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开发,个性发展,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2-0051-04
  
  翻开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始终是一个弱项。而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际上,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课程。如果学校中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都能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那么教育在儿童个性发展方面就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个性将会因此而健康、积极地发展。然而我们目前的课程显然在这一点上不能令人满意。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要对目前的课程进行校本开发,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研究缘起与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对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七五”期间。当时,学校承担着无锡县小学界首个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教育整体优化实验》,率先提出了“科际联系”、“个性发展”、“整体综合”等在当时还普遍模糊的想法和做法,并通过纵向研究三个衔接(幼小衔接、中小衔接、低高衔接),横向研究五个优化(教育过程的优化,班集体建设的优化,课外活动的优化,科际联系的优化,家庭、社会教育的优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研究成果获首届小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八五”期间,学校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滚动研究;“九五”期间,围绕省“九五”规划课题《开设微型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形态》,针对当时课程内容过于统一、滞后,形态单一等弊端,试图把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儿童发展三者结合起来,以“微”见大,以“微”求活,以“微”促全,促进儿童的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十五”期间,学校选择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构建”、“教学内容的人本化处理”、“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选择”、“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实施”等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基于新课改大背景和学校传统背景,在“十一五”期间,我校继续深入研究“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问题,视角由“个性化教学”扩展为“课程的校本开发”,设计了课题:《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努力实现时代浪潮与学校生态发展的对接。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1.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我们学校在“九五”、“十五”课题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强调尊重儿童学习的独特性、差异性、多样性,基于儿童自主发展需要的课程观。
  2.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在我国,有学者认为课程校本开发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选择广义的涵义,认为课程校本开发一是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二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是以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宗旨,所进行的课程结构、课程形态、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一种变革实践。
  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我们将课程校本开发过程称为课程校本发展,意在表明我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这一课程校本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1、促进我校基于新课程理念,对“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思考,形成我们学校的课程理念。2、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校本开发体系与特色。3、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质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4、通过课程校本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充分发展、广度上多元发展、整体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个性的生态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以“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为追求,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联动研究。
  (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十一五”期间,我校关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重点放在学科课程领域。为了使研究能更好地深入推进,我们主要研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校本实施问题。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生活经验、智力强项、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等方面,重视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科课程的校本理解,在儿童视野中开发实施课程,让每位儿童在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中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数学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儿童年龄特点、新课程实施现状等,主要在计算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概念、应用能力四个领域深化个性化教学。语文学科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依托儿童文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校本开发研究;二是儿童生活视野中的习作教学研究。英语学科主要研究“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
  (二)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基于学校以往在艺体选修课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我校以艺体选修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来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艺体选修课程是国家艺体课程的拓展。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我们制定了课程“菜单”,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三、课题研究过程
  
  我们的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课程觉醒:尊重儿童权利
  “十一五”期间,我们对课程全面、科学的理解与把握主要反映为两点。
  一是课程要领重建。课程不仅仅是学科、目标,也不仅仅是计划、经验、会话,课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只有得到学生的理解,才真正称之为课程;课程应该包含跑道,跑步者及跑步的过程。
  二是课程意识逐步被唤醒,并在实践中得到体认。以前的教学,我们更多是从“怎样教”入手,忽视了儿童感受与权利,如今,我们会更多地思考儿童是“怎么学”的,会尊重儿童权利;以前的教学,我们把书本奉为圣经,教材呈现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个性基点,如今,我们会尊重儿童视野,结合地方特点、教师特点,充分调用、整合资源,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改、编,让教材更富灵性,更适应儿童。
  概言之,在“十一五”前期,我们实现了“课程觉醒”,发现了儿童价值并尽力去尊重儿童权利。
  第二层次——课程领导:推动课程校本发展
  课程校本发展,在从起点向目标行进的道路上,如何优化这一过程,使课程校本发展真正得到良性发展?我校的理念是:走向课程领导。以课程领导推动课程校本发展,成为学校“十一五”中后期研究工作的常态。
  具体操作中我们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校长的课程领导,二是教师的权力赋予。在课程领导理念指引下,我们主要选择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整合等方式进行校本开发,具体操作如下:
  (一)探询自主区,进行课程补充
  我们认为在实施国家课程时,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补充相关课程。1.寻找课程开发自主区。课程补充活动,操作关键点是要补在需要处。如在我校,许多孩子都希望在学校里学习轮滑、棒球等体育项目,而目前我们的体育课程中尚未开设这些项目。现行课程中的缺失点,就是我们要补充的课程项目,也可谓自主开发的区域。2.构筑课程开发自主区。找到自主区后,重点是要构建自主区,即进行科学高效的课程补充活动,让学生的需求获得真正的满足。针对学生对轮滑和棒球的需求与课程的缺失,我们开始思考在体育课程中补充轮滑和棒球项目的可行性问题。经过考察我们发现,体育课程中只有课程目标,没有具体的教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自主设计体育项目的空间。
  (二)整合优质资源群,进行课程拓展
  课程拓展是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它包括国家课程的延伸和一类学生(包括个别学生)的个别化拓宽。在拓展中,既要保持学科的特性,又要有所拓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
  最为典型的是“菜单式”艺体课程。我们整合学生需求、办学目标、学校资源三方面的因素,对艺体课程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设置了相应的选修课程。同时,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开发了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菜单,称之为“菜单式”课程。主要包括美术类、书法类、体育类、器乐类、声乐类、舞蹈类等六大类,共有拉丁舞、跆拳道、围棋等30多个项目。为了保证每一类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与提高,学校艺体课程开发委员会聘请了社会资深专业人员来校授课,每周一次,并指定学校艺体教师或有相应特长的教师担任助教。
  “菜单式”艺体课程的开发凸显了主体互补性、互动性、需求主导性、程序严谨性、教育公平性以及评价多样性等特点。“菜单式”艺体活动成果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民乐项目获得了素以评审严格著称的美国铁姆肯教育基金的赞助;梅韵曲社获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称号;校棒球队蝉联2009年、2010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A组冠军。
  第三层次——课程文化:发展师生个性
  在新课程的视野中,课程正逐步从文化传承的工具向文化主体地位转变,简言之,课程文化是一种教育学化与人学化的文化,是学校教育人群在生命与精神世界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与结果。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创设的一切人化和物化的因素,都可视为课程文化的范畴。“十一五”期间,我们逐步构建了自己个性化课程文化。
  学生在学校能得到生态发展,即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与课程教学,学生个性在广度上实现多元发展;在深度上实现充分发展;在整体上实现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教师在学校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发展的幸福。围绕“乐于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反思、长于合作、勇于表达、敢于创新”的实小教师品质,不断超越自我。在课程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与同伴一起,逐步唤醒主体意识,掌握开发的原理与方法,并不断付诸实践,实现与学生、课程的共同发展。学校以“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让每一位师生幸福成长”为追求的办学个性正在形成。
  
  四、研究初步成效
  
  我们在精神理念层面、实践层面、物化层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形成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课程理念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成为我校的课程理念。“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就理论层面理解,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现代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整合,它涵括了学科、目标、经验、活动与对话;就实践层面理解,是兼顾学科知识、学生特点,社会需求,包括目标、内容、实施策略与评价等的连续性活动;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是在面向全体的过程中落实每个人的发展,是力求让学生参与的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更有利于其个性发展。
  在学校浓厚的课程发展文化熏染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需求、尊重每一个群体的个性需求、为“每一个”服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课程理念已根植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二)发展了对课程校本开发的认识,深化了课程校本发展的内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展了对课程校本开发的认识,将之命名为“课程校本发展”。首先,它重在倡导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模式,它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与研究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根据社会背景、学校环境、校内资源等因素来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研究过程。其次,相对于“课程校本开发”,课程校本发展更加强调“正在进行时”,它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站在前人的“校本开发”的研究成果上,更加注重“从有到优”的过程,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性。
  (三)形成了我校课程校本发展的体系
  在进行课程校本发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的科学把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全面、基础地发展前提下,我们尽可能地“关注个体”。关注个体,就要以尊重儿童学习的独特性、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来开发课程,让每位儿童在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和校本课程中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关注个体,是一种关怀意识,不单指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包括对各类学生的关注、对一个团队(班级、年级)学生的关注等。为此,学校各个层面协同努力,打造了一个立体、多维、灵活、互动、开放的校本特色课程群。
  (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课程校本发展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既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实现了学生的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需求的统一。学校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棒球队在2009年和2010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上蝉联冠军;学校课程开发研究成果于2007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课堂研究学会(WALS)国际研讨会上展示交流;学校课程开发研究经验在2007年中央教科所全国课题实验学校年会上交流;《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多次报道我校课程校本开发经验。
  
  五、研究反思与展望
  
  反思研究过程,我们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随着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入推进,部分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有距离。2.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规范课程校本开发的行为,提高课程校本发展的效度。不过,目前我校的课程校本开发的评价体系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个性化教学思想在我校源远流长,我们能在个性化教学实践中取得些许收获,只是厚积薄发,顺势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坚守,蓄势创新。具体设想是:1.巩固、深化、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关于“个性化教学”、“基于儿童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成功经验。2.加强课程校本发展评价机制的研究,尽早建立与课程校本开发相应的评价机制。3.以“菜单式艺体课程”的实施经验为起点,进一步探索“走班制”课程实施范式,在“订单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有所理解、尝试与创新。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U Jian-ya & XU Guang-xin
  (Wuxi New Distric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112, China)
  Abstract: Human-based education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omote their individuality. Selection of various courses and teaching help students attain freedom,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self-identity. Therefore, their personality can be developed fully in depth, diversely in width, harmoniously as a whole. Meanwhil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 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effectively enhanced.
  Key words: school-based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urriculum culture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区优质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路径与方法,并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索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意义,各种跨校协作共同体组织与活动,创新了校际协作管理制度,开发了跨校活动课程,使城乡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融合;学校共同体;托管;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57-04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较难进入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视野。薛瑞萍作为一名以教育写作赢得独特专业成长机会的普通教师,其六年間出版的六本教学手记,值得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特别是薛老师种种特立独行的教学言行背后,存在着多种关于母语的课程意识和教学信念,“日有所诵”、“定能生慧”等行动与信念,可供普通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母语;课程意识;教学信念;教学手记     中图分类号
摘要:“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如悬置——对教学经验或
十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弹指一挥。十年一课,虽乡音未改但今非昔比。仿佛端详照片,细细品味周老师的课堂,如果说十年前的“丹顶鹤”还略显青涩与稚气,十年后则显得朴素大气且不失灵动。对执教者来说,十年一课无疑是成长的见证,对看课者来说,围观一课不啻纵览课改十年,个中滋味怎是寥寥几语所能道尽?笔者谨选取目力可及处从以下四个方面略谈学习体会。  一、目标重构:在人文与工具的左右中定位  语文教学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无锡市蠡园中学是滨湖区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这里的生源和师资都是未经选拔的“原生态”。但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教育科学发展方向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蠡园中学从底层走向高层,从薄弱学校走向品牌名校,一步步创造出育人的奇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通过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学校管理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从而不断解放与提高教育生产力。  先进管理
苏州市第三十中学自2002年起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十年里,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从课题化到课程化再到学科化的转变。    第一个阶段:课题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2002年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兴未艾,很多学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学校决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培训骨干教师基础上以点带面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首先,学校组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文化理校、文化立校。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制度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我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大致经历了规范、引导、陶冶三个阶段,目前学校正在向特色建设、高位发展的阶段迈进,制度文化的建设自然有了新的内涵,人文关怀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制度的规范功能  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具体来说,学校的制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课堂效率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不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要学会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事件回放<<<<  據2019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南京某大学门口的理发店因实施“软暴力”被查。该店声称剪发只要20元,但剪发过程中店员会强行给顾客抹上“高价产品”,直到结账时才告知,然后提出办卡可以打折,强迫顾客消费。目前涉案8人因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到4年不等。  时事鲜评  理发是关乎每个人的“头等大事”,但遗憾的是,理发行业的宰客行为时有发生,且多数情节夸张,索价离谱儿
摘要: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