列;第三章提
【摘要】明代士绅确立了完整的个体品质培育方法,其中非制度性方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其中的族谱作简要分析。【关键词】明代士绅 个体品德培育 非制度性方法 族谱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7-01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孟子就十分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提出了他推崇的理想人格:“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